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结果显示:常规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试验吸痰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吸痰管对吸痰效果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流程吸痰效果。[方法]将80例需吸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吸痰流程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流程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所用时间、吸痰管污染情况及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吸痰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吸痰流程是缩短操作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流程。  相似文献   

4.
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护理研究》2008,22(31):2836-2838
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痰管的选择、插管深度、吸痰负压、吸痰方法的选择、氧供和膨肺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痰管的选择、插管深度、吸痰负压、吸痰方法的选择、氧供和膨肺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患有呼吸道感染且气道分泌物多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管经口腔和鼻腔及8号吸痰管经口腔和鼻腔4种方法吸痰,并对4种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采用8号吸痰管经口腔吸痰和一次性头皮针管经鼻腔吸痰效果明显。结论 鼻鼾音明显的新生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管经鼻腔吸痰较经口腔吸痰有效,咽喉部痰鸣音明显采用8号吸痰管经口腔吸痰较经鼻腔吸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中风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体位,试验组应用吸痰枕吸痰,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入呼吸道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痰枕干预对抗吸痰的中风患者,可实现安全的深部吸痰,减少气管损伤及切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供氧吸痰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4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供氧吸痰的患者采用自身对比观察,分别使用供氧吸痰管和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供氧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无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普通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有显著差异;供氧吸痰管与普通吸痰管,吸痰前和吸痰后心率变化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氧吸痰管在吸痰同时供给氧气,能减轻低氧血症,增强吸痰的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lifesaver or incision of trachea used sputum-aspirating tubes with ventilation and with normal tubes for self-contrasted observation.Then, the heart rate and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before and after suction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patients who used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the normal sputum-aspirating tube group.Furthermor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heart rate in both tubes. Conclusions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ay supply oxygen to lighten hypoxemia.This method may enhance the safety of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开放式吸痰和闭合式吸痰两组,每组各40人。监测吸痰前后患者颅内压、心率、痰鸣音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开放式吸痰组颅内压升高幅度大于闭合式吸痰组(P0.05),开放式吸痰组比闭合式吸痰组更易发生低氧血症(P0.05),而患者的痰鸣音及心率影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吸痰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雅丽 《家庭护士》2009,7(10):862-863
[目的]对比观察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吸痰后B组SpO2恢复时间较快;B组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少于A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为适宜于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下使用密闭式吸痰的婴幼儿吸痰前不常规提高吸氧浓度对患儿氧合的影响。 方法 通过对64例婴幼儿(192次吸痰操作),吸痰前不进行提高氧浓度的操作进行观察,分别记录患儿吸痰前平静时、吸痰中、吸痰后1min时患儿SpO2的值和SpO2恢复至平静时所需的时间。 结果 吸痰前不提高氧浓度,患儿在吸痰时及吸痰后SpO2相对于吸痰前变化不明显。吸痰后SpO2恢复至平静时的时间为18.00(5.25-30.00)s。 结论 吸痰前SpO2稳定,并排除痉咳、心脏分流等原因的患儿,密闭式吸痰前没有必要常规给予提高吸氧浓度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最佳的吸痰体位,以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2月1日接受治疗的1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三组,A组67例(采用仰卧位)、B组65例(采用半侧卧位)、C组66例(采用侧卧位),比较三组吸痰后的生理指标、吸痰耐受性、吸痰评分、24 h吸痰次数及痰液阳性率。结果:三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吸痰耐受性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第1、5、7天吸痰评分和24 h吸痰次数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第5、7天痰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15°~30°同时采用半侧卧位的吸痰体位可以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患者的吸痰耐受性与吸痰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对艾滋病人工机械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并发机会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6例使用PEEP模式机械通气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改变情况以及机械通气3d后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1 min与吸痰前比较,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下降(P>0.05),吸痰2 min后SpO2值与吸痰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而观察组在吸痰1、2 min SpO2值与吸痰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超过3min时两组SpO2值均明显降低,与吸痰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3d后71.43%的艾滋病患者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而观察组在治疗3d后仅21.43%的艾滋病患者并发机会性感染,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的艾滋病人群中应用能有效避免因脱机吸痰导致的Sp02下降,并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节约护理成本,避免交叉感染,是艾滋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吸痰法.  相似文献   

14.
2种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率、痰液喷出情况及平均操作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延长(1周后),感染率低(P〈0.05),观察组工作量及喷出痰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 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值;两组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吸痰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浅部吸痰组患者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鸣音改善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吸痰前后患者的舒适度好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6.
ICU坠积性肺炎患者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吸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吸痰对坠积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IC U坠积性肺炎患者30例,按入院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痰吸引,对照组采用咽喉部痰吸引,对两组患者一周内的咳嗽反射、气管插管率或气管切开率、吸痰总量及次数、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PaO2)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一周内SpO2、PaO2、吸痰总量及次数、咳嗽反射、气管插管率或气管切开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坠积性肺炎患者采用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吸痰,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减少咳嗽反射,增加患者舒适度,还可以减少吸痰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开胸手术后患者排痰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开胸手术后排痰困难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鼻腔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的吸痰效果、吸痰时间、一次插管成功、肺部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吸痰操作时间、吸痰效果、一次插管成功、患者接受度、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6,11.15,15.20,8.18,6.10,6.56,16.70,4.89;X。分别为5.76,4.44;P〈0.05);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方法对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缓解缺氧都具有明显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关纯  魏瑛琪  苏莉 《护理研究》2006,20(19):1707-1710
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时机和技巧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并发症的护理及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采用不同负压(15~25 kPa与25~40 kPa)吸痰对老年经鼻腔负压吸痰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未建立人工气道或已拔出人工气道的老年患者3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9,吸引压力=15~25 kPa)和对照组(n=18,吸引压力=25~40 kPa),分别采用不同吸引负压经鼻腔吸痰各10 d,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时的耐受度,吸痰前后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吸痰间隔时间、吸痰量的多少及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吸痰间隔时间长、24 h吸痰量多、吸痰更彻底,对气道黏膜损害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痰时两组的耐受度以及吸痰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低压(15~25 kPa)经鼻腔吸痰的效果好,间隔时间长,吸引更彻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u年6月在兰州总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人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吸痰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吸痰术,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操作准备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吸痰前、吸痰即时、吸痰后即时血氧饱和度值、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和吸引接头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操作准备时间、吸痰即时和吸痰后即时血氧饱和度、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对照组有6个接头被痰液、浸泡液感染,感染率为21.4%;观察组仅有1个接头被痰液、浸泡液污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吸痰术省时、便捷,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小,较传统吸痰法更为科学、合理、安全性好,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