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CT鉴别肺浸润性腺癌(IAC)与肺微浸润性腺癌(MIA)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经活检穿刺或术后病理诊断为IAC的75例患者作为IAC组,45例MIA患者作为MIA组。对比两组CT影像学资料,采用ROC曲线评估CT鉴别IAC与MIA价值。  结果  IAC组与MIA组结节部位、边缘清晰/模糊、胸膜凹陷征及病灶CT密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C组结节最大直径及最大密度区域CT值高于MIA组(P < 0.05),且IAC组结节形态不规则、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占比高于MIA组(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大直径、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最大密度区域CT值是导致病理结果性质出现差异的相关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显示,结节最大直径约登指数(0.63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31 cm,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鉴别IAC与MIA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5.56%、88.00%;分叶征鉴别IAC与MIA的AUC为0.713,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66.67%、76.00%;毛刺征鉴别IAC与MIA的AUC为0.731,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68.89%、77.33%;血管集束征鉴别IAC与MIA的AUC为0.744,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5.56%、73.33%;最大密度区域CT值约登指数(0.542)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531.75 Hu,鉴别IAC与MIA的AUC为0.801,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68.89%、85.33%。  结论  CT技术在鉴别IAC与MIA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结节直径、最大密度区域CT值、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对于IAC与MIA的临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CT低剂量扫描显示磨玻璃结节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体检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各组40例。其中观察组为恶性组,对照组为良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空泡征、分叶征、结节边缘、结节直径、结节形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毛刺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辅助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CT影像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浸润程度及对肺结节病理性质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2例P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腺癌的种类分组,其中侵袭前组患者82例原位腺癌(AIS)组患者39例,微浸润性腺癌(MIA)组患者43例,侵袭组患者40例; 根据肺腺癌良恶性分组,其中良性组80例,恶性组42例。比较侵袭前组与侵袭组、AIS组与MIA组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瘤肺界面、毛刺征、空泡征、三维形状、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症情况之间的差异。  结果  侵袭前组以及侵袭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S以及MIA组患者的分叶征、空泡征、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以及恶性组患者的瘤肺界面、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侵袭以及恶性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高于单独检测; ROC曲线分析示,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联合检测对浸润性以及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  肺腺癌患者CT影像对于PGGN浸润程度及对肺结节病理性质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期肺腺癌18F-FDG PET/CT表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Ⅰ期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及病理学资料,将其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组(15例)、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组(11例)及实性结节组(30例),观察其PET/CT征象[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节体积、磨玻璃影(GGO)百分比、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支气管截断征]与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性结节组SUVmax明显高于mGGN组和pGGN组(P均<0.05),mGGN组SUVmax明显高于pGGN组(P<0.05);实性结节组Ki-67明显高于mGGN组和pGGN组(P均<0.05)。Ⅰ期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与SUVmax呈正相关(P<0.05),与GGO百分比及毛刺征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与肿瘤体积、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SUVmax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P<0.05),与GGO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与分叶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Ⅰ期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与18F-FDG PET/CT所示SUVmax及肿瘤实性成分比例正相关;SUVmax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合病理特征分析肺内纯磨玻璃结节与侵袭性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经病理证实为肺内纯磨玻璃结节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差异分为浸润性组(n=38)、微浸润组(n=30)、浸润前组(n=52),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平均CT值、病灶形态、毛刺征、充气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节大小:浸润前组微浸润组浸润性组(P 0. 05);浸润性组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改变所占比例高于浸润前组与微浸润组,瘤肺界面清晰光整所占比例低于浸润前组与微浸润组(P 0. 05)。纯磨玻璃结节大小与侵袭性肺癌发生呈正相关(r=0. 546,P 0. 05)。结论肺内纯磨玻璃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结合病理特征对评估结节侵袭程度可提供重要指导,边缘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改变属于鉴别侵袭性肺癌主要因素,结节大小与侵袭性肺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29例,行CT检查并行工作站后处理.