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可轩  唐会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22-212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2例)和采用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技术(24例)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等。【结果】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能较好地纠正呼吸衰竭,但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具有耐受性好、易于固定、导管留置时间长不需气管插管改道、便于洗胃等优点。【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技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联合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符合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180例患者按插管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及肺灌洗治疗,对照组90例予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2.2±1.2)min、(3.1±2.3)min ,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05.38±45.89)h、(197.32±89.13)h ,住院时间分别为(9.68±2.89)d、(15.88±2.12)d ,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90例全部一次插管成功,对照组74例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5.56%),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联合肺灌洗治疗较传统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能更快速、安全、高效地抢救急性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丙泊酚比较评价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每组40例。两组孕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gg/kg;Ⅰ组孕妇随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和依托咪酯0.3nag/kg,入睡后开始手术,如有体动等麻醉偏浅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O.2mg/kg;Ⅱ组孕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入睡后开始手术,如有体动等麻醉偏浅反应时静脉追加丙泊酚0.5~1mg/kg;记录两组孕妇麻醉前、手术前、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过程中试验组孕妇循环更稳定;苏醒质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依托咪酯伍用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李军祥  宋华勇  刘娟  左云霞  王晓 《华西医学》2009,(10):2543-2546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程度以及评价是否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方法:择期行普外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两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后,E组和P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0.1~0.4μg/kg·min,复合依托咪酯或异丙酚维持,据BIS值调整依托咪酯或异丙酚的输注速率。分别测定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h,术后48h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记录各组的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前比较,E组和P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皮质醇浓度均降低,但E组降低更明显(P〈0.05),48h后恢复正常甚至高于麻醉前水平;与诱导前相比,异丙酚组患者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诱导前,而依托咪酯组无明显变化;E组的拔管时间比P组长(P〈0.05),而睁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均能抑制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且依托咪酯组更为明显,在术后48h基本恢复正常,甚至高于术前水平。2.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比异丙酚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性。3.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全身麻醉维持并不造成围术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应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20例分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6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组60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进行观察。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全部病例均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1—2min,无一例插管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气管破裂,气管损伤,咯血等并发症。经口气管插管组由于患者气道分泌物过多、肥胖等原因咽喉暴露不充分出现插管困难7例;插管时发生发生心跳、呼吸骤停3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明显优于经口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发生少,同时可以清理呼吸道,以迅速纠正阻塞、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分别复合芬太尼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0例,依托咪酯+芬太尼+阿曲库胺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Ⅱ组20例,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胺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计录入室诱导前、诱导后2 min、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结果:Ⅱ组诱导后血压下降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Ⅰ组诱导后血压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ASAI~Ⅲ级在全麻下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维库溴铵、依托咪酯、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吸入七氟醚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10min和拔管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插管后1min和拔管时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麻醉恢复情况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组用于颅脑手术中全身麻醉更具优势,具有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完撤躁动发生率低等优点。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颅脑外科麻醉中更安全,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麻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8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瑞芬太尼-依托咪酯组(RE组),各4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维持麻醉R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R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记录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1 min、3 min、气腹时、气腹后10、20、30、40 min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记录清醒即刻及清醒后1、2、4、8、12、16、20、24 h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记录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BP、DBP均在诱导后明显低于基础值(P〈0.01),插管后恢复,气腹开始后趋于平稳;两组HR均在诱导后减慢(P〈0.01),插管后及气腹开始时恢复。RP组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睁眼、拔除气管导管及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均明显短于RE组(P〈0.01)。麻醉清醒即刻、清醒后1、2、4、8h VAS评分RE组明显低于RP组(P〈0.05),12、16、20、24 h VA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数RP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麻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都能缓解气腹及手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术后苏醒快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术后疼痛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注射液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最佳剂量。方法将60例预计为困难气道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3mg/kg。3min后,A、B、C3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1.0、1.5μg/kg。记录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诱导中最低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最高值,记录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及呼吸抑制、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情况。结果B、C2组MAP气管插管时最高值均明显较A组下降(均P〈0.05).C组HR较A组下降(P〈0.05);B、C2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A、B2组(P〈0.05)。A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高于B、C2组(P〈0.05)。结论充分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3mg/kg、瑞芬太尼1.0μg/kg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安全、可行,且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分别应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10次。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每次治疗中抽搐发作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及抑制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依托咪酯组虽较丙泊酚组下降显著,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托咪酯组治疗中抽搐发作时间显著长于丙泊酚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及抑制指数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复苏指数相当,但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抽搐发作效应延长,抽搐发作更充分,发作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肝功能不全患者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反馈调控麻醉药的靶控输注浓度,观察其对麻醉用药量和苏醒时闯的影响。