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氏Ⅰ类错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矫治前后面部高度变化,了解第一磨牙缺失后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Ⅰ类错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为实验组,采用拔除未缺牙侧的第一前磨牙,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移第二磨牙;对照组为未缺失第一磨牙的安氏Ⅰ类错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15例病人,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头影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矫治后面部高度两组均呈显著性增加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Ⅰ类错第一磨牙缺失与否经正畸拔牙矫治后对面部高度均增加且无明显差异。在正畸治疗中不但要增强磨牙的前后向支抗,还要重视垂直向支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自然牙裂综合征病例中患牙磨耗模式,评价牙磨耗在自然牙裂综合征(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组和自身对照(OC)组间有无差别。方法:49例CTS组患牙,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取研究模观察。结果:(1)磨耗指数:CTS组得1分者8个(16.33%),得2、3分者33个(67.35%),得4分者8个(16.33%);对照组得1分者14个(28.57%),得2、3分者29个(59.18%),得4分者6个(12.24%)。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相对磨耗:上颌前磨牙舌尖和下颌第一磨牙近颊尖CTS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牙折方向:上颌前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以近远中向裂为主,依次占各自折裂牙样本的91.67%和88.89%,而上、下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折裂方向没有表现出明显趋向性。结论:上颌前磨牙舌尖及下颌第一磨牙近颊尖磨耗相对不足与牙折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人磨牙(牙合)面磨损的形态及程度.方法:老年患者(牙合)磨损115颗牙为对象,以Lavelle的分类为标准,研究其磨损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磨耗为e型时,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约占20.10%;到g型时,牙本质过敏症状最为明显占42.6%第一磨牙患病率为39.26%,第二磨牙为40.74%.过敏点主要发生在釉牙本质界占56.40%,在磨耗最明显的(牙合)面最凹处占26.50'.10%的患牙出现慢性牙髓炎症状.结论:老年人磨(牙合)牙面磨损可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严重的病理性磨损还可以导致慢性牙髓炎.  相似文献   

4.
牙弓缩短是指游离端缺牙的牙列。口腔矫形医生对牙弓缩短的传统的修复方法是只能做游离端可摘义齿,一般并不考虑是否需要。但游离端义齿对余留牙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程度缩短的牙弓,其口腔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对象:选自口腔矫形科的就诊病人,总数118人。90人牙弓缩短已超过二年,其中82%的人已有5年以上。28个有完整牙列的人作对照组。按牙弓缩短的程度和是否对称分为六类。前磨牙—磨牙区的牙弓长度用咬合单位(ou)表示,一个磨牙为1ou,两个前磨牙为1ou。Ⅰ类为对照组,Ⅱ类为不对称短牙弓组,Ⅲ类为对称短牙弓组,Ⅳ类为最短组。a,b表示ou数量。各类总咬合单位  相似文献   

5.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牙列完整和牙列缺损时的应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牙间的邻面接触关系的生理作用进行观察,探讨在咀嚼受力时牙冠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方法:选用1具成人头颅颌骨标本,牙列完整,覆牙合、覆盖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牙之间接触关系紧密。标本经处理后,在每颗牙的牙冠区贴1mm×1mm箔式电阻应变片。在上下牙列正中咬合状态时垂直加载,加载力为20kg。用YJD-17型电阻应变仪,测量牙冠组织的应力值(GPa)。实验分为3组,即完整牙列组,第一磨牙缺失组,下颌右侧第一磨牙、侧切牙、中切牙缺失组。结果:完整牙列时测得应力值分别为:第二磨牙3.4641,第二前磨牙0.5132,尖牙1.0264,其余均为0。第一磨牙缺失时所测得应力值分别为:第二磨牙5.003,第二前磨牙1.4113,其余牙位与完整牙所测得数据相似。第一磨牙、侧切牙、中切牙缺失的牙列缺损时应力值分别为:第二磨牙5.2603,第二前磨牙1.6679,尖牙3.2075,第一前磨牙0。结论:完整牙列受力时,牙合力通过牙之间的接触区传递分散,牙冠的应力值很小。牙列缺损缺牙区邻近牙组织应力值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牙弓宽度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48名慢性牙周病患者以及228名牙周正常的大学生,所有受试者均取研究模,选择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近颊牙合角、下颌第一前磨牙的舌尖、上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颊牙合面交点以及下颌第一磨牙舌面沟的舌牙合面交点为标志点,分别测量上述同名标志点之间的距离,依次记作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弓宽度和上、下颌第一磨牙牙弓宽度。