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菁华  邹外一  罗绍凯 《新医学》2000,31(8):461-462
目的: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SLE病人和20名正常人血浆sTM水平,分析sTM与SLE活动期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活动期组sTM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P〈0.01)。sTM与多个SLE疾病活动度评分相关,与低补体C3血症、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滴度水平相关(P〈0.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体循环及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 I R S)的关系。方法:对11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前后门、体循环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体循环内毒素水平〔(0133 ±0064) E U/m 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74±0023) E U/m l, P< 005〕,其门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为(0244±0092) E U/m l,显著高于体循环血水平( P< 001)。患者 S I R S期内毒素浓度与非 S I R S期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0399±0304) E U/m l和(0149±0069) E U/m l, P< 001〕,且内毒素水平愈高, S I R S发生率亦明显增高。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可引起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与 S I R 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脾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血浆内皮素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进  李真保 《急诊医学》2000,9(2):101-102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病人早期血浆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50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GCS评分为轻(n=19)、中(n=15)、重(N=16)三组,在入院当日及第3、5、7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水平。根据出院时COS评分分为不良和良好两组。结果 入院当日病人血浆ET轻型和中型组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意义(P〈0.05),重型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G—CSF和CRP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垦  汤斌 《急诊医学》2000,9(2):95-97
目的 测定急性胰腺炎(AP)病人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春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AP病人和4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G-CSF,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CRP。结果 AP病人血清G-CSF和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又轻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病人血清G-CSF和CR)P水平增高(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探讨其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分别测定37例HI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ET,Cor的含量,并用18例健康足月儿作对照。结果 急性期血浆ET,血清Co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组明显升高(P均〈0.01),恢复期重度组ET与中度组Cor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体内性激素与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46例老年女性ATCI患者(A组)、43例老年健康女性(B组)和41例正常育龄行经的年轻健康女性(C组)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同时测定了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显示,E2、HDLC水平显著降低,FSH、LH、TC、TG和LDLC水平则显著增高(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E2与FSH、LH、TC、TG、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女性ATCI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可能为老年女性ATCI患者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白血病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动态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对76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进行了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初发组、部分缓解(PR)组SCE频率增高,与完全缓解(CR)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CR组SCE频率仍高干对照组(P<0.05)。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者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AL患儿治疗前骨髓细胞的SCE水平损伤严重;CR时其损伤仍未完全修复,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SCE频率亦趋于正常。无标记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uLL-ALL)患儿达CR时,SCE频率仍高于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0.05),表明不同类型的AL,DNA损伤程度和恢复速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与过氧化脂质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4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48h内的脑脊液过氧化脂质(CSF-LPO)、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ry-SODA)的含量。结果:CSF-LPO、P-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Ery-SO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伤情越重,CSF-LPO值越高;死亡组CSF-LPO值明显高于生存组。表明:颅脑损伤后颅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剧增,颅脑损伤后CSF-LPO水平反映了伤情的轻重。因此,作者认为测定CSF-LPO对伤情的判断及预后估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和EPS中雌雄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与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勃起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37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按常规EPS检测结果将白细胞(WBC)≥10/HP的患者作为研究Ⅰ组(213例),WBC10/HP的患者作为研究Ⅱ组(159例);再根据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分值对37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分值小于或等于21分的患者作为A组,大于21分的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和EPS中E2和T水平,并应用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IIEF-5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其与血清和EPS中雌雄激素(E2、T)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的血清中E2水平及血清和EPS中E2/T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Ⅰ组中共有99例患者被归入A组,较研究Ⅱ组的87例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364);A组患者的血清中T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而EPS中E2/T的比值则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另外EPS中E2水平也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IIEF-5评分与血清和EPS中T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r=0.137、0.145、P=0.031,0.022),与EPS中E2水平及血清和EPS中E2/T的比值呈负相关的关系(r=-0.132、-0.167、-0.152,P=0.038、0.008、0.017),而与NIH-CPSI评分之间不呈相关关系(r=0.025,P=0.695)。