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体输血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输血对心血管直视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拟行首次瓣膜置换术,随机分成2组。A组不行自体输血,B组于麻醉诱导后自颈内静脉放血,待体外循环环停机后回输。结果:B组与A组相比,围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体输血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血液的方式回输自体血;并选择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输异体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液指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异体血用量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这些血液指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的自体输血方式可明显减少输异体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骨科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状态、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引流量的差异无显著性,自体血回输组异体血输用量显著少于异体输血组,术后24h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是骨科大手术安全补充失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同种异体输血在相同血型的人类中已经得到实现,但关于猪的血型类型及如何异体输血国内外无确切报道。目的:探讨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在猪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6只家猪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自体预贮血组、同种异体输血组。另4头猪放血供同种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应用。两组猪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自体预贮血组手术全程仅输自体血,同种异体输血组手术全程输注等量异体血。记录自体预贮血组放血前后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两组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及术后1d的血红蛋白值。结果与结论:20只实验猪全身血容量(2500±428)mL;自体预贮血组第1次预计放血量为(501±86)mL,实际放血量为(493±93)mL;第2次预计放血量为(750±128)mL,实际放血量为(719±98)mL。自体预贮血组猪采血前后血红蛋白计数及血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自体预贮血组术后1d时点血红蛋白数值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0.01),两组其余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时点血红蛋白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点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术前基础值(P〈0.01)。自体预贮血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0.01)。结果说明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安全有效,术后猪成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评价其在骨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自体血回输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输血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自体血回输组所需异体血较非回输血组自体血液回输组明显减少.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及财力的输血方式,能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2002年9月间门静脉高压,淤血性脾肿大38例病人,其中21例采用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17例采用传统脾血回输方法。比较两组的脾血回输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组脾血回输量高于传统脾血回输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增加值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传统脾血回输组有4例行异体输血(200-400ml),同步自体脾血回输组未行异体输血。结论: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技术,操作简便,显著提高了自体脾血回输量,避免了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15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观察组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于术前1 d、术后3 d和7 d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回输量以及异体输血量,观察组还需记录术后引流量、术后回输量。统计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异体输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异体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回输量、术中和术后异体输血例数、术前和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手术中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可以明显降低异体输血量,但不能减少异体输血例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发病6h内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超早期治疗组,其中49例发病3h内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A组,31例发病3h后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B组。76例发病24h后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开始愈早,显效率愈高。超早期治疗组中A组显效率达到837%,较对照组之553%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078,P<001);超早期治疗组B组显效率为774%,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A、B组相比,A组疗效更好,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χ2=045,P>005)。治疗后超早期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23±52,对照组减少87±60,超早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399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尽可能在6h内(ultraearly,超早期)进行,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8月74例行双侧膝关节Ⅰ期置换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及出院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及输异体血的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内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6例需输异体血,平均异体血输入量560 mL,自体引流血回输量平均为430 mL,所有自体引流血回输无输血反应等并发症。B组术后32例均接受异体输血,平均异体血输入量1 020 mL,输血过程中有3例出现发热反应。输异体血的比例A组42.1%,B组88.9%。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输血方式,能显著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减少输血反应,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自体血回收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术前估计出血量大于800 ml的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20例,术中使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抗凝、回收、洗涤、过滤程序处理后的红细胞悬液回输给患者。观察术中出血量、回输血量及输异体血量自体血回输过程患者的变化,术后血肿及感染情况。结果:脑膜瘤手术患者出血量(1 572±721.03)ml,洗涤红细胞悬液(840.59±407.46)ml,占出血量的50.5%。2例未输异体血,18例输异体红细胞、7例输新鲜血浆。术后除1例因出血量多而发生颅内血肿须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外余均无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结论:自体血回收在脑膜瘤手术中,尤其是出血较多的巨大脑膜瘤手术,可以减少输注异体血量,缓解血源紧张、节约用血,还可预防过多输注异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血源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采用去氧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法复制;治疗组(BN组):制备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AF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N52021(5mg/kg);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即关腹。结果:BN组与AP组比较,1小时后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14970±2500)U/L,(16170±2380)U/L,P<0.05〕,6小时和12小时后更为明显(P均<0.01);血中PAF含量1小时后明显降低〔(2.20±0.25)μg/L与(1.10±0.21)μg/L,P<0.05〕,3小时后更为明显(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BN组比AP组明显下降(P<0.01)。BN组术后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45.0±25.1)小时,存活率为40%;AP组术后大鼠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1.5±4.8)小时,存活率为0(P均<0.01)。结论:PAF参与了AHNP的发病过程;应用PAF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AHNP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抵克力得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曾群英 《新医学》1994,25(6):292-294
抵克力得(TP)治疗AMI52例,与ASA51例做对照。结果:住院期间,TP组对改善临床症状和心泵功能明显优于ASA组(P<0.05~0.001),发生心脏性事件较ASA组明显减少(P<0.05~0.01),发生心脏性死亡TP组减少63.6%。随访6~48(21.4±2.1)月中,心脏性事件TP组明显减少(P<0.05~0.01),再发MI减少55.6%,心脏性死亡减少64.2%,且TP副反应轻微,可做预防MI后的再发MI降低心脏性死亡的二级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13.
