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胃癌术后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以寻找安全有效的输注方式。[方法]将6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间歇泵入输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持续泵入输注(不间断),两组病人均在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用加温器维持温度在38℃~40℃,每天输注量为500mL~1 500mL,16h~24h内输完,观察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胃肠道症状、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管堵塞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人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泵间歇输注可以降低胃癌术后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中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胃管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3例,改静脉营养治疗2例,对照组死亡4例,改静脉营养治疗8例;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应用肠内营养泵,可减少肠道并发症,促进病人的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4.
王静  于建萍 《全科护理》2011,9(25):2288-2288
[目的]观察胆道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PCA)对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胆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未采用PCA镇痛,观察组24例术后采用PCA镇痛。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手术病人术后应用PCA可延迟消化道功能恢复,但并不是引起胆道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泵持续输注法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全喉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营养泵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分次注入的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血糖变化、术后体重变化、咽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胃肠并发症(腹胀、腹泻、呕吐及反流)发生率、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体重较对照组重、咽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经泵持续输注法是全喉切除术后病人较理想的肠内营养鼻饲方法,可避免胃肠不良反应、保持血糖稳定、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蒋丽安 《全科护理》2012,10(17):1590-159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8例胃癌病人按营养方式划分为常规肠外营养组(对照组)与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进食后不良反应、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7例病人发生腹痛、腹胀或腹泻,采取加热输入营养液并降低输注速度后上述症状即消失。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提高输注量,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病人未见腹胀及腹泻现象。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分别为3例、4例。经8d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胃癌术后病人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疗法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该方法能够加快病人术后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并增强病人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贾心平  杨建琦  吴洁  董旭静 《护理研究》2006,20(25):2309-2309
[目的]探讨微量泵注射生长抑素的效果。[方法]将144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按输注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量泵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输液法,微量泵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输入生长抑素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
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量泵注射生长抑素的效果。[方法]将144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按输注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量泵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输液法,微量泵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输入生长抑素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营养泵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比较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在肠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将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术后早期均使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采用营养泵匀速间断输注,对照组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比较2组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泻、恶心、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均明显降低;同时实验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泵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采取间断输注方式在胃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敏  黄桂荣  叶书奇 《全科护理》2014,(26):2456-245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使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镇痛(PCEA),观察组病人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PCIA),均给予相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 与 PCIA均是胃癌根治术的有效镇痛方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PCIA的镇痛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微量注射泵在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PICC联合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中的应用PICC联合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紫杉醇的胃肠道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黄锐洁 《全科护理》2013,11(19):1754-1755
[目的]观察微泵注入与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肺结核咯血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微泵注入垂体后叶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病人在同样时间内进入体内相同剂量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泵注入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所致不良反应程度低于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13.
刘雪芹 《全科护理》2011,9(19):1729-173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自控镇痛(PCA)持续静脉镇痛和分次给予镇痛药物两种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2月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采用病人自控镇痛,另选取5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静脉单次给予镇痛药镇痛,对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 d、2 d、3 d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胃肠术后一些临床指标不如对照组(P0.05)。[结论]PCA镇痛效果满意,但在提供镇痛效果的同时可存在延长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在术后镇痛时应全面考虑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杨靖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07-230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时,使用Infinity输注泵行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 将98例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留置鼻肠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Infinity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重力输注法进行肠内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4~5 d肛门排气,无一例由于管道堵塞而影响肠内营养.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时,合理使用Infinity输注泵将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3种鼻饲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病人采用注射泵持续输注、输液器持续输注和注射器间歇灌注进行肠内营养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89例接受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注射泵持续输注组、输液器持续输注组和注射器间歇灌注组,观察鼻饲期间呕吐、反流、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注射泵持续输注组、输液器持续输注组呕吐、反流和腹泻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注射器间歇灌注组(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注射器间歇灌注较输液器持续输注和注射泵持续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易炳英  罗丽凤 《全科护理》2016,(29):3091-3092
[目的]探讨无负压吸引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将120例胃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持续性负压吸引,观察组术后应用无负压吸引,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用无负压吸引方式不仅能有效预防胃液倒流,而且能有效减少及预防持续负压吸引所致的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丁琰俊  杭琤  张侃 《全科护理》2016,(33):3543-3544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行腹部按摩的安全性和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择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6h开始给予腹部按摩,每次10min~15min,每天3次,连续5d,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肠内营养达到全量时间较对照组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予以腹部按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孙秀芳  向丽平 《全科护理》2011,(14):1243-1244
[目的]观察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双黄连注射剂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的26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比较两组病人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能有效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