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高血压左心室几何构型与心房电-机械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中高血压左心室几何构型与心房电-机械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23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病史,67例无房颤病史.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超声心动图Ganau分类方法再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左心室几何构型正常组(NG组,30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CR组,20例),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组,16例),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EH组,24例).采用TDI分别测量心电图P波起始至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处和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处Aa波起始点的心房电-机械时间(LP-A和RP-A).结果 房颤组的LP-A与RP-A值均较无房颤组延长(P〈0.01);无房颤组的LP-A与RP-A值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与NG组比较,CR组、CH组和EH组的LP-A与RP-A值均延长;与CR组比较,CH组和EH组的LP-A与RP-A值均延长(P〈0.05);LP-A和RP-A值在CH组与EH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随左心室几何构型的进展逐渐延长,在左心室肥厚患者中延长最为明显,其有可能成为房颤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胡钦  毛国顺  祝匡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25-1627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单纯高血压组(Ⅱ组)55例比较。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结果: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121.5±16.3)msvs(107.3±10.3)ms,P<0.05];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45.3±12.7)msvs(24.7±10.5)ms,P<0.05);两组间Pmin、LAD、LVEF差异无显著性。Pmax>10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0.0/;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75.9/;Pmax>100ms Pd≥40ms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88.9/。结论:P波离散度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琪  翟茜  刘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304-6306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4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分为两组各210例,Ⅰ组为并发PAF患者(疾病组),Ⅱ组为无PAF患者(对照组).将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Pd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118.24±11.04)ms比(105±9.6)ms,P<0.05];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48.02±10.29)ms比(34.82±8.66)ms,P<0.05].结论:Pmax及Pd可作为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PAF发生的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原发性高血压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0例 ,按Ganau分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 4型 :正常左心室构型 (Ⅰ组 ,14例 )、向心性重构 (Ⅱ组 ,13例 )、向心性肥厚 (Ⅲ组 ,18例 )及离心性肥厚 (Ⅳ组 ,15例 ) ;正常对照组 2 0例。于心尖四腔观和右心室两腔观以DTI技术测量三尖瓣前叶、后叶及隔叶瓣环处的运动速率 ,检测指标包括舒张早期峰值速率 (Ea)、舒张晚期峰值速率 (Aa)和等容舒张时间 (IVRT)。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三尖瓣环的平均Ea/Aa <1,平均Ea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 (P <0 .0 1) ;②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三尖瓣前、后叶瓣环的Ea/Aa <1,Ⅰ、Ⅱ及Ⅲ组隔叶瓣环的Ea/Aa <1;③原发性高血压各组的平均IVRT较对照组增加 (分别为 0 .10 2s ,0 .119s ,0 .13 2s ,0 .13 7s) ,呈递增趋势 ,且Ⅱ、Ⅲ、Ⅳ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④原发性高血压各组的平均Aa均高于对照组 ,并表现为逐渐增高 (分别为 12 .44cm /s ,12 .74cm /s ,14 .18cm /s ,14 .2cm/s) ,但只有Ⅲ、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 ,随着左心室构型的不同 ,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减低程度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构型正常患者心肌应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左心室构型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健康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者(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35例,松弛性减低者(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35例.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二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及胸骨旁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测量左心室纵向、圆周、径向应变率.结果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1.4±0.2)s-1、(-1.4±0.2)s-1、(-1.2±0.2) 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8,P=0.00),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68、5.92,P均<0.01).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2.9±0.4)s-1、(2.6±0.3)s-1、(2.3±0.4)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1,P=0.00),且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63、9.27,P均<0.01),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与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82, P<0.01).