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海莎  周方玲  吴祥燕 《全科护理》2021,19(12):1654-1656
目的: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脑疝、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溃疡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可显著提升其急救效率,改善其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9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症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生患者预后具有帮助,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院前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各40例,观察比较2组救治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救治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救治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104-4105
总结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接诊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接受院前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及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试验组(45例)。比较两组出诊时间、急救介入时间、手术治疗时间、48h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出诊时间与手术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急救介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48h内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急救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急救前评估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院前院内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临床病死率,缩短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病例研究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前急救时间、病死率、再住院率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1例急性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护送入院救治,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120接诊后,及时给予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HICH患者运用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良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提供常规的急诊护理同时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方式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对车祸外伤患者救治效果、救治效率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车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救治效率及预后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ICU入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反应时间、转运时间、接诊时间、现场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轻度残疾、中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用于车祸外伤患者中,可提高救治效果及救治效率,改善预后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79-4781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选取我院于2013年0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一体化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急救护理方法的效果。从有效救治时间分析,对照组为(74.5±13.5)d,观察组为(46.5±10.0)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从救治效果分析,对照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急救效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彭小玲 《全科护理》2015,(7):638-640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78例AMI病人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由病人家属直接送入医院,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由急救车接诊入院,按照标准、规范的院前急救、转运护理流程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发病至开始救治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TC模式(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PTC模式实施的95例创伤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2年1~6月传统急救模式实施的89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为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临床死亡人数以及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获得治疗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临床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TC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提高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缓解其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急速左心力衰竭、死亡、院内疾病复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急救时间、护理满意评分以及急诊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检查耗费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抢救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急诊检查的各项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整体护理实施的安全性,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开展院前急救护理早期干预的65例ACS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49例ACS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ACS患者实施早期急救护理干预,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了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69-3870
目的研究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开展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例数以及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选择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时间(DNT)、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及DNT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症状性脑出血、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式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可有效缩短DNT,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急诊接收的136例创伤急诊患者按护理方法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院前院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院前急救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提高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HAMD)、心理健康状况、血管再通率,比较发病后3天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D、心理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3天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联合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血管再通率、术后三天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