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耳硬化症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经手术确诊的耳硬化症患者共30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30例共54耳显示异常。依据病变部位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共40耳,其中前庭窗受累30耳,前庭窗及蜗窗共同受累10耳;耳蜗型共6耳,仅耳蜗周围骨质受累;混合型共8耳,耳蜗、前庭窗、蜗窗、内耳迷路广泛受累,其中1耳伴有颈静脉球高位。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耳硬化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MDCT在术前耳硬化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耳硬化症、且CT扫描采用螺旋模式的病例共15例。扫描层厚为0.625mm,进床速度为1.2mm/rot,螺距为1:1。双侧分别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重建视野为9.6cm,重建层厚为0.625mm,重建间隔为0.2mm。结果15例共30耳显示异常。仅前庭窗异常14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前庭窗及蜗窗同时受累共6耳。主要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10耳,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双环状改变。MPR交互重建充分显示了所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其中3耳为颈静脉球高位;所有病例均无面神经管水平段低位及面神经管裂,均无蜗导水管扩大及颈静脉球或颈动脉管裂。结论MDCT可以正确诊断耳硬化症,MPR重建可充分显示颞骨解剖及变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3.
颅面骨骨纤维结构不良与骨化性纤维瘤的CT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颅面骨骨纤维结构不良与骨化性纤维瘤的CT表现,探讨二者的CT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及8例骨化性纤维瘤患者临床及CT资料。采用鼻窦横断面CT扫描,层厚5mm,间距5mm,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结果:骨纤维结构不良4例均为多骨型,受累骨均表现为弥漫性骨髓腔闭塞膨大,呈均匀或不均匀磨玻璃样高密度,病变骨与正常骨逐渐移行,无明确分界。骨化性纤维瘤8例中,单骨型6例,多骨型2例,CT表现为膨胀性骨性肿块,按其密度改变可分为:硬化型(或致密型)2例,囊型1例,混合型5例。病变骨与正常骨均有明确分界。结论:CT能清楚显示颅面骨病变的范围、密度、边界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助于骨纤维结构不良与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耳硬化症的CT表现,评价CT对该病的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临床确诊的耳硬化症7例,其中4例手术证实,4例中3例为病理证实。结果:7例中1例CT无异常表现;3例CT表现为窗型,见卵圆窗与蹬骨底板增厚度,密度增高,1例卵圆窗变窄;窗后型3便,主要表现为耳蜗骨迷路(骨包囊)骨质吸收破坏。结论:CT在耳硬化症病灶的发现和分型方面非常有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18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12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6例和高分辨率MRI扫描。结果 CT扫描显示12例(20耳)扩大的前庭导水管外口与总脚连线的中点直径平均为4.2mm,MR扫描显示6例(12耳)扩大的内淋巴囊外口与总脚连线的中点直径平均为4.8mm。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或高分辨率MRI能对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硬化症耳硬化症是内耳骨迷路的骨质自行吸收,而代之以富有血管的新生海绵状骨质的局限性疾病。病变多开始于前庭窗前部,逐渐扩展,当蔓延至镫骨底时,镫骨的活动困难,听力逐渐减退。临床上常首先出现于一侧,该耳先有耳鸣,继之听力逐渐减退。以后他侧亦可发生同样症状。听力减退系因镫骨底板固定于前庭窗,阻碍声音传入内耳,故呈传导性耳聋。若病变扩展至蜗窗,侵及耳蜗时,则有感音性耳聋之征象。若两种病变同时并存,则为混合性耳聋。耳鸣呈轰轰声或虫鸣声。耳聋及耳鸣常影响患者工作及社会活动,致使患者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甚或发生神经弱衰现象。少数患者在喧哗环境中常有听力反觉良好的韦氏误听症状。少数患者有头昏现象,多在头部突然转动时发生。什么是开窗手术近二十年以来,开窗术是耳硬化症手术治疗中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中耳先天性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畸形MSCT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颞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8例32耳,均行MPR、CPR重建显示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结果:听骨链畸形中:锤骨畸形30耳,砧骨畸形28耳,镫骨畸形8耳,锤砧关节融合22耳,砧镫关节异常3耳,听小骨与鼓室壁融合15耳,镫骨足板固定前庭窗1耳;听小骨未显示2耳。听骨链相关畸形中:外耳道闭锁32耳,乳突硬化18耳,小鼓室畸形13耳,前庭窗畸形1耳。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结构畸形,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7例42耳,其中单纯型7耳,骨疡型(肉芽肿型)12耳,胆脂瘤型23耳CT、平片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发现单纯型7耳和骨疡型12耳乳突平片均为乳突密度增高,23耳胆脂瘤型中乳突平片10耳见明确的骨质破坏,诊断为胆脂瘤型,5耳见鼓窦入口略大可疑胆脂瘤形成,8耳胆脂瘤漏诊。螺旋CT清楚地显示了耳内外解剖结构,且显示的病变及其范围和浸润的程度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此外,还发现3例合并脑脓肿。