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张玉龙  张一英 《疾病监测》2011,26(6):491-4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伤害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伤害监测点医院,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 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17 391例,男女性别比为2.27 ∶ 1;伤害病例以15~39岁年龄组最多(50.55%);本区户籍占44.67%,外地户籍占55.33%;7月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12.12%),发生时间多在08:11-16:37;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是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66.28%)、跌倒/坠落(22.07%)、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47%)、机动车交通事故(1.86%)、烫伤(1.59%)。 结论 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跌倒/坠落、交通事故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应重视外来人口的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2.
吴明玉  张艳  刘霞君 《疾病监测》2011,26(9):719-722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监测伤害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本区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2008-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门诊伤害监测报告病例,采用上海市统一的报告卡填报。 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7902例,女性病例多于男性,3年男女性别比分别为0.58、0.55、0.50。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居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70.80%、非机动车交通事故17.55%以及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7.5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里(62.07%)以及街道和公路(22.72%),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为日常起居活动(25.31%)、消遣活动(23.11%)、家务(22.50%)、驾乘交通工具(19.55%),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9.73%)、轻微伤(99.01%)为主;伤害发生的高峰时间为07:00-10:00。 结论 2008-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伤害监测病例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和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微伤为主。  相似文献   

3.
吴欧  刘庆敏  夏自成  何勇  孙军  查君 《疾病监测》2012,27(12):993-995
目的 探讨2009-2011年浙江省富阳市60岁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施行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1 年富阳市3 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报告卡, 对因跌倒/坠落入院的老年人(60 岁) 的人口学资料及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3 家哨点医院共接诊因跌倒/坠落入院的老年人949名。秋冬季的跌倒/坠落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伤害多发生在家中; 常见于家务、休闲活动的过程中; 伤害部位以下肢最多,占(29.50%);伤害程度多为中度 (60.49%)。轻中度和重度伤害间地点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行为和环境干预,可能会有效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6-2009年西藏自治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伤害病例伤害发生原因,为西藏自治区开展伤害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3家哨点医院急、门诊,采用统一制作的报告卡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结果 报告病例中男性青壮年占大多数,学生、商业服务、农林牧业是主要职业.0~15岁及>65岁跌倒/坠落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16 —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60岁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 — 2017年广州市5所伤害监测哨点医院的首诊伤害患者报告卡信息,分析≥60岁老年跌倒/坠落伤害监测病例的分布特征。 结果 5所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60岁老年跌倒/坠落患者4 361例,占总数的49.5%,位居第1顺位。 男女性别比为0.60 ∶ 1。 跌倒/坠落伤害多发生在家中,常见于休闲或生命活动过程;多为轻中度伤害,经治疗后离开医院;3、7和11月跌倒/坠落患者比例略高。 随年龄组别的增加,跌倒/坠落患者的构成比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20.807,P<0.001);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发现,随年龄组别增加,伤害性质为骨折、伤害程度为中度伤害、伤害结局为留观/住院/转院的构成比例均增加。 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生跌倒/坠落的构成比较高(χ2=85.667,P<0.001),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或骨折(χ2=3 095.215,P<0.001),主要伤及头部或下肢(χ2=1 273.623,P<0.001)。 结论 跌倒/坠落是广州市老年人伤害发生的首要原因,应针对性地实施干预和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6—2020年安徽省儿童跌倒/坠落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跌倒/坠落伤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安徽省2个国家伤害监测点6家哨点医院2006—2020年的0~14岁儿童跌倒/坠落病例监测数据,对跌倒构成比进行趋势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儿童跌倒/坠落伤害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20年安徽省0~14岁儿童跌倒/坠落病例共36 372例(男性24 487例,女性11 885例)。1~4岁儿童病例最多(13 280例,36.51%)。儿童跌倒/坠落发生在9月最多,2月最少,高峰时间在每天的10:00和17:00。跌倒发生地点多在家中,占47.13%,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42.07%)。伤害部位多为头部(46.41%),性质以挫伤、擦伤为主(57.1%),伤害结局多为处理后离院(95.99%)。2006—2020年儿童跌倒/坠落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3.21, P<0.001],其中2006—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6.26, P<0.001),2015—2020年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7.
