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县级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出院时护士给予对照组的新生儿家长进行常规的基础疫苗接种知识口头宣教,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母亲发放宝宝疫苗接种个性化的温馨提示卡,上面根据宝宝的出生年、月、日精确填写下次需要接种疫苗的时间和疫苗名称,疫苗预防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结果观察组平均按时接种率为99.16%,对照组平均按时接种率为8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疫苗接种温馨提示卡应用于产后新生儿的疫苗接种保健工作中,可以提高家属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度,有效提高了新生儿家属遵医行为,节约了预防保健的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疫苗接种的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疫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能用语言交流,疫苗接种的核对难度较高。我院产科自2005年起,成立了疫苗接种监督小组,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接种疫苗的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管珣贤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06-1107
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研究证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国务院2001年12月下发《关于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通知》后,自2002年10月份起,嘉善县把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由接生单位在24h内接种。现就本院产科2009年2604名孕妇分娩的2646围产儿中2630名活产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损害老人与儿童健康的重要原因,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疫苗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保护了人群健康尤其是老人与儿童健康,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结核疫苗、流感疫苗等。尽管不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是疫苗可预防疾病,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确切且被多方研究证实,但当前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普遍较低,疫苗的健康保护价值利用不足。本文就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相关疫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瑞士健康儿童进行常规疫苗接种,比较肺炎球菌疫苗的预期经济成本及健康收益.构思:无论从社会还是疾病基金的角度,成本-效用分析都是有必要的.措施:对80000个儿童(接近于瑞士新生儿数)从出生跟踪到5岁.主要的成果指标:减少的疾病负担,疫苗的费用,成本效用比(每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花费).结果:通过对70%新...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接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一过性阳性的关系。方法对进行HBs Ag检测的178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疫苗接种后的HBs Ag阳性发生率、"乙肝二对半"模式、HBs Ag浓度及与接种时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新生儿黄疸对HBs Ag检测的影响,根据新生儿血容量进行乙肝疫苗体外稀释,检测其HBs Ag浓度。结果 178例新生儿共检测184次,检出HBs Ag阳性16例,其中11例为乙肝疫苗引起的HBs Ag阳性,3例为母婴垂直传播引起的HBs Ag阳性,2例不确定。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HBs Ag阳性主要发生于接种疫苗后0~7 d,与疫苗接种后8~14 d及15~31 d比较,HBs Ag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32)。疫苗接种后的HBs Ag浓度为0.12(0.07~0.25)IU/m L,属低值水平。接种疫苗后0~2 d,HBs Ag浓度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乙肝疫苗接种后11例以HBs Ag单项阳性为主,其中3例同时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阳性,不同于乙肝病毒感染后常见血清模式。将乙肝疫苗1∶600稀释后检测HBs Ag为0.13 IU/m L,与乙肝疫苗引起的HBs Ag阳性浓度[0.12(0.07~0.25)IU/m L]近似。干扰试验显示383.9μmol/L总胆红素、29.9μmol/L直接胆红素不影响HBs Ag检测。结论接种乙肝疫苗2周内的新生儿发生HBs Ag一过性阳性的可能性较大,建议HBs Ag检测在乙肝疫苗接种2周后再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5年哈市及周边地市县麻疹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是否改进现行麻疹疫苗接种模式。方法:对120例住院麻疹患者年龄分布、疫苗接种史、常见合并症、特征性体症和发病人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发病年龄有前移趋势,周边地区和外来人群发病人数较市区内多。结论:坚持预防接种可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率,县级防疫部门应加强新生儿疫苗接种,育龄妇女婚前应接种麻疹疫苗和掌握外来人口疫苗接种情况,常见合并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模式失效与效应分析(HFMEA)在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在爱婴区同时进行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选取2010年1~12月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实验组,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风险管理,针对高危流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卡介苗使用数量.结果: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对照组95%,实验组100%;实验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可降低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提升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28日-12月21日笔者有幸参与了某种疫苗接种,此次是中国第一次使用分叉针进行疫苗的接种,疫苗接种成功,现将分叉针接种疫苗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阳春市监护人对疫苗接种知识态度及接种及时率状况,以及影响接种及时率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于该院接种基础疫苗的婴幼儿监护人367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接种及时率以及疫苗接种知识掌握状况、对疫苗接种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乙肝、麻疹、乙脑、脊灰疫苗和三联疫苗接种及时率分别为86.65%、69.21%、65.67%、55.86%、52.59%.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与其他疫苗接种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6,P<0.05).在疫苗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准确掌握接种时间、熟悉各类不良反应、能够正确处理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比例较低,分别为47.68%、44.41%、16.89%.94.82%的受访者认为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但是95.91%的受访者不希望出现不良反应,能够客观面对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只有14.44%.日常疏忽(75.75%)、计划接种时婴幼儿身体不适(53.13%)、不知晓准确的接种时间(51.12%)和害怕接种后不良反应(64.58%)是影响接种及时率的主要原因.结论 基础疫苗接种及时率整体较低,多数监护人虽然认可疫苗接种的作用,但是疫苗知识掌握较差,且对及时接种疫苗没有正确的认识,需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11.
