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究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刺激反应阈值,观察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蛋白印迹、PT-PCR等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Ⅲ组(TN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假手术组)、Ⅳ组(TN模型+A-317491干预组)相比较,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大鼠TG中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1);Ⅰ、Ⅱ、Ⅳ组之间相比,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Ⅳ组TG中P2X3受体的表达较Ⅲ组低(P<0.01).结论:P2X3受体涉及到三叉神经痛,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情况,评价纳米填料在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性能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时监测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CM:Clearfil Majesty; CX:Ceram·X;F:Fulfil;E:Estelite α;PM:Premisa; TN:Tetric N-Ceram restorative;S:Spectrum TPH3;TB:Tetric Bulk Fill;Z:Z350XT;P:P90)的聚合收缩情况.测量光固化时的体积收缩率、收缩速率峰值以及到达峰值的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0种材料的差异.结果 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的体积收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的体积收缩率范围为1.20% ~ 3.09%,P<PM <Z≈E <TN≈CM≈TB <CX <S <F,其中Z与E、TN与C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积收缩率较接近.收缩速率峰值范围为2.14~ 14.76 μm/s,到达峰值的时间范围为3.29~5.39 s.结论 10种纳米填料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差异显著,填料含量和粒径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有一定影响作用,增加填料含量,减小纳米填料的粒径,有助于降低聚合收缩率.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冠心病(CHD)传统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二者相关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56例研究对象行牙周检查,得出社区牙周治疗需要量(CPITN)指数,根据CPITN分值将356例研究对象分为TN≤2、TN=3、TN=4共3组。3组人群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hsCRP质量浓度和CHD常规血清学指标,用SPSS 16.0软件分析牙周状态、hsCRP和CHD常规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结果TN≤2、TN=3、TN=4组的hsCRP质量浓度分别为(1.10±1.16)、(1.86±2.34)、(2.25±2.75)mg·L-1。与TN≤2组相比较,TN=3和TN=4组的hsCRP质量浓度升高(OR值分别为1.24和1.31)。hsCRP≥3.0 mg·L-1组的牙石沉积及深牙周袋检出率均高于hsCRP<3.0 mg·L-1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的hsCRP质量浓度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文献报道用口腔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和非典型面痛(AFN),有的缓解期可长达9年之久。报道的多数病例在以前拔牙部位或疼痛局部存在骨腔,这些骨腔在X线片上不易分辨。作者从过去的37例积累到目前的208例,发现神经痛不仅与骨腔有关,也与牙体、牙周、面部组织及上颌窦有关。施行口腔外科手术可以解除疼痛,且不遗留感觉障碍。这些观察也进一步表明口腔病因与TN及AFN间的关系。骨腔定位尽管X线不易发现骨腔,但也可看到某种改变,这种改变已往常被解释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中hNav1.8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hNav1.8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6例原发性TN(Ⅲ支)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痛支(下牙槽神经)和非痛支(舌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耳大神经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眶下神经为阴性对照,以βactin为内参照,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通道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中的表达强度(1.233±0.324)明显高于非痛支(1.018±0.249),t=3.919,P=0.011。结论:hNav1.8mRNA在三叉神经痛支中的表达升高可能在TN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hNav1.8阻滞剂的研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较低的TN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hNaV 1.8钠通道蛋白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痛支神经中的表达水平,探讨TN的发病机制和为TN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标。方法以12例原发性TN第三支痛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的正常下牙槽神经1例为阴性对照,肌肉组织1例为正常对照,鼠背根神经节为阳性对照,与制备的hNav 1.8钠通道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反应,并对两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hNaV 1.8钠通道蛋白在TN患者患支中的表达水平。结果hNaV 1.8钠通道蛋白在TN患者患支神经中均存在表达,且痛支神经中的表达多于非痛支神经(P<0.01),而正常下牙槽神经及肌肉组织中无表达。结论hNaV 1.8钠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TN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hNav1.8钠通道蛋白(hNav1.8)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患者痛支神经中的表达水平,探讨TN的发病机制并为TN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标.方法:人工合成具有Nav1.8抗原性的短肽,免疫新西兰大...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neuralgia ,TN)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感觉分布区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 ,其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正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学说很多且认识不一 ,病理研究结果提示神经组织的改变可能是TN的病因机制之一 ,现就有关该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  髓鞘与轴突  髓鞘和轴突是神经纤维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维持神经正常传导功能起主要作用 ,许多研究发现TN患者最具特征性和代表性的改变发生于髓鞘和轴突 ,故对三叉神经髓鞘和轴突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Kerr[1] 和Beaver[2 ] 进行了早期的病理学研究 ,他们观察了T…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生化改变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发病机理至今未明,但与Horton神经痛明显相关。因此血管源性因素在TN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80年代以来,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rigemi-novascular system,TVS)在血管源性神经痛的重要作用得到广泛认同,而TN的生化变化研究也方兴未艾,作者对TN患者体内生化变化与TVS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子(WRAP53)基因有1α、1β和1γ三个起始外显子,1α与P53的第一外显子反向互补,其表达产物能稳定P53 RNA水平,从而促进P53蛋白表达,最终参与调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β转录翻译生成的WRAP53蛋白,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周期调控以及蛋白酶降解和RNA代谢等多个重要生化过程.WRAP53蛋白主要通过与端粒酶复合体等多种组分结合参与端粒酶卡侯体(CB)的形成、端粒酶全酶的组装定位、端粒酶的运输,指导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定位至CB等.WRAP53基因在肿瘤细胞系和临床肿瘤样本中普遍高表达,且表达越高,肿瘤的预后越差.沉默WRAP53基因,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成瘤能力.先天性角化不良综合征与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WRAP53基因表达降低最终会导致端粒的缩短.  相似文献   

11.
