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三维重建及测量椎弓根相关参数辅助螺钉植入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10月-2015年12月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拟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95例,其中男63例,女32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46岁。术前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容积数据三维重建目标椎体椎弓根的相关参数,在PACS医生工作站测量椎弓根横径、矢状径、植入方向(进钉点),指导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植入。术后复查CT扫描,以Andrew分级评估螺钉的位置。结果:本组病例植入498个椎弓根,术后CT扫描证实全部螺钉均在椎弓根内,其中472枚螺钉位置I级,有26枚螺钉切出椎弓根外侧骨皮质,但小于2mm,无损伤脊髓、神经根及周围血管等。结论:采用MSCT三维重建及测量腰椎椎弓根相关参数,为螺钉内固定提供三维定位、定向解剖信息,有利于术前制定精准的置钉方案,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进钉点、螺钉直径以及植入的深度,提高了螺钉植入的一次准确性,减少螺钉误置所致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CT显示所有患者术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的15例患者,行脊柱后路滑脱椎体复位、椎板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5例滑脱椎体获得良好复位,术后13例患者得到6~25个月随访,全部患者腰背疼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改善,无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结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病例少见,临床上易遗漏下位峡部裂的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需同时固定融合下位峡部断裂的椎体,防止术后再次滑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平均为(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所有患者术后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因椎弓根置钉位置不佳所致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患者的58枚椎弓根钉进行术后CT扫描,分析其螺钉位置不佳的原因。【结果】112例患者中共有14枚螺钉位置不佳,挤压神经。均为最上位螺钉穿破椎弓根骨壁,其中9例穿破内侧壁,3例挤爆椎弓根,2例穿破下壁,并均造成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对严重挤压神经根的螺钉拔出、重新置钉等再次处理,症状绝大部分逐渐消失。【结论】腰椎手术减压范围局限及腰椎先天畸形、退变等导致椎弓根局部解剖变异是置钉位置不佳的主要原因,全面掌握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技术特点,注意个体化置钉,才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高未能广泛采用,但目前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 Cobb 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当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当的原因.方法:选择2002-01/2008-01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证实的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当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3-68岁,平均52.5岁.其中胸腰椎骨折5例,腰椎滑脱症8例,退行性腰椎疾病6例.椎弓根固定系统:Steffee 4例,DRFS 3例,RF 6例,AF 4例,GSS 2例.所有病例均经X射线正侧位平片及经椎弓根平面C下薄层扫描观察椎弓根螺钉位置,包括螺钉与椎弓根及硬膜囊,周围大血管的解剖位置关系.结果:患者自螺钉置入后至发现椎弓根螺钉误置时间为5-69 d,平均18.5 d.其中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7例,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4例,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脊柱侧弯伴旋转)2例,螺钉置入过深2例,螺钉进入椎间孔2例,进入椎间隙2例.结论:螺钉置入不当的原因与对局部解剖变异及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手术技巧、术前术中影像学的测量及监控是正确置钉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背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对病变节段进行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金标准为生物性融合,而内固定是融合治疗可靠的辅助方法。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其中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以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作为治疗后随访的客观疼痛评价标准,采用Macrab标准评定疗效,根据Prolo指标评价功能恢复,按Lenke标准评估脊柱融合率,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滑脱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和椎间隙后高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与结论:21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所有患者JOA腰腿痛评分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根据Macrab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4例。Prolo活动、症状分级评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治疗后腰椎滑脱基本复位,滑脱角明显减少,骶骨倾斜角增大,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提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万向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联合撑开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经腰椎后路行椎间隙撑开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滑移程度改变情况以及滑脱复位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10±35)min,术中出血量(350±55)mL;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25.2±3.8)较术前(11.8±2.4)明显提高,椎体滑移程度[(6.4±3.8)%]较术前[(35.0±18.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滑脱复位率为(79.8±6.3)%,治疗优良率为96%;2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疼痛、麻木,于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万向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联合椎间撑开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及手术前后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效,并阐明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经关节突入路行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43例,随访40例,平均年龄58.2岁.患者选择标准为症状以腰痛伴腿痛为主,体征多表现为神经根受压,CT和MRI显示椎管内的压迫不明显,脊髓造影显示椎管大致通畅,滑脱节段的一侧或双侧神经根袖充盈欠佳.术前、术后均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平均随访时间1.65年.结果:术后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为87%,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7.81%.术后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等并发症.结论:以神经根受压为主要表现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患者,手术应选择经关节突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并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2006-02/2007-10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骨及后外侧植骨360°融合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患者48例,其中单节段融合30例,二节段融合10例,三节段融合8例。置入前、置入后3d及最终随访时常规摄腰椎正、侧、双斜位片及过伸过屈侧位X射线平片;并分别测量滑移率、滑移复位率和植骨融合率;根据下腰痛JOA评分标准计算其恢复率。全部患者均获随访,结果显示恢复率为71.2%,滑移复位率为91%,植骨融合率为100%。X射线平片示滑移椎均全部复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局部炎症反应、排异反应等宿主反应,腰椎融合后,腰部伸屈功能部分受限。提示后路椎间360°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有效提高滑脱椎体复位及融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检查合理方案及其价值。