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入院与出院时负性情绪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院时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结论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Ⅰ-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根治术80例,与同期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6例患者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皮肤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对比随访。结果肋间臂神经保留组与肋间臂神经不保留组患肢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是11.25%及82.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9,χ2(0.05)1=3.84,χ2>χ2(0.05)1,P<0.05)。随访6~36个月,2组均无腋窝肿瘤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有目的地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有效改善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2月选取来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结合模式下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输液量、麻醉清醒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焦虑、抑郁和24h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患肢水肿、肺部感染、尿潴留和肠梗阻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臂围和小腿围与肌肉量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的筛查诊断效果和最佳诊断截断值。方法 2020年3月至8月,方便抽取831例社区老年人(≥ 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成分测试仪检测肌肉量等指标,同时进行上臂围和小腿围的测量,握力及步速测试。上臂围、小腿围与肌肉量等指标的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臂围和小腿围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的诊断效果,并利用约登指数(YI)确定最佳诊断截断值。结果 上臂围和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含量(ASM)和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呈显著正相关(r = 0.6~0.8, P < 0.001)。上臂围诊断肌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男性0.888、女性0.787,小腿围是男性0.933、女性0.854;上臂围最佳截断值男性和女性均为26 cm,小腿围男性34 cm、女性33 cm。上臂围诊断肌少症的AUC是男性0.902、女性0.744,小腿围是男性0.923、女性0.832;其最佳截断值无性别差异,分别是26 cm和33 cm。在社区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年龄、上臂围、小腿围、握力和步速等多指标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联合诊断的AUC均大于0.85。结论 社区老年人中,上臂围和小腿围均与肌肉量呈正相关,且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多指标的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上臂围在女性中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实施以人为本的以病种诊断相关分类为基础(DRGs)的成本控制及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0例患者(除化疗外)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实施以人为本的DRGs成本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0例(除化疗外)患者为实验组;以其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以人为本的DRGs成本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明显促进持续质量改进(CQI),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将同期入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同质医疗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伤口引流量、功能锻炼达标、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同质医疗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手术后功能锻炼达标率、PICC置管成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伤口引流量、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同质医疗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伤口的引流量,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2例(观察组),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对照组)。术后对2组患者上肢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6,24个月2组患者局部均未复发、转移。观察组患侧上臂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1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1例;对照组患侧均发生感觉麻木,12例上肢伴烧灼样疼痛,9例感觉减退,术后5例腋窝无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感觉障碍和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肢制动专用袖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8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观察组将患肢制动专用袖套应用于术后患肢制动治疗中,对照组只单纯将肢体放置在与观察组相同的位置,未增加任何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切开愈合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患肢制动专用袖套进行患肢制动,降低了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了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有助于切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6例,予以医护一体化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给予医护一体化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蒋清  青晓  黄红莉 《妇幼护理》2022,2(2):246-248
目的 分析循循证护理对乳腺癌上臂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院内收治的 224 例乳腺癌上臂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12 例)和观察组(11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 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 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专用胸带包扎,对照组采用普通胸带包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相关情况等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每日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包扎时采用专用胸带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生活质量、乳房满意度、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为(7.42±2.49) d,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为(8.79±2.71)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分别为(7.35±2.41) d、(8.62±2.64) d和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和附加关注状况评分分别为(19.37±3.62)分、(15.29±3.41)分、(18.25±3.62)分、(21.58±4.03)分和(26.83±4.8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34例(79.07%),一般6例(13.95%),总满意40例(93.02%),对照组总满意率仅为6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Cor)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257.26±27.94) ng/m L、(10.14±2.07)分和(10.86±2.47)分,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为(68.25±7.19) U/m 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乳房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减轻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蓓  吴蒙  杜艳鸣  王开慧 《护理学报》2014,21(23):38-41
总结59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经验。对于术后渗血的观察,采用导图式思维指导工作,采取以腋窝角为观察"前哨口",运用体积与容量转换法进行引流量化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出血24例,切口渗血早期发现率达到100%;对于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的预见性干预,采取早期康复理念,将术后首次饮水、首次下床排尿和首次患者功能锻炼的时间提前,结合运用本科室原创各类专利用具(如乳腺癌术后专用病员服、上臂围专用测量仪、爬墙器、床头角度测量器等),确保护理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增强了康复锻炼的信心和锻炼依从性,加快乳腺癌术后康复进程,本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引流量、带管天数与未开展此综合护理措施前的患者相比,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2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110例)和对照组(102例),FTS组采用FTS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方案。记录2组术区愈合时间、术后上肢正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FTS组术区愈合时间、术后上肢正常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TS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FTS安全、有效,不仅可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还可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生理、社会、情感、功能、附加关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附加关注评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比对照组22.00%(11/50)低(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生存率92.00%(46/50)与对照组88.00%(44/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较常规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效果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干预)各51例,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平稳度过围术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应用价值及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该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未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乳腺癌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主要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构成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2.50%,对照组感染率为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7.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未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TNM分期Ⅲ期、白细胞计数4×109/L、住院时间≥30d是造成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感染,通过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发现,应对年龄≥60岁、TNM分期Ⅲ期、白细胞4×109/L、住院时间≥30d的患者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以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上臂围和小腿围对住院老年人营养评估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上臂围和小腿围与其他营养学指标的关系、上臂围和小腿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进一步验证它们在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300例住院老年人,收集其营养学人体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男性和女性老年人营养学指标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上臂围和小腿围与其他营养学指标的关系,用ROC曲线法分析上臂围和小腿围的截断界值。结果男性和女性的上臂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小腿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臂围和小腿围与其他人体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较弱;上臂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为23.55cm(敏感性为0.930,特异性为0.950),小腿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男性为29.60cm(敏感性0.958,特异性0.923),女性为27.15cm(敏感性0.979,特异性0.857)。结论上臂围和小腿围是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其对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有良好的诊断能力,应重视其在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饮食管理方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饮食管理.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的体重、上臂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白蛋白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的体重、上臂围、前白蛋白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饮食管理,能有效地减轻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乳腺癌患者基于智谋理论的分阶段心理干预对智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1—12月确诊乳腺癌并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女性患者2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智谋理论的分阶段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个人智谋、社会智谋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个人智谋、社会智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分阶段心理干预,对改善围术期乳腺癌患者智谋具有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应对、情绪管理能力,利于个体智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