对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邻近组织改变及增强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圆形及类圆形结节25例、呈斑片状4例,有分叶征25例;毛刺征22例,血管集束征14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空泡征5例,空洞2例,钙化1例,胸膜凹陷征15例,邻近胸膜增厚1例.增强扫描24例中,强化CT值增幅在40 ~ 60 Hu 21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HRCT检出的实性SPN患者,其中54例良性(良性组),181例恶性(恶性组)。比较组间HRCT表现差异,包括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空泡征、钙化、远端穿行血管、胸膜牵拉征、贴近胸膜及牵拉性肺气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鉴别良、恶性SPN的效能,分析良、恶性SPN的影响因素。结果 组间毛刺征、胸膜牵拉征、钙化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集束征鉴别良、恶性SPN的效能最高,敏感度达92.30%。回归分析显示血管集束征是恶性SPN的危险征象,牵拉性肺气肿为其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良、恶性SPN的HRCT表现存在差异,对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133名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原位癌28例,微浸润癌45例和浸润癌60例,分析各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浸润癌组患者平均年龄及结节直径大于其他两组;微浸润癌组的平均年龄、结节直径大于原位癌组,三组结节边界、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结节直径较大、结节边界不清、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LA)的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 收集16例(共3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资料,并依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7)、微浸润腺癌组(n=20)、浸润性腺癌组(n=9),对3组病灶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6个病灶中,圆形/类圆形19个(52.78%),分叶征19个(52.78%),毛刺征12个(33.33%),空泡征13个(36.11%),血管集束征12个(33.33%),瘤肺界面清晰32个(88.89%)。浸润前病变组7个(7/7,100%)病灶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微浸润腺癌组12个(12/20,60.00%)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8个(8/20,40.00%)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浸润性腺癌组仅有1个(1/9,11.11%)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余8个(8/9,88.89%)病灶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3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腺癌组间纯磨玻璃结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0.001);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毛刺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4、0.001)。结论 综合分析多发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ML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且已确定病理类型的127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纯磨玻璃结节(pGGO)患者后共纳入8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恶性肿瘤史、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结节直径、位置、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征象、空泡征等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SPN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S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组患者年龄、既往恶性肿瘤史、CEA水平、CYFRA21-1水平、结节直径、毛刺和分叶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既往恶性肿瘤史、血清CEA水平、CYFRA21-1水平以及有分叶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SPN良恶性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70.90%,特异度为92.00%。结论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血清CEA、CYFRA21-1、分叶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孤立肺结节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了61例孤子肺结节的边缘、内部及其周围肺部变化的CT特征。讨论了良、恶性孤立肺结节的定性结果。结果:CT表现为毛刺、深分叶、细支气管充气征或(和)空泡征、胸膜凹陷或(和)尾巴征、棘状突起、增强CT值≥20HU的结节恶性比良性大。CT表现结节内有钙化、边缘光滑、边缘环形增强良性比恶性大。结论:增强CT扫描可对孤立肺结节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solitary pulmonary ground glass opacity,sp GGO)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96例手术治疗的sp G G O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病变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对照CT与病理结果,总结影像学特征与GGO性质的关系。结果:良恶性GGO患者的CT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的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的表现方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O的影像学特征上,直径越大其恶性可能性越大,病变的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可作为恶性GGO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多排低剂量螺旋CT鉴别肺结节:两种重建层厚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16排低剂量螺旋CT两种重建层厚对肺结节的数目、内部以及周边特征的检出情况.方法 在健康人群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中,对80例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的图像分别进行1.25 mm与2.50 mm层厚重建,共得到160组图像,所检出结节按直径分为≤5 mm组(第1组)、5~10 mm组(第2组)、≥10 mm组(第3组),记录每组图像结节的数目、结节的边界清晰程度、边缘特征(分叶征、毛刺征)、密度(钙化、空洞).结果 两种重建层厚检测肺部结节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第1组结节的边界清晰程度、分叶征、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毛刺征、空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第2组及第3组结节的边缘特征、内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过程中,可采用2.50 mm重建层厚扫描,设定图像噪声与重建层厚1.25 mm噪声相等,以进一步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GGN)CT征象及其在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影像证实的80例GGN资料(恶性49例,良性31例)。