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验证口腔诊室环境中气载内毒素和微生物气溶胶与病人流动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使用AGI-30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气载内毒素进行采样;使用Andersen-6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微生物气溶胶进行采样;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气载内毒素与微生物气溶胶和病人流动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气载内毒素与革兰氏阴性菌和病人流动性存在极为显著的直线关系.结论:为了预防口腔诊室环境中气载内毒素和微生物气溶胶的风险,需要加强口腔诊室患者人流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洁治前患者含漱漱口液和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的干预措施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行超声洁治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牙周治疗诊室一和诊室二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超声洁治前含漱0.12%氯己定漱口液,并在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对照组患者未使用干预措施,其他步骤同研究组。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于9:00、10:00、11:00、12:00四个时间点在诊室中进行细菌采样。在口腔综合治疗台左右两侧50、100、150 cm处设置细菌采样点,每个时间点采样5 min,培养并计算不同时间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结果 在距口腔综合治疗台50、100、150 cm处,两组细菌菌落数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F值分别为6.81、6.41、7.25,均P < 0.05),其中研究组的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62、6.93、8.05,均P <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越明显(F值分别为6.38、6.63、7.19,均P < 0.05)。结论 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声洁治前患者含漱漱口液和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能有效地减少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可降低医护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前患者使用消毒漱口液含漱对降低口腔诊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效果.方法:2间结构、设备,容积相同的诊室随机设为漱口组和对照组.漱口组患者在口腔治疗前使用消毒漱口液含漱30秒后再行口腔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定点采集诊室口腔治疗前、中、后3个时点空气样本,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漱口组在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洁牙治疗前患者使用3%过氧化氢、0.12%氯己定及1%碘伏3种消毒漱口液含漱对降低口腔诊室空气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过氧化氢、0.12%氯己定、1%碘伏和蒸馏水4组,在志愿者头部离口腔30 cm处放置普通琼脂平板,用空气沉降法收集细菌5 min,采集诊室超声洁治前、洁治过程中及洁治完成后10 min的空气样本,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3%过氧化氢、0.12%氯己定及1%碘伏3种漱口液均降低了超声洁治时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但以1%碘伏和0.12%氯己定作用最强。在洁治完成10 min后,空气中仍有较多细菌,1%碘伏组在洁治后空气中细菌残留数最少。结论:超声波洁治前应该使用0.12%氯己定或1%碘伏消毒漱口液含漱1 min以减少空气中细菌污染,同时洁治后仍需要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洁治前患者含漱漱口液和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的干预措施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行超声洁治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牙周治疗诊室一和诊室二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超声洁治前含漱0.12%氯己定漱口液,并在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对照组患者未使用干预措施,其他步骤同研究组。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于9:00、10:00、11:00、12:00四个时间点在诊室中进行细菌采样。在口腔综合治疗台左右两侧50、100、150 cm处设置细菌采样点,每个时间点采样5 min,培养并计算不同时间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结果 在距口腔综合治疗台50、100、150 cm处,两组细菌菌落数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F值分别为6.81、6.41、7.25,均P < 0.05),其中研究组的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62、6.93、8.05,均P <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越明显(F值分别为6.38、6.63、7.19,均P < 0.05)。结论 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声洁治前患者含漱漱口液和超声洁治时强负压吸唾,能有效地减少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可降低医护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6.
含二氧化氯口腔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含二氧化氯的口腔消毒剂的体内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唾液采样,观察口腔消毒剂使用前后口腔细菌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使用蒸馏水漱口后总菌数及各菌数均有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使用二氧化氯漱口后即刻、漱口后1h 10min的总菌数、链球菌数和第一种球菌数均有下降,其中漱口后即刻总菌数下降最低,到漱口后1h 40min总菌数、链球菌数恢复,但第一种球菌数仍未恢复漱口前水平。其它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含二氧化氯的口腔消毒剂对口腔细菌包括可疑致病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链球菌、球菌均有明显杀灭、抑制作用,并可维持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7.
口腔诊疗中的消毒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诊疗中对人、物、环境等消毒和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对口腔诊疗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或勤洗消毒。对治疗台、椅、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器材用高压消毒包装或2%戊二醛浸泡消毒。室内每天2次紫外线或电子灯消毒。对医疗垃圾专项装袋统一处理。结果经市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测,所有器材均无菌;台面细菌总数<1 CFU/cm2;工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戊二醛含量2%;84消毒液有效氯≥500 mg/L;压力蒸汽灭菌锅检测合格。结论认真执行卫生部规定,用现有消毒设备和方法,可以做好口腔诊疗中的消毒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8.