方法肝功能不全患者40例,Child—Pugh分级A级,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咪达唑仑0.05mg/kg,雷米芬太尼3μg/kg进行麻醉诱导,并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后行气管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0.7—1.8μg/L)、雷米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5~3.5ng/L)以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以常规监测指标调控靶控输注浓度;BIS组以BIS值(40~55)为指标反馈调控靶控输注浓度。术中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等指标,并记录麻醉维持阶段药物用量变化及麻醉苏醒时间,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BIS组麻醉维持阶段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9±0.2)mg/kg v.s.(6.7±0.4)mS/kg,P〈0.05];BIS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1.5)min v.s.(11.0±1.4)min,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BIS监测指导肝功能不全患者术中麻醉维持,可在保证适"-3麻醉深度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进口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注射液(竟安)为对照,验证国产同剂型丙泊酚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单次注射的临床药物效应与药物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单盲、两阶段两药的自身交叉阳性对照的设计方法,每个受试者分两阶段静脉注射两药,期间洗脱期为7d;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名,A组第一阶段注射试验药(国产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注射液),第二阶段注射对照药,B组则相反.按2mg/kg的剂量静脉注入两药后,连续记录BIS值,意识消失时间(t-LOC)、意识恢复时间(t-ROC)、意识消失持续时间(d-LOC) 、最小BIS值出现时间(t-BISmin).监护受试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无创收缩压(SBP)、无创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在志愿者意识清醒后用VAS表评定注射痛,并在试验全程及试验后观察两药的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两阶段交叉实验后对照药和试药药的BIS值除A组试验药与对照药的最小BIS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外(P=0.034),其余各项BIS值两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药t-LOC、t-ROC、d-LOC、t-BISmin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药注射痛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健康志愿者单次注射国产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注射液和竟安注射液后,两者具有相似的临床药物效应和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E组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0.5mg/kg,随后以50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量的0.9%氯化钠液代替。采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Ce=3μg/mL)及罗库溴铵(0.8mg/kg)诱导插管,术中调整丙泊酚预期血浆浓度Cp值,使得脑双频指数(BIS)波动于40-55。分别记录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前15min(艾司洛尔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气腹后30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1min(T6)各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和脑双频指数(BIS)值。结果:E组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78.4±11.2μg/(kg·min)少于C组用量(89.3±15.2μg/kg/min),P〈0.05;E组苏醒时间(10.4±2.5min)短于C组(12.1±2.7min),P〈0.05。插管后1min(T3),C组SBP、HR和BIS均高于E组(P〈0.05)。而T4、T5、T6时点,C组HR均高于E组(P〈0.05)。结论:围术期小剂量艾司洛尔持续输注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且使麻醉诱导和苏醒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监测吸毒患者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中的脑电双频指数(BIS )寻找适合吸毒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3年在本院行无痛人流术的20例吸毒患者为试验组,并随机选取20例行无痛人流术非吸毒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均为阳性;B超确诊宫内妊娠。禁食禁饮4~6 h。入室后取截石位,两组患者均连接BIS监测仪于正确的位置,并连接丙泊酚TCI泵,起始血浆靶控浓度均为4μg/mL ,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以及患者体动,以每次0.3~0.5μg/mL调整靶控浓度。待BIS维持在45~60之间,睫毛反射消失/钳夹宫口无体动,开始手术。并记录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钳夹宫口无体动(T1)、扩开宫口后开始清宫(T2)、术毕(T3)、麻醉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术后查看丙泊酚 TCI泵,记录患者丙泊酚的总用量以及维持血浆靶控浓度。记录体动例数、呼吸抑制例数、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结果】在相同的BIS值麻醉深度下,试验组的丙泊酚的用量为(179±51)mg明显大于对照组(124±27)mg ;而苏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2±2.1vs4.3±1.9,P <0.05),两组手术时间、患者体动次数、呼吸抑制例数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单纯丙泊酚麻醉无痛人流术中,吸毒患者术中维持血浆靶控浓度约为(6.8±1.4)μg/mL。丙泊酚的用量显著大于非吸毒患者,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非吸毒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实施全身麻醉对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BIS组依据BIS监测值调整麻醉深度,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生经验调整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在气管插管后1min,BIS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6、-3.41、-4.25,P均<0.05);BIS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为(18.60±6.08)min,对照组为(26.22±7.37)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P<0.05)。结论 BIS监测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波动小,麻醉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50±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异丙酚静脉麻醉组(P组)、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C组)。术中维持BIS为50±5,血压和心率波动均不超过基础值的±30%,记录麻醉诱导后到手术探查结束期间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BIS值。结果麻醉诱导后3组BIS、收缩压(S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F=4.14~19.29,q=8.05~12.31,P〈0.01),HR在诱导后变化不明显;插管即刻,HR和SBP均上升,且P组、S组上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09~5.01,P〈0.05)。插管6 min至探查前3组HR、SB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探查时,P组、S组HR和SBP上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44~4.67,P〈0.05)。结论维持BIS=50±5时,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1 mg/L)静吸复合麻醉可使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更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妇科腹腔镜检查术的病人,分为地中海贫血组(T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设定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的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为6ng/ml和3g/ml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病人反应进行调整。观察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麻醉诱导的平稳性,术中麻醉维持的方便性。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T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C组。麻醉诱导期间两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T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但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两组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麻醉维持简便易行。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疼痛评分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可安全地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单独及复合靶控输注(target—contolled infusion,TCI)时维持ICU患者适度镇静的效应部位靶浓度,寻找适合ICU患者长时间镇静的合理用药方案,探讨BIS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危重患者镇静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综合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和B组分别单独靶控输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C组在背景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30ng/ml咪达唑仑的基础上,输注一定靶浓度的丙泊酚。记录各组患者在不同RASS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时的药物效应部位靶浓度、BIS指数和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维持8h适度镇静的用药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和C组维持患者适度镇静(RASS~2—3)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在分别为(1.26±0.19)~(1.52±0.18)ug/ml和(0.50±0.95)~(1.01±0.24)ug/ml。B组维持适度患者镇静的咪达唑仑效应室靶浓度为(97.05±14.51)~(134.75±9.66)ng/ml。患者适度镇静时对应的BIS值为(66.10±2.52)L(71.05±1.45)。停药后苏醒时间B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A、C组无明显区别;再睡眠率也以B组最高(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无明显区别(P〉0.05)。C组维持8h适度镇静所需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的用量均较单一用药组明显减少(P〈0.05)。BIS值与RASS评分呈正相关,总的(n=60)相关系数为0.93(P〈0.01)。结论(1)丙泊酚一咪达唑仑复合靶控可成倍减少单一用药量,在降低应用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单一用药的缺点,保留了各自优点,是ICU长时间镇静的理想用药。(2)BIS指数与主观镇静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ICU的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