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9年3月所有经冠脉造影术明确为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治疗225例老年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83)和多支血管组(n=142),多支血管组再分为经皮桡动脉(TRI)组(n=103)和经皮股动脉组(TFI)组(n=39)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多支血管组,经皮股动脉途径较经皮桡动脉途径支架置入成功率(97.4% vs 97.1%,P=1.00)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经皮股动脉较经皮桡动脉出血并发症增多(15.4% vs 3.9%,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0.5±2.61d vs 7.9±1.15d,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随访结果显示,不管经桡动脉入路还是股动脉入路,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8% vs 10.8%,P=0.401)、靶病变血运重建(7.0% vs 6.0%,P=0.76)、支架内再狭窄(4.9% vs 3.6%,P=0.91)均有所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预后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LD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分别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对比疗效、并发症、疼痛度、腰椎功能及围术期指标。 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90.00%)高于对照组(8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8,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更少(t=6.583,t=4.956,t=20.777,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P>0.05);术前1d与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3,t=0.204,t=0.948,t=0.710,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10.00%)低于对照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7,P>0.05)。 结论 LDH应用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可取得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相近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相比较而言,经皮椎板间入路操作更为简单,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皮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5/骶1椎(L5/S1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亳州医院脊柱外科采用经皮内窥镜手术治疗L5/S1 LDH患者62例,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32例(TELD组),采用椎板间入路30例(IELD组)。观察指标包括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1)、两组患者术后2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手术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LD组有高髂嵴患者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8例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住院患者为A组,另选取22例同期诊断为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仅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为B组,均行TAVR术.随访6个月,比较2组基本资料、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随访期间死亡率、出血情况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平均主动脉瓣环内径、二叶式畸形患者比率、升主动脉内径高于B组,钙化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入路、选择瓣膜尺寸及植入瓣中瓣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跨主动脉瓣流速、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以及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瓣周漏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TAVR术后能有效降低平均跨瓣压差,改善心功能,但瓣周漏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多为微量或轻度瓣周漏.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高龄患者常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疾病,需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该文报道了为一例左主干分叉病变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71岁男性患者完成的TAVR+PCI一站式手术,术中首先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造影评估,在直头导丝跨瓣成功后,将猪尾导管置入左心室,然后对病变冠状动脉行PCI术,最后对狭窄的主动脉瓣行TAVR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症状改善显著,表现出TAVR+PCI一站式手术的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66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36例采用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30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过程、置管后1月内腹膜透析管相关合并症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需要使用镇痛剂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组(t =8.614,P=0.000),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和脏器损伤,2组患者置管后1月内腹膜透析管路相关合并症和感染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易于肾脏内科医生掌握和应用,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可以控制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我院创伤外科行气管切开的多发伤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传统气管切开组(传统气切组)和经皮气管切开组(经皮气切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易操作性、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菌种构成、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因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切开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气切组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高于传统气切组(P0.05),且ICU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气切组(P0.05,P0.01);实施2组患者手术的医师对经皮气切组手术易操作、出血少的评价优于传统气切组(94.1%vs.5.9%,91.2%vs.8.8%),且低年资医师经皮气切组手术独自完成率高于传统气切组(84.9%vs.66.7%,P0.05),经皮气切组手术操作时间和出血使用纱布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气切组(P0.01);2组患者总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伤后72h内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经皮气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气切组(P0.05),2组伤后72h外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气切组总的病死率低于传统气切组(P0.05);术后2组患者痰培养感染菌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易于培训操作,出血量少,且操作时间短,早期实施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安全性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行乳腺肿块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乳腺科行 Mammotome 微创手术的787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行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385例,乳腺肿块旁入路402例。术后常规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乳腺后间隙入路组和肿块旁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6)min 和(52±4)min,肿瘤切除率分别为99.48%(383/385)和99.25%(399/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ml 和(14±6) ml,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分别为2.34%(9/385)和8.71%(35/402),残腔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52%(2/385)和2.74%(11/402),切口数量分别为(1.3±0.6)个和(2.4±0.3)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3,P =0.000,P =0.001,P =0.006),两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8.70%(380/385)和89.30%(359/402),乳腺后间隙入路组高于肿块旁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4)。