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波变换图像增强技术(WTIE)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WTIE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的脊柱X线片进行处理,获得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椎管局部的额状面数字图像,根据该图像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腰椎管局部感兴趣区的额状面数字图像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率85.2%,CT阳性率77.6%。结论 WT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波多分辨率技术(WAMT)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WAMT对100例腰璋盘突出症住院患的脊柱X线片进行处理,获得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椎管局部额状面数字图像,根据该图像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手术切除组织常规病理活检,结果,WAMT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率85.2%,CT阳性率77.6%,结论:WAMT简便实用,定位诊断正确率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癫痫间歇期、13例发作期患者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93例作了EEG检查,74例作了脑CT检查,25例作了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痫病灶的检出阳性率为9725%,其它方法检出的阳性率EEG为8602%,MRI为36%,CT为2703%。SPECT与EE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87%。CT、MRI和SPECT检出的病灶部位符合率分别为625%和56%。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出的癫痫病灶85%分布在大脑颞叶、额叶和顶叶。55%以上的癫痫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的癫痫灶。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或γ刀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病灶的定位价值优于EEG、MRI和CT。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相对定量分析法评估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小儿原发性癫痫定性和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CT检查正常的小儿原发性癫痫病人进行99mTc-ECD脑显像和相对定量分析,并同步进行EEG检查。结果:21例病人SPECT显像18例异常,3例正常,阳性率857%,假阴性10%,18例脑显像异常患儿中,16例局部脑血流(rCBF)减少,99mTc-ECD摄取率726±89%,2例在额叶有限局性rCBF增加,99mTc-ECD摄取率分别为1495%和1309%。EEG检查21例病人20例异常,1例正常,阳性率952%,能定位诊断的7例,定位率为35%。结论:99mTc-ECD脑显像相对定量分析法对小儿原发性癫痫病灶的定位有临床意义,优于EE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EEG)、头颅CT、诱发电位改变及与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EEG、头颅CT及诱发电位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以精神异常型及混合型多见,肢体瘫痪型次之,EEG阳性率100%,头颅CT阳性率46.15%,诱发电位阳性率80.77%,以脑干听诱发及体感诱发异常率高。结论EEG检查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估计。而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头颅CT扫描阴性病例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性显像技术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对60例癫痫分别进行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MRI和CT检查,对癫痫灶进行定位。59例为PET发作间期显像,1例进行了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显像,并与其CT和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采用目测法。结果:发作间期阳性率PET为867%(52/60),SPECT为60%(36/60)。PET与SPECT定位完全符合者占806%(29/36)。PET定位癫痫灶的灵敏度明显优于SPECT、CT、MRI。结论:我们认为PET功能显像通过观察脑葡萄糖代谢进行癫痫灶定位是目前较好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结合解剖结构图像可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4~2005年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结合临床将普通X线平片与CT图像对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两型突出于椎体后缘正中的中央型和偏于椎体后缘一侧的外侧型、外侧型包括超出椎间孔内口以外的远外侧型。结论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有独特优势,诊断准确率达100%,具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治疗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癫痫间歇期,13例发作期患者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93例作了EEG检查,74例作了脑CT检查,25例作了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痫病灶的检出阳性率为97.25%,其它方法检出的阳性率EEG为86.02,MRI为36%,CT为27.03%。出阳性率为97.25%,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血培养、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方法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00份血液和体液标本进行检测,针对不同年龄患者对象选用标准需氧瓶、厌氧瓶和儿童专用培养瓶进行增菌培养。结果培养时间缩短至5天,培养阳性率为149%,假阳性率40%,污染率09%,其中血培养阳性率110%,体液培养阳性率36%。共检出43种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高达416%。结论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的正确性和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方法:对已经有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计算机化电热成像检查》(COMPUTERELECTROCHERMATHERMION简称C.E.T)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进行自腰部及双下肢温度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患侧与健侧皮肤温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说明C.E.T检查对确定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所引起的腰骶神经压迫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并有助于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CT诊断的重要性。材料与方法:回顾与分析62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L5—S1,其CT表现典型、多样,分辨清楚,诊断明确。结论: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其准确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对它们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符合率为85.7%;CT分型:中心后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或外型;主要CT表现有:(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缘光滑,硬膜囊受压、变形;(2)游离碎块形成;(3)神经根受压、水肿或湮没;(4)突出髓核部分钙化或骨化;此外,CT还能清楚显示椎管及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病变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合并征象。结论:CT是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病例经CT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其中采用单开窗法2l例,双开窗法9例,半椎板切除法6例。