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2年1月~200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ACC患者25例(31耳),术前均行HRCT扫描.结果 31耳外耳道内均见软组织影,其中4耳软组织影内见点状或斑块状高密度钙化灶,23耳外耳道见不同程度骨质破坏,18耳外耳道骨段明显扩大.7耳侵入鼓室,其中4耳听小骨链有不同程度的破坏,3耳面神经骨管受累,1耳颈静脉球暴露.8耳侵犯乳突,外耳道后壁及乳突骨质破坏,被软组织影充填,边缘骨质硬化,其中2耳累及鼓窦;乙状窦前壁及弓状隆起骨质破坏1耳.2耳累及颢颌关节囊.术后随访10~40个月,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HRCT在EACC术前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6例(48耳)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行单纯EACC清除术的患者听力恢复正常19例,5例改善;10例伴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和EACC清除术后恢复良好;3例行乳突根治术,6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随访2~12年,4例复发,再次清理治愈。结论:EACC对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宜采用手术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0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以中老年居多,病程较长,以间歇性或持续性耳漏、耳痛、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病状,检查外耳道均有阻塞物。CT检查示:外耳道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全部经手术治疗,术后听力完全恢复7例,3例较术前提高20~40Db。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EACC可以造成广泛破坏,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防止外耳道狭窄,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早期治疗.近年来开展的耳内镜手术开辟了耳外科的新领域,通过小型多角度的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或通过微型摄像机将所见图像显示在电视荧光屏上并记录下来供分析或示教.2002年9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11耳早期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本组2耳有外耳道外伤病史,1例中耳乳突根治病史,其余均为原因不明外耳道胆脂瘤;除3耳为外耳道后壁见明显骨质破坏,累及鼓膜外,其余均为外耳道炎性病变伴不同程度的骨壁杯状扩大;外耳道内干性胆脂瘤样物6耳,肉芽伴胆脂样物5耳;全部病变均在门诊清除,定期用药,随访1-5年无复发。外耳道胆脂瘤对外耳道骨壁有破坏性,可导致听力下降,应提高对本病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彻底清除病灶是防治本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正确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胆脂瘤病变程度决定治疗方式,24例均治愈,随访1~5a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可能发展为广泛性的乳突破坏,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耳道胆脂瘤再次手术的方法、分析复发的原因、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复发性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7例(17耳)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高分辨颞骨CT检查,按Shoji Kaneda的分期,1期3例,2期13例,3期1例;本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耳显微镜下手术治疗。1期、2期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其中4例2期患者行外耳道后壁重建,6例2期患者行二期外耳道植皮术;1例3期患者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乳突切开术+鼓室成形术(Ⅱ型)。结果17耳均于术后5~8周达到干耳,平均干耳时间6周。术后3个月耳部症状明显改善,听力基本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再次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及狭窄。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外耳道狭窄、术后未定期复查是外耳道胆脂瘤复发的常见原因,手术为治疗复发性外耳道胆脂瘤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临床分期彻底清除病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换药、清理术腔,可有效预防再次复发,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2个月每周复查1次,10例外耳道狭窄者清除病变后行外耳道扩大成形术,术后3年未复发。11例外耳道胆脂瘤在术后3个月行2次耳内镜局部清理,其中3例行3次以上的耳内镜局部清理,另有2例因破坏范围广而均行乳突改良根治手术。其余病例随访0.5~3年以上均未见复发。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行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术野明亮,且能观察病变与外耳道及中耳结构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发病特点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纳入35例外耳道胆脂瘤手术病例,对其年龄、性别、分期及手术方式和术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35例均干耳,术后4周:II期患者耳道上皮生长完全无复发;III期患者行乳突开放且未重建外耳道后壁者7例乳突腔尚未完全上皮化,其余14例中13例均上皮生长完全无胆脂瘤复发;1例外耳道成型+鼓室成型者出现耳道肉芽生长再狭窄,再次手术并植皮。术后3个月:7例乳突根治后未重建外耳道后壁者乳突上皮化。均无胆脂瘤复发。其中11例随访1年,均无胆脂瘤复发,耳道无狭窄。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各年龄段发病不同,手术方式宜根据气化程度、病变严重程度及听力状况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耳内窥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应用(附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在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2例慢性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中耳内窥镜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结果选择相应术式.结果 4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6耳仅行保留骨桥乳突根治术或完壁式乳突根治术,14耳同时行鼓室成型术.所有患耳手术半年后均干耳,随访期间患耳均无胆脂瘤复发,仅2耳术后即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症状.结论 中耳内窥镜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孙增海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2006-2007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中外耳道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11例外耳道胆脂瘤致中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局部麻醉下清除其外耳道及鼓式、鼓窦、乳突内胆脂瘤.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移植、覆盖外耳道缺失皮肤骨创面,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结果]11例(耳)中10例(耳)成活良好,外耳道皮肤缺损处完全愈合.随访5个月至3年,未见异常反应.1例(耳)因修复膜放置后移位、脱出.