结果:牙周病患者的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弓宽度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牙弓宽度明显小于大学生对照组(P<0.01),上颌第一磨牙牙弓宽度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下牙弓宽度不调与牙周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工楔状缺损患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在下颌前磨牙沿釉牙本质界建立三角形缺损,设计楔状缺损模型,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的受力情况,对下颌前磨牙颈部硬组织进行非线性接触分析。结果:模拟紧咬和咀嚼运动中牙的受力情况,釉牙本质界缺损的下颌前磨牙缺损区尖端均存在明显的拉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沿釉牙本质界向方延伸,其中尤以侧方运动工作侧一点接触载荷下的应力集中最为明显,应力值最大。结论:釉牙本质界破坏改变了缺损区牙颈部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牙根纵裂患牙的咬合特征,观察牙根纵裂患牙的牙体磨耗情况,并从学角度探讨牙根纵裂的病因及咬合异常、牙体磨耗与牙根纵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牙根纵裂的患者277例,患牙309颗,对其牙周情况、面磨耗及形态、接触区、干扰或创伤及X线片进行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第一磨牙的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干扰或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本组患者牙根纵裂的发生与咬合异常和牙体磨耗有关,患牙关系改变,导致过大的力与异常方向的力,可能是牙根纵裂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人因过度磨耗导致磨牙(牙合)面牙本质暴露,引起敏感症状,妨碍咀嚼的病例很多,部分临床病人磨耗呈较深的凹坑状,(牙合)面敏感区在牙正中,侧向咬合时上下颌牙有一定的间隙,可采用充填法进行治疗,经观察1年,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近2年来我科应用压龈线在楔形缺损修复前进行压龈。使缺损部位充分暴露,修复效果满意。 楔形缺损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共156牙,其中前磨牙107个,磨牙21个,前牙28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牙颈部楔状缺损与牙齿咬合接触的关系。方法 选取 12 3名中年机关干部。用 0 .0 2mm厚的超薄咬合纸 ,临床检查侧方运动工作侧上颌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颊尖各斜面上及咀嚼循环各个时期中的牙齿咬合接触情况 ;评估接触程度。结果 患楔状缺损牙齿咬合接触程度明显高于未患楔状缺损牙。上颌尖牙和前磨牙楔状缺损患牙在远中 (上第一磨牙的近、远中 )斜面上咬合接触程度高于未患牙 ,患牙在咀嚼侧方运动循环的中、末 (上第一磨牙在初、中或末 )期咬合接触程度增加。结论 牙颈部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的咬合接触程度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牙颈部楔状缺损与牙齿咬合接触的关系.方法选取123名中年机关干部.用0.02mm厚的超薄咬合纸,临床检查侧方运动工作侧上颌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颊尖各斜面上及咀嚼循环各个时期中的牙齿咬合接触情况;评估接触程度.结果患楔状缺损牙齿咬合接触程度明显高于未患楔状缺损牙.上颌尖牙和前磨牙楔状缺损患牙在远中(上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斜面上咬合接触程度高于未患牙,患牙在咀嚼侧方运动循环的中、末(上第一磨牙在初、中或末)期咬合接触程度增加.结论牙颈部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的咬合接触程度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分析楔状缺损与He的关系。方法 选择125例患楔状缺损的中老年人,按楔状缺损的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四组。采用临床咬合诊断方法进行安氏咬合分类、颞下颌关节功能、He的分类、He功能情况的检查。结果 楔状缺损患者的安氏错He及偏侧咀嚼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未患牙;楔状缺损的工作侧He干扰人数多于正常人,患牙的工作侧He干扰牙数也高于未患牙。结论 楔状缺损的发生与He力负担过重及异常He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楔状缺损与干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的分析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接触的特征,探讨干扰与楔状缺损的关系。方法从46例楔状缺损患者中选取157颗楔状缺损患牙和毗邻的157颗未患楔状缺损牙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T- ScanⅡ咬合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正中、前伸及侧方咬合检查,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和早接触情况。