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例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对象自1991年1月至1998年10月由邮电总医院内外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共计196例。其中男105例,女91例,平均年龄为(43.2±16.0)岁。所有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诉就诊,伴恶心、呕吐者占67.3%,发热者占34.6%。88%的患者左上腹部或中上腹部有压痛。有白细胞升高者占73%,白细胞数一般在10×10~9/L~20×10~9/L之间。所有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其中之一高于正常2倍以上者占71.2%,有的高达正常的几十倍。伴有腹痛剧烈、发热不退,出现休克、腹水、低血钙、高血糖、低血氧、低蛋白血症以及出现假性囊肿、胰腺周围脓肿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占所有患者的16%。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二者动态变化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为①急性胰腺炎组(AP组):共44例,男3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岁。②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60例,男40例,女20例,22岁~75岁,平均年龄45岁。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AP组患者入院当天采血,间隔3d采血,观察至16天。结果AP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随后慢慢平行下降,二者异常率亦同步下降;疾病后期脂肪酶下降幅度小于淀粉酶。结论脂肪酶是目前诊断AP理想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1].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2].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本院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比善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12及24h作血清淀粉酶测定,同时观察腹痛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65±59.2)、(232±128.3)及(332.4±275.2)U/L,其中11例(28%)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5%)发生AP。对照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57.2±142.9)、(362.4±312.7)及(498.4±331.4)U/L,其中19例(42.22%)发生高淀粉酶血症,5例(11%)发生AP。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我科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血必净联合中药灌肠的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经过临床治疗与细致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 :86例胆胰疾病患者分为法莫替丁组 4 6例和安慰剂组4 0例 ,分别在ERCP术前 1日和当日静脉滴注生理氯化钠 5 0 0mL加法莫替丁 2 0mg和单纯生理氯化钠 5 0 0mL ,每日 2次。术前、术后 4小时及 2 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淀粉酶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呕吐、发热等。结果 :ERCP术后法莫替丁组及安慰剂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7% (3/ 4 6 )、13% (5 / 4 0 ) ,P <0 0 1;术后 4小时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 (14 / 4 6 )、 4 8% (19/ 4 0 ) ,P <0 0 5。术后 2 4小时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莫替丁可减少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病理变化复杂.该病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属中医学"胃心痛"、"腹痛"、"脾心痛"、"胰瘅"等病症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取得了一些经验[1].现通过辨证分型并应用复方清胰合剂治疗44例AP的临床观察,为进一步探讨防治AP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的方法,为急诊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对85例怀疑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及45例正常人对照同时检测血清脂肪酶(LP)、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CAmy/Ccr)、尿胰蛋白原-2、血、尿淀粉酶(BAmy、UAmy)并结合临床与B超检查。结果85例急腹症中其中42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另43例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急腹症。各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检测结果与非急性胰腺炎及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非常显著的升高,并且各指标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但各特异性与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各检测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以尿胰蛋白酶原-2最高,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CAmy/Ccr)次之,尿淀粉酶(Uamy)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的方法,为急诊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对85例怀疑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及45例正常人对照同时检测血清脂肪酶(LP)、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CAmy/Ccr)、尿胰蛋白原-2、血、尿淀粉酶(BAmy、UAmy)并结合临床与B超检查.结果85例急腹症中其中42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另43例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急腹症.各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检测结果与非急性胰腺炎及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非常显著的升高,并且各指标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但各特异性与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各检测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以尿胰蛋白酶原-2最高,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CAmy/Ccr)次之,尿淀粉酶(Uamy)最差.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采用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作者对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发现护理干预对AP患者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AP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2003年5月~2005年2月住院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4~78岁,平均(45.6±3.8)岁,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淀粉酶>110 U/L,尿淀粉酶>640 U/L(本院酶法正常值:血淀粉酶30~110 U/L,尿淀粉酶30~640U/L)。随机分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水肿型胰腺炎,上腹部疼痛常无特征性,仅凭症状和体征不能确诊,尚须仰赖生化诊断。本文综述急性胰腺炎生化检查的方法和诊断价值。血清淀粉酶胰腺合成的胰酶,大部分分泌入十二指肠,而其中一部分向淋巴和血液溢出。在生理情况下,胰酶在血清中也保持一定的水平。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细胞损伤,胰酶向血液溢出增加,故血清胰酶测定具有诊断意义。胰酶中以淀粉酶(Am)最为稳定,测定法亦较简便,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血清Am在2-12小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胰腺炎150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150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48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298例,诊断依据腹痛、发热、血清淀粉酶≥500 U/L, 在急性胰腺炎基础上,发生器官衰竭和(或)出现局部并发症[1], 诊断为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的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健康对照组为30例健康者。采用速率法检测淀粉酶(AMY),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起病时MAP和SAP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0.8±4.6)mg/L和(90.5±14.2)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又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和SAP组血清AMY水平分别为(543.5±106.7)U/L和(627.3±135.7)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疾病早期联合检测CRP和AMY诊断MAP组和SAP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RP与AMY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判断、治疗效果观察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淀粉酶肌酐清除率(CAm/Ccr)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P患者43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4例,选择其他肝胆、消化道疾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于就诊当天行血清PCT水平及CAm/Ccr测定,并对AP患者进行Ranson评分和Balthazra CT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PCT、CAm/Ccr、PCT联合CAm/Ccr诊断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PCT、CAm/Ccr、PCT联合CAm/Ccr用于AP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33、0.937、0.946。用于鉴别诊断MAP和SAP的PCT、CAm/Ccr、PCT联合CAm/Ccr、Ranson评分的AUC分别是:0.672、0.773、0.798、0.872。预测患者死亡的AUC分别是:0.763、0.673、0.705、0.904。结论 PCT联合CAm/Ccr检测对AP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作为预测患者死亡的判断指标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于Ranson评分。  相似文献   

15.
简要快讯     
磷酸脂酶A活性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和预后观察的价值及其与淀粉酶和脂酶的比较[英]/Kazmierczak SC…//Clin Chem·1991,37(3)·356~360作者测定了151例急腹痛患者血清中的磷酸脂酶A 和淀粉酶及脂酶活性,结果显示磷酸脂酶活性测定对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于其他两种酶,而且与病人的存活无相关性.脂酶同工酶和淀粉酶同工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260例,分成AP组和非AP组各130例,并依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将AP组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6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65例,同时抽取70例健康体验者为正常组。检测并比较患者的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胰脂肪酶(LPS)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指标。结果 AP组患者的LPS水平高于非AP组与正常组(P0.01);SAP组患者的U-Amy、CRP和TAP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1)。运用LPS检测可以早期诊断AP,TAP及CRP有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观察预后,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数十年来,实验室诊断AP主要是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由于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且当胰腺广泛破坏时两者活性并不升高,因此部分急性胰腺炎病人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近来,胰蛋白酶原-2(Trypsinogen-2)被认为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指标。笔者对尿胰蛋白酶原-2和血、尿淀粉酶在相关疾病中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尿胰蛋亡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瘦素(Leptin)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判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1例AP患者为AP组,另选择同期该院7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Resistin、Lepti...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急性胰腺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淀粉酶增高3倍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