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冬梅  蔡秋妮 《现代护理》2007,13(3):278-278
目的讨论肠内营养中使用增温器的重要意义。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42例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观察。结果肠内营养使用增温器组比未使用增温器组消化道并发症少,机体营养状况较快得到改善,康复快。结论在肠内营养中使用增温器保暖能有效地避免冷刺激引起的腹痛、腹泻等肠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桂韵  滕丽 《全科护理》2012,10(28):2617-26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均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对照组不使用输液泵及增温器。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以及术后肠内营养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用肠内营养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可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液泵、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和对照组(n=10),研究组10例实施肠内营养时使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对照组10例患者依靠重力法输入营养液,不应用输液增温器.结果应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减轻了患者胃肠道不适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可明显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9r7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强肠营养液输注过程的管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97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进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尹光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01-540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组22例.均术中空肠造瘘,EEN组术后24 h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delayed EN组术后接受常规输液,72 h后转为肠内营养支持.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中、后检测两组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23例EEN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均显著优于delayed EN组.结论 严重腹部外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较延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谷氨酰胺,对两组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7天、14天后营养状况比较,B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B组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胃肠功能的并发症,且符合患者生理、心理及个性化需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2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中需长期鼻饲患者20例,2个月后改为鼻肠管肠内营养,观察其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长期鼻饲患者使用不同肠内营养方法,其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鼻肠管喂养期间优于鼻胃管喂养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经鼻肠管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单元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治疗组30例,给予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应用家庭自制匀浆.比较入院时及3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4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全静脉营养,肠蠕动完全恢复以后才开始进食。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少、肛门排气时间早、药费低、住院日缩短,与肠外营养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显著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标准肠内营养乳剂组(对照组)和高膳食纤维肠内营养乳剂组(研究组),每组39例.观察肠内营养支持10d后,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并发症及耐受性.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306-1308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38)和肠外营养组(n=38).于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前和第7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N)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同时观察病人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观察重点和防治措施.结果 7 d内,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前白蛋白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有8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其中腹泻5例,腹胀2例,堵管1例,经护理干预后,约97%以上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都能够使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两者都是可行途径,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情灵活选择;采取积极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方法 选取62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和C4进行测定.并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术后第8天2组比较,tALB=2.535、tPA=2.880、t淋巴细胞数=2.720、tIgA=2.166、tIgM=2.065、tC3=4.103、tC4=2.478,P均<0.05,表明EN组在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方面优于PN组.术后并发症比较,x2感染性并发症=4.24、x2心血管并发症=15.55,P均<0.05,表明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N组.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睡眠状况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期在观察组中更短,实际睡眠时长在观察组中更长,睡眠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中更低(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吞咽障碍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中,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消化道疾病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及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和普通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持续7 d,热卡为125.4 KJ/(Kg.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有下降,营养支持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与普通肠内营养相比,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前白蛋白、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水平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在消化道手术后患者,使用添加了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能更好地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肠内营养的时间、营养剂的配比和种类、添加剂的应用及肠内营养管饲途径等.认为护士进一步就颅脑损伤的特点探讨一种更为适宜的喂养方法,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成效,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达到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干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营养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14 d后干预组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10 d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肠内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输液泵持续滴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输液泵持续匀速输注,对照组使用50 ml注射器分次推注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其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滴注肠内营养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护理工作,减少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于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2 w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脑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脑病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患者共20例,为实验组。普通胃管营养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血肌酐等营养指标,观察记录肠内营养指标、并发症情况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两组使用肠内营养后,营养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治疗2周时两组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时,实验组各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炎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长期应用螺旋型长鼻肠管营养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并发症较少,有利于重症脑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康复,使重症脑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