林娟  夏金星  王小平  胡林凤  吴新 《口腔医学》2010,30(12):709-711
目的 观察臭氧对口腔科诊室空气常见致病菌的杀菌效果。方法 用碘滴定法测定打开臭氧发生器不同机组及不同时间时的臭氧浓度,按平板自然沉降法采集细菌,根据细菌集落数,计算出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并计算杀菌率,确定细菌的种类。所得数据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①随着打开臭氧发生器组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诊室内臭氧浓度逐步升高,最低为240mg/m3,最高可达2736mg/m3;②臭氧的灭菌率普遍高于紫外线;③浓度为2736mg/m3的臭氧作用45min对变链菌的杀菌率最高为100%。结论 臭氧灭菌效果高于紫外线,可作为口腔科诊室的常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9.
牙科医师体表和诊室环境的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昕  任蕾  李金陆  龚怡 《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201-202,205
目的 通过牙科医师治疗过程中,身体表面及诊室空气各处的细菌检测,了解牙体治疗和牙周治疗时对医师和空气的污染情况.方法 牙科医师进行牙体、牙周治疗时,将普通血培养基固定在其口罩、防护眼镜、胸前体表及固定在牙科治疗椅照明灯、牙科治疗椅旁屏风处,暴露1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各取10例,计算均值.诊室连续使用3.5 h后,将普通血培养基放置于牙科治疗椅水杯平台、牙科治疗椅后方2 m远的护士操作台表面,暴露5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隔日1次,共取10次,统计菌落均值,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结果 牙科医师身体表面不同部位及牙科治疗椅周边均被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是口罩,与防护眼镜的污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室使用后,空气污染明显.结论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牙科医师和牙科治疗椅周边的污染均十分严重;诊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高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师应注重自身防护,诊室设备、空气应及时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牙科手机的高压消毒效果。方法 分为高压蒸气消毒和紫外线消毒2组,每组的4个手机分别接种含1×10~9/ml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菌悬液,经高压蒸气和紫外线分别消毒后的0min、30min、1h、2h、12h和24h分别采样,作细菌培养,记录CFU。结果 在高压蒸气消毒组,各检测时段均未培养出实验菌,而紫外线消毒组的牙科手机在检测的各个时段均有实验菌生长。结论 高压蒸气消毒对牙科手机的消毒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 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洁牙时气溶胶和飞沫在不同距离时的污染程度。方法 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进行气溶胶和飞沫采样,试验组使用具有吸唾功能的开口器,对照组使用常规强负压吸唾管,在患者头部高度的正前方、左侧、右侧各50、100、150 cm 处放置营养琼脂平板共9 块,在洁牙开始前,开始后30、60 min,结束后10 min 分别采样4 次;并在结束后对医生的口罩和办公台面进行物体表面采样,进行菌落数计数和菌种分类鉴定。结果 在相同方位的50、100 cm 距离处洁牙30、60 min 后的样本细菌菌落数上,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方位的150 cm 处洁牙30、60 min 后的样本细菌菌落数上,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生的口罩与办公台面细菌落数分别为(1 493±35.73)、(1 538±71.85)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828±59.51)、(3 073±74.27)CFU·m-3;气溶胶和飞沫中查见最常见的病原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人苍白杆菌、微球菌属等。结论 使用具有吸唾功能的开口器能更有效地控制气溶胶和飞沫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表面镀银手术器械抗菌性能。方法:选择80份相同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镀银器械组和常规器械组(每组40份),镀银器械组手术器械表面按照标准镀银,制成表面含银手术器械;常规器械组手术器械表面则不作任何处理。两组均采用高压蒸汽消毒法灭菌后,分别置于洁净手术间和野战帐篷的不同环境中,比较两组器械在空气中暴露不同时间后的细菌检出率,以及无菌包装状态下保存时间的差异。结果:灭菌后在洁净手术间暴露状态下4 h后两组均未检出细菌,8 h后常规器械组细菌检出率30%,镀银器械组细菌检出率10%;野战帐篷空气暴露状态下常规器械组4 h及8 h后细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镀银器械组(P<0.05)。无菌包装状态下15 d及30 d细菌检测显示常规器械组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镀银器械组(P<0.05)。结论:表面含银离子手术器械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一种简易温度测定仪测定口腔门诊儿童鼻部皮肤温度,评价其与儿童心理状态变化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3年和2014年8月1—31日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6 ~ 9岁儿童98名为研究对象。使用专业化牙齿清洁技术(PMTC)刺激儿童产生心理不安,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价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设定牙科诊室为实验环境,测定所有被检查者的鼻部皮肤温度,比较PMTC操作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    PMTC操作后鼻部皮肤温度低于操作前(P<0.05),PMTC操作后的心理状态水平升高(P<0.05)。结论    测量鼻部皮肤温度可以客观反映口腔门诊儿童心理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可见光催化材料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N-Ti O2)对光固化灯光导棒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6个口腔诊室的50个光导棒,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光导棒表面喷涂纳米N-Ti O2前后的细菌黏附状况。结果:暴露于空气中的光导棒表面相对光单位值(RLU)为51~649;喷涂纳米N-Ti O2后,其RLU值为0~6(P<0.01)。结论:纳米NTi O2对光固化灯的光导棒具有很强的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口腔诊疗实操中,由于高速涡轮手机、超声设备等的使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飞沫和微生物气溶胶.飞沫和微生物气溶胶可作为多种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媒介,可能造成诊室内的交叉感染,使用橡皮障能够降低飞沫及微生物气溶胶播散,但其在修复科中的普及不够.本文总结了在口腔诊疗中使用橡皮障后飞沫和微生物气溶胶在不同部位的污染情况变化,使用橡皮障的方法、注意事项,个人防护、使用高通量吸引器以及各针对不同实操内容的注意要点.