作者认为乳突平片已不能适应现代耳科显微手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螺旋CT明显优于平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2例(55耳)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病人的HRCT扫描表现。结果: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HRCT表现有:(1)鼓室、鼓窦、乳突内软组织影,多表现为团块状;(2)听骨移位和破坏;(3)骨壁破坏:盾板骨及鼓室外侧破坏常见。后期可出现乙状窦壁、鼓室天盖、半规和面神经管等的破坏;(4)鼓膜增厚、内陷、穿孔;(5)乳突硬化和骨质破坏。结论: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具有特征性HRCT表现。HRCT扫描能准确诊断早期胆脂瘤,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的听力学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因听力障碍(108例)、外耳畸形(3例)、面部异常(13例)来就诊的共124例(223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87.1%)患儿因听力障碍就诊,母亲妊娠过程中早期有感冒史52例(42%).194耳(87.0%)极重度耳聋,累及双侧99例(79.8%).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显示Michel畸形2例(4耳),共同腔畸形10例(15耳),不完全分隔-Ⅰ型2例(2耳),耳蜗前庭发育不良2例(2耳),不完全分隔-Ⅱ型(Mondini畸形)19例(29耳).累及前庭导水管扩大91例(170耳)(75.9%),半规管畸形30例(46耳)(20.6%),内听道畸形35例(49耳)(21.7%).结论:前庭导水管扩大是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中最常见的内耳影像学异常.患儿多为双侧重度听力损失或全聋.对于先天性内耳畸形的患儿行高分辨率CT检查非常重要.对内耳畸形诊断和分类,对于制定临床干预策略,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脊柱成骨细胞瘤^99 Tc^m-MDP骨显像表现,探讨骨显像用于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4例病理证实的脊柱成骨细胞瘤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术后骨显像及同期CT特点,对比骨显像及CT诊断成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14例接受术前骨显像,病灶均呈显著浓聚,其中13例后位像显示较前位像清晰;11例接受同期CT扫描,病变长径1.3~4.2 cm,9例见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内部可见钙化或骨样密度影;2例呈单纯骨样密度。12例接受术后骨显像,6例显示病变复发,其中5例呈显著浓聚、1例轻度浓聚,5例接受同期CT,其中4例呈骨样密度影,1例软组织密度影伴钙化;6例未见复发,3例骨显像呈放射性减低伴周围浓聚,1例轻度浓聚、1例放射性减低、1例未见异常,5例接受同期CT,1例示术区软组织影、2例碎骨片影、2例未见异常。结论原发及复发性脊柱成骨细胞瘤骨显像多呈显著放射性浓聚。骨显像可用于脊柱成骨细胞瘤术后评估及指导临床决策,术后骨显像阴性可排除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在局限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该技术在AIP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12月7例AIP患者与8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全器官CT灌注成像表现。对所有病例的CT征象和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指标包括:(1)胰腺整体及病灶形态;(2)胰管的改变,如胰管狭窄、扩张及截断等;(3)邻近血管受侵情况;(4)时间-密度曲线特征;(5)灌注伪彩图特征及灌注参数指标;(6)是否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 7例AIP,病变位于胰头处5例,胰体尾部2例;伴有胰管扩张5例;邻近血管均未见受侵征象;伴有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伴有溃疡性结肠炎1例。8例胰腺癌,病变位于胰头处3例,胰体尾处5例;伴有胰管扩张4例;邻近血管受侵6例;伴有肝内外胆管系统扩张2例。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表明:AIP患者病灶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但强化程度明显减低;胰腺癌患者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形态有较明显差别,且强化程度亦明显减低。统计学分析显示AIP与胰腺癌之间的CT灌注成像中组织血流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明确显示AIP血流灌注特征改变,作为常规CT检查的补充影像手段,可望在AI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骨样骨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黄耀华  张延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09-2010
目的:总结骨样骨瘤的X线平片与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16例均行X线检查,6例行CT扫描检查.结果:(1)部位,16例中骨样骨瘤发生于肱骨上段2例、股骨颈2例、股骨粗隆间2例、股骨干2例、胫骨干4例、腓骨干2例、髌骨1例、跟骨1例;(2)类型,皮质型8例、松质骨型6例、骨膜型2例;(3)瘤巢,X线13例、CT 6例;(4)牛眼征,X线8例、CT 3例;(5)骨质增生硬化,X线13例、CT 6例;(6)软组织肿胀,X线4例、CT 4例.结论:X线平片显示病变的整体形态有优势,是骨样骨瘤首选的检查方法,CT对瘤巢的显示敏感和定位准确,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骨样骨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内窥镜病理证实的66例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密度增高,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45例,两侧上颌窦12例,一侧上颌窦、筛窦24例,上颌窦内可见点状、斑块状、线状钙化影50例,窦腔高密度影内可见气泡影25例,病变呈肿块状突入鼻腔13例,窦壁骨质硬化35例,窦壁骨质吸收破坏18例,但残存骨端伴有骨质硬化,以内侧壁破坏多见。