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的穿刺方法,提高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入住NICU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继续进针约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软管一起送入血管;实验组见回血后停止进针芯,固定针芯,沿针芯顺血管方向缓慢推进外导管,至外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退出针芯。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66,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不退针芯直接缓慢推进外导管的进针进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抢救室和ICU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上的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芯,沿针芯顺血管方向推进外导管约1cm后再将针芯与外导管一起送入血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8.0%,对照组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不退针芯直接推进外导管的进针送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营  虞优娜  韩微 《护理学报》2013,(15):63-6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最佳抓握方法,提高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80例穿刺时好挣扎、穿刺肢体出汗不易抓握的患儿按留置针穿刺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穿刺时左手直接握住患儿手指,右手进针,见回血再进针1~2 mm,而后送外套管,拔针芯固定;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时先将单层擦手纸巾对折成三角形,将倒三角形纸巾置患儿手指上,操作者左手握住纸巾及患儿手指固定,右手进针,其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穿刺困难,穿刺时不配合的患儿,单层擦手纸巾包裹穿刺肢体能明显提高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续维莉  程晓梅 《全科护理》2012,10(24):2219-22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直接影响留置针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从而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危重病人进行不同角度静脉穿刺置管后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15°~30°进针角度穿刺置管成功后固定,观察组40例采用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97.5%,平均留置时间为7d~9d,而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77.5%,平均留置时间为3d~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用减小(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牢固,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静脉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常用的穿刺送管方法是以15°~30°角进针,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 mm~2 mm ,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1].但老年病人皮肤、皮下组织松弛及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易损伤,用此方法往往造成穿刺失败.因此,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对老年病人改变了穿刺送管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病人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临床比较,寻找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合方法.[方法]将168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左手拇指按压在穿刺点下方3 cm的穿刺血管上稍向下绷紧皮肤,进针角度30°~40°,从血管上方直刺静脉,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以左手固定针芯,右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留置针穿刺以左手绷紧皮肤,15°~30°进针,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将穿刺针送入少许,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77.9%,经X2检验,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病人采用观察组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按静脉留置针穿刺先后次序将60例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各30例。传统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双手配合送管方法,改进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并及时将回血冲净方法。结果传统组穿刺成功率60.00%,改进组穿刺成功率90.00%;传统组留置时间为(3.06±0.90)d,改进组为(4.56±0.93)d,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留置针到达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法并及时将回血冲净,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赵红梅 《全科护理》2009,7(24):2192-2193
[目的]对老年病人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临床比较,寻找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合方法。[方法]将168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左手拇指按压在穿刺点下方3cm的穿刺血管上稍向下绷紧皮肤,进针角度30°~40°.从血管上方直刺静脉,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以左手固定针芯,右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留置针穿刺以左手绷紧皮肤,15°~30°进针,直剌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将穿刺针送入少许,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77.9%,经X2检验,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病人采用观察组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手段,小儿因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纤细,加上患病时皮肤弹性不良,表浅静脉凹陷,常规静脉穿刺经常因回血不明显或不回血,误认为穿刺不成功而继续进针或退针,极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相似文献   

10.
目前,留置针已在小儿静脉穿刺中广泛应用,在对小儿四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送管时,常用方法为1名协助护士固定患儿穿刺肢上端,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协助护士更换操作者左手继续固定穿刺部位,操作者右手固定针芯,左手送套管入血管。若患儿肢体运动剧烈,穿刺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不动,右手固定针芯,  相似文献   

11.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长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的长度。 [方法 ]通过对 10 0例病人采取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 >4mm和见回血后再进针约 3mm两种方法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约 3mm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 ( χ2 =7.0 86,P <0 .0 1) ;两组输液中断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60 9,P <0 .0 1)。 [结论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约 3mm较妥  相似文献   

12.
Y型留置针两种颈外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Y型留置针两种颈外静脉穿刺方法的成功率。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两点式边进针、边抽回血的穿刺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2%,对照组穿刺成功率66%,经x^2检验,r=10.10,P〈0.01。结论两点式边进针、边抽回血法能提高Y型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最佳方法,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抽取120例需穿刺浅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放低角度,再进针1~2 mm,把针翼旋向左侧,使针尖斜面向下,左手固定针翼,右手持Y型延长管座将外套管送入血管.B组按常规穿刺,见回血后,放低角度,再进针1~2 mm,直接由右手固定针翼,左手持延长管座外套管送入血管.比较2种不同操作方法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A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成功率.结论 与对照组操作方法相比较,实验组操作方法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顺利的情况下,在金属针芯未抽出之前,回血框内回血应不间断,如进针后回血框内见少量回血后停止回血,稍将针头回撤,回血继续,穿刺点上方皮肤不同程度变青色,证明静脉留置针已刺破穿刺点对面血管壁(扎穿),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立即按压穿刺点上方皮肤10~20S,目的是促进穿刺点对面血管壁针眼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前,留置针已在小儿静脉穿刺中广泛应用,在对小儿四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送管时,常用方法为1名协助护士固定患儿穿刺肢上端,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协助护士更换操作者左手继续固定穿刺部位,操作者右手固定针芯,左手送套管入血管。若患儿肢体运动剧烈,穿刺见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方法 2015年1~2月期间,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4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4例,对照组209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中采用双手操作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进针送管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进针送管方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适合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在3M透明敷贴固定的基础上加戴一次性网帽。比较两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13.02,P0.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8.95,P0.01)。结论一次性网帽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有效延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改良式送管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科运用改良式送管方法使静脉留置针穿刺率大大提高,现报道如下。方法(1)常规操作。消毒穿刺点,进针见回血后稍退少许针芯,继续进针将软管全部送入,然后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退出针芯。(2)改良式送管方法。消毒穿刺点,将留置针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将  相似文献   

19.
颈部半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病两种穿刺法的护理成本及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颈部半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病两种穿刺方法的护理成本和效果。方法对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头皮针组即采用头皮针垂直进针见搏动性回血后固定;留置针组即采用静脉留置针与颈内动脉成45~65°角进针见回血后放平针头再进针少许退出针芯,将针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固定。结果留置针组的护理成本低于头皮针组;两种穿刺法引起的药物外渗、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及重复穿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置针法可降低护理成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术中,对采用60°~70°角冲击式进针方法和常规进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患者左右手进行静脉穿刺,研究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回血时间、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液体外渗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率、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患者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7项指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可重复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60°~70°角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法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液体外渗率、皮下瘀血率,提高血管的可重复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