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2019年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较1月下降,是2019年全年最低水平,报告事件以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等传染病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但将出现下降趋势;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继续高发;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将持续发生,但输入我国的风险低。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要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赴境外旅游时需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重点关注季节性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关注埃博拉病毒病输入风险和春节旅行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2020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0年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2019年12月下降,事件数可能低于前3年水平,报告事件以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为主。 需要密切关注湖北省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病因、临床和流行特征调查进展,动态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 流感将于1月底达到流行高峰,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维持较高水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需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人感染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出境旅游需预防埃博拉病毒病、霍乱、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对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季节性流感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春节假期旅行卫生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现代急诊医疗救治体系的完善和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需要,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承担了大量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工作和群体中毒事件的医学救援任务。众所周知, 急诊医疗工作面广量大, 急诊医生接受的培训也大多是通科性质的急救技能和理论的学习, 如心肺复苏、创伤、卒中、心肌梗死等前期紧急救治。一旦遇到中毒这一类复杂的临床疾病, 急诊医生就暴露了临床毒理学、毒物学、毒代动力学、毒物检测等专业知识的不足。这种不足, 已经成为急诊人独立救治中毒的短板。近十年来, 随着临床毒理学的快速发展, 毒物检测能力的逐步提高, 生命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1], 打造一支急性中毒专业化救治队伍刻已经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2019年1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1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0月继续上升,但规模可能低于前3年11月的平均水平。 可能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及手足口病等事件为主。 流行性感冒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继续升高。 11月进入冬季采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进入高发时期。结论需要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重点关注,对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分层次管理及使用,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全院护士按层级管理推进护士岗位管理有效实施。 结果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应急水平、服务态度等都有明显改善,护士岗位管理有效地实施。 结论科学分层次管理及使用,促进岗位管理有效实施是新形势下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以来,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水平大幅提高。在新时代,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我国卫生应急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夯实基础练内功"作为抗击非典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中国卫生应急肩负着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命,承担最为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以来,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水平大幅提高。在新时代,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我国卫生应急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  相似文献   

8.
靳珂  李建东  杨静  靳淼  王哲  李超  涂文校  向妮娟  李群 《疾病监测》2019,34(12):1048-1051
目的评估2019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维持较高水平,但较11月下降,如果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事件的上升速度异常加快则使该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常见事件可能以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等事件为主。 内蒙古自治区的人间鼠疫的风险将会随着气温降低和防控工作推进而明显降低。 流感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继续升高。 12月气温降低,居民冬季取暖不当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较11月上升。 肾综合征出血热将出现季节性高发,但发病水平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结论2019年12月需要对鼠疫、季节性流感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2018年全国第三季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23个省份共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事件119起,中毒3 488例,死亡27例,其中Ⅳ级及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64起,中毒2 643例,死亡27例。 第三季度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最多,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42.02%和69.29%;真菌性食物中毒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总人数的55.56%。 家庭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死亡总人数的32.77%和92.59%,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51.46%。结论2018年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降,中毒人数有所增加。 建议加强对饮食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管,特别是在学校开学季,做好集体食堂食品采购、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的识别能力;普及正确的食物加工方法和自救互救方法,是预防和控制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对社会影响与危害也越来越大。2003年以来我国SARS、禽流感疫病事件、井喷、矿难、火灾、洪灾、风灾等灾难事故不断发生,各种交通及生产安全事故进入频发高峰期,因此,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建立,各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的三大体系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因此,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是医疗救治体系“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本文提出我国医疗救治应急能力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进行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浙江省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流行规律,为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按创建日期导出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8—2020年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52起,其中一般事件61起,未分级事件91起。事件报告以传染病事件为主(134起,88.15%),其次为突发中毒事件(16起,10.53%),报告高峰为4—5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急性职业中毒、其他中毒及虫媒传染病是主要致死事件。结论 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同时要加强其他中毒以及虫媒传染病等致死性事件的防控宣教,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置,及早控制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现状和应对能力,为提高体系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抽取全市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各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重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运转正常,一般疫情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大部分单位能识别常见病原体和致病物质,但不能很好识别病毒和不明原因疾病病原体,医疗单位对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存在薄弱环节。结论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初步建立,总体应对能力较强,但鼠疫、炭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职业中毒、化学物质泄露事件、核辐射生物恐怖事件独立应对处理能力不强,实验室检测综合能力还不高,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趋势,为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及应对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采用Excel软件收集和整理2004-2019年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运用SPSS 19.0软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2021年5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超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5年的平均水平。 我国境内发生新冠病毒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在我国防控策略未改变的情况下,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和气温回升,5月面临疫情输入造成本地传播的风险可能与4月类似(或有所降低)。 全国布鲁氏菌病高于2020年以及前5年平均水平,预计5月将进一步升高。 5月将进入食物中毒事件高发月份,预计以微生物性事件为主,死亡原因则以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为主。  结论  特别关注新冠肺炎,重点关注布病,一般关注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2004-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连梅  李群 《疾病监测》2009,24(6):459-461
目的分析近年来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4-2007年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287起,中毒66 758例,死亡1037例,病死率为1.55%。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9月中毒人数最多。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652起,植物性544起,动物性为383起,化学性为86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毒蘑菇(298例)、农药/鼠药(247例)和河豚鱼(35例)。结论中国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蘑菇中毒和农药/鼠药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2019年4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4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继续上升,可能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等学校传染病暴发常见。 手足口病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尤其南部和东部省份报告病例数将持续上升,需关注肠道病毒优势血清型的转变、基因变异及新病原的出现导致病例增加以及重症和死亡增多的可能。 百日咳报告病例数也将保持上升趋势,需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和病例诊治。 当前高考、中考体检期间是发现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高峰时间,需关注学校聚集性疫情及其发生后各项防控措施的协同落实。 危险化学品事故导致群体中毒风险常在,需关注日常中毒救治能力的建设,并确保事件发生后的正确救治。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将持续发生,但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为低。结论2019年4月我国大陆地区无特别关注和重点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需要一般关注手足口病、百日咳、学校肺结核、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急性中毒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输入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的分析,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便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对2018年第二季度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18个省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80起,中毒2 058例,死亡33例,其中Ⅳ级及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44起,中毒1 661例,死亡33例。 山东省、云南省、四川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告事件数居前5位。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居报告首位,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65.91%和68.08%;植物性食物中毒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总人数的45.45%。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事件总数和死亡总人数的40.00%和72.73%,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人数占中毒总人数的53.98%。结论建议加强对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督指导,指导其采取正确的烹饪、加工和储存方法,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同时,针对家庭,以真菌性、植物性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应通过网络、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掌握常见有毒植物和毒蕈的识别方法和自救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 方法 根据2012年全国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 结果 医疗机构发现的事件占49.8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审核浏览报告卡主动发现的事件占25.02%,学校发现的事件占11.84%。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和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分别占61.58%和17.37%。突发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 d,传染病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 d,食物中毒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4 h。 结论 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方式不同,CDC主动发现事件的能力增强,但及时性仍需提高,应加快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缩短数据分析周期,从而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2022年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将较2022年1月有所下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