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牙科全瓷修复用长石瓷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可加工的长石瓷材料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促进了牙科快速修复技术的进步.修复用全瓷材料不仅应具有合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通过急性溶血实验、体外细胞毒实验初步评价牙科全瓷修复用长石瓷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开发性实验.于2004-08/2006-03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长石瓷材料为自制: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只;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为ISO推荐.方法:①急性溶血实验:以长石瓷材料浸提液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为阳性对照组3组,分别测定吸光度值,计算被测材料的溶血程度.②体外细胞毒实验:设立100%和50%长石瓷材料浸提液两个浓度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划区分组,每组样本5孔.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计算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材料的溶血程度及细胞毒性分级.结果:①长石瓷材料的溶血程度值为1.5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长石瓷无溶血现象,初步检验合格.②100%和50%长石瓷材料浸提液组A值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毒性级别均为1级,,满足生物安全要求.结论:自制长石瓷材料的急性溶血实验、体外细胞毒实验结果均满足临床要求,反映其生物相容性初筛实验合格.  相似文献   

2.
镁合金材料的溶血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镁合金作为潜在的新型医用可降解生物金属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体外纯镁合金浸提液具有溶血作用.目的:探讨镁合金浸提液与其溶血率的关系.方法:将镁合金浸提液稀释,按GBT 16175-2008<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实验方法>第13 部分<溶血试验>的改良方法进行溶血实验.测量A值,计算溶血率,各稀释度溶液钠、镁离子浓度及pH值.结果与结论:100%,50%,25%,10%,5%,2.5%和1%稀释度镁浸提液的溶血率分别为65.3%,66.7%,33.8%,11.8%,6.2%,0.3%和-0.3%.随着稀释度的加大,镁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而钠离子则无明显波动.100%,50%,25%,10%,5%和2.5%稀释度之间的pH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高于1%稀释度(P<0.05).提示镁合金浸提液的高pH值和离子浓度是影响其体外试验溶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背景:课题组在前期实验中已经证实了载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骨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注射性能和体外可降解性能,但其生物相容性如何还不清楚.目的:选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微核试验等检测载微球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首先合成柱状骨水泥和包裹微球骨水泥,取1 g材料加入到100 mL的磷酸缓冲液中无菌条件下浸泡3 d后提取的上清液即为骨水泥浸提液和微球骨水泥浸提液.以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微核试验和热原试验来考察材料的体内毒性.结果与结论: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骨水泥浸提液组和微球骨水泥浸提液组(除高浓度微球骨水泥组外)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该材料浸提液没有对小鼠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溶血实验显示,各组材料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均未超过5%.微核实验结果显示除0.4 m L骨水泥组和0.4 mL微球骨水泥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该微球骨水泥的浸提液无明显细胞遗传毒性作用,但是高浓度和高剂量组的微球骨水泥仍有较低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血率和微核率的提高,因此在应用时要适当控制微球骨水泥的剂量和浓度.热原试验显示,注射后家兔平均体温升高为0.06℃,小于1.4℃,说明材料无致热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关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报道较少。目的:检测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与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①溶血性实验:在0.2 mL稀释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0.01,0.15,0.2 g/L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溶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各10 mL,检测各组上清液吸光度值。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别以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100%羟基磷灰石浸提液、苯酚溶液及RPMI1640培养液培养传至第2代的L929细胞,MTT法检测培养2,4,7 d的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体外溶血性实验显示,各浓度梯度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的溶血率均在5%以内,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要求。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组细胞贴壁覆盖率增加,细胞密度增高,细胞为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及形态与RPMI1640培养液组、羟基磷灰石组无明显差别,细胞毒性为0级。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期实验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C薄膜涂层。目的:评估纳米TiO2:C薄膜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溶血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静脉血,分别加到TiO2生理盐水、Ti02:c-生理盐水、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②细胞毒性实验:将TiO2:C浸提液加入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培养基中。⑨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将60只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TiO2浸提液、TiO2:C浸提液及生理盐水。④口腔黏膜刺激实验:将牙胶圆片与TiO2:C纳米薄膜涂片分别缝合固定于仓地鼠颊黏膜上。结果与结论:纳米TiO2:C涂层未引起急性溶血,毒性等级为0—1级,末对细胞产生明显毒性,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异常;TiO2:C浸提液对小鼠无短期全身毒性;对仓鼠口腔黏膜无刺激性。