[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用于治疗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皮肤缺损修复,是一种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乳突腔填充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突腔填充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外耳道形态正常率及鼓膜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气导听力、骨导听力、气骨导差及CSOM-QOL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乳突腔填充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及外耳道形态,提高鼓膜愈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203例209耳行中耳胆脂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88耳借鉴"锁孔"理念、吸收显微镜手术技术,通过外耳道-上鼓室-鼓窦-乳突、外耳道-鼓窦-乳突和耳甲艇切口-鼓窦-乳突3个手术路径行内镜下手术入路中耳胆脂瘤切除,118例121耳行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内镜组干耳率94.32%、显微镜组95.87%;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0.23%、显微镜组12.40%;内镜组残留和复发率6.82%、显微镜组4.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内镜手术可通过3个路径切除涉及整个乳突的中耳胆脂瘤,拓展了中耳胆脂瘤手术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耳炎患者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并分析乳突再根治手术的注意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影像学资料、听力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术腔和听力恢复等情况。 结果35例乳突术后不干耳患者全部行术前颞骨CT检查及纯音测听检查。34例患者(97.1%)本次手术行开放式乳突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1例(2.9%)行完壁式乳突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30例(85.7%)行耳甲腔成形术。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前次手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突术腔开放不完全、病灶清除不彻底。有25例(71.4%)存在胆脂瘤复发,26例(74.3%)存在面神经嵴偏高。病变残留或复发位置主要位于上鼓室或上鼓室前腔、后鼓室、镫骨底板周围、圆窗膜或圆窗龛周围、中鼓室、鼓窦或鼓窦入口、面后气房、迷路周围气房等部位。所有3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干耳,未再复发。 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耳甲腔未成形,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未形成合适的比例;前次手术为避免手术并发症,重要部位解剖暴露不充分,导致隐匿部位的胆脂瘤残留。乳突再根治手术应首选开放术式,轮廓化乳突形成碟形术腔,彻底清理隐匿部位的病变,磨低面神经嵴。  相似文献   

16.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研究(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耳流脓和慢性耳钝痛。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4例病变局限的患者行保守性的耳道清理术,病变广泛的5例行手术治疗,彻底根除胆脂瘤囊袋和坏死骨质。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4年未见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可能发展成广泛性的乳突破坏,尽早彻底清除病灶是根治该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无典型临床表现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无持续性明显耳内流脓,均于鼓膜松弛部或外耳道后上方附有痂皮,15例有鼓膜松弛部小穿孔,4例于松弛部上方少许肉芽,4例于外耳道后上方有骨质破坏.23例均行颞骨高分辨CT检查,确诊为胆脂瘸后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仅有耳内闷塞感,或有轻、中度听力下降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需仔细检查鼓膜,并行耳内窥镜检查或颞骨高分辨率CT,以便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并手术治疗,改善患者听力,避免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也称外耳道阻塞角化症,本病较少见,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的发病率大约是0.1%[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70岁),单耳发病,呈慢性钝痛、耳闷、耳聋、耳漏等主诉就诊。我科门诊1992年9月-2003年9月共治疗43例,均经病检证实为EACC,均在门诊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3例(47耳),男22例(23耳),女21例(24耳),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6个月~27a。耳镜检查见外耳道有干硬的褐色物或脱落的鳞状上皮角化物形成的团块,呈灰白色和/或外耳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味臭,触之疼…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继发胆脂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林  赵宇  杨慧  李高 《华西医学》2001,16(2):194-195
头颅外伤引起颞骨骨折不少见,但外伤导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并继发胆脂瘤则很少见报导。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2例12耳这类病人。通过去除外耳道瘢痕,肉芽,胆脂瘤,坏死骨,进而根据病变不同的程度及范围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耳后带蒂颞肌筋膜脑脊液耳漏口填补术等手术,并同期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经半年以上追踪观察外耳道扩大,狭窄及闭锁消失,大部分病人听力恢复。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中耳结构复杂、细微,位置深而隐匿.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镜所见.目的:验证64排螺旋CT中耳仿真内窥镜对中耳正常结构的显示能力以及在病变中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验证性对比观察,于2005-10/2006-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完成.对象:选择33例(66耳)疑有中耳疾病行双耳螺旋CT检查患者,其中正常35耳;病变31耳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复发2耳、中耳癌2耳、外耳道异物肉芽肿1耳及颞骨骨折2耳.方法:行颞骨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软组织算法密集重建后,利用Navigator软件行中耳CT仿真内窥镜成像.所有CT仿真内窥镜成像均与常规二维CT图像及手术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的主要结构包括各听小骨及其间的关节、上中下鼓室、鼓窦及外耳道、鼓室各壁结构、面隐窝、鼓室天盖、锤骨前、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及后鼓室的结构.结果:100%的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中耳大部分听小骨及鼓室各壁结构,68.6%(24/35)及74.3%(26/35)的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分别清晰显示镫骨前、后脚,而且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清晰显示后鼓室重要解剖结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中,CT仿真内窥镜显示锤骨柄、砧骨长脚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为91.7%(22/24),锤骨头、砧骨短脚、镫骨脚骨质骨质破坏的符合率分别为95.8%(23/24),100%(24/24)及87.5%(21/24):1耳中耳癌中CT仿真内窥镜可清晰、立体显示鼓室盖、鼓岬及外半规管的骨质破坏;1耳颞骨骨折中CT仿真内窥镜可清晰显示锤砧关节脱位.中耳CT仿真内窥镜成像平均耗时约10 min.结论:64排螺旋CT中耳CT仿真内窥镜可以清晰显示中耳的正常解剖细节,对病变中耳骨质破坏显示的符合率较高,且CT仿真内窥镜耗时不长,可以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