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信息化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后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接受超早期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自2021年5月1日~2022年5月31日接受超早期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信息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MMSE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27-928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24小时后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清醒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压疮的发生情况,并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功能ADL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37±1.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8±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4.00%(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9/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被动功能锻炼能缩短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影响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因素,分析糖代谢情况、腹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是否为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病例76例,测量腹围,确定糖代谢情况及TOAST分型,入院及发病2周或出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比较预后良好(NIHSS差值≥4)及预后不良(NIHSS差值<4)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腹围、基线NIHSS评分及TOAST分型的差异。结果糖代谢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良好比例为29/37,而糖代谢异常者为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基线NIHSS高者预后相对较差(P=0.011);腹围数值对早期预后无影响(P=0.770),不同TOAST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糖代谢情况、基线NIHSS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后明确相关,而腹围、TOAST分型对早期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取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的表达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BDN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DN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清BDNF表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观察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I、FMA及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2周西医康复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评分法(FMA)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入组时及第4周NIHSS评分和FM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第12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三级中医综合康复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康复护理措施,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两组干预期间康复锻炼依从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急性脑梗死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平行检测两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急性梗死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各指标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9,0.545,0.297,P<0.01)。急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小于5分、5~15分和大于15分3个亚组之间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越高的亚组,其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越高。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745、0.636、0.701,P<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及LP(a)血清水平,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用于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发病在3~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 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的改良R 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仍具有显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实施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优秀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护理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实施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不仅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可提升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匹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rt-PA溶栓匹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干预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rt-PA溶栓匹配护理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比较两组肌力水平(采用肌力水平评价标准)、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采用帕多瓦量表(PI)]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量表(BI)]。结果:干预后,两组肌力水平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肌力提高,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针刺组162例和醒脑开窍加头针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0、7、14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醒脑开窍加头针组治疗后7、14 d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ink量表(MRS)评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醒脑开窍加头针组7、14 d hs-CRP水平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其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能力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可根据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水平实施不同康复护理,进而快速促进患儿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的路径式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将2017年5~11月收治的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路径式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并统计两组知识掌握程度、康复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2周,观察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脑梗死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康复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的路径式护理,提高了家属对脑梗死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康复依从性,有效改善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血通络汤联合早期系统化护理对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和血通络汤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氟西汀辅助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均采用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排除抑郁症。将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西汀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等)和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痉挛的防治等),氟西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90 d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M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FMMS评分、MBI及NIHSS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氟西汀组患者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5±15.45比61.71±15.30);MBI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39±15.47比62.93±15.9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5.50±2.31比6.29±2.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氟西汀辅助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非抑郁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6周。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75%,与对照组的79.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各项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横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就诊的3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模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可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与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均治疗14 d。于入院当日和治疗14 d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的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