表明纳米TiO2:C薄膜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为改善聚氨酯材料的抗菌性能,前期研究中合成了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目的:比较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将纳米Ag-SiO2与聚氨酯以熔融共混方式制备成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2.5%,5.0%的聚氨酯材料。以上述7种聚氨酯材料浸提液、高密度聚乙烯浸提液(阴性对照)、0.1%苯酚液浸提液(阳性对照)分别培养L929细胞24,48,72h后,并设置试剂对照(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和空白对照(不加细胞,只加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采用MTT比色法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并进行毒性反应分级;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组、试剂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贴壁良好,形态正常,胞体丰满,胞质、核质分布均匀,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大于80%,毒性反应分级均为1级,且随着纳米Ag-SiO2质量分数的降低,体外细胞毒性渐小、生物相容性更好。随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细胞相对增殖率逐渐降低,72h后细胞相对增殖率降至8.7%,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萎缩、变圆、漂浮、片状脱落。表明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毒性反应分级均为1级,符合医用材料体外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研究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Na-HA)的细胞毒性.探讨将其应用于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采用MTT检测法,将不同浓度的短棒状Na-HA浸提液与L929成纤维细胞接触1,3,5d,对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用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用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试剂盒检测浸提液对兔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均正常增殖.毒性0—1级。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短棒状Na-HA无细胞毒性,不影响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可能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凝胶的生物相容性,为此种材料的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11/2003-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外科完成。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肌腱鞘管内及硬膜外长期植入试验测定材料的动物毒性;并通过细胞毒性测定、细胞与材料混合培养,综合评价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聚乳酸凝胶注射入小鼠无急性毒性;材料浸提液无溶血反应(溶血率为0.22%)及遗传毒性(微核率为0.24%);材料在动物体内长期埋植后局部和全身各器官无组织损伤,局部无明显粘连;材料浸提液(1000,500,100g/L)的细胞毒性及分级与阴性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材料与细胞的混合培养中细胞生长良好。结论:聚乳酸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原位生长明显提高了磷酸钙支架的强度与韧性。目的:体外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晶须/β-磷酸三钙(nHAW/β-TCP)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急性全身毒性试验: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静脉实验组,腹腔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24,472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溶血试验:材料浸提液与稀释人鲜血混合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545nm下检测A值计算溶率;致敏试验:16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只豚鼠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nHAW/β-TCP架材料浸提液、生理盐水及二硝基氟苯。于注射后即刻和24,48,72h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细胞毒性试验:材料浸提液养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大体观察,采用CCK-8法观察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急性全身毒性试验:人工骨浸提液静脉及腹腔注射后不引起小鼠呼吸、进食改变或死亡,体质量稳定。溶试验:nHAW/β-TCP的溶血率小于ISO规定的5%,可认为这种材料无溶血作用。致敏试验:豚鼠皮内注射后未出现过反应。细胞毒性试验:CCK-8细胞毒性试验显示不同浓度人工骨浸提液的细胞毒性为0级。提示nHAW/β-TCP复合支架引起全身毒性反应、溶血反应和过敏反应,且无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符合组织工程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研究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Na-HA的细胞毒性,探讨将其()应用于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采用MTT检测法,将不同浓度的短棒状Na-HA浸提液与L929成纤维细胞接触1,3,5d,对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用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用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试剂盒检测浸提液对兔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均正常增殖,毒性0~1级。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短棒状Na-HA无细胞毒性,不影响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可能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肺不张时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s)肺内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褪黑素对照组(M组)、肺不张组(AC组)和褪黑素肺不张组(AC+M组)。所有大鼠右侧卧位切开胸腔,AC组和AC+M组游离左主支气管并用丝线结扎造成肺不张。手术结束后各组分别给予乙醇或褪黑素,24h后取大鼠左侧肺组织标本检测。结果:AC组与AC+M组相比,PaCO2较高[(50±4.24)mmHg比(30±8.9)mmHg,P<0.01],PaO2较低[(45.9±13.1)mmHg比(83.3±10.8)mmHg,P<0.01]。AC+M组肺组织IL-8浓度显著低于AC组[(53.58±18.1)pg/mL比(87.33±29.1)pg/mL,P<0.01],HE染色肺组织计数10个视野的PMNs总数AC+M组显著低于AC组[(216.3±27.14)比(452.1±75.31),P<0.01]。结论:褪黑素能够抑制肺不张时期PMNs在肺组织内的聚集。  相似文献   

12.
