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措施,为减少和预防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分娩的32例发生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孕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孕妇,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该熟悉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特别是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筛选,及时尽早的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静脉血栓栓塞症行介入治疗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统计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活力等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介入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基础下,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配合,促进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 方法 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 结果 《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 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绘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规律,揭示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以“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护理”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 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的方向涉及到高危人群识别和开展预防护理2个方面。其中老年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患者一直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研究热点。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作为一个专科护理方向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重视与关注。未来研究可探讨有效方法提高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制订干预方案,促进“无缺陷”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护理信息系统对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输与处理,为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治疗、护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院内安全。 方法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对临床从事静脉血栓栓塞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 根据 2 轮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在临床应用实施并完善,最终形成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内容。 结果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包括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表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管理追踪表。 结论 通过明确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内容,使用信息化手段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管理,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患者院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对肿瘤患者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机场路分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肿瘤患者430例,245例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185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减少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制定护理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按照"护理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制定出护理流程,应用于120例骨科手术患者。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8例,经及时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制定并应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流程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和预防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措施和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34例患者中4例流产,18例剖宫产,12例顺产(其中4例早产)。新生儿均正常健康,孕产妇无1例发生肺栓塞,所有患者均好转或治愈。结论: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特别是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筛选,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00例实施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出现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17例(5. 67%),其中症状性深静脉血栓14例,症状性肺栓塞3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2岁、存在脑梗死病病史、住院时间较长是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性因素。4例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后1周内明确诊断,且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D-二聚体于术后1周内改变程度较大,相较于正常值而言明显更高。患者普遍存在下肢肿胀及疼痛主诉,部分患者存在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短暂性意识丧失等情况。结论: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较多,应密切观察高危人群,特别是术后7 d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D-二聚体改变情况,降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86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症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日本某医院预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发生的护理方法,为国内同仁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日本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评分表,对86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判断,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采用穿弹力袜、空气间歇按摩器、使用抗血栓药物等不同的预防措施,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 86例患者中,低危8例,中危42例,高危36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后,无静脉血栓症发生.结论 86例围手术期患者都具有发生静脉血栓症的危险;针对不同低、中、高不同危险层次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静脉血栓防控管理制度,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警平台,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监控管理体系及开展护理人员专项培训等。比较信息化防控前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结果实施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知晓率(P 0. 05),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查率提高(P 0. 05),病死率下降(P=0. 913)。结论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通过控制高风险因素,帮助医护人员及早做好干预,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52 例纳入 VTE 组,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26 例纳入非 VTE 组。 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方案、 D- 二聚体、血脂水平。将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因素。 结果:经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 ≥60 岁、腺 癌、化疗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OR>1 , P <0.05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D- 二聚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 过表达可能是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主要与其年龄、病理类型、治疗 方案及 D- 二聚体、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根据上述指标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肾病内科接受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74例患者中发生肉眼血尿3例(4. 05%),肾周血肿3例(4. 05%),尿潴留2例(2. 70%),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结论:改进肾穿刺术后护理方法,可以减少B超引导下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盛英  蔡婷婷  王亚婷  毛翠  曹梅娟 《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03-1106
目的研制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为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以Caprini血栓评估表和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为框架,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外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运用德尔菲法形成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选取1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量表的条目进行筛选,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初步测试。结果本量表的专家权威系数为.89,专家积极系数为1%,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417(P<.1),变异系数在4.8%~24.9%之间,最终形成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手术干预及临床处置、病史及家族史、现存高风险疾病、实验室检查值5维度31条目的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量表总的Cronbach’sα为.922。结论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内容全面、科学,可作为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5.
高春华  林燕  王辉  俞超  张帅   《护理与康复》2021,20(10):53-56
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锑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早期识别锑中毒后尽早解毒治疗,积极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做好气道管理,重视谵妄护理和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康复锻炼.患者于入院后第9天撤离体外膜肺氧合,第20天生命体征稳定,转康复科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评估实践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实践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工作,2015年至2017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高危筛查检出例数分别为5 049例、10 522例、16 569例,上报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0.07%、0.10%、0.14%。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能有效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促进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 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5.0%的护士未接受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培训,被调查的所有科室除外科外,其余科室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使用率均不足50%。结论 :目前西藏自治区内的医院尚缺乏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规范化培训和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和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完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知识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实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肾移植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尿毒症期、移植术中和移植术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辅助检查血栓弹力图试验、造影、Caprini模型等评估量表筛选比价分析后,提出肾移植手术患者为静脉血栓症高发人群。认为肾移植手术患者需进行各个阶段的静脉血栓症的预防,包括基本预防、集束化干预、物理预防、药物预防等,才能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高人/肾存活质量,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朱慧芬  方剑  曹敏  王李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6):619-622
目的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为参考分析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310例接受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及肝切除手术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发现影响肝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h、肝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史为肝切除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静脉血栓栓塞症组患者得分(6.77±1.81)分,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组得分(3.62±2.25)分(P=0.02)。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分≥7分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间3h、肝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史,随着Caprini评分的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教育路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路径,研究组在常规教育路径基础上行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教育路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状态、心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行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