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果糖二磷酸钠(fructose-1,6 diphosphate,FDP)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FDP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均截至2006年。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其中9个试验质量评分为C级,1个试验质量评分为A级。所有研究均未对远期效果进行评价。在近期疗效上,8个研究的合并分析显示,FDP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OR 2.55,95%CI(1.74, 3.74)]。在治疗期间的病死率方面,7个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FD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1,95%CI(-0.03,0.01)]。1个研究评价了肌力改善的情况,结果显示FDP组患者肌力改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OR 4.69,95%CI (1.55,1 4.24)]。1个研究结局指标为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经治疗后FDP组评分高于对照组[WMD 10.23,95%CI(4.13,16.33)]。1个研究发现FDP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24,95%CI(0.32,4.75)]。未检索到评价FDP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经济学研究。结论FDP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但对近期病死率的影响与对照组无差异,对远期生存率、依赖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FDP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仍需要进行大规模、高质量、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有关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38项研究纳入分析,其中阴性对照29篇,降纤酶对照6篇,尿激酶对照3篇。巴曲酶在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阴性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尿激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效率方面与降纤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酶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5年第2期)、MEDLINE(1966年~2005年8月)、EMBASE(截至2005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截至2005年8月)和中国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截止2005年8月)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筛选所有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4.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到12个RCT,其中9个(948例)符合纳入标准。方法学质量评价为B级。由于一些研究间的常规治疗不一致,对远期死亡和残疾的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行Meta分析。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的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期末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7,95%CI(1·21,2·89)]。依达拉奉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和皮疹。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趋势,但鉴于目前评价依达拉奉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及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其是否有效的确切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Meta分析软件分析针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有效率的影响,从而评价针灸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并选取公开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采用Rev Man5.3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39项,患者3792例,经Meta分析发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1.86,其95%可信区间为-2.06~-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针灸结合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综合疗法;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疗效合并效应量OR=3.95,其95%可信区间为3.02~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针灸结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优于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显效+痊愈率Meta分析结果为,疗效合并效应量OR=1.54,其95%可信区间为1.4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针灸结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显效+痊愈率优于西医常规综合疗法。 结论 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再次评价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全面收集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7月,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再次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 098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纳洛酮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NIHSS评分、ESS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纳洛酮注射液仅有少量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纳洛酮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好,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质量及数量有限,仍需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丹参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丹参类药物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的功能性结局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全面收集全世界范围内丹参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初步检索到8个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但经筛选,仅3个试验、304例患符合纳入标准,2个试验被排除,3个试验待评价。3个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疗程21~28天,均未报告3个月时的死亡或依赖人数,仅1个试验报告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个试验在治疗结束时均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的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07,95%CI(1.01,1.14)]。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没有试验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结论本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显示丹参类药物有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近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或病残程度的趋势,但因缺乏评价其远期功能性结局的指标,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因此,继续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年至2010年国内外发表的葛根素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估与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临床试验(RCT),共1889个病例,葛根素注射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为4.82,95%CI(3.48,6.68)]。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剂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涛  黄维 《华西医学》2014,(3):478-482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止2013年3月31日,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组在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用舒血宁治疗脑梗死有效,但纳入试验质量均较低,该结论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已有一些文献报道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单个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小,其疗效仍不肯定。目的:应用偱证医学方法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筀赖挠行院桶踩浴?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90/2010)、清华期刊数据库(CNKI,1990/2010)与维普数据库(VIP,1990/2010)及主要的神经内科相关学术期刊中,检索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19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9篇文献满足纳入排除标准,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偏低。以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和以中华医学会标准(NDS)评分为结局指标分别进行的Meta分析,均提示神经节苷脂疗效优于对照措施。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偏低,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0)、FMJS外文全文数据库(EMCC,1995~2010)、CBM(1995~2010)、CNKI(1995~2010)和VIP(1989~2010),查找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305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559例,对照组1500例。各纳入研究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报道采用随机方法但未提及具体随机方法,也未提及盲法和分配隐藏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死有效率方面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和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CI)分别为3.51(2.70,4.57)和3.77(2.58,5.52)];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和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其WMD(95%CI)分别为-4.26(-4.97,-3.55)和-3.89(-4.96,-2.82)];此外,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WMD=13.57,95%CI(9.84,17.30)]。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障碍有良好改善作用。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存在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上述结论应谨慎对待,并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本院脑血管科与老年科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采集于患者入院后3d内,测定雌激素水平。对照组为健康人群。结果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雌激素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明显降底,雌激素水平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提示雌激素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溶栓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其他常规辅助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能降低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加以早期康复治疗;每例患者入组时和治疗第30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脑血流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康复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TCD各项指标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纳入非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纤溶酶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在脑梗死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200~300 U,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250 mL,静脉滴注7 d。比较2组发病后90 d的死亡率及生活依赖率,住院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发生出血性转化(HT)情况。结果:2组发病后90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纤溶酶组生活依赖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纤溶酶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H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HT患者的预后不劣于不伴HT的患者。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巴曲酶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和6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 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 P〈0.001),总有效率为93.9%;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巴曲酶静脉滴注可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常规行脑神经保护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凝血指标(PT、APTT、INR、FIB)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及I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赵建华  王山梅  索爱琴  张杰文  韩雄 《临床荟萃》2003,18(23):1337-133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闻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32例脑动脉硬化和36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第1天明显升高,高于脑动脉硬化及正常对照组。1天至3天呈上升趋势,3天至7天呈下降趋势,14天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脑梗死患者组病情发作后1、3、7天sICAM-1水平与脑动脉硬化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梗死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结论 sI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参与了脑梗死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sICAM-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梗死灶的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作为了解脑梗死病情及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兴山  宋新建  马丹  陈晓波 《临床荟萃》2010,25(14):1215-1217
目的 评价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脑梗死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成静脉营养组50例,持续肠内营养组54例,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组64例.观察3组不同时间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吞咽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8.8±1.5)d vs静脉营养组(11.3±1.8)d(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10.6±1.6)d(P<0.05);NFS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17.00±3.05)分vs静脉营养组(14.30±2.55)分(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15.7±2.68)分(P<0.05);并发症发生率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10.9%)vs静脉营养组(54.0%)(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29.6%)(P<0.05).结论 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早期康复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