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快速、准确的建立与人舌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0.001%和0.002%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小鼠舌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斑块、乳头状新生物、溃疡等改变。饮用0.001% 4NQO 16周后的小鼠50.0%小鼠舌背黏膜表现为轻度异常增生,45.0%为中度异常增生,5.0%为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5.0%为轻度异常增生,60.0%为中度异常增生,30.0%为重度异常增生,5.0%为原位癌;24周后50.0%为中度异常增生,4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饮用0.002%4NQO16、20、24、28周停药观察至40周的小鼠,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0%、25%、37.5%、45.5%,未见远处转移。结论: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及癌前病变生长缓慢、潜伏期长,致癌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方法简便;0.001%是诱发小鼠舌癌前病变的理想浓度,0.002%是诱发小鼠舌癌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2.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前病变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前病变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0.001%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对Balb/c近交系小鼠进行诱发实验。16周和20周时处死小鼠,观察病变情况。结果:舌背黏膜癌前病变的总发病率为100%。16周时以轻度和中度异常增生为主;20周时以中度和重度异常增生为主。结论:4NQO饮水法的致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0.001%4NQO饮用16~20周是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 HSF1)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0.001%~0.004%4NQO递增性喂养大鼠8~28周,对照组则用普通自来水喂养,分别于8、16、20、24、28周处死大鼠,通过大体标本、HE染色观察大鼠舌部组织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HSF1在大鼠舌癌变全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递增,大鼠舌背后部黏膜相继出现颗粒状、白色斑块、疣状突起、菜花状新生物和溃疡状改变。诱导后8、16、20、24、28周,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20.0%、50.0%、66.7%、100%。HSF1在对照组大鼠舌背黏膜上皮中不表达或者微弱表达,而在实验组大鼠随着舌黏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HSF1表达明显增强;在原位癌中,HSF1弥漫分布于整个癌巢中;在舌黏膜浸润癌中HSF1在癌上皮中表达有所降低,而在癌基质成纤维细胞中HSF1表达增强。结论:4NQO饮水法可诱导大鼠舌黏膜发生癌变,成功建立大鼠舌癌模型,同时HSF1在大鼠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口腔癌变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喂养Wistar大鼠9-32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例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SDH的表达水平。结果: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组织病理分级中,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组织中SD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黏膜(P〈0.05或P〈0.01)。SDH表达与组织的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结论:SDH基因表达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三羧酸循环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8-OHdG的含量,探讨DNA氧化损伤与酒精相关性口腔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只小鼠(B6.129SF2/J)分3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4NQO处理组饮用50μg/ml 4NQO水溶液16周,然后饮用纯净水8周;4NQO+酒精处理组,饮用50μg/ml 4NQO水溶液16周,然后饮用8%酒精溶液8周.实验第2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8-OHd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阴性对照组未发现上皮异常增生或癌变;4NQO处理组和4NQO+酒精处理组小鼠口腔鳞癌发生率分别为22.7%和50.0%(P<0.01).在鳞癌的病变中,与4NQO处理组(13.46±6.11)%相比,4NQO+酒精处理组BrdU阳性率(18.65±10.50)%显著升高 (P<0.01).在异常增生和癌组织中,4NQO+酒精处理组8-OHdG染色的IOD值均高于4NQO处理组(P<0.05).结论 长期酒精摄入能够促进口腔癌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在一定程度上引起DNA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口腔癌变过程中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2×10-5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喂养Wistar大鼠9~32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提取30例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的舌背组织线粒体,酶标仪检测SDH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大鼠舌白斑癌变过程中,线粒体SDH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组织中SDH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黏膜(P<0.05). SDH的基因表达及酶活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结论:SDH酶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三羧酸循环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GST-π、HO1在4NQO小鼠舌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分析氧化损伤对4NQO诱导的小鼠口腔癌的促进作用.方法 19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6%、15%和30%过氧化氢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以0.005% 4NQO诱癌16周后,分别用水(阳性对照组)和6%、15%、30%的过氧化氢涂抹小鼠舌部,每周3次,共8周.第2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粘膜从正常到异常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Nrf2、GST-π和HO1的表达持续升高,并且30%过氧化氢组中重度异常增生和癌变的组织中上述三者的积分光密度值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6%和15%组中,GST-π的积分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Nrf2和HO1的积分光密度值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过氧化氢造成的氧化损伤进一步促进了4NQO小鼠口腔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GST-π、HO1在4NQO小鼠舌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分析氧化损伤对4NQO诱导的小鼠口腔癌的促进作用。方法 19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6%、15%和30%过氧化氢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以0.005%4NQO诱癌16周后,分别用水(阳性对照组)和6%、15%、30%的过氧化氢涂抹小鼠舌部,每周3次,共8周。第2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粘膜从正常到异常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Nrf2、GST-π和HO1的表达持续升高,并且30%过氧化氢组中重度异常增生和癌变的组织中上述三者的积分光密度值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6%和15%组中,GST-π的积分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Nrf2和HO1的积分光密度值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过氧化氢造成的氧化损伤进一步促进了4NQO小鼠口腔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C57BL/6小鼠舌黏膜癌变。方法 将85只小鼠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n=5)、1,2丙二醇对照组(n=5)、实验组(n=75),分别给予蒸馏水、1,2丙二醇及4NQO溶液饮用。实验组小鼠再分为15笼,每2周处死一笼,对照组小鼠于28周处死。对小鼠进行称质量和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死亡1只。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24周后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动物的舌、口底、上颚、颊部共出现79处肉眼可见的病变,其中舌部病变70处(88.6%)。实验组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黏膜病变不同,28周时均发生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对照组未见病变。结论 舌癌动物模型被成功建立。