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心房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1.2±0.2)s-1、(1.2±0.2)s-1、(1.4±0.2) 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8,P=0.00),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68、5.92,P均<0.01).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率分别为(-1.4±0.4)s-1、(-1.5±0.3)s-1、(-1.8±0.4) 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6,P=0.00),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18、4.82,P均<0.01).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舒张早期圆周峰值应变率分别为(2.0±0.4)s-1、(2.0±0.5)s-1、(1.8±0.5)s-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P=0.14).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心房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率分别为(1.1±0.3)s-1、(1.0±0.3)s-1、(1.4±0.4)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4,P=0.00),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04、6.99,P均<0.01).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2.6±0.6)s-1、(2.6±0.7)s-1、(2.4±0.7) s-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P=0.37).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舒张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2.7±0.7)s-1、(-2.7±0.9)s-1、(-2.2±0.7)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P=0.01),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66、3.81,P均<0.05).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心房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分别为(-1.3±0.9)s-1、(-1.4±0.5)s-1、(-1.8± 0.8)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P=0.02),且左心室松弛性减低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充盈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69、3.07,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舒张与收缩功能受损早于左心室构型改变.收缩期圆周方向及心房收缩期心肌应变增加代偿性保证左心室泵功能及充盈量处于正常水平.二维应变成像可定量检测左心室心肌应变,准确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6.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依据Gannu分类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分为四组:Ⅰ组为正常左室构型组(30例),Ⅱ组为向心性构型组(18例),Ⅲ组为向心性肥厚组(22例),Ⅳ组为离心性肥厚组(20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及Em/Am比值,同时记录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频谱,测量心室充盈早期峰值E峰和心房收缩期峰值A峰,计算E/A比值,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三尖瓣瓣环运动速度频谱Era/Am均〈1;Ⅱ、Ⅲ、Ⅳ组等容舒张期时间(1VRT)较Ⅰ组及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且Ⅱ、Ⅲ、Ⅳ组问呈递增趋势;高血压Ⅲ组、Ⅳ组三尖瓣血流频谱均E/A〈1,而Ⅰ组、Ⅱ组及正常组三尖瓣血流频谱均E/A〉1。结论与脉冲多普勒相比,组织多普勒显像可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右室舒张功能受损,且不同的左室构型右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情况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舒张功能正常组14例,舒张功能不全组30例,其中延迟松弛组18例,假性正常化充盈组12例,测定其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应用脉冲多普勒成像测定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依据E/E’比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浆NT-proBNP为(115.2±78.9) ng/L,正常充盈组为(34.7±17.5) ng/L,假性正常化充盈组为(206.6±75.8) ng/L,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加重,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F=85.263,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依据E/E’比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E/E’<10组16例,10~15组18例,E/E’>15组10例,3组受试者的血浆NT-proBNP分别为(39.5±20.1)、(71.2±26.4)、(203.7±75.2) ng/L,血浆NT-proBNP随着E/E'比值的增加逐渐增加(r =0.80,P<0.01).以NT-proBNP 119 ng/L为界值,诊断左心室充盈压升高(E/E’>15)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100%.结论 血浆NT-proBNP联合多普勒超声E/E'对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的心脏改变,特别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组织速度成像(QTVI)与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在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分为正常构型组(Ⅰ组)、向心性重构组(Ⅱ组)、向心性肥厚组(Ⅲ组)、离心性肥厚组(Ⅳ组);对照组33例。测量各组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及Ve/Va;测量右室游离壁中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及SRe/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Ⅰ组患者Ve/Va显著减低;与对照组及高血压Ⅰ组比较,高血压Ⅱ组、Ⅲ组和Ⅳ组Ve、Ve/Va均显著减低;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患者Ve、Ve/Va均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高血压Ⅰ组比较,高血压Ⅱ组、Ⅲ组和Ⅳ组患者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患者SRe、SRe/SRa均显著减低。结论高血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不明显,无论有无左室构型变化其右室舒张功能已受损,尤以高血压第Ⅳ组舒张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心房间不同步并探讨心房间机械收缩延迟(IAMDs)对HFPEF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分为4组:HFPEF组(n=34)、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n=23)、不伴心力衰竭症状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LVDD)组(n=29)、健康对照组(n=22)。