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表达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于2002-01/2003-12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和健康查体者为观察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25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及25例健康查体老人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同时应用相对定量的竞争RNA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观察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淀粉样β蛋白16-17表达量。结果:2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25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及25例健康查体老人均测得各项检测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载脂蛋白ε4频率升高(P<0.01),ε3频率降低(P<0.05),而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淀粉样β蛋白16-17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3.05±0.87),(2.31±0.56)pmol/g,t=5.96,P<0.01];低于阿尔茨海默病组[(3.58±0.90)pmol/g,t=2.09,P<0.05]。③各组中载脂蛋白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淀粉样β蛋白表达量较ε2、ε3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淀粉样β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载脂蛋白E是血浆主要载脂蛋白之一,具有多形性,参与机体脂质代谢及调节胆固醇平衡,同时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生长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目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脑梗死、健康者进行对照,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设计:病例一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8/2003-10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查体者,包括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者。方法:全部受检者禁食12h后,采取肘静脉血4mL,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同时检测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所有被检者的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频率。②不同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三酰什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和脑梗死组患者ε4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2.86%,22.22%,7.5%,P〈0.01),ε3频率均低于对照组(70%,69.45%,86.25%,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基本一致(P〉0.05)。②血管性痴呆患者载脂蛋白E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均较载脂蛋白E ε2,ε3携带者高[(5.85&;#177;1.03),(4.73&;#177;0.29),(4.96&;#177;0.87)mmol/L;(3.91&;#177;0.87),(312&;#177;0.65),(3.06&;#177;0.33)mmol/L;(1.34&;#177;0.21),(1.00&;#177;0.28),(0.94&;#177;0.32)g/L,(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且可能与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3.
背景: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有关,多数学者报告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目的:验证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群中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并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对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和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01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以及老年公寓筛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2~91岁,平均(74.2-19.5)岁;受教育时间0-16年,平均4.43年,其中文盲28例,小学13例,初中12例,高中4例,大学3例。选择2002-02/12新疆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查体人群90例为对照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50~101岁,平均(69.9&;#177;25.5)岁;受教育时间0~16年。平均7.96年,其中文盲14例,小学23例,初中25例,高中21例,大学7例。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抽取5mL全血,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后采用苯酚-氯仿法自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载脂蛋白E基因第4外显子中含多态性位点的DNA片段,Hha Ⅰ限制性内切酶切后进行电泳。银染色后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载脂蛋白E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频率。主要观察指标:①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②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参加试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9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组ε3/ε4,ε4/ε4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26.67%,11.11%;3.33%,1.11%,P〈0.05)。ε2/ε3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5.00%,14.00%,P〈0.05)。②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17.50%,7.22%,P〈0.05),载脂蛋白Eε2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6.67%,13.33%,P〈0.05)。③阿尔茨海默病组女性B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7%,5.00%,P〈0.01)。④阿尔茨海默病组中≥75岁患者ε4频率低于〈75岁患者(8.57%,30.00%,〈0.01),而且阿尔茨海默病组〈75岁患者ε4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7.02%,P(0.01)。⑤阿尔茨海默病组中文盲和小学程度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56%,P〈0.001;5.00%,1.12%,P〈0.01)。结论:①本组结果也验证了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乌鲁木齐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有明显相关性,其基因型以ε3/ε4为主。②ε2等位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时具有一定保护作用。③女性、75岁以下、低教育程度、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更高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淀粉样β蛋白沉积是引致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过度表达或某部分发生突变,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目的:观察沂蒙山区阿尔茨海默病与淀粉样β蛋白及其前体基因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临沂医专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1-01/2003-12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2例,以性别、年龄相当的非颅脑损伤的外科手术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淀粉样β蛋白水平,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表达量。结果:6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脊液淀粉样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63&;#177;9.34),(6.75&;#177;5.37)μg/L,t=3.354,P〈0.01]。②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脊液淀粉样B蛋白前体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624&;#177;298),(1275&;#177;269)拷贝/μL。t=4.42,P〈0.01]。③阿尔茨海默病组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沂蒙山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及其前体基因表达增高,且淀粉样β蛋白水平越高,其前体基因表达越高。痴呆程度越重。提示阿尔茨海默病与淀粉样β蛋白、淀粉样β蛋白前体密切相关。但淀粉样β蛋白前体表达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P1A1)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35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138例正常老年人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135例,健康对照组13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色素P450 1A1等位基因m1,m2频率: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分别为63%,37%,对照组分别为65.1%,31.9%,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r=1.605,P〉0.05)。②些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0.74%,5.80%,χ^2=4.41,P〈0.05,OR=1.95),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对象按携带载脂蛋白E84状况分层后,在带有ε4等位基因的人群中,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细胞色素P450 1A1m2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4%,2.2%,r=6.825,P=0.009),患病风险增加3.417倍(OR=3.417)。 结论: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无明显关联。但在携带有载脂蛋白讲基因型的个体,细胞色素P450 1A1m2等位基因可能是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及淀粉样β蛋白42和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选择2000-01/2004-10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为血管性痴呆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1例为无痴呆脑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1名为健康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成人韦氏记忆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结果:所有实验对象均采集到脑脊液及血清,测定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脊液中tau蛋白检测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528.49&;#177;296.35),(208.48&;#177;136.49)ng/L,q=4.72,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96.32&;#177;125.29)ng/L,q=4.82,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1,P&;gt;0.05)。