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量泵注射生长抑素的效果。[方法]将144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按输注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量泵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输液法,微量泵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输入生长抑素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2.
倪月琴 《全科护理》2016,(30):3196-3198
[目的]通过持续、准确的静脉给药,维持生长抑素的有效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微量泵的限量功能行生长抑素的冲击给药后,再以250μg/h~50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结果]38例病人中35例好转出院,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亡,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量泵用于生长抑素持续给药,简单、易行、安全,不因病人体位影响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减轻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种微量泵在持续泵入生长抑素中的差异。方法将200例需使用生长抑素泵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对照组采用电脑微量注射泵(电驱动)。比较两组使用不同微量泵的时间波动范围、病人舒适度、微量泵通畅度。结果两组舒适度和输液通畅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微量泵完成生长抑制素泵入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微量泵在持续给药中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在病人舒适度、静脉通畅度对比中,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能更好地完成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生长抑素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量泵持续泵入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微量泵的护理、基础护理,从而为后续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量泵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144例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按输注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量泵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输液法,微量泵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微量泵输入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使用效果及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11例。干预组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能更好地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其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靳丽华 《全科护理》2013,11(13):1183-1184
[目的]总结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生长抑素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微量注射泵的护理、基础护理。[结果]有效27例,无效9例。[结论]加强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洪菁  苏梅芳  周桂兰 《全科护理》2012,10(10):906-907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方法]将183例胃癌行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生长抑素期间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应用生长抑素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后采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可促进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匡莲花  杨萍  胡海珍 《当代护士》2014,(11):110-111
目的探讨微量泵气道湿化法对患者的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工注射器间断滴入法湿化气道,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湿化气道,第4天将2组患者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吸痰量、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宁燕  谢莉芳  曹家燕 《家庭护士》2009,7(14):1225-122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采用气道滴注,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湿化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冲洗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航群  魏锦花 《护理研究》2006,20(14):1289-1290
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及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行机械通气病人明显增多,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小而使用最多[1]。但气管插管可损伤咽喉部,削弱了气管纤毛清除作用及咳嗽机制,且跨越了作为人体呼吸道防御系统之一的口咽部,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2]。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还存在口腔不能闭合,易导致口腔干燥、黏膜溃烂和细菌感染等不足[1]。口咽部寄生细菌的“误吸”是机械通气病人合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感染源[3]。行连续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性是未用机械通气病人的6倍~21倍[…  相似文献   

13.
颜航群  魏锦花 《护理研究》2006,20(5):1289-1290
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及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行机械通气病人明显增多,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小而使用最多。但气管插管可损伤咽喉部,削弱了气管纤毛消除作用及咳嗽机制,且跨越了作为人体呼吸道防御系统之一的口咽部,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姚银莲  陈杰  赖细芬 《护理研究》2011,25(10):884-885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微量泵持续泵奶喂养效果。[方法]将1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2例,予微量泵持续泵奶;对照组58例,常规3 h间歇自胃管注入奶液。[结果]实验组达到足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奶,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效促进胃肠喂养的建立,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微量泵持续泵奶喂养效果。[方法]将1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2例,予微量泵持续泵奶;对照组58例,常规3 h间歇自胃管注入奶液。[结果]实验组达到足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奶,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效促进胃肠喂养的建立,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6.
王靖 《护理研究》2006,20(7):1941-1942
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发生在院外,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急救措施不断提高下,病死率仍然高达10%,其中约2/3死于院外,所以在病人发病到入院期间给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硝酸甘油(NG)可能是防止AMI早期扩展的有效药物。回顾性总结我急救中心2001年5月-2005年5月期间出诊AMI有完整记录病历260例,其中静脉应用NG98例,对照分析院前应用NG的疗效及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靖 《护理研究》2006,20(21):1941-1942
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发生在院外,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急救措施不断提高下,病死率仍然高达10%[1],其中约2/3死于院外,所以在病人发病到入院期间给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硝酸甘油(NG)可能是防止AMI早期扩展的有效药物。回顾性总结我急救中心2001年5月—2005年5月期间出诊AMI有完整记录病历260例,其中静脉应用NG98例,对照分析院前应用NG的疗效及护理如下。1.1一般资料收集5年来出诊AMI260例病人,发病时间均在3h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TP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作用及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共行5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2001年9月以前的2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TPN营养支持及预防性抗生素应用;2001年9月以后的34例作为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6mg/100ml,24h内持续微量泵泵入联合TPN营养支持。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胰瘘5例,胆瘘3例,治疗组术后发生胰瘘、胆瘘各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TPN治疗能有效降低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胆瘘的发生率,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生长激素促进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促进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需要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后第1d开始小剂量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气管插管拔除后二组均立即口服内装不透X线标志物胶囊1粒,分别于24、48及72h摄腹部X线平片.结果:治疗组胃肠传输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生长激素对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及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生长激素(GH)对危重病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68例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和EN+GH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等热量、等氮量的EN支持治疗;EN+GH组同时皮下注射GH 5 U,每日1次,均连用10 d.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营养支持治疗10 d后测定免疫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营养支持期间每日测定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 EN+GH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0d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EN组无明显改善;EN+GH组治疗后5 d和10 d前白蛋白[(25.34±4.26)g/L、(27.34±4.25)g/L]和纤维连接蛋白C(2.68±0.37)mg/L、(2.74±0.31)mg/L]显著高于EN组同时间点(前白蛋白:(20.62±3.58)g/L、(23.87±2.96)g/L,纤维连接蛋白:(2.01±0.27)mg/L、(2.44±0.19)mg/L,均P<0.053,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EN组(5 d:0.065±0.004比0.087±0.005,10 d:0.027±0.002比0.053±0.004,均P<0.01).治疗后10 d,EN+GH组IgA水平显著低于EN组[(2.10±0.09)g/L比(3.45±0.25)g/L],而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均明显高于EN组[CD3:0.682±0.049比0.606±0.046,CD4:0.456±0.039比0.372±0.032,CD4/CD8比值:1.66±0.11比1.41±0.12,NK细胞:0.139±0.011比0.107±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27.54±23.15)mg/kg],而EN组为负氮平衡[-(5.13±4.26)mg/kg].结论 早期EN支持能迅速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而联合应用GH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