均行16排或64排SCT扫描,观察病灶大小、部位及病灶形态、边缘征象、内部征象及邻近征象等CT表现。结果良性GGN形态、边缘征象(分叶征、毛刺征)和邻近结构征象(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与恶性结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GGN内部征象(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与恶性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者以单纯型GGN为多见,恶性者以混合型GGN多见。结论综合分析肺部GGN的各方面CT征象并结合磨玻璃成分的比例,可对大多数的GGN良恶性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HRCT征象概率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选出8项HRCT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浅分叶征、边缘锐利、晕征及钙化等征象与良性病变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15.387,42.162,12.917,3.253;深分叶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与恶性病变呈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0.067,0.109,0.526;锯齿状边缘在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肺结节HRCT征象与病灶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等内在联系,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 MPR重建与Lung Care软件结节分析对周围型小肺癌边缘征象的诊断价值并进行比较。方法对56例周围型小肺癌(其中腺癌23例,鳞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转移癌8例)患者均行MSCT全肺容积扫描,再经MPR重建及进行Lung Care软件分析结节边缘征象。结果MSCT及Lung Care软件结节分析与MPR重建可对周围型肺癌边缘改变做出分析,二者比较在显示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胸膜侧肺部病变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 MPR重建与Lung Care软件结节分析对周围性肺癌边缘征象显示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定性诊断可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郑琦  郭雯  杜灵艳 《临床医学》2020,40(6):73-75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102例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例和恶性组79例,均完成高分辨CT检查并比较其CT征象差异。结果 102例GGN患者共检出结节数量126个,其中单结节患者86例、双结节患者9例、多结节患者7例,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者79例(62. 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6例(20. 25%),原位癌9例(11. 39%),微浸润癌13例(16. 46%),浸润癌41例(51. 90%);良性组男43例、女36例,年龄31~78(52. 37±10. 29)岁;良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8~74 (51. 46±10. 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GGN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大小、病灶形状以及分叶征、毛刺征、界面模糊、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大小对GGN良恶性鉴别的AUC为0. 856,以11. 69 cm为分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 35%和95. 65%,其它CT征象诊断价值。结论 肺GGN具有较多典型CT征象且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明显差异,加强对这些征象的研究和认识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低剂量CT征象及特点。材料与方法:通过某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肺部低剂量CT扫描普查,对发现的肺内结节进行追踪观察。对17例确诊早期肺癌不同时期的低剂量CT征象进行分析,寻找早期肺癌的生长规律和具有诊断价值的新征象。结果:17例中,初次扫描时典型的CT诊断征象显示率明显偏低。其中,分叶征6例,血管集束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毛刺征1例。在结节的生长过程中,结节周围模糊征12例。结论:“结节周围模糊征”是早期肺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CT征象在评价其浸润性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诊治的早期肺腺癌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浸润组370例,浸润组230例。均对病灶进行高分辨率靶扫描,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CT征象,并分析亚厘米级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浸润组(8.1±1.8)mm比较,浸润组病灶最大径(8.7±1.2)mm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浸润组比较,浸润组病灶毛刺征(23.9%vs 16.2%)、胸膜凹陷征(21.7%vs 13.5%)及血管集束征(16.5%vs 10.5%)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最大径(>8.51 mm)、存在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为亚厘米级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8.51 mm诊断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线下面积0.886,95%CI:0.791~0.941,敏感度83.8%,特异度77.9%,约登指数为0.617。结论:高分辨率CT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早期肺腺癌的各种征象,在表现为亚厘米级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肺腺癌病灶中,当病灶径线>8.51 mm或存在毛刺征或存在血管集束征时则应高度怀疑其存在浸润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肺腺癌MSCT影像学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 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边缘(毛刺征、分叶征)、肿瘤内部征象(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和囊腔样改变)、肿瘤周围结构征象(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并与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4例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发现,毛刺征58例、分叶征69例、空气支气管征9例、空泡征8例、血管集束征13例、胸膜凹陷征60例、囊腔样改变3例;CEA水平与患者MSCT影像学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125与患者MSCT影像学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腺癌的MSCT影像学表现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与患者CEA、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