总之,喷溅操作时推荐使用橡皮障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飞沫和微生物气溶胶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控制口腔综合治疗台(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方法抽取门诊DU 10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张。实验组采用消毒避污法,对照组采用擦拭消毒法控制交叉感染。每组牙椅控感前后各随机采样30次,比较两组控感前后细菌菌落数和操作时间、成本核算的差异。 结果两种措施均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两组间控感前菌落数(t = -0.775,P = 0.338)、控感后菌落数(t = 0.383,P = 0.845)、成本核算(t = -1.726,P = 0.421)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190,P = 0.000)。 结论消毒避污法和擦拭消毒法均能有效控制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消毒避污法能减少消毒剂气溶胶对空气的二次污染,擦拭消毒法更快捷省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科使用高速涡轮手机时产生的气溶胶传播的距离和污染程度.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气溶胶采样:实验组选取使用高速手机患者8例,营养琼脂平板放置距离病人口周0.5 m和1.5 m处各2块,共16块.将平板打开,暴露时间为Iho8例使用其他仪器的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工作人员口罩及邻近物体表面采样,进行菌落计数和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微酸性次氯酸水(slightly acidic hypochlorite water,SAHW)应用于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3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DCU),随机均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8台DCU)。首先,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基础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然后,实验组分别用有效氯含量8 ~ 12 mg/L(实验1组)、18 ~ 22 mg/L(实验2组)、28 ~ 32 mg/L(实验3组)的SAHW供水DUWLs,连续7 d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第8 d始改用无菌蒸馏水(distilled water,DW)供水DUWLs后采集水样菌落培养计数;对照组用DW替代消毒水,同样程序流动冲洗DUWLs后收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培养后菌落计数。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基础水样比较,SAHW消毒1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显著下降(P < 0.05);SAHW消毒2 d,实验3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小于消毒合格水样上限值(100 CFU/mL);SAHW消毒3 d开始,实验3组菌落计数为0 CFU/mL,实验1组和2组菌落计数均显著小于100 CFU/mL。更换为DW供水后1 ~ 2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维持小于100 CFU/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 ~ 7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持续增加(149 ~ 1014 CFU/mL),实验1、2、3组的组内不同时间点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均明显大于合格水样上限值(P < 0.05)。结论    高有效氯含量较低有效氯含量的SAHW消毒效果更稳定;低有效氯含量8 ~ 12 mg/L的SAHW持续作用于DUWLs内环境亦可有效控制菌落计数,消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 3)对感染根管的消毒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4只Beagle犬的上下颌第一、二、三恒切牙感染根管模型,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FC、氢氧化钙糊剂、rHBD 3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根管内消毒前后取样作厌氧和需氧菌培养。结果:X线片证实犬感染根管模型建立成功。消毒前每组所有样本细菌检出率为100%,消毒后各实验组根管内的细菌,无论厌氧还是需氧菌的检出率均明显减少,消毒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FC组、rHBD3组与Ca(OH)2糊剂组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各实验组相对于需氧和厌氧菌2个菌种之间的消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BD 3在感染根管内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微酸性次氯酸水(slightly acidic hypochlorite water,SAHW)应用于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3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DCU),随机均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8台DCU)。首先,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基础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然后,实验组分别用有效氯含量8 ~ 12 mg/L(实验1组)、18 ~ 22 mg/L(实验2组)、28 ~ 32 mg/L(实验3组)的SAHW供水DUWLs,连续7 d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第8 d始改用无菌蒸馏水(distilled water,DW)供水DUWLs后采集水样菌落培养计数;对照组用DW替代消毒水,同样程序流动冲洗DUWLs后收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培养后菌落计数。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基础水样比较,SAHW消毒1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显著下降(P < 0.05);SAHW消毒2 d,实验3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小于消毒合格水样上限值(100 CFU/mL);SAHW消毒3 d开始,实验3组菌落计数为0 CFU/mL,实验1组和2组菌落计数均显著小于100 CFU/mL。更换为DW供水后1 ~ 2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维持小于100 CFU/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 ~ 7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持续增加(149 ~ 1014 CFU/mL),实验1、2、3组的组内不同时间点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均明显大于合格水样上限值(P < 0.05)。结论    高有效氯含量较低有效氯含量的SAHW消毒效果更稳定;低有效氯含量8 ~ 12 mg/L的SAHW持续作用于DUWLs内环境亦可有效控制菌落计数,消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