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常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常发生在哮喘之前,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用乙酰胆碱或组织胺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一部分不伴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是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人群。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减轻哮喘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鼻-支气管反射、鼻腔阻塞后呼吸方式的改变、后鼻道的炎性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常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常发生在哮喘之前,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用乙酰甲胆碱或组织胺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一部分不伴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是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人群。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减轻哮喘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鼻一支气管反射、鼻腔阻塞后呼吸方式的改变、后鼻滴漏的炎性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CARAS )是指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可能还伴发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炎和湿疹的一组症状[1]。典型的CARAS病情发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过敏性鼻炎不伴咳喘,即单纯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结膜炎阶段;②过敏性鼻炎伴有气道高反应,有刺激性咳嗽但没有发展为哮喘,称为过敏性鼻-支气管炎;③过敏性鼻炎伴有哮喘阶段,称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三个阶段的区别可能只是一种疾病的不同严重程度或不同发病阶段而已。从鼻腔吸入的变应原蔓延至支气管是过敏性鼻炎发展到过敏性支气管炎或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关键。 CARAS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兼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部分患者还可能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炎和湿疹等。其病理学特征是包括上、下呼吸道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细胞和T细胞浸润为主,伴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调节的变应性炎症。这种炎症可导致鼻黏膜和支气管的反应性增高,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突然喘息或阵发性咳嗽。这些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肺通气功能异常18例(47.4%),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小气道功能异常16例。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患者(P<0.01)。结论:对无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并对异常者及时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也称为过敏性鼻炎,通常是指由IgE所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其全球平均发病率在10%~25%左右。变应性鼻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肺部可逆性气流阻塞、气道黏膜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同一气道内的同一种持续性炎性疾病,认为基因及环境因素是变应性气道疾病的致病因素,变应性鼻炎常先于支气管哮喘发生,是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之一。SIMONS将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联合称为“变应性鼻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除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不同外,在致病诱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等方面均相似。特应性体质、遗传及环境因素和感染是诱发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均为呼吸道炎性疾病,它们常并存于同一患者。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并分析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设计:问卷调查。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呼吸内科。对象:纳入2001-02/2005-04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34例,男73例,女61例;年龄3~72岁。参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进行哮喘严重程度分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参照1997-11"海口会议"的修订标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问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1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年龄、症状分型及严重程度、治疗状况、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描述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计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比较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及病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两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以及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134例中82例(61.2%,82/134)并发过敏性鼻炎,其中男45例,女37例。此82例患者中,哮喘严重程度一级(轻度间歇)56例,二级(轻度持续)21例,三级(中度持续)4例,四级(重度持续)1例。其过敏性鼻炎分型,间歇性65例,持续性17例;按严重程度分级,轻度63例,中-重度19例。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89,P<0.01)。结论: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较高;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临床上诊断不难。但有部分非典型支气管哮喘可仅表现为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无明显喘息或体征,临床上常需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加以判断。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的方法有乙酰甲胆碱或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但许多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可逆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目前的研究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文从哮喘的发病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致敏变应原,寻找诱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对400例患有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标准化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总的阳性检出率为72%(288/400),阴性检出率为28%(112/400),其中螨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三种螨占阳性率的比分别是:屋尘螨93.8%(270/288),粉尘螨92.0%(265/288),热带螨61.1%(176/288),其次是艾蒿22.9%(66/288)、猫毛18.4%(53/288)及狗毛14.9(43/288)。在危险因素探讨中,70.2%(165/235)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伴有过敏性鼻炎,37.6%(62/165)的过敏性鼻炎患儿伴有支气管哮喘,32.3%的患儿有家族史,32.3%的患儿家中养宠物,64.8%的患儿暴露于家庭吸烟环境,环境潮湿者占39.0%。结论中山市儿童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致敏原是尘螨,其次是艾蒿、猫毛、狗毛;过敏史、环境因素、遗传特质是诱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导致的鼻黏膜炎症。2001年,过敏性鼻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哮喘的高危因素,而支气管哮喘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支气管哮喘患者约2500万,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支气管哮喘发病前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可大多数临床医生只单独治疗过敏性鼻炎而不顾全患者呼吸道黏膜的高反应性改变,未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致后期引发支气管哮喘而形成不可逆的气道损伤。如何及早发现、治疗此类患者,成为临床医生探求的目标。而现今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早期发现及诊断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是否为高反应性的一种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检测单独或联合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相关因素对诊断CVA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本院呼吸科门诊因慢性咳嗽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的患者297例,记录病史并测定呼出气Fe NO水平,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作为CVA诊断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探讨诊断CVA的Fe NO临界点。建立Logisitic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筛选与CVA相关的因素,根据ROC曲线评价Fe NO联合其他相关因素对CVA的诊断价值。结果:145例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被诊断为CVA(哮喘组),15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患者诊断为非哮喘的慢性咳嗽(非哮喘组)。1哮喘组患者Fe NO水平明显高于非哮喘组[(45.33±38.86)ppb比(26.28±23.86)ppb,P  相似文献   

12.