②脑脊液中淀粉样B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下降[(278.21&;#177;69.25),(496.45&;#177;81.13)ng/L,q=4.64,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04.25&;#177;79.81)ng/L,q=4.69,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9,P&;gt;0.05)。③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q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11.05&;#177;3.08),(5.45&;#177;1.89)μg/L,q=4.71,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31&;#177;1.79)μg/L,q=5.06,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7,P&;gt;0.05)。④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明显下降[(90.25&;#177;0.29),(51.21&;#177;0.44)ng/L,q=4.67,P&;lt;0.05l,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5.19&;#177;0.54)ng/L,q=4.79,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6,P&;gt;0.05)。⑤相关性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升高和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下降呈负相关(γ=-0.83,P&;lt;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明显增高,提示对有危险因素患者联合测定两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降低和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并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与淀粉样β蛋白42的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8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的表达. 方法:收集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999-05/10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999-07/2000-05收治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3例,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关系。并以同期体检的正常人做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3组37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脑脊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组明显高于血管性痴呆组及对照组[(142.58&;#177;11.46),(115.46&;#177;19.52),(106.23&;#177;26.13)ng/L,P〈0.01,0.051;血清中3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②白细胞介素8水平:脑脊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组和血管性痴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88.58&;#177;52.66),(176.36&;#177;48).(139.63&;#177;47.01)ng/L,P〈0.01,0.05];血清中阿尔茨海默病组和血管性痴呆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7.16&;#177;19.82),(59.64&;#177;22.40).(42.08&;#177;17.61)ng/L,P〈0.01,0.05]。③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r=0.71,P〈0.05)。 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异常增高,可能起到神经毒性作用。对神经元丧失,小胶质细胞增生,认知障碍形成及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人类载脂蛋白H具有多态性,其与三酰甘油代谢及血小板功能有关,因而推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 设计:病例一对照观察。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内科。 对象: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内科收治110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组,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方法: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mL,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分析了2组的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型;同时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脂. 主要观察指标:①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型多态性分析结果。②两组载脂蛋白H外显子8(Try316ser)基因频率。(2)两组不同基因型者的血脂水平比较。 结果:21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载脂蛋白H基因8号外显子存在G1025C(Try316Ser)多态,分别为GG和GC基因型,未发现CC型。②冠心病组GC基因型的频率为25.5%,C等位基因频率为0.13,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5,P〈0.05)。(3)冠心病组GC基因型者的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GG型和及对照组的各基因型[(1.38&;#177;0.24),(1.16&;#177;0、10),(1.09&;#177;0.78),(1.12&;#177;0.76)mmol/L,P〈0.05];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三酰甘油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载脂蛋白E是血浆主要载脂蛋白之一,具有多形性,参与机体脂质代谢及调节胆固醇平衡,同时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生长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目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脑梗死、健康者进行对照,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8/2003-10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以及健康查体者,包括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者.方法全部受检者禁食12 h后,采取肘静脉血4 mL,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同时检测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所有被检者的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频率.②不同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3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和脑梗死组患者ε 4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2.86%,22.22%,7.5%,P<0.01),ε3频率均低于对照组(70%,69.45%,86.25%,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基本一致(P>0.05).②血管性痴呆患者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均较载脂蛋白E ε2,ε3携带者高[(5.85±1.03),(4.73±0.29),(4.96±0.87)mmol/L;(3.91±0.87),(3.12±0.65),(3.06±0.33)mmol/L;(1.34±0.21),(1.00±0.28),(0.94±0.32)g/L,(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且可能与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0.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载脂蛋白E、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有所报道,然而结果不尽相同。载脂蛋白E、B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国内未见报道。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载脂蛋白E、B基因多态性对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意义及其相关性。 设计:以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一对照分析。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神经内科。 对象:实验于1998-01/2000-12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完成。选取神经内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脑梗死组,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41.6&;#177;6.54)岁;对照组为100例体检健康的沈阳籍汉族青年,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36.16&;#177;6.12)岁。方法:两组患者于空腹12h后抽取静脉血8mL,测定血清脂类及载脂蛋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载脂蛋白E和载脂蛋白B的基因多态性;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LB浓度;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 主要观察指标:①载脂蛋白E、B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特征。②载脂蛋白E和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含量的关系。③载脂蛋白E、B基因型与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中的关联强度。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ε3/4型频率为36.1%,n2/4型频率为27.7%;对照组分别为12%和7%;梗死组84等位基因频率为0.3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95(P〈0.05)。②脑梗死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脂蛋白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③ε4等位基因使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a含量增高、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的相对风险率依次为8.23,4.85,4.39,29.9(P〈0.01~0.001)。④载脂蛋白B基因Xba Ⅰ X^+X^-亚组的载脂蛋白AI含量为(1.01&;#177;0.30)g/L,明显低于X-X-亚组的(1.33&;#177;0.15)g/L(t=2.55,P〈0.05);X^+X^-亚组的血清脂蛋白a含量为244.3mg/L,与对照组的含量183.0m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0,P〈0.01)。⑤脑梗死组患者中83与X^+X^-同时存在者3例,与X^+X^-同时存在10例;ε4与X^+X^-同时存在者2例,与X^+X^-同时存在19例,84与X^+X^-并存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风险率为2.85(r=1.52,P〉0.05)。 结论: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84是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一种遗传易感性因子;Xba Ⅰ X^+X^-可能是另一种遗传标记;载脂蛋白E与载脂蛋白B基因型并存时与年青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