受检者行常规超声检查,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计算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_(max) I)。2D-STI测量IAMDs。绘制IAMDs、E/e′及LAV_(max) I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对照组及LVDD组比较,HFPEF组IAMDs明显延长[(28.36±7.09)ms、(38.1±14.48)ms、(55.09±13.43)ms,P0.05],而HFREF组心房间不同步更加明显(69.55±10.58)ms;ROC曲线显示IAMDs、E/e′及LAV_(max) I的AUC分别为0.856、0.844、0.773。结论2D-ST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HFPEF患者的心房间不同步,IAMDs可作为预测HFPEF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过程中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和正常对照组50名,根据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A组)、向心性重构型(B组)、向心性肥厚型(C组)和离心性肥厚型(D组).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技术,获得左心房侧壁、下壁、前壁及后壁的应变率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_(SR))、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D_(SR))和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A_(S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4个组S_(SR)和D_(SR)均逐渐减小(P<0.01),而A_(SR)在A组、B组和C组逐渐增大(P<0.01),在D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 左心房功能变化发生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重构之前;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进展过程中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动态改变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1994~2008年进行过两次核素测定GFR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09例,初次测定的GFR为基线值,根据末次测定GFR时的糖尿病病程分为3组;Ⅰ组:病程≤10年,76例,年龄(56.9±13.0)岁;Ⅱ组:病程〉10~20年,139例,年龄(65.1±9.1)岁;Ⅲ组:病程〉20年,94例,年龄(71.0±9.8)岁。各组之间末次GFR及同期测定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比较,计算GFR年下降率。结果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程的增加,Ⅲ组的基线GFR、末次GFR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基线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73.5±26.8)ml/min、(71.6±22.0)rot/min、(63.0±21.3)ml/min;末次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67.5±27.7)ml/min、(61.6±24.8)ml/min、(47.O±23.4)ml/min(P〈O.01)。Ⅰ组、Ⅱ组、Ⅲ组的GFR年下降率分别为(3.6±10.4)ml/min,(2.7±7.8)ml/min,(4.6±7.4)ml/min(P〉0.0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较未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基线GFR、末次GFR均明显降低,未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基线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87.9士18.5)ml/min、(80.2±19.1)ml/min、(79.3±19.0)ml/min;末次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85.0±22.5)ml/min、(75.0±18.7)ml/min、(68.6±17.0)ml/min。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基线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66.0±18.0)ml/min、(68.1±22.2)ml/min、(59.2±20.1)ml/min;末次GFRI组、Ⅱ组、Ⅲ组分别为(58.4±25.9)ml/min、(56.2±25.O)ml/min、(41.9±21.8)ml/min(P〈O.01)。结论年龄、病程是糖尿病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在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GFR下降更为显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GFR以更快的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3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控制理想、肌酐正常的前提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UA)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UA< 30 mg)、Ⅱ组(30 mg≤UA <300 mg)、Ⅲ组(UA≥300 mg),同时选取2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Ⅳ组).采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测量各分组肾中部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肾实质SWV值与UA值呈正相关.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04±0.10)m/s、(2.34±0.16)m/s、(2.76±0.32) m/s、(1.96±0.21) m/s,Ⅰ组与对照组SWV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Ⅲ组与对照组SWV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SWV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实质SWV随肾脏损害的加重而加快,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可以无创地量化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害的程度,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孟繁英  朱亚彬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57-1259
