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2例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患者术后随访,评价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强直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膝关节镜常规前内、前外两处入路,经钝性分离、松解清除关节腔内粘连组织,术后3d应用CPM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患者22例,随访7~18(平均11.6)个月。结果:关节活动度由术前(40±16)°,增加到(93±25)°,平均改善53°(P<0.01)。而且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膝关节纤维性强直的关节镜下松解术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松解和术后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的随访效果。方法:对象为2002-12/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中心收治的24例膝关节粘连患者,均为经正规保守治疗,膝关节活动度小于90°。所有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前手法推拿松解,了解活动度增加的情况;术中屈曲膝关节对关节内、外间隙及髁间窝粘连进行松解;退出关节镜后轻柔手法松解。手法松解与镜下松解清理交替反复进行,直至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伸直为0°。再次行关节镜下全面清理及软骨修整。术后行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康复训练:①伸膝训练:术后第1~2天,首先行伸膝功能训练,膝关节达到或接近伸直位后,转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每次维持10s,20次为1组,每天练习3~5组。②屈膝训练:术后第1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机功能训练,每天两三次,1.0~1.5h/次,其起始角度设置为术前活动度增加5°~10°,每天增加5°~10°,直至达到或接近术中最大活动度,10d左右。出院后继续每天进行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连续半年以上。所有病例术后每月随诊1次,记录膝关节的伸屈度数(膝关节活动范围110°~125°为优,90°~109°为良,60°~89°为可,60°以下为差)、行走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实际完成处理,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3个月平均活动度从54°(20°~90°)增加至103°(70°~125°),平均增加49°;优8例,良12例,可4例。半年增加至115°(75°~130°),平均增加61°(40°~100°);优10例,良11例,可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再粘连,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有22例患者自觉关节不灵活,增加活动后可缓解。②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血,行关节穿刺治疗;有1例发生关节内感染,在关节镜下冲洗,控制感染后,3周后再次手法松解,膝关节屈曲达95°;无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的方法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膝关节的伸屈主被动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的围手术期康复及护理模式。方法:对9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病例施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术前对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术后早期行功能训练.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患者及家属表现出了良好依从性;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膝关节活动范围,随访关节活动度比术前平均增加42.3°,患者步态、下蹲等动作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目的:前瞻性地进行双侧一次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2年8月住院治疗TKR患者2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双侧一次性TKR的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术前)、第二阶段(术后0—20天)、第三阶段(出院后),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术后康复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结果:病例随访6—12个月,总共42个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出院时(术后10—20天):膝关节屈曲:100°—120°,平均101°±11.3°;伸直:10°—30°,平均10.4°±8.6°;膝关节周围肌力达到4级以上;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结论:双侧TKR患者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必需的,对双侧TKR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53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术后未作持续被动运动(CPM);CPM组28例,在手术24 h后即行CPM锻炼, 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 结果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屈(69.40±15.17)°,伸(-4.32±4.71)°;CPM组屈(90.64±16.57)°,伸(-0.71±3.78)°.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11.24±1.42)分,CPM组(8.89±1.84)分.出院时关节活动范围达90°者, 对照组6例(24%),CPM组21例(75%). 结论早期作CPM能明显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效果,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术后第1天即开始系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以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待关节活动度>90°时,可以让患者出院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2个月时发现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增加65.35°,患者髌上10 cm处大腿周径较康复治疗前增加约4 cm;患者膝部肌群肌力随着关节曲伸角度增大而迅速改善。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术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内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膝关节内粘连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松解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关节镜下松解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度数从2.3°增加到6.5°;平均屈曲度数从70.4°增加到118.4°;出院时平均活动范围从58.1°增加到104.3°。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是治疗膝关节内粘连的良好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正确的选择病例,彻底的术中松解,并辅以早期康复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式膝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直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选取1995-1/2003-12池州市中医院骨科膝关节僵直患者18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70°,屈曲度10°~70°,平均22°。采用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解除膝关节僵直,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松开石膏板数次,行被动膝关节伸屈活动数次,同时每周更换不同屈曲角度石膏板,第1周固定膝关节屈曲位100°~110°,第2周80~90°,第3周60~70°,3周后除去石膏夹板,鼓励患者坚持锻炼,随访2年。疗效按judet标准:关节活动度>100°为优,80°~100°为良,50°~80°为可,<50°为差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及早期功能训练,并获2年随访,随访率100%。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术后膝关节屈曲改善50~100°,平均60°。结论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僵直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2004年11月,我院对15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松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18~56岁。