结果实验组存在干扰的牙数所占比例(23.57%)高于对照组(10.1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牙中,存在侧方工作侧干扰的牙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干扰患牙的楔状缺损的缺损程度高于无干扰患牙。结论楔状缺损的发生及缺损程度与牙齿所受的过大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楔状缺损与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临床研究楔状缺损与He力的关系。方法 将12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4组;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用光He法测定上颌牙齿最高He接触强度。结果 楔状缺损患牙的咬合力低于无楔状缺损牙。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楔状缺损患牙的最高He接触强度高于未患牙、楔状缺损组中的第一磨牙和第一双澡牙相对于其邻牙的最高He接触强度增高。结论 He力与楔状缺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A clinical trial of 4047 single applications of Nuva Seal placed on the occlusal surfaces of primary molars, permanent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and premolars by 250 dental students showed that the sealants were not well retained. The sealant was fully retained on 86% of all permanent posterior teeth at 3 months, on 76% at 6 months, 58% at 12 months, 52% at 24 months and 41% at 36 months. At 4 years, complete sealant coverage was shown by 14% of primary molars, 25% of permanent molars and 68% of premolars.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and premolars were superior to permanent maxillary molars and premolars in fully retaining sealants. Following sealant failure, i.e. providing partial coverage or missing, permanent maxillary molars and premolars were more prone to occlusal caries than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and premolars. At 4 years, caries was diagnosed in 40% of applications to permanent molars and in 9% of applications to premolars. Twelve instances of caries under apparently intact sealants were seen.  相似文献   

17.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了解楔状缺损发生的情况,病损发生的部位及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对462例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组人群楔状缺损患病率为99.1%,病损绝大多数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部分发生于舌侧牙颈部,好发牙齿分别为双尖牙和磨牙。病损发生的部位与刷牙及酸蚀因素无明显关系,患牙的面磨损度更重、义齿基牙率较高且功能动度增大,舌侧患病牙齿的上述症状更显著,患牙的牙周病程度较重。结论楔状缺损的发生除刷牙及酸蚀因素外还与力或力累积有关;舌侧病损的发生可能与创伤性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楔状缺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老年人楔状缺损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Smith磨损指数调查分析407例老年知识分子齿楔状损发病情况及用问卷方式调查与病损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该组老年人楔状缺损扫病率为97.3%,且随年龄递增;楔状缺损的好发部位和缺损程度第一双尖牙列首位,其次为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其中第一麻牙比以往人们认为的尖牙更好发楔状缺损。另外,发现该组人有69例171颗患牙舌 不同程度的楔状缺  相似文献   

19.
聂晶晶  冯加飞 《口腔医学》2018,38(6):548-551
目的 测量楔状缺损患牙的接触,探究因素与楔状缺损形成的关系。方法 从32例受检者中选取32颗口内单象限内单颗楔状缺损患牙和34颗同名未患楔状缺损牙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直接接触测量法及T-scan Ⅲ系统分析受检牙干扰的分布,并应用T-scan Ⅲ系统对受检牙在正中、侧方及前伸运动中的接触进行动态、定量测量。结果实验组中单侧组与双侧组患牙的工作侧干扰牙数百分比(75.0%、70.0%)均高于各自对照牙(17.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方工作侧运动中,实验组患牙所分担的力及其咬合高点上接触强度,均高于对照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单象限内单颗牙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干扰及力负担过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