孟鲁司特联用布地奈德吸入防治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防治作用。方法:74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进行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每天400μg,一个月后减至每天200μ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天5mg。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及测定气道反应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及气道高反应性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为0分及(0.30±0.36)分,对照组治疗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为(0.41±0.36)分及(1.29±0.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治疗组为(1.84±0.04)喷,对照组为(2.97±0.03)喷,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提高对儿童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部分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方法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荨麻疹3组儿童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试剂为北京协和医院诊断试剂厂生产吸入组与食物组共40种过敏原试剂。结果(1)支气管哮喘儿童随年龄增大,皮肤阳性率呈增高趋势,而湿疹/荨麻疹组不明显。(2)常见过敏原吸入组为屋尘(15.1%)、尘螨(28.3%)、蟑螂(17.0%)、家蝇(20.8%)等;食物组为螃蟹(9.4%)、海虾(7.5%)、鲤鱼(7.5%)等。近年蟑螂及家蝇过敏原阳性率增高。(3)哮喘儿童皮肤试验阳性率54.5%,阴性率45.5%,其致病原(变应原)有可能与病毒引起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关。结论(1)哮喘儿童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主要为屋尘、尘螨、蟑螂及家蝇等;(3)哮喘儿童除常见过敏原引起外,推测还与病毒感染有关;(4)过敏性疾病可针对过敏原进行有关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由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29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3,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结可提高变应性鼻炎治疗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同时使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对症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比较两组哮喘和鼻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病儿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2.10~3.06,P〈0.05)。且治疗组的哮喘和鼻炎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t=2.17~7.81,P〈0.05)。脱敏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是安全、有效的,且采用舌下脱敏联合对症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对症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郴州地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过敏因素,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16例支气管哮喘进行过敏原的相关检测,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有176例患者变应原检测阳性,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42.05%,食人性过敏原中以鱼蟹虾的阳性率最高,为28.98%,发现62.04%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药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51.38%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哮喘疾病家族遗传史.结论 郴州地区的支气管哮喘过敏原检测以粉尘、尘螨最多见,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史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脉冲振荡法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肺通气功能及脉冲振荡法测呼吸道阻力(IOS),比较2种测定方法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吸入支气管激发剂前、后的肺功能及呼吸阻抗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哮喘组吸入支气管激发剂后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共振频率(Fres)较激发前及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哮喘组IOS测定指标中Z5、R5、R20、Fres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X5与FEV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脉冲振荡法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以期为临床中治疗变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8例,采用皮下注射标准化屋尘螨法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维持剂量,总疗程3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时与随访不同时段的哮喘控制程度、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及鼻部症状评分。分析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否具有确切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各指标相比,治疗结束时哮喘控制程度(t=3.28)、哮喘症状评分(t=4.04)、肺功能(t=0.08)及鼻部症状评分(t=1.58)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2年、3年各指标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远期疗效,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晓君  喻昌利  郭继芳  王红阳 《临床荟萃》2010,25(15):1301-1304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验证上、下气道共治有利于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控制.方法 选取轻、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B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与30例健康志愿者(C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外周血EOS%)、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比(痰EOS%)及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结果 治疗前A组与B组FEV1%、血清ECP、外周血EOS%、痰EOS%、鼻炎症状评分、AC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与C组比较,FEV1%分别为(84.6±5.6)%、(83.8±5.1)%、(94.2±2.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低于C组(P<0.01);血清ECP分别为(7.4±2.7)μg/L、(9.7±3.1)/μg/L、(3.9±1.7)/μg/L,B组>A组>C组(P<0.05或<0.01);外周血EOS%分别为(7.4±2.5)%、(7.8±3.1)%、(2.5±1.2)%,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高于C组(P<0.01);痰EOS%分别为(6.7±4.9)%、(5.6±5.4)%、(1.6±0.7)%,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高于C组(P<0.01).A组治疗后鼻炎症状和ACQ评分均低于B组,分别为(1.3±1.1)分vs(4.2±1.3)分(P<0.01),(3.5±2.3)分vs(4.7±2.1)分(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较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更全面地控制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上、下气道炎症,进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