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表面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86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表面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评价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有效率88.64%,对照组有效率64.29%,x2=7.14,P<0.05。结论早期采用表面电刺激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可以加快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2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中需长期鼻饲患者20例,2个月后改为鼻肠管肠内营养,观察其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长期鼻饲患者使用不同肠内营养方法,其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鼻肠管喂养期间优于鼻胃管喂养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经鼻肠管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交流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患者共28处Ⅲ-Ⅳ期压疮的护理进行回顾.所有伤口经评估后,选择适当的清创方法,选用贝复济与凡士林换药,全程给予气垫床减压,积极的护理、营养支持等全身干预措施.结果:该组10例21处伤口1~3月痊愈;2例3处伤口经2月伤口处理后缩小,肉芽填平,患者带伤口出院;1例1处伤口经3个月换药后肉芽填平,转外科植皮治疗;2例3处伤口未愈,患者死亡.结论:Ⅲ-Ⅳ期院外带入压疮愈合的最佳方法是:彻底、有效的清创,选择合适的敷料及积极有效的全身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下肢麻痹或瘫痪的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累积发生率为53%,明显高于无瘫痪者7%。在DVT起病2~3周的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重者可以致命。大多数DVT患者虽经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而转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导致下肢静脉系统淤血和高压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工作能力。近年来对于卒中患者,有人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凝剂.但有时其所带来的出血危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科患者院外烫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42例神经内科患者院外烫伤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减少患者烫伤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造成烫伤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保暖用具使用不当(占52.38%),间接原因依次为年老、急慢性脑血管疾病、自理能力下降和陪护人员对烫伤知识的缺乏等。结论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发生烫伤,对患者入院时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实施高危申报,可减少乃至杜绝烫伤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拟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假卒中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卒中中心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269例的临床资料,经溶栓治疗后诊断AIS240例(89.2%),假卒中29例(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溶栓治疗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ABS评分表判别患者是否为假卒中,分析FABS<3分及≥3分患者在不同NIHSS评分分值段中的构成比,绘制假卒中发生率在NIHSS评分各分值段的散点图,并拟合假卒中分布的回归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AIS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均高于假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BS评分<3分及FABS评分≥3分的患者在NIHSS评分<6分、6~10分、>10分的3个分值段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8.72,P<0.05)。随着NIHSS评分值增大,实际频数及假卒中发生率降低。回归曲线的方程为lgY=47.68-0.32X(校正R2=0.878,P<0.05)。结论假卒中发生率在急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时间窗内NIHSS评分上符合递减指数曲线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小脑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8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刺激小脑。采用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0 8例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 .0 1) ,手、腕运动功能积分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 .0 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减少 2 0 %。结论 :常规神经药物治疗加电刺激小脑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早期肢体综合性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