结论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活检乳腺肿块较常规乳腺肿块旁入路微创手术方式出血性并发症少,美观效果更佳,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颏下三孔法腔镜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兴安盟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2例,随机选择切开术式(切开组,36例)或腔镜术式(微创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术区肿胀时间、美容满意程度及疼痛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切开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声音嘶哑、低钙血症和淋巴漏等并发症发生,但微创组切口血肿发生率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术后术区肿胀时间明显短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术后3和7 d颈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颈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美容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肿瘤手术(颏下三孔法)具有微创、美容、恢复快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FSB)转子下入路以及臀下入路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均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其中S组坐骨神经阻滞经转子下入路,H组经臀下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麻醉穿刺开始时(T2)、开始切皮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T3和T4时点VAS评分低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的SBP、DBP和HR、T3时点的SBP、HR及T4时点HR与T1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T3、T4时点SBP值低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术中及术后72小时随访,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行FSB转子下入路麻醉过程患者在平卧位下行麻醉穿刺,定位方便准确,效果确切,麻醉手术过程血流动力学稳定,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颈内动脉(CA)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NAION患者21例设为患病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21例,分别检测2组CA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即CA、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并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组CA的EDV、R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SPCA的PSV、R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CA与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1)。结论 NAION患者的CA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改变,并与球后血管,尤其是O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度相关,考虑CA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发生NAION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纯前入路与后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MCSM)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 MCS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路组70例和后路组70例。前路组给予单纯前入路手术治疗,后路组给予后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前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后路组,其治疗后 JOA 评分显著高于后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经过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及 NDI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后路组 NDI 显著低于前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后路组在活力、情绪角色与心理卫生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单纯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治疗 MCSM 各有优势,临床上需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以达到较好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5月行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纳入A组,另收集同期行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3 d及术后7 d血肿残余量)、术前及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 d、术后7 d血肿残余量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CSS评分均降低,且B组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相比,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进一步清除血肿,改善受损神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OVCFs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单侧穿刺PVP,观察组行弯角穿刺PV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水泥分布情况、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术前疼痛及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灌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Ⅰ级、Ⅱ级分布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s患者采用弯角穿刺PVP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进行比较,评价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优势和缺点。方法建立3个月龄小猪主动脉瓣狭窄模型,其主动脉瓣压差均〉30mm Hg;20头模型猪随机分为经胸组与经皮组各10头,分别行经胸及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比较2组主动脉瓣压差下降值、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及主动脉后壁损伤率。结果经胸组术前、术后主动脉瓣压差((42.6±2.9)、(14.4±2.6)mm Hg)与经皮组((43.9±3.6)、(15.7±3.1)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主动脉瓣压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胸组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6.8±2.5)min、0、0、0)低于经皮组((11.9±4.2)min、40%、40%、100%)(P〈0.05),经升主动脉置入传统动脉鞘管后主动脉后壁损伤率(80%)明显高于经皮组(0)(P〈0.01)。结论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在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主动脉后壁损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李作娅 《华西医学》2009,(9):2264-226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贲门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153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n=74)、胸腹联合组(n=27)和经胸组(n=52),对3组患者的手术中、术后恢复情况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经腹组手术时间短于经胸组和胸腹联合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经胸组和胸腹联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组和经腹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胸腹联合组和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和5年生存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配合吻合器的使用,操作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盏结石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切开取石治疗术,观察组行B超引导下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碎石成功率、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流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拔除时间及碎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指标Scr、BUN、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肾穿刺引流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分析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经皮肾穿刺引流(常规组)67例,采用硬膜外导管经皮肾穿刺引流(导管组)65例,对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组间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性别(P=0.768)、年龄(P=0.447),术前是否合并感染(P=0.997)等因素不相关。结论 2种肾穿刺引流方法均能有效地进行肾穿刺引流,但导管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愈合快,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SCPB)麻醉在锁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2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SCPB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5 min时,两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SCPB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经带状肌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12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74例经颈前带状肌入路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52例经颈白线入路手术,记录两组的肿物直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比、肿瘤大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肿物巨大病例(≥4cm)中,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肿物较小时(〈4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甲状腺良性肿物采用经带状肌入路手术效果优于颈白线入路,肿物较小时两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