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5例。结论:根据其CT表现可归纳如下特点:(1)病变多为单侧性;(2)病变部位以上颌窦为主;(3)窦腔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点状、斑块状、线状钙化影;(4)局限性骨质增生与破坏,破坏残端常伴有骨质硬化。其中以鼻窦病变内钙化影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鼻及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及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及鼻咽部NKTCL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鼻腔病变为主者21例,其中14例鼻中隔受累,6例伴有鼻咽和(或)口咽受侵,2例软腭受侵.鼻腔病变者10例,鼻腔肿块呈铸型,肿块增强后密度同肌肉相仿;1例上腭受侵者及2例后鼻孔受累者病变密度不均可见气泡影.咽淋巴环为主者7例,5例显示增厚的咽壁管腔面毛糙、不光滑,1例显示表面气泡影.鼻腔病变为主者14例合并鼻旁窦窦腔透光度降低,6例鼻前庭皮肤受侵犯,12例显示骨质侵蚀破坏.28例中1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鼻及鼻咽部NKTCL 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吸食海洛因所致脑白质病变的CT表现(附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食海洛因脑白质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吸食海洛因患者的脑部CT表现,结果:7例均有双侧大球脑白质对称性广泛性密度减低,双侧基底节内囊后肢及小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密度减低,2例表现为基底节内囊后肢及小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密度减低,1例表现为小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密度减低。结论:大脑及小脑半球脑白质,基底节区对称性密度减低是吸食海洛因所致脑白质病变特征性CT表现,尤以小脑改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行骨扫描(高分辨率)并行多平面多方法重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优势及对手术的指导性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胆脂瘤型中耳炎25例,回顾性分析其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高分辨算法,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MSCT多平面重组诊断胆脂瘤23例。MSCT表现为:鼓室、鼓窦及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及相应腔隙扩大、鼓室盾板破坏、鼓室-乳突窦口增大、听小骨移位、破坏及听骨链破坏、面神经骨管破坏、鼓室盖破坏、半规管或前庭及耳蜗破坏、乙状窦周围骨质破坏等。结论 MSCT进行MPR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早期表现及后期对颞骨破坏的程度,相较于普通轴位CT有较大的诊断优势,对术前诊断及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扫描对前庭导水管扩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53例前庭导水管扩大的颞骨高分辨率CT图像与212例正常小儿的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前庭导水管表现为多在水平半规管层面出现与后半规管平行的模糊细线状影,并与总脚、前庭不相通,部分不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表现为岩骨后缘尖端指向前庭或总脚方向的大三角形骨缺损,边缘清楚、锐利,大部分骨缺损与前庭或总脚直接相通。结论:轴位高分辨率CT扫描是诊断前庭导水管扩大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慢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65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行螺旋CT高分辨率横轴位扫描,层厚1.0mm,骨算法,FOV9.6cm,间隔0.1mm密集重建。重建后数据进行多方位成像和听骨链CT仿真内镜成像。结果本组53例中65耳CT显示异常,其中双侧12例24耳,单侧41耳。慢性中耳炎46耳,胆脂瘤12耳,肉芽肿7耳。本组病例横轴位高分辨率CT(HRCT)图像和MP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CTVE能立体显示听骨链空间形态和结构。结论横轴位HRCT及MPR可以显示中耳炎全部信息。CTVE能直接显示听骨链立体影像,但不能区分内表面密度差异,CT仿真内镜对慢性中耳炎仅可以做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颞部高分辨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成像(S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正常、79例耳部病变患者,采用高分辨螺旋CT扫描。层厚1mm,小视野FOV:5cm,矩阵512×512,放大1.5倍,骨算法FC30重建。床速1mm?s,螺矩1,0.2mm小间隔重建,放大5倍,阈值最小值100~300Hu,最大值4085Hu,近于无穷大。电压120kV,电流50~200mA,窗位-50~300Hu,窗宽大于3000Hu。对15例病变行听骨链重建。结果:HRCT清晰显示了耳部微小病灶,明确了病变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听骨链的大部破坏未做3D即明确诊断,而听骨链SSD更具有明显优越性,对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的立体显示是常规CT不能比拟的,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影像依据。结论:高分辨螺旋CT扫描有利于耳、颞部病变的诊断,可作为耳颞部更为可靠的影像筛选方法。SSD成像可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