背景:纤维桩修复中树脂核材料的选择可能影响桩核的整体强度。 目的:比较5种树脂核材料分别与玻璃纤维桩结合后的整体抗折强度。 方法:将50个viva玻璃纤维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与MEDENTAL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伊蒂娜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Bisco BisCem树脂水门汀、3M光固化纳米复合树脂P60及PULPDENT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黏结,将5组桩核的根管部分分别用自凝塑料包埋,固化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并与牙体长轴成135°角加载于核部,加载速度为1.0 mm/min,直至断裂,测得断裂时受力情况。 结果与结论:MEDENTAL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组、伊蒂娜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组、Bisco BisCem树脂水门汀组、3M 光固化纳米复合树脂 P60组及 PULPDENT 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83.248±7.857),(89.230±4.326),(95.188±5.147),(76.646±6.463),(83.064±3.964) N。除 MEDENTAL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组与 PULPDENT 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组抗折强度无差异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Bisco BisCem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结合后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3.
背景: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植骨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植入物需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数字化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的抗菌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粉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制备出不同含银量的载银羟基磷灰石,再将其与聚乳酸混合,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制备出具有特殊形状的数字化载银抗菌人工骨材料。结果与结论: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珊瑚羟基磷灰石浸泡于10-2,10-3,10-4,10-5mol/L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中Ag+的含量分别为2.31×10-1%,3.18×10-2%,6.75×10-3%,6.05×10-4%。体外抑菌圈实验表明浸泡10-2mol/L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0±1.52)mm及(12.30±1.65)mm;浸泡10-3mol/L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材料分别为(11.50±0.73)mm及(11.00±0.46)mm。浸泡10-4,10-5mol/LAgNO3载银人工骨材料对两种细菌均无抑菌圈产生。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00%浸泡10-2,10-3,10-4,10-5mol/LAgNO3的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分别为3级、1级、0级、0级。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表明浸泡10-3mol/LAgNO3中的人工骨浸提液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浸泡10-3mol/LAgNO3中的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史艳蕾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139-7141
背景:镍铬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大量实验正在进行其机械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目的:观察氮离子溅射对镍铬合金表面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制作镍铬合金试件 144 件,随机选出 72 件,采氮离子溅射法对其表面改性,镍铬合金组为对照组,氮离子溅射组为实验组。对两组试件表面黏附血型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分别进行细菌体外黏附实验。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统计分析氮离子溅射前后各种细菌黏附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在细菌黏附 24,48,168 h,上述 3 种细菌在实验组表面黏附量较对照组表面黏附量显著减少(P 〈 0.001)。提示,氮离子溅射可抑制镍铬合金表面细菌黏附。  相似文献   

15.
背景:长期以来修复材料与基牙的黏接技术一直是口腔修复学的研究热点,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黏结工件的表面处理工艺。目的:对比观察8种表面处理方法对Ceramage聚合瓷黏结强度的影响,筛选适合Ceramage聚合瓷的表面处理方法。方法:将Ceramage聚合瓷制成试件80个,随机分成8组,分别采用喷砂,酸蚀,偶联剂,喷砂+酸蚀,喷砂+偶联剂,酸蚀+偶联剂,喷砂+酸蚀+偶联剂处理聚合瓷表面并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在37℃水浴24h后测试样本剪切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的聚合瓷表面形貌。结果与结论:各组的剪切强度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喷砂+酸蚀+偶联剂处理组(31.12±2.81)MPa,喷砂+酸蚀组(27.62±1.70)MPa,酸蚀+偶联剂组(27.31±2.18)MPa,喷砂+偶联剂组(26.91±1.97)MPa,喷砂组(24.23±2.03)MPa,偶联剂组(23.50±2.19)MPa,酸蚀组(17.61±2.14)MPa,对照组(8.13±0.63)MPa,除喷砂组、偶联剂组之间,喷砂+酸蚀组、喷砂+偶联剂组、酸蚀+偶联剂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7种表面处理方法都提高了黏结强度,喷砂、酸蚀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的聚合瓷黏结强度最高,是适合Ceramage聚合瓷黏结的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培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30例CHB患者CIK细胞,分为DC疫苗组和无DC疫苗组,培养14d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lK中CD3’CIM’、CD3’CD8’及CD3’CD56’T细胞的所占比例,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自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1)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结果DC疫苗组CD3^+CIM^+、CD3^+CD8^+及CD3^+CD56^+T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8.27%、64.36%和20.00%,无DC疫苗组则分别为17.79%(P〉0.05)、54.69%(t=4.130,P〈0.01)和13.39%(t=5.601,P〈0.01)。