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对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在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实验室完成.分别以终浓度为50和100 μmol/L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不同特异性激活物非诺贝特和亚油酸作用于人肝瘤细胞,设未加入非诺贝特和亚油酸作用于人肝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的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活性变化.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减少31.97%,45.49%(P<0.05,0.01);亚油酸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增加43.0%,129.0%(P<0.05,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蛋白活性分别降低39.3%,49.6%(P<0.01);亚油酸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蛋白活性分别升高37.5%,112.6%(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肝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表达量在非诺贝特组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明显增高79.79%(P<0.05),在亚油酸组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则分别显著增高46.73%(P<0.05),79.45%(P<0.01),非诺贝特组50 μmol/L浓度诱导下使人肝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明显.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活物可以影响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基因转录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的表达,且均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但非诺贝特和亚油酸对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对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在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实验室完成.分别以终浓度为50和100 μmol/L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不同特异性激活物非诺贝特和亚油酸作用于人肝瘤细胞,设未加入非诺贝特和亚油酸作用于人肝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的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活性变化.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减少31.97%,45.49%(P<0.05,0.01);亚油酸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mRNA表达分别增加43.0%,129.0%(P<0.05,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蛋白活性分别降低39.3%,49.6%(P<0.01);亚油酸组在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蛋白活性分别升高37.5%,112.6%(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肝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表达量在非诺贝特组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明显增高79.79%(P<0.05),在亚油酸组50和100 μmol/L浓度诱导下则分别显著增高46.73%(P<0.05),79.45%(P<0.01),非诺贝特组50 μmol/L浓度诱导下使人肝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明显.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活物可以影响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基因转录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mRNA的表达,且均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但非诺贝特和亚油酸对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激动剂非诺贝特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完成。取30只健康纯系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组、非诺贝特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①非诺贝特溶于30g/L阿拉伯树胶中制成混悬液,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80m g/kg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的30g/L阿拉伯树胶灌胃,1次/d,,共7d。②末次灌胃后1h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m g/kg腹腔注射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24h,麻醉后取血清和部分心脏,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2±2.49),(164.29±3.60),(16.35±2.37)ng/L,P<0.01],但非诺贝特组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②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 RNA表达水平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355±0.0455,0.8863±0.0322,0.9267±0.0319,P<0.01);但非诺贝特组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活化后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提示非诺贝特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激动剂非诺贝特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完成。取30只健康纯系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异阿肾上腺索组、非诺贝特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①非诺贝特溶于30g/L阿拉伯树胶中制成混悬液.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80mg/kg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的30g/L阿拉伯树胶灌胃,1次/d,共7d。②末次灌胃后1h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mg/kg腹腔注射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24h,麻醉后取血清和部分心脏,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表达水平。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2&;#177;2.49),(164.29&;#177;3.60),(16.35&;#177;2.37)ng/L,P〈0.01],但非诺贝特组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②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表达水平: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355&;#177;0.0455,0.8863&;#177;0.0322,0.9267&;#177;0.03l9,P〈0.01);但非诺贝特组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活化后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提示非诺贝特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雨振  周湘华  王红梅 《临床荟萃》2005,20(12):703-704
测定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血浆纤溶活化系统尿激酶型纤溶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纤溶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为临床治疗肝硬化、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逆转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颖  梁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4):330-33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的变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并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比值升高,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肾炎患者存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纠正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同为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一种协调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多功能分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其可溶形式。除凝血-纤溶以外,uPAR参与了肿瘤侵袭及炎症等多种疾病过程,而suPAR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炎性标志物。本文就uPAR及suPAR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em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PPARα)的激动剂对单核细胞株THP-1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enofibrate)预处理单核细胞THP-1一定时间,然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由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单核细胞T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非诺贝特减少了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结论:非诺贝特抑制了THP-1中LPS诱导的TF表达,此机制可能参与了PPARα激动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甙对血管内皮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三七总皂甙对血管内皮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刘青,邓漪平血管内皮细胞(EC)合成和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能激活血液中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降解构成血栓骨架的纤维蛋白,从而防止血栓生成,t-PA是机体溶纤机制的关键酶。曾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HU-VECs)及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α(PPARa)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样HUVECs株,第4~9代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x-LDL组(100 mg/L);③非诺贝特组:先将非诺贝特10、50、100 μmol/L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6h,然后加OX-LDL(100 mg/L)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PPARa含量;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孔的吸收度(OD),以评价增殖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L ox-LDL抑制内皮细胞增殖(P<0.01),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P<0.01).100 mg/L ox-LDL促进PPARQ分泌.10、50、100 ttmol/L非诺贝特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分泌PPARa(P<0.01),押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非诺贝特呈剂量依籁性押制ox-LDL诱导的人HUVECs分泌PPARc,,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从而发挥贝特类调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是一种信号蛋白,可参与炎症、溶栓、细胞迁移和黏附、组织调节等生理过程,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中研究较多.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通过激活整合素,引起足细胞足突消失、足细胞黏附功能降低,参与足细胞相关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及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合成的调控及肝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①共培养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②肝星状细胞单独培养组。