方法对连续540例无明确外伤史的腰腿痛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腰椎容积扫描,范围从胸12至骶1。所有病例均利用容积数据重建腰椎间盘横断位、全腰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观察有无明确的椎弓峡部裂。结果540例中,5.37%(29/540)能明确显示共54处峡部裂。20例伴相应椎体滑脱。矢状位清晰、直观显示了所有裂隙的特征及伴随改变。全腰椎横断位亦显示了所有裂隙,但效果较矢状位差。冠状位、椎间盘横断位分别显示51.85%、7.41%的裂隙。结论多层螺旋CT全腰椎矢状位容积重建是显示腰椎峡部裂的最好方法,应将其列为腰腿痛患者腰椎多层螺旋CT检查的常规重建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特征及新疗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并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C臂机引导下于L5峡部裂断端处注射金葡素治疗L5峡部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疾病转归。 结果患者X线片表现为L5椎间孔后上壁不连续,出现明显裂隙,形成典型"项圈征";CT扫描表现为L5双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呈裂隙状,其边缘增生硬化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改变,形成典型"裂隙征"与"碎裂征";L5双侧峡部裂诊断明确,采用C臂机引导下于L5峡部裂断端处注射金葡素治疗。随访12个月,患者症状、体征较术前改善显著且断端获得骨性愈合。 结论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因此深入了解其影像学特征、掌握诊断要点,对准确诊断腰椎峡部裂尤为重要;另外,C臂机引导下于腰椎峡部裂断端处注射金葡素疗法独到新颖、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及脊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目的不单是减压植骨固定,更重要的是保持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点范围,以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椎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植入物置入治疗及其植入物生物力学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2005-01/05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行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均有腰痛或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全部采用后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探查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结果与结论:68例患者均完成1.5年随访,按Stamffer疗效标准,良好63例,可5例,良好率达92.6%.由于脊椎瞬时旋转中心应力点的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在病理上是互为因果的,植入物置入后保持了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范围,减少了脊椎前滑力,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腰椎后路椎间(PLIF)和后外侧(PLF)两种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并判断融合后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以椎弓根螺钉和融合器上的应力及椎体位移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利用健康志愿者L1~L5CT扫描的DICOM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重建腰椎模型,进行有限单元网格划分,在腰4/腰5间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然后分别在椎间置入融合器生成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横突间植入自体骨生成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轴向加压、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扭转五种加载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建立L4/L5腰椎滑脱模型及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及腰椎后外侧融合的有限元模型,①观察对模型分别施加轴向压缩、侧弯、前屈、后伸、旋转载荷,PLF应力多集中在椎弓根钉与钛棒连接处、PLIF内固定系统应力为Cage所分散,未见明显应力集中;②对比在五种载荷下两种不同内固定位移PLIF组均小于PLF,P0.05。结论①建立了L4/L5滑脱不同后路融合术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在前屈、后伸、压缩、侧弯及扭转载荷下,相比PLF,PLIF位移更小,证实椎体间融合的稳定性优于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③PLF应力多集中在椎弓根钉与钛棒连接处、PLIF内固定系统应力为Cage所分散,未见明显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6.
背景:新战士在新兵训练期间出现腰椎椎弓峡部断裂发病率较高并影响了正常训练。目的:分析部队新兵中腰椎椎弓峡部断裂的发病率与训练及其腰部原有病变的关系。设计:随机抽样调查。单位: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骨科。对象:某部2003年入伍的新兵100名,男性,平均年龄18.7岁。方法:对100名新兵全程追踪随访,于训练前及100d强化训练后分别摄腰部X射线正、侧位和双斜位片进行对照观察。主要观察指标:椎弓峡部断裂病例发病率,原有断裂者有无滑脱等加重现象。结果:调查对象10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新兵训练前、后椎弓峡部断裂发病率:训练开始前的入伍新兵,L5椎弓峡部断裂5例,发病率为5%。100d训练结束时,腰椎椎弓峡部断裂8例,发病率增加至8%。②新兵训练前、后X射线检查结果:100名新战士X射线片训练开始前,左侧L5椎弓峡部变细2例,右侧L5椎弓峡部变细1例;双侧L5椎弓峡部断裂5例,其中1例呈I度滑脱。100d训练结束时,原双侧L5椎弓峡部断裂5例中I度以内滑脱3例,另3例原腰椎椎弓变细者均发生断裂。结论:腰椎椎弓峡部断裂发病率与训练强度有关。建议加强入伍新兵脊柱体检,常规加拍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X射线片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多层螺旋CT特征及其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30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程度、椎间盘及椎管等CT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是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优良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incidence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s affected by sex, race, and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These differences suggest a genetic component to the etiology of spondylolysis. However, no definitive evidence has been presented regarding the inheritance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We report familial cases of lumbar spondylolysis in 7- and 4-year-old brothers and their father, each of whom visited our clinic complaining of low back pain. Spondylolysis in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 (L5) was identified in both boys and their father from clinical, radiographic, computed tomograph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as provided for both boys. No bony union of any spondylolytic lesions was obtained, but they returned to sports activity without low back pain. Frequent development of spondylolysis, even at younger ages, in all male family members might indicate an underlying genetic etiology in lumbar spondylolysis, primarily in the form of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However, information on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as bony union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is not expected in such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60例腰椎滑脱症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并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和康复教育指导。结果随访8个月到3年,所有患者腰腿痛缓解,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