DC疫苗组的CIK培养上清中IL.12、IL4及IFN-1的浓度分别为(177.82±130.06)、(31.774-9.52)、(86.99±56.30)ng/L,无DC疫苗组分别为(80.83±50.15)n∥L(t=3.811,P〈0.01)、(40.33±19.74)ng/L(t=2.141,P〈0.05)和(42.07±19.68)ng/L(t=4.125,P〈0.01)。结论CIK细胞培养中加入DC疫苗进行诱导,增强了所培养CIK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新研制的镁合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尚不确切。目的:以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检测细胞,评价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镁合金AZ31B组,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组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组。以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检测细胞,分别取3种材料浸提液进行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与结论: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细胞毒性分级均为1级,镁合金AZ31B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2级。提示氟转化涂层的AZ31B镁合金和β-磷酸三钙涂层的AZ31B镁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优于未经处理镁合金AZ31B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对急性白血病儿童骨髓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成熟的影响。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DC以含10%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实验1组:DC单独应用胞壁酰二肽;培养实验2组:DC用rhGM—CSF+rhIL-4+rhTNF—α培养;实验3组:DC用rhGM—CSF+mIL-4+rhTNF-α+MDP培养,分别诱导培养DC。每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培养8天后,计数各组细胞数量,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表明:①实验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典型的DC,对照组DC数(0.85±0.23)×10^5/L,而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DC数分别为(2.31±0.24)、(3.26±0.37)及(4.16±0.34)×10^5/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1组DC数低于2组及3组(P均〈0.01);实验3组DC数明显高于2组(P〈0.01)。②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的札A—DR细胞比例分别为19.98±3.74、37.24±4.32、58.81±2.08、77.48±5.57,实验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实验2组、实验3组(p均〈0.01);实验3组明显高于2组(P〈0.01)。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的CD1a细胞比例分别为11.46±2.43、28.71±6.64、46.92±4.78、57.03±3.07,实验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实验2组、实验3组(P均〈0.01);实验3组明显高于2组(t=3.98,P〈0.01)。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的CD83细胞比例分别为(13.05±5.70)%、(36.32±5.61)%、(54.95±7.83)%、(75.70±6.67)%,实验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实验2组、实验3组(P均〈0.01);实验3组明显高于2组(P〈0.01)。结论:MDP不仅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DC有扩增作用,而且能促进其成熟,并能协同细胞因子促进DC增殖和成熟,但MDP促进DC增殖的能力弱于其与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白蛋白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上调F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NCTD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体外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出对HK-2细胞无明显损伤的NCTD适合浓度。将HK-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640培基组),白蛋白组(1640+白蛋白5g/L),各浓度NCTD组(1640+白蛋白5g/L+NCTD 0.5,1,2.5mg/L)。在各组HK-2细胞中加入相应干预液孵育24h后,采用细胞增殖法(MTT法)检测NCTD对白蛋白刺激HK-2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FN的蛋白含量;RT-PCR法半定量分析HK-2细胞中FN mRNA的表达。结果①比较对照组及NCTD(0.5,1.0,2.5 mg/L)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白蛋白组MTT值(0.438±0.0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0.060)(P〈0.05),而NCTD(2.5 mg/L)组MTT值(0.327±0.080)较白蛋白组降低(P〈0.05);③与白蛋白组比较,NCTD(2.5mg/L)组HK-2细胞上清中FN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D(1mg/L和2.5mg/L)组细胞上清中FN mRNA的表达较白蛋白组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蛋白(5g/L)诱导HK-2细胞增殖及FN过表达,一定浓度去甲斑蝥素可抑制白蛋白对HK-2细胞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