实验12~16周及20~28周可作为研究舌黏膜癌变早期和中晚期阶段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口腔癌变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d3p65)、cyclinDl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喂养Wistar大鼠9~32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NF-d3P65、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常黏膜、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鳞癌组织中,NF-d3的阳性率分别是20%、20%、50%、62.5%、50%和83.33%,(鳞癌与正常黏膜组织中NF-d3P65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D1阳性率分别是20%、60%、62.5%、87.5%、100%和83.33%,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鳞癌组织中cyclin D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或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组织的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两者的表达在鳞癌阶段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iNF-κBp65、cydinDl蛋白表达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NF-d3通路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起重要作用,NF-κB、cyclinD1可能成为口腔癌变病变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4NQO饮水诱发大鼠舌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与人口腔环境相近的大鼠舌癌模型。方法 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喂养SD大鼠9 ̄32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 随致癌剂作用延长,大鼠舌背后部粘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溃疡、糜烂、乳头状增生等改变。9周后80.0%大鼠舌背粘膜表现为单纯性上皮增生,20.0%为轻中度异常增生;13周后66.6%为轻中度异常增生,33.3%为重度异常增生;16周后55.5%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癌变的抑制及对Bcl-2蛋白、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芪蓝颗粒干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同时给予芪蓝颗粒干预癌变过程,取9、18、27、36周舌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Polymer法检测大鼠舌组织中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芪蓝颗粒干预的各组大鼠的癌变率均低于癌变模型组(P〈0.05)。芪蓝颗粒干预各组及正常对照组中Bcl-2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癌变模型组(P〈0.01)。结论芪蓝颗粒可抑制口腔粘膜癌变,对细胞凋亡相关的Bcl-2蛋白和P53蛋白的调控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4NAQO诱发大鼠舌癌变细胞分化异常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发大鼠舌癌变细胞分化异常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方法4NQO诱发大鼠舌粘膜癌变,透射电镜动态观察癌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随大鼠舌癌变进势,线粒体则逐渐增多;部分重度异常增生上皮已发生基底膜断裂,原位癌细胞有个别已突破基底膜,结论:口腔癌变是一个渐变过程,鳞状上皮分化异常主要表现为合成产物减少和增代谢活跃细胞器增多,电镜观察基底膜可以早期发现癌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大鼠舌黏膜癌变模型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探讨其阻癌抑癌的免疫学机制。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五组(A、B、C、D、E组),A、B、C、D组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A组不作干预,作为阳性对照;B、C、D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芪蓝颗粒干预癌变过程,9、18、27、36周取舌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取新鲜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样本全血中CD3^+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E组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各组及各病理分级的CD3^+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芪蓝颗粒干预组的CD3^+、CD4^+水平介于正常组与癌变模型组之间,统计表明:E组〉C组〉A组(P〈0.05)。结论:芪蓝颗粒有阻癌抑癌作用,能降低致癌剂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稳定CD3细胞水平,主要是通过稳定CD4^+辅助性T细胞的水平,增强机体的防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核增殖抗原Ki67和转录因子Ets1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Prx1+/+和Prx1+/-小鼠舌癌前病变模型中的表达,探讨Prx1敲除对小鼠舌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及转录因子Ets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Prx1+/+阴性对照组、Prx1+/+4NQO组、Prx1+/-阴性对照组、Prx1+/-4NQO组.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小鼠给与蒸馏水,实验组小鼠给与4NQO饮用水,第16周末处死小鼠,取舌组织,用于HE染色及Ki67和Ets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4NQO的诱导下,成功构建鼠舌癌前病变模型.组织学检查发现在第16周末,实验组小鼠舌黏膜上皮表现为单纯增生或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正常舌黏膜相比,Ki67、Ets1在Prx1+/+ 4NQO组舌癌前病变中表达明显增高(P<0.01).Prx1敲除导致Prx1+/-4NQO组舌黏膜上皮中Ki67、Ets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Prx1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Ets1在口腔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实验性大鼠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p16CDKN2A基因exon 1的甲基化状态 ,探讨关键基因甲基化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0 .0 2 g/L 4 硝基亚氧喹啉 (4NQO)饮水饲养清洁级SD大鼠 3 0只 ,分别于第 13、16、2 4周切取其正常组织、中重度异常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上述组织中p16CDKN2A基因exon 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所有实验标本均扩增出 12 3bp的非甲基化产物 ,但未检测出甲基化产物。结论 :应用 4NQO成功建立实验性SD大鼠舌癌模型 ;抑癌基因 p16CDKN2Aexon 1在该实验性大鼠舌癌模型中未发生甲基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酒精对肿瘤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阐明酒精相关性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105只8周龄雄性C57/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8%酒精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组以0.01%4NQO诱癌8周后,阳性对照组常规饲养;8%酒精组以8%酒精溶液代替饮用水饲养;共16周.实验第24周末处死...  相似文献   

18.
While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skin carcinogenesis proceeds as a step-wise series of changes, little evidence is available to indicate that a similar mechanism applies to oral mucosal carcinogenesis. In the current study, a mouse model of mucosal carcinogene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epeated applications of the phorbol ester phorbol-12,13-didecanoate (FDD) following various periods of treatment with the carcinogen 4-nitroquinoline-1-oxide (4NQO). All animals were histologically examined at 50 weeks. 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 was seen in animals treated with 4NQO for as little as 2 weeks, an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developed in all animals treated with 4NQO for 12 weeks. In those mice treated with PDD as well, carcinomas developed in mice receiving as little as 2 weeks treatment with 4NQO, and 100% of mice treated with 4NQO for 12 weeks, followed by PDD treatment, developed carcinom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the oral mucosa of mice occur relatively early during treatment with 4NQ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rcinomas can be enhanced with subsequent PDD treatment, giving an indication of staged carcinogenesis in this mode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