③纤维原细胞对照组。④UK122干预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6h前加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剂UK122。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共培养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表达较肝星状细胞单独培养明显增加(P<0.01)。与肝星状细胞单独培养相比,共培养组的肝星状细胞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24h后表现明显增殖抑制(P<0.01),且呈现时间依赖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后,活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及肝星状细胞凋亡增加(P<0.01)。UK122干预后活性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肝星状细胞凋亡减少(P<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活性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裴斐  陈旭  何蕊  李俊彦  张莉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049-7052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双层细胞种植能有效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中能提高其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目的:采用双细胞种植及修饰内皮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和抗栓能力,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观察对小口径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以4种不同组合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种植在PTFE管腔面。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4种人工血管经旁路分别移植在4组兔的腹主动脉上。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0d,种植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组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相比,未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膜明显增厚(P〈0.05);未转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膜较薄(P〈0.05)。提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可以促进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但同时转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双层细胞种植能有效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中能提高其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目的:采用双细胞种植及修饰内皮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和抗栓能力,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观察对小口径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以4种不同组合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种植在PTFE管腔面.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4种人工血管经旁路分别移植在4组兔的腹主动脉上.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0 d,种植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组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 > 0.05).与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相比,未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膜明显增厚(P < 0.05);未转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膜较薄(P < 0.05).提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可以促进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但同时转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海燕 《中国临床康复》2011,(21):3972-3974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矽肺肺间质纤维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罕见报道。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矽肺肺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200mg/LSiO2刺激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株(CHL)建立矽肺纤维化的体外细胞模型。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CHL的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CHL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呈一定范围内的剂量(0~5μg/L)和时间(0~24h)依赖效应。②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及激动剂降低了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可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iO2致肺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合成,具有抗SiO2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是恶性实体瘤病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探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对癌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尿激酶受体(uPAR)、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以及纤溶酶原激活与癌瘤的防治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和纤溶活性及降糖通脉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胰激肽原酶组及降糖通脉方组,每组10只.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大鼠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主动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血浆TAFI水平和主动脉PAI-1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主动脉t-PA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胰激肽原酶组和降糖通脉方组TAFI水平和PAI-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t-PA mRNA表达明显增高,且降糖通脉方组作用明显(P<0.05或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存在血栓前状态且纤溶功能受抑制;降糖通脉方能明显改善纤溶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其疗效优于胰激肽原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运动后血清内皮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的变化,寻找运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机制,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3—07/09在扬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18只作为实验动物,按实验需要将动物随机分为运动组(10只)和安静组(8只)。运动组大鼠开始进行1周适应性游泳,然后进行10周的训练,5(L/周,60min/d的游泳运动。运动组游泳训练后,与安静组一起取静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结果:实验进行至第5周运动组死亡1只大鼠。共1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运动组9只,安静组8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经过持续的适量运动后,在第10周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高于安静组[(430&;#177;120),(280&;#177;77)IU/L,P〈0.01],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活性明显低于安静组[(310&;#177;30),(490&;#177;60)AU/L,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则大大高于安静组(1.46&;#177;0.42,0.52&;#177;0.19,P〈0.01)。 结论:持续一定强度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还可以降低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1,即改善纤溶活性,从而减少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2002-01/12健康查体者54人作为对照组,男26人,女28人。纳入标准:空腹血糖均低于6.0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7.8mmol/L;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92人作为子女组,男44人,女48人。纳入标准: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均低于6.0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7.8mmol/L;两组人员均知情同意。两组人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进行两组间及基因型间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比较。并做各代谢参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①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子女组与对照组相比4G/4G+4G/5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比较:对照组和子女组含4G等位基因显著高于不含4G等位基因(0.72±0.21比0.43±0.30,0.95±0.24比0.63±0.22,P<0.05)。③各代谢参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子女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自然对数、三酰甘油和基因型明显相关(r=0.30,P=0.003;r=0.46,P=0.001;r=0.44,P=0.001);正常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只与基因型相关(r=0.48,P=0.03)。结论: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4G等位基因的携带者较多。②携带4G等位基因的人群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升高。③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4G等位基因存在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后代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升高起一定作用。④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关变量等环境因素和4G等位基因这一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矽肺肺间质纤维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罕见报道.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矽肺肺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200 mg/L SiO2刺激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株(CHL)建立矽肺纤维化的体外细胞模型.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CHL的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CHL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呈一定范围内的剂量(0~5 μg/L)和时间(0~24 h)依赖效应.②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及激动剂降低了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可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iO2致肺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合成,具有抗SiO2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