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张家港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1年填报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年共收集伤害病例28 807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其中25~44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37.62%);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22.53%)、跌倒/坠落(22.21%)和钝器伤(18.67%);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工业建筑场所(29.65%)、公路/街道(27.79%)和家中(25.29%);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4.95%)和轻度伤害(71.55%)为主。 结论 医院伤害监测是获得伤害信息的重要来源,对确定伤害干预重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同时应针对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和钝器伤等伤害积极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2007年城乡6家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省急诊伤害发生情况、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秦皇岛市、藁城市城乡共6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对2007年1~12月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21 875例伤害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4∶1;前5位伤害原因是机动车事故、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和非机动车事故,各占26.8%、22.5%、22.1%、9.6%和9.2%;年龄集中在22~44岁;农村、城市的伤害在9~12月、6~9月有一定的集中趋势;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多为轻度伤害;受伤部位以头部为主。结论河北省2007年居民伤害以机动车事故、跌倒/坠落、钝器伤和刀/锐器伤为主,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深圳市南山区老年人伤害监测病例分布及特征,为预防控制老年伤害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15—2018年间因伤害首次在深圳市南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病例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老年伤害病例10616例,男女性别比为1∶1.35;伤害发生原因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7.12%)、动物伤(13.97%)、刀/锐器伤(10.41%)、钝器伤(8.18%)、道路交通伤害(7.56%)。动物伤在各年份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45.71%);伤害发生时以进行休闲活动时为主(67.96%);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45.79%)、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8.23%)、骨折(12.79%)居多;伤害严重程度多数为伤势较轻,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伤害多发于女性,跌倒/坠落、动物伤及道路交通伤害是老年群体伤害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荆门市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荆门市0~6岁儿童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荆门市三家伤害哨点监测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上报的0~6岁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729例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病例,男女比例为1.72∶1。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跌倒/坠落、机动车交通伤害和刀/锐器伤,分别占总伤害病例的61.45%、10.15%、7.00%;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65.02%)、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玩耍为主(63.92%)。伤害性质以锐器伤、咬伤、开放伤为主,共占总病例的81.62%。一年中伤害发生的高峰期在7~9月,三个月伤害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2.37%;一天中9:00—10:00、10:00—11:00、15:00—16:00和16:00—17:00是发生伤害病例最多的时间段,共占总伤害病例数的38.13%。结论荆门市0~6岁儿童以跌倒/坠落为主的非故意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根据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时间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评估和干预措施,减少0~6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造成浙江省丽水市学生死亡的伤害原因,为学生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丽水市2005-2009年学生伤害死亡资料的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丽水市学生伤害死亡249人,年均死亡率为12.55/10万。学生伤害死亡原因顺位:第1位是溺水,占学生伤害死亡原因的57.8%,第2位是交通事故,占29.7%,意外坠落、他杀、台风各占2.8%;意外中毒、电击各占1.2%,自杀、火灾各占0.8%。男女性别比为2.15:1,中学生占20.5%,小学生占62.7%;学龄前儿童占16.8%。溺水死亡者集中在7、8月,交通事故死亡者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生。结论溺水、交通事故是丽水市学生伤害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作为目前丽水市学生预防的主要伤害,以降低丽水市学生伤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陈洁平  张涛  应焱燕  刘媛波 《疾病监测》2011,26(12):990-992