龚震宇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10,25(3):252-253
麻疹是人类最多的接触性传染病之一.在麻疹疫苗使用前广泛传播,1980年,全球麻疹死亡病例估计约有260万.第4个千年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儿童麻疹死亡数要比1990年下降2/3.麻疹疫苗接种可降低儿童死亡率,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可作为儿童健康服务的里程碑,常规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可作为实现该目标的进展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笑  李永艳 《妇幼护理》2023,3(10):2269-2271
HPV全称为人乳头瘤病毒,为球形 DNA 病毒,特异性较高。HPV 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能够预防 HPV 感染引起的 宫颈癌、生殖器疣等疾病,主要接种目标人群为 9~45 岁女性。疫苗接种及干预具有显著医学价值。为此,本文详细阐述 HPV 疫苗与宫颈癌关系、HPV 疫苗基本情况、分析 HPV 疫苗接种现状和干预的研究进展,以期为 HPV 疫苗接种及干预工作提供参 考,从而提高 HPV 疫苗接种率及接种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河南省麻疹病例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达星  张珍英  徐瑾 《疾病监测》2009,24(11):885-887
目的分析麻疹病例的免疫史状况,探讨其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河南省2007年麻疹监测病例中筛选实验室确诊病例,根据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组,针对初免月龄前病例和具有免疫史的病例,讨论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麻疹控制策略。结果有根据筛选要求,共选出3912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有1079例病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未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而发病679例,到接种年龄未接种疫苗而发生麻疹1325例,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829例。在699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时间的病例中,有336例在麻疹疫苗接种1年内发病,111例在接种疫苗1~2年内发病,60例在接种疫苗2~3年内发病,有59例在接种疫苗3~4年内发病,有133例在接种麻疹疫苗4年以上发病。结论随着麻疹疫苗免疫的实施,出现了接种疫苗后发病的病例和未到接种月龄发病两种情况,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疫苗免疫原性改变或母传抗体的影响,针对这两个因素提出不同的控制措施,一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二是将针对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母传抗体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英莲 《临床荟萃》2010,25(7):600-601
成人麻疹是麻疹的特殊类型,多见于未接种疫苗或麻疹疫苗接种失败者,近几年来,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现就我院收治37例成人麻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母源性抗-HBs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体应答的影响.方法 定量检测43例抗-HBs阳性和29例抗-HBs阴性孕妇分娩前及其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2.5个月的抗-HBs水平.结果 43例抗-HBs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抗-HBs均阳性,其抗体水平与母体高度正相关(r=0.98,P<0.01),1月龄时仍有42例股静脉血抗体阳性;29例抗-HBs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和1月龄时抗-HBs均阴性.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2.5个月,两组儿童抗-HBs阳性率均为100%,但母源性抗体阴性组平均抗-HBs活性浓度为163 mIU/ml,明显高于母源性抗体阳性组的94 mIU/ml(P<0.01);母源性抗-HBs大于1 000 mIU/ml的5名婴儿中,3名在接种第2针疫苗后没有产生主动抗体应答.结论 母源性抗-HBs可抑制乙型肝炎疫苗前两针接种后的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16.
男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HPV与尖锐湿疣、阴茎癌、肛门癌、口腔和口咽疾病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HPV疫苗对男性HPV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然而,男性接种HPV疫苗的认知程度低和HPV疫苗供应短缺,导致男性HPV疫苗接种率不理想。该文对男性HPV感染情况、接种HPV疫苗对男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预防效果、男性接种HPV疫苗的可能障碍进行综述,并提出推广男性接种HPV疫苗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加强HPV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医疗咨询服务和疫苗开发,以提高男性HPV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加强免疫 全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总剂次已超60亿,我国已超22亿剂次.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尤其是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疫苗接种之后,免疫力和保护效果会随着时间(尤其是6个月后)推移而下降或削弱.研究显示,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可以使受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迅速增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目前推荐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后疫苗能否对病毒免疫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刺激T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已经证实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病毒,HPV疫苗自2006年上市以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尽管很多国家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但最终的效果却不尽相同。 H PV疫苗要实现其有效性,必须保证较高水平的接种率,公众接受度是实现高接种率的前提。因此了解全球范围内公众的疫苗接受度、接种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疫苗的全面推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常规医疗保健过程中(如采血、接种疫苗等),健康新生儿都要经历疼痛。生病或早产儿因为接受更多的治疗,会承受更多的痛苦。未经处理的疼痛对新生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如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实习前医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医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实习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5名研究对象中240人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34人(9.6%)未接种过疫苗,81人(22.82%)不清楚是否接种过疫苗。不同专业、不同居住地及母亲职业不同的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居住地在城市、母亲是医生的学生疫苗接种率高,而中医专业、居住地在农村、母亲退休的学生疫苗接种率低。[结论]实习前医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较低,专业、居住地及母亲职业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应加强实习前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