结论血清和EPS中E2和T水平的改变可影响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联合检测对诊断前列腺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例前列腺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3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8例慢性前列腺炎,20例正常缝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清TSGF和PSA水平测定。结论 癌症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增生、慢性炎症、健康者,与急性炎症无显著差异;癌症与良性增生的PSA水平无显著差异。TSGF、PSA对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2%、7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结论 TSGF和PS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前列腺肿瘤的筛选有一定的价值。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HIB型前列腺炎)患者行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术中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术前6周起口服特拉唑嗪,直至术后6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术前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icsymptomscore,IP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等评估症状,术后3个月再次评定上述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行TURP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67例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及NIH—CPSI均下降,最大尿流率增加。结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应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围手术期应接受抗前列腺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腺慢性炎症对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 (AsAb)和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SA ELISA)对 7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 3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AsAb进行定量分析 ,用美国HML全自动精液分析仪对两组精液常规检查 ,比较血清AsAb和精液主要参数变化。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精液量、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精子活力a级和a b级、路径速度 (VAP)、直线运动速度 (VSL)及前向性STR均显著低于正常生育者 (P <0 .0 5和P <0 .0 1) ,精子密度、精液PH值、侧摆幅值 (ALH)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升高 ,精液部分主要参数较正常生育者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治疗前后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68例不同类型ⅢA CP及38例非CP病例进行TPSA检测。对ⅢACP患者治疗前后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直肠指检前的TPSA浓度,分析各组TPSA的表达水平及组间差异。结果6例失随访,49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TPSA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13例治疗无效者,血清TPSA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前血清TPSA浓度升高,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随着炎症的消失,TPSA浓度可逐渐恢复正常,PSA浓度可作为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215例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宏忠  梁庆生 《新医学》1999,30(9):519-520,524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性病门诊215例前列腺液标本用常规血琼脂平板分离和纯化致病菌,采用美国Sceptor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生化鉴定板和药敏试验板进行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35株,分离阳性率为62.8%。以表皮葡萄球菌(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大肠杆菌(16株)为最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麦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6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9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自制的前列腺治疗仪治疗 (治疗组 ) ;6 4例口服药物治疗 (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 96例中临床治愈 6 6例 (6 8.8% ) ,显效 18例 (18.8% ) ,好转 8例 (8.3% ) ,有效率为 95 .8%。对照组 6 4例临床治愈 11例 (17.2 % ) ,显效 2 1例 (32 .8% ) ,好转 19例 (2 9.7% ) ,有效率为 79.7%。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前列腺治疗仪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舒适、科学的经尿道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寻找CP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的薄弱环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150例门诊CP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词佥、评价。结果约半数的患者对CP相关知识缺乏了解,34.00%的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97.33%的患者希望得到CP知识的指导。结论应重视和加强CP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正确选择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培养法、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春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以探讨Mg感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本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7例,取其前列腺液标本接种于自制培养基37℃培养,同时进行两种PCR技术检测。并与7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4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达7.39%(36/487);在75名正常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为1.33%(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P〈0.05)。结论 本地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较高,认为Mg可能是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重要病原体之一,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应加防范。  相似文献   

20.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分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诊治的110例CP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选出Ⅱ型、Ⅲa型和Ⅲb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检测tPSA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对各型CP患者tPSA水平和每型CP患者治疗前后的tPSA水平进行比较,选择t检验,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结果(1)Ⅱ型、Ⅲa型和Ⅲb型CP患者的PSA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CP患者存在着PSA的升高;(2)Ⅱ型患者与Ⅲa型、Ⅲb型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规范治疗后,Ⅱ型CP患者的PSA水平下降明显(P〈0.05),而Ⅲa型CP患者的PSA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PSA水平在区分Ⅱ型和Ⅲa、Ⅲb型CP患者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如何确定恰当的PSA值来进行区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