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总结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31个护理单元150起护理不良事件中,49起静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儿科静脉用药不良事件涉及静脉用药各环节,包括液体渗漏、药物错床、漏执行输液、剂量错误及输液速度错误、药品过期等.护理对策主要包括: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给药流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如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输液操作规范、建立新药说明书登记本、加强医嘱核对环节的监控、加强药品保存、认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健康教育等.认为严格儿科静脉用药管理是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及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儿科静脉输液出现的40例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制订相应对策,以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潘慧 《全科护理》2011,(4):310-311
对儿科静脉输液出现的40例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制订相应对策,以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波  陈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06-2209
目的 运用SHEL模型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管理对策,以提高输液安全.方法 运用SHEL模型回顾性对门急诊2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防范举措,包括加强培训,改进环境,优化流程和加强质控等,比较改进前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利用SHEL模型分析,25例不良事件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占96%,与护士工作场所有关的占12%,与临床环境有关的占28%,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占20%.改进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14%下降至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0,P<0.05).结论 运用SHEL模型,可全面分析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方法对2013年本院儿科发生的72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给药错误、转抄及执行医嘱错误、跌落。护理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概率高。结论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柔性管理,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工作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组合,可防范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内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做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儿童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未造成后果事例38例,隐患事件19例,不良事件11例,警告事件3例。临床中由于护士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厌倦、安全意识薄弱等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儿童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过程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制订防范对策。结果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共68例次,其中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沟通及穿刺技术不足)因素40例次,占58.8%;病人因素18例次,占26.5%;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因素6例次,占8.8%;药品因素4例次,占5.9%。结论护患沟通不足、护士责任心不强、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精湛,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药物过敏反应及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等是引起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相关因素。因此,建议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为病人实施告知程序,提高护士输液技能及法律意识,并在输液过程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在输液过程能得到安全与舒适的服务,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姜向娜  李凯 《全科护理》2013,11(13):1217-1218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发口服药、医嘱处理、输液注射发生率最高;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安全防范意识欠缺、护理工作不到位等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结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建立健全不良事件防范的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原因制订具体的防范措施,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沈慧丽  常健  李萍 《护理研究》2014,(11):4088-4090
[目的]分析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某医院2006年-2013年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相关护士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推行网络上报系统后达到峰值为23起.②事件发生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输液相关事件25 起,跌倒或坠床9起,口服给药9起.③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问题42起,操作不规范11起,病人评估不足9起.④事件责任主体相关的护士年资主要为工作21年~25年,工作1年以内,工作1年~5年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更新观念,规范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切实保障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缺陷的系统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的有效管理,避免或减少缺陷的发生.对儿科静脉输液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将各环节有效解码.使护士能有效掌握并按规范执行静脉输液流程,避免或减少了缺陷的发生.系统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过程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基层医院儿科低年资护士发生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16名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评估共计480次,发现风险隐患347次,发生率72.29%,其中94.52%立即纠正。发生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有低年资护士用药知识经验缺乏、安全意识不强、静脉输液技术不熟练。对低年资护士加强用药知识培训及静脉输液操作技能训练,强化风险意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8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有效防范对策。方法 :对新疆某肿瘤医院护理部2014年度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反应发生率最高(58.4%),初级职称护士更易发生不良事件(93.3%)。结论 :对不良事件的分析可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尤其是对可预防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保障病人安全,避免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对全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制度执行、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低年资护士有关。门诊科护士针对不良事件相应的不良因素进行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门诊部门是体现医院整体综合水平的窗口,护理管理者需要认真及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门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外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了解本院外周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规范护士的操作,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制订静脉管路规范和流程,对实施方法进行检查。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管理前低,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操作,合理选择输注工具,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1~2014年度护理系统上报的110例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原因、相关护理人员岗位层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4位分别为:输液相关事件、用药相关事件、护理文书相关事件、标本采集相关事件;主要原因分别是:不遵守制度流程、评估不足、沟通不良;护理人员岗位层级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岗位层级较低的护士在遵守制度流程、评估及沟通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建立科学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对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模式进行风险教育和相关培训,能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技能水平沟通评估能力综合素质;积极创建医院安全文化,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可提高低层级护士制度执行的依从性及专业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本院2012年~2013年发生的11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9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压疮居首位,给药错误占第二位,跌倒/坠床占第三位,因输液治疗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居第四位;N1级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工作量大的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高,A班出错率高。结论以人为本,创建无惩罚性的护理安全文化,关注护士身心健康,加强流程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强化安全教育与管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能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回顾2011年全院护理单元上报的5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原因、时间特点及直接责任人的职称、工作年限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不良事件排前3位的是跌倒等意外事件、给药事件、管道相关事件,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其中护理人员违规操作又是主要原因;护士资历与不良事件发生有关;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白班.结论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核心制度、管理与培训力度、告知义务、护理操作行为等有关。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履行告知及加强培训及管理是减少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研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30-3731
目的 通过静脉输液给药不良事件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治疗.方法 分析某二级甲等医院2010-2011年13例静脉输液给药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 通过加强护士规范教育培训,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及规范药物的使用与管理等措施,保证输液安全.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和责任心的培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药物使用规范、加强静脉输液给药质量管理.以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在2011年度中出现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结果共6起护理投拆。其中涉及到静脉穿刺技术不佳、医护人员态度不好、补液外渗、输液过程中流程不统一、不规范操作等。为了确保患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儿科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穿刺要点,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患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