目的 了解浙江省慈溪市哨点监测医院门诊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慈溪市3家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资料,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门诊首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46360例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1.85:1,平均年龄(33.3±18.2)岁.15~44岁组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浙江省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浙江省2007年医院急诊伤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更加有效地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方法在全省选取9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3家监测哨点医院,采用统一制定的伤害监测登记表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结果全年累计收集伤害卡片44 460张。伤害监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0∶1,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57.77%),职业以工人、农/渔业劳动者和农民工为主。伤害发生地点构成比居前4位的有工作场所(28.25%)、街道/城区(25.73%)、家中(26.35%)和城际间公路(10.37%);受伤原因前4位分别为交通伤(25.76%)、跌伤/坠落(25.40%)、钝器伤(硬物击伤)(18.48%)和刺割伤(11.41%);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居前2位的是工作时(36.75%)和空闲时(36.11%);在伤害的严重程度上,监测病例以轻微的浅表伤和中等程度的伤害为主,占所有监测病例数的93%以上;从伤害的意图来看,绝大多数对象均以非故意伤害为主(89.85%)。结论目前,伤害仍是浙江省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减少各种类型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昌县伤害的流行特征,为该地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登记表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新昌县3家伤害监测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病例进行登记,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绍兴市新昌县共报告伤害首诊病例9694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6∶1;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占37.11%;职业构成以农/渔业劳动者(29.54%)、农民工(25.06%)和工人(22.74%)为主。伤害发生地点构成前4位的依次为家中(33.41%)、工作场所(28.19%)、街道/城区(19.25%)和城际间公路(12.54%)。受伤原因前5位的依次为跌伤/坠落(26.82%)、交通伤(25.02%)、钝器伤(19.26%)、刺/割伤(17.80%)和动物伤(7.22%)。受伤部位前3位的依次为上肢(31.30%)、下肢(27.85%)和头部(27.11%)。99.72%的监测对象以轻微的浅表伤和中等程度的伤害为主,97.92%的监测对象伤害意图为非故意伤害。结论浙江省新昌县伤害发生状况不容乐观,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危行业,亟需建立伤害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09-2010年浙江省哨点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伤害病例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统一格式的伤害报卡在全省28家哨点医院收集初诊伤害病例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信息,按要求对报卡信息进行审核后完成网络在线填报。 结果 2年共收集144 039例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6 ∶ 1,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51.46%),常见职业有农/渔业劳动者(31.19%)、农民工(21.93%)和工人(19.56%);伤害发生地点以家(30.34%)、街道/城区(28.17%)和工作场所(26.45%)为主;主要受伤原因有跌伤/坠落(26.49%)、交通伤(22.71%)、钝器伤(18.46%)、刺割伤(12.58%)和动物伤(9.95%);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构成以空闲(43.79%)和工作(32.68%)多见;伤害病例严重程度以轻微的浅表伤(49.85%)和中等程度伤害(46.04%)为主;伤害意图方面,超过90%的病例均为非故意伤害,男性他伤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自伤的比例高于男性。 结论 本次研究揭示了2009-2010年浙江省哨点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病例的主要特征。体力劳动者是发生各类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中,跌伤问题尤为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医院急诊伤害分布情况,为伤害事件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0年全年累计伤害病例22 784例,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钝器伤(40.24%)、跌倒/坠落(16.46%)、动物伤(13.28%)、刀/锐器伤(11.43%)、机动车车祸(10.51%),发生地点主要是工业和建筑场所(40.80%)、公路/街道(22.65%)等;以非故意伤害事故(83.97%)和轻度伤害(76.30%)为主,机动车车祸是造成重度伤害的主要原因(55.26%);总病例在各时间段分布无明显高峰,不同职业伤害发生时间段不同(2=998,P=0.00),大部分伤害事故发生在08:00-22:00之间,占总登记数的85.51%,一天中17:00-20:00为学龄前儿童伤害事件发生的相对高峰时段(37.43%),16:00-19:00为在校学生伤害事件发生的相对高峰时段(36.91%),00:00时段(12.85%)、20:00时段(8.38%)、21:00时段(8.38%)为自残/自杀意图伤害事件发生的3个高峰时段。 结论 职业伤害、动物伤害及交通伤害是干预重点,对不同人群、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预防控制伤害事件发生要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邵永强 《疾病监测》2012,27(3):226-22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温州市死因监测死亡报告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占全死因的8.28%,居第5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进行排位,伤害从第5位跃居到第2位,平均减寿率(YPLL)为7.20,平均减寿年数为15.65年,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自杀方式以农药等化学制剂、悬吊居前2位,占67.27%。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非故意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及其院前急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的8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的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的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