2 生物玻璃(Bioglass) 生物玻璃是指具有与骨组织形成化学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玻璃.1969年美国Florida大学L.L.Hench等发明了由SiO2、P2O5、CaO和Na2O等氧化物为基本组成的生物活性玻璃(45S5),并在1972年首次报道了有关此玻璃与骨组织之间发生连结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标本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53、VEGF、MVD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临床分期及是否区域或远处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随着P53表达水平的增高,MVD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本实验结果还表明,P53表达水平和MVD值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P53蛋白、VEGF表达和MVD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P53、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涎腺肿瘤牛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P53与VEGF和MVD明显正相关,突变型P53的表达在涎腺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尖周感染与多种细菌有关。如牙龈卟啉菌(P.g)、口腔螺旋体等,但某些菌种在损害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的细菌分子学研究表明福塞氏类杆菌(B.forsythus)和口腔密螺旋体是根尖周及牙周感染中最重要的两种致病菌。本文目的是应用分子学技术在菌种水平上识别分离牙髓感染中的口腔螺旋体,并确定它们与 B.forsythus和P.g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内结缔组织改变与神经脱髓鞘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取的TN患者三又神经患支标本及对照标本行髓鞘染色,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横截面形态改变,并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测量。结果形态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都显示TN患者三叉神经患支明显脱髓鞘,神经内结缔组织显著增生,F检验证实二者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TN患者三叉神经惠支内神经内结缔组织增生,可能是TN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及其受体 (lamininreceptor ,LN R)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LN和LN R的表达。结果 :LN R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 ,LN的表达仅与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型有关 (P <0 .0 5 ) ,而与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LN及其受体LN R的表达可作为涎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肌腱抗原(TN)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涎腺慢性炎症8例,良性肿瘤50例。恶性肿瘤57例中TN的表达。结果:在恶性肿瘤中,TN表达强度高于良性肿瘤和慢性炎症组织,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神经血管侵犯组与无神经血管侵犯组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在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TN可能调节着涎腺肿瘤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槽骨吸收与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关系.方法通过直接测量颌骨曲面全景片上釉牙骨质交界处与牙槽骨间的距离,评价全口余留牙牙槽骨丧失量.52例老年人分糖尿病组14例,非糖尿病高血脂症组22例,血糖血脂均正常对照组16例.将前两组分别与对照组的测量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糖尿病组牙槽骨丧失量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速牙槽骨吸收的原因与系统糖代谢异常有关.高血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不支持高血脂与牙槽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人端粒酶RNA(hT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中的表达 ,探讨hTR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19例涎腺ACC和 4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结果 涎腺ACC组织中hTR表达显著增高 ( P <0 .0 0 1)且与病理分型有关 ( P <0 .0 5 ) ,hTR表达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hTR表达可能和涎腺组织增殖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齐帅  林晓萍 《口腔医学》2021,41(3):265-268
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ingivalis)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是牙周炎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病原菌。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PO)有关,这一过程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而P.gingivalis作为关键牙周致病菌之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我们对P.gingivalis与APO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该文拟通过回顾近年来发现的P.gingivalis与APO之间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对P.gingivalis与APO的联系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三种固定矫治器对65名牙列重度拥挤者矫治过程中疗程的长短、托槽的脱落情况以及托槽对唇粘膜的刺激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结果是Begg矫治法疗程最长;平均为573.58天。TN矫治法最短;平均为271.37天。方丝弓矫治法界于两者之间。托槽脱落率是TN托槽与方托槽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方丝弓托槽与Begg托槽间差别较显著(P>0.005)。Begg和方托槽比TN托槽更易引起粘膜红肿或溃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