自体血回输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上海护理》2009,9(5):30-3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器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2007年在我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自体血回输(A组),20例未采用自体血回输(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和异体血使用量,以及术后第1、3、7天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自体血回输量平均373.5mL,术后有2例接受异体血回输,平均异体血输入量40mL;B组术后平均异体血输入350mL。自体血回输于术后6h内进行,所有自体血回输未出现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B组有1例出现异体输血反应,表现为皮疹,对症治疗后消退。结论单侧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能够减少术后异体输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器方法简单、安全,可减少因输入异体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异住妊娠所致腹腔内出血的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时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所致的腹腔内出血,且无回输式自体输血禁忌证患者96例,采用自体型血液回收机,经过抗凝、回收、洗涤、浓缩、净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将其中仅靠自体输血完成手术的7例作为自体输血组(A组),其余18例因同时给予异体输血作为自体+异体输血组(B组),并将同时期异位妊娠采用同种异体输血的27例作为异体输血组(C组)。对三组患者自体及异体输血量、发热及输血反应情况、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A、B组平均输血量(异体输血与自体输血之和)虽高于c组,但异体输血量明显降低,三组比较,术后发热和输血反应A、B组较C组明显减少。而三组患者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既节约了大量血源,又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是抢救和治疗急性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D N)的疗效。方法:60 例 D N 患者随机分为 2 组,中西组 30例采用中药方剂,每日1 剂口服并配合西药达美康治疗;对照组单用达美康口服治疗。2 组均3 个月为 1 个疗程。结果:中西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为533% ,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中西组治疗后血、尿β2 微球蛋白(β2 M G)、尿微量白蛋白(m Al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1, P< 005 和 P< 0001),治疗后血β2 M G 和尿m Alb 2 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和 P< 001),而 2 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差异( P 均>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D N 症状改善或消失,肾功能也有一定改善,在降低尿m Alb 和血β2 M G 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于异体血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是否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没有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分别统计两组术中或术后输异体血量、检测术后24小时血常规变化;观察组需统计自体血液回收量和回输量。结果:观察组的输异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血常规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Hb、Hct、Plt比术前明显降低;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血常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出血量较大的手术,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用量,减少输异体血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其它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103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和凝血、抗凝血、纤溶功能。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强,βTG与PF4均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粘附性增强,vWF:Ag显著升高(P<001),Fn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功能增强,FⅧ:C显著升高(P<001),Fg显著升高(P<001)。抗凝功能减弱,ATⅢ下降(P<001),α1AT升高(P<005),α2MG无明显改变。纤溶功能减弱tPA下降(P<001),DD显著升高(P<001),但α2PI下降(P<005),PAI、PLG无明显改变。提示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30例急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0例急性白血病(AL)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造血功能恢复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移植后WBC>1.0×10 ̄9/L、ANC>0.5×10 ̄9/L、BPC>20×10 ̄9/L和胸骨髓增生活跃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0,37,61和50天。白血病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细胞-196℃冻存是造血功能尤其是血小板延期恢复的主要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缓解(CR)至ABMT间期、停化疗至采髓及移植的间期、预处理方案及回输的骨髓细胞量等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P>0.1)。血小板的延期恢复造成输血及血小板量明显增加和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移植后90天BPC<20×10 ̄9/L者早期复发的可能性较大(P=0.06)。  相似文献   

19.
黄菊 《全科护理》2012,(35):3293-3294
[目的]观察对脾破裂病人手术过程中实施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将113例脾破裂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自体血回输方式输血,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输血,对术后两组病人异体输血量及术后24h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钠离子(Na^+)、钾离子(K^+)等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病人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中42例(71.19%)病人通过自体血回输完成治疗,异体输血量为288.14mL±35.26mL;对照组病人异体输血量为1020.45mL±72.49m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Hb、PLT、N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中仅1例出现高热,未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高热2例,荨麻疹2例。[结论]脾破裂病人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并配合适宜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还可减少异体血的输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检测并比较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胆石症与未合并胆石症患者各15例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1和B,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以及胰岛素水平。NIDDM合并胆石症者既往高峰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明显高于无胆石症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005,<005,<005),而CCK明显低于无胆石症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B)、PP水平等无差异。提示NIDDM合并胆石症可能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CCK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