目的探讨有无慢性心绞痛史及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而收住院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心绞痛病史情况分为4组,慢性心绞痛组(Ⅰ组)、梗死前心绞痛组(Ⅱ组)、慢性心绞痛伴梗死前心绞痛组(Ⅲ组)、无心绞痛组(Ⅳ组),分别观察心肌梗死范围,测定心脏肌酸磷酸激酶(CPK)、同功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TnT)、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自蛋白分泌率(AER)变化,以及住院期间严重心脏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Ⅱ级以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结果小面积心肌梗死前发生率Ⅰ、Ⅱ、Ⅲ组明显高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CTnT峰值浓度、CRP、AER变化,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脏并发症,除心律失常外,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Ⅱ、Ⅲ组明显低于Ⅰ、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心绞痛及住院病死率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死前有心绞痛史及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其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的程度,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组各30例,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398.3±54.3)、(1 259.0±380.6)、(3 401.0±655.5)、(15 802.0±6 577.6)ng/L,均高于对照组((116.6±50.7)ng/L)(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有效反映心功能状况,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及Tei指数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检测慢性心衰患者心肌运动力学特征及左心室功能提供可靠的指标。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79例(心功能Ⅱ级32例,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21例),健康对照者28名。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左心室心底水平和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量并计算慢性心衰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短轴切面各节段室壁旋转角度、Tei指数,分析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Tei指数在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0.33±0.19、0.37±0.18、0.46±0.31、0.49±0.3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1,P〈0.01),且Tei指数随心功能降低,逐渐增大。(2)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在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12.89±2.65)、(12.29±1.94)、(12.38±2.13)、(8.46±2.90)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9,P〈0.01),心功能Ⅳ级组与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43、5.71、4.17,P均〈0.05)。(3)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Ⅱ-Ⅳ级组受检者左心室心底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1、9.47、7.41、10.27、9.42、11.34,P均〈0.01)。心底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与Tei指数呈正相关(r=0.327、0.277、0.266、0.321、0.306、0.325,P均〈0.01),且前壁相关性最好。(4)4组受检者左心室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7、3.49、3.46、3.50、3.48、2.81,P均〈0.01)。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与Tei指数呈负相关(r=-0.362、-0.278、-0.251、-0.279、-0.290、-0.28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同阶段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hs-cTn I)浓度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将120例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右心功能不全分期分组:即阶段A(Ⅰ组,n=58)、阶段B(Ⅱ组,n=32)、阶段C(Ⅲ组,n=16)、阶段D(Ⅳ组,n=14).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hs-cTn I浓度、Pa02和PaC02.结果 Ⅰ、Ⅱ组治疗前后血清hs-cTn 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TnI浓度:Ⅲ组、Ⅳ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Ⅳ组高于Ⅲ组(P<0.01),Ⅲ、Ⅳ组高于Ⅰ、Ⅱ组(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hs-cTnI浓度与Pa02值呈负相关(r=-0.326,P<0.01).结论 血清hs-cTnI浓度可以反映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且与缺氧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术中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亲体肝移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患者,根据肺功能状况分为:肺功能正常、术中IPPV组(Ⅰ组,n=23)和PEE组(Ⅱ组,n=10);肺功能减退、术中IPPV组(Ⅲ组,n=10)和PEEP组(IV组,n=10)。观察比较各组术前、进腹后、无肝期5min、1h、再灌注后5min、术毕各时点的呼吸指标。记录术后14d内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肺血管压力指数(PVPI)在无肝期与再灌注后均低于Ⅳ组(P〈0.05)。Ⅲ纽血管外肺水(EVLW)在术前、进腹后、再灌注后以及术半时均高于Ⅰ组,在再灌注后与术毕时高于Ⅳ组(P〈0.05)。Ⅲ组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O2-PaO2)从术前到术毕全程均显著高于Ⅰ组,其中术毕时Ⅲ组的PAO2-PaO2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组的PaO2/FiO2从术前到术毕全程均低于Ⅰ组,其中再灌注后与术毕时Ⅲ组显著低于Ⅳ组(Pd0.05)Ⅱ组的Pa()2/Fi02则在再灌注至术毕时均高于Ⅳ组(P〈0.05)。Ⅱ组患者的ALI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而Ⅲ组患者ALI、ARDS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P〈0.05)。【结论】低潮气量PEEP可以改善肝移植患者手术期间的PVPI,降低EVLW和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可能有利于防治术中与术后ALI/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125)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血清CA125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 及射血分数(EF).结果 NYHAⅢ~Ⅳ级组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D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S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EF显著低于NYHAⅡ级组(P<0.05);CA125水平NYHA Ⅱ级治疗前为(19.5±8.4)U/mL,治疗后为(9.7±4.5)U/mL;NYHAⅢ~Ⅳ级治疗前为(116.3±65.7)U/mL,治疗后为(37.1±24.6)U/mL.结论 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观察CHF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