结果:36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优良率91.7%。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强调早期手术以及术中注意保持脊柱稳定性,术中仔细探察椎管和切除突出的髓核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X线监视下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分析,研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复诊和电话询问,在注射后1周、3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然后分析椎间盘突出的大小、类型、数量及椎管狭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良率在注射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22.62%、89.29%和92.26%;7例患者接受手术,占4.17%;注射后第3天1例发生马尾神经受压。发现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对疗效影响不明显;注射后1周椎间盘突出型组较膨出型组疗效好(P<0.01),3个月和1年时疗效相近(P>0.05);3个月后多个椎间盘突出组较单个椎间盘突出组疗效差(P<0.05),1年后前者较后者疗效差(P<0.01);各时段非椎管狭窄组疗效均好于椎管狭窄组(P<0.01)。结论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椎管狭窄对疗效影响明显;膨出型疼痛反应时间较长;突出过大仍要慎用此法;单个椎间盘突出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手术结果比较,找出目前腰椎MR横轴位及矢状位图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100例经手术证实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并术前有MR平扫资料的病例,观察MR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序列,横轴位T2WI),分别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计算矢状位与横轴位图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及对腰椎间盘突出特殊征象的检出率,并分析横轴位及矢状位图像的漏诊原因。结果 MR横轴位图像对腰椎间盘突出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3.6%,矢状位为84.8%,前者高于后者(χ~2=5.02,P0.05);横轴位图像对腰椎间盘向上下方突出或脱出和髓核游离的检出率低(36.00%、45.45%),矢状位检出率高(96.00%、100.00%),前者检出率明显低于后者(χ~2=20.05、8.25,P0.05)。横轴位对椎间孔型及椎间孔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高(96.30%、88.89%),矢状位上分别为74.07%、38.89%,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χ~2=5.28、9.75,P0.05)。横轴位局限于椎间隙层面的扫描范围和矢状位缺乏参照是MR常规图像漏诊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MR常规图像对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的漏诊,可以通过密切结合MR矢状位图像,根据需要局部增加横轴位扫描层面或结合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背景:螺旋CT扫描与多模式三维重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有术前定位、术中指导手术和术后复查等作用。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与多模式三维重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螺旋CT,三维重建"为中文关键词,"Lumbar disc herniation,Spiral,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与万方数据库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后处理的各种数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6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后处理的多模式三维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现已有部分学者把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后处理的各种数据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利用多层螺旋CT配合多层面重组技术能更加准确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提高椎间盘突出诊断率,并能与其他引起腰腿痛的疾病相鉴别;引入手术时还有定位、引导和复查等作用。提示科学合理的综合运用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后处理的各种三维重建数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末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D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D影像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作椎间盘造影后追加CT扫描,观察椎间盘病变形态、纤维环破裂部位、髓核突出走向并将CTD与临床对比。结果:72例中显像不清3例;椎间盘突出像分3型,退变分4度;纤维环的破裂大多发生在后中央区(73.9%),髓核从后中央途径 出后62%再发生偏移;术中所见髓核突出状况与CTD提示符合率74.2%,CTD1、2型分别相当膨隆型和突出型,3型多为游离型;临床症状与髓核突出后位置有关。结论:CTD能从水平面详细显示椎间盘的局部细微病变,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们收治的 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间隙的定位错误、复发、遗漏和感染。另外本组手术失败患者局麻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术者认真是避免患者手术失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Disc herniation in the lumbar spine is a common condition, so an automated method for diagnosis could be helpfu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 computer-aided framework for disk herniation diagnosis was developed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aterials and Method

A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framework for lumbar spine with a two-leve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disc herniation diagnosis was developed using heterogeneous classifiers: a perceptron classifier, a least mean square classifier,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and a k-Means classifier. Each classifier makes a diagnosis based on a feature set generated from regions of interest that contain vertebrae, a disc, and the spinal cord. Then, an ensemble classifier makes a final decision using score values of each classifier. We used clinical MR image data from 70 subjects in T1-weighted sagittal view and T2-weighted sagittal view for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Results

MR images of 70 subjects were processed using the proposed framework resulting in successful detection of disc herniation with 99% accuracy, achieving a speedup factor of 30 in comparison with radiologist??s diagnosis.

Conclusion

The computer-aided framework works well to diagnose herniated discs in MRI scans. We expect the framework can be adapted to effectively diagnose a variety of abnormalities in the lumbar sp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