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苓  高美华  吕婵  战连芬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72-1073
目的 分析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7-01-2010-12住院的86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MBI评分、QLI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SF-36评分、MBI评分、QLI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社区康复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减轻其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院后家庭随访对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家庭随访6个月;对照组仅在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两组出院后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定。结果干预组HAMD评分和Q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对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家庭随访,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初次发生脑卒中并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后回到家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家庭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家庭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理疗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差异。结果实施康复理疗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MA、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患者的康复理疗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我科护士主动对出院的53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并采用随机方法设立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现有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两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6个月,对照组则采取常规随访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OLI)]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BI评分、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抑郁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使脑卒中偏瘫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接受康复治疗,缓解孤独抑郁情绪,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社区康复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55例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9例),分别在入组时和康复干预1个月、3个月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MA量表、MBI、FCA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康复干预组在治疗1个月末时MBI、FCA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1),但随病程延长至3月时,提高幅度减缓,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后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随病程延长,有退化趋势。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改善其ADL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09月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脑卒中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及积极治疗并发症等,康复组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心理支持疗法、家庭康复护理和放松疗法等护理服务干预12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12月实施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服务干预可以缓解脑卒中后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战胜疾病信心,减轻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自我管理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钢都社区居民中脑卒中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我管理组(简称自管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均自行在家进行居家康复,自行功能锻炼,定期门诊复查,不适时随诊。自管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由专家指导,社区医生、治疗师及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分小组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家庭访视流程及社区脑卒中患者小组活动。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FMA上下肢评分、MBI、HAMD和WHOQOL-100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 个月后,自管组FMA上下肢评分、MBI和WHOQOL-100 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对照组亦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管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对照组亦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脑卒中自我管理能提高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延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康复护理,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查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查时干预组HAMA、HAMD评分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高于出院时,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分低于出院时(P<0.05),且复查时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DQ-39评分降低值低于对照组(P<0.05);复查时干预组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支持配合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加早期康复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6周后,2组患者MBI、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对医护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支持配合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组式康复指导与团队精神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脑卒中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干预组增加小组式康复指导,发挥其团队精神。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U)评价其效果,并予FMA运动功能评定,改良的Bqre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HAMD及QL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小组式康复指导、发挥团队精神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筛查伴抑郁障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时HAMD、FMA、MBI评分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对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正性作用,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S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活动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日常生活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抑郁情况,提升患者的健康感觉,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因脑卒中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神经功能障碍评价(MESSS)得分及QL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1个月与入院时MESSS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1个月MES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分显著高于入院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家庭支持外,出院后观察组的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命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分别用抗抑郁药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8周后,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心理护理组HAMD评分及AD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促进肢能功能康复,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肢体康复指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条件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人文关怀、疾病知识讲解、心理干预、文娱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12周后HAMD、MBI、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农村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模式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乡村医生的健康宣教和康复咨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务人员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辅导,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Q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BI评分和QLI评分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MBI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BI评分和QLI评分明显提高,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居家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辅导对农村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危机干预疗法及家庭支持疗法。两组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10天采用Zung氏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数QLI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