股骨远端骨折6例,髌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2例,同侧下肢多发性骨折1例,均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术前膝关节屈伸功能0°~10°2例,10°~20°4例,20°~30°9例。1.2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进行关节内松解粘连,术中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0°~120°。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术后立即行持续CPM被动功能锻炼,用最小的速度,3~7d后调快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根据Mayo肘部评分系统、肘部稳定性、肘关节活动度及针道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个月—12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使用8.5周(6—11周),术前Mayo评分59.5±1.7分,术后82.8±7.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前肘关节总ROM平均37.51°±10.8°、术后110.5°±1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术后均获得无痛性肘关节,并且全部恢复了伤前工作。4例固定针针道感染,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术后8周去除固定架后痊愈。结论:应用可活动的肘部外固定架治疗:在组织愈合期间允许对肘关节提供活动;使得进行松解或重建的组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获得愈合;肘关节僵直行关节松解+外固定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固定架的作用下更加利于实施早期、准确、量化、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膝关节粘连患者在松解手术期间的心理特点及疼痛护理,评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9月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手术的45例膝关节粘连病例,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点分为4个护理阶段,并制订相应的疼痛护理方案,促进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结果45例患者中40例得到随访,随访期5~70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55.5°改善至术后平均110.5°;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5.5°改善至术后平均105.5°;伸直受限由术前平均12.5°改善至术后平均7°。结论膝关节粘连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存在典型的心理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60°,平均141°,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周霞  周改焕 《中国康复》2010,25(1):56-5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外伤性膝关节粘连僵直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42例膝关节粘连僵直行关节镜下松解术的患者均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术后进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主被动伸屈等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0~20个月,4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明显升高(110°与40°,P〈0.05),且无感染、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膝关节粘连僵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4~21d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发生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例,均未发生近期感染,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76;~100&#176;,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76;~120&#176;,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股骨髁间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随机选择门诊患者56例为对照组(术后自行锻炼者)。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3—10个月),康复疗程平均7.2±4.6周,膝关节平均屈曲115.9°±10.4°、伸直5°±6.1°,GEPI:3.1%±1.6%,HHS评分:87±17.6,全部恢复伤前工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无一例因术后早期康复而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的发生。结论: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伤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对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价值和特点.方法作者自1997年9月~2000年10月,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探针和钩刀等器械,松解膝关节内粘连索带和挛缩组织,术后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病人15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0°,术后改善至平均120°,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是膝关节粘连僵硬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对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对224例患者术后10d、30d时的膝、肘关节ROM进行统计。结果:上肢肘关节ROM:伤后10d达89.6°±22.3°、30d达123.5°±19°,膝关节ROM:伤后10d达85.4°±25.8°、伤后30d达120°±18°。结论: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使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器在膝关节粘连松解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的患者分为2组,A组11例采用主动运动加手法被动运动进行康复训练,B组14例除常规方法外加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5例患者随访6~23.5个月,平均11.4个月,膝关节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随访时较术中达到的活动度平均丢失9.6±7.1度,B组随访时较术中达到的活动度平均丢失1.4±1.8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关节粘连松解手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训练,对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碧英  杨叶香  钟秋影 《现代护理》2005,11(15):1226-1227
目的探讨合并有再障的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原理及措施。方法将3例合并有再障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包括对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康复治疗3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活动度达110~130°。结论合并有再障的患者,经术前积极有效的准备,针对不同患者行个体化准备,膝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强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的价值。方法对13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在关节镜直视下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并早期CPM锻炼。观察术后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改善程度。结果本组13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平均增加720,无发生髌骨骨折、伸膝无力、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处理膝关节僵硬是一项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技术。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或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形成。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