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89-1690
820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样本PreS1-Ag,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等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820份血清样本中,PreS1-Ag检出576例,阳性率为70.2%。HBV-M五种模式中,HBsAg(+)+HBeAg(+)+HBcAb(+)模式中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90.1%,而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sAg(+)+HBcAb(+)和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3%、60.2%、59.5%和30.7%。HBsAg+浓度值与PreS1-Ag阳性检出率成正比关系。PreS1-Ag能很好地反映HBV的复制状况和传染性,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单项或HBcAb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二项阳性,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和HBV载量测定,了解HBV携带及病毒复制情况。方法 ELISA检测HBV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选取1 098例HBcAb阳性、966例HBeAb和HBcAb二项阳性样本及832例HBV标志物全阴性标本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定量复检HBsAg,并用PCR的方法检测HBV载量。结果 1 098例HBcAb单项阳性检测出HBsAg定量436例(39.7%)、PCR-DNA230例(20.9%);966例HBeAb、HBcAb二项阳性的标本分别定量检测出HBsAg定量387例(40.1%)、PCR-DNA 212例(21.9%),HBV标志物全阴性的HBsAg定量和PCR-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时,若只HBcAb阳性或HBcAb与HBeAb二项阳性,仍可检出表面抗原和病毒的复制,需做进一步的检测,以免漏检,造成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分析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 100 281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 DNA检测总阳性率为0.71‰,在HBVDNA阳性的献血者中,单独HBsAb(+)阳性的模式比例是6.56%,乙肝5项均为阴性的模式组和HBsAb(+)、HBcAb(+)模式组分别占18.03%和13.11%,HBeAb(+)、HBcAb(+)模式组占14.75%,HBcAb(+)模式组占27.87%,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19.67%。结论 HBsAg阴性的血液仍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复制,核酸检测(NAT)能增加血液筛查的检出率,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率,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类型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961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177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166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31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582例,为HBc-IgM阴性,HBsAg、HBcAb阳性,HBeAg和HBeAb阴性或阳性。结果各组ALT>60 U/L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109例(61.6%);B组82例(49.4%);C组6例(19.4%);D组130例(22.3%)。A组、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 DNA阳性者中HBc-IgM阳性且HBsAg阳性较HBc-IgM阴性或HBsAg阴性者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V DNA检测、前S1蛋白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前S1蛋白抗原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 644例HBV DNA≥1.0×103Copies/m乙肝患者血清中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占50.47%(325/644);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占38.82%(250/644);C组:HBsAg、HbcAb阳性占10.71%(69/644).Pre-S1阳性532例.占82.6%.结论 Pre-S1抗原与HBVDNA、HBeAg有较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可作为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观察指标,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的关系及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前S1抗原的检测,探讨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五项标志物(乙肝五项)的关系及检测前S1抗原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和HBV标志物,并将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的十种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176例HBsAg阳性血清前S1抗原阳性113例,而176例HBsAg阴性血清前S1抗原全部阴性;HBsAg阳性的三种模式,即模式1:HBsAg( )HBeAg( )HBeAb( ),模式2:HBsAg( )HBeAb( )HBcAb( ),模式3:HBsAg( )HBcAb( ),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1.43%(15/21),63.50%(87/137),61.11%(11/18),经χ2检验,P>0.05,三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率为11.93%(21/176),前S1抗原阳性率为64.20%(113/176),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只存在于HBsAg阳性血清中,其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是反映HBV复制的重要指标,因此,检测前S1抗原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06对已确定为无症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中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母婴宫内HB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胎盘在其感染过程中的屏障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母亲组:HBsAg( )106例(100%);HBsAb(-)106例(100%);HBsAg( )/HBeAg( )/HBcAb( )39例(36.79%);HBsAg( )/HBeAb( )/HBcAb( )66例(66.26%);HBsAg( )/HBcAb( )1例(0.94%)。脐血组:106例脐血检测标本为HBsAg(一),其它的组合模式完全同母亲组。结论母亲HBsAg( )的新生儿脐血中含有HBV感染、复制的标志物(HBeAg、HBeAb、HBcAb)存在,脐血中乙肝标志物高效率的表达,表明母血中HBV能够通过胎盘组织侵入胎儿血循环,胎盘屏障不能阻止胎儿HBV官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196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5项指标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9.7%、24.5%、25.5%、29.1%、78.6%。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2.1%、18.4%、21.4%、23.5%、67.9%。TRFIA法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 TRF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的可为临床疗效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比分析检测HBV前S1抗原、HBV-DNA和HBeAg在乙型肝炎感染期主要模式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BV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对308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五项”4种模式组即“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组、“HBsAg、HBeAg”阳性模式组和“HBsAg、HBcAb”阳性模式组。前S1抗原总阳性率为62.34%(192/308),HBV-DNA总阳性率为78.90%(243/308)。在HBe阳性模式组与HBeAg阴性/抗HBeAb阳性模式组对比,前S1抗原总阳性率分别为71.65%(139/194)和46.49%(53/114),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1)。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4.90%(182/243)和15.38%(10/65),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5,P<0.01)。前S1抗原与HBeAg检测符合率为64.94%,与HBV-DNA检测符合率为76.95%。结论检测HBV前S1抗原阳性率在HBe阳性模式组中明显高于HBeAg阴性/抗HBeAb阳性模式组;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有显著相关性和互补性;前S1抗原可作为检测HBV复制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近5年来甘肃省陇东地区人群 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变化情况。方法对2008~2012年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进行门诊体检的27908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 ELISA 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包括 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对各项标志物及感染模式检出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HBV血清标志物5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HBcAb、HBsAb、HBeAb、HBsAg、HBeAg,且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HBsAg的检出率由2008年的9.78%降至2012年的8.35%;各年份1992年后出生人群的 HBsAg 检出率均明显低于1992年前出生人群的检出率,且前者逐年下降趋势明显;男性5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的检出率依次为13.45%、66.39%、54.68%、3.42%、42.69%,均高于女性(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 的检出率依次为8.30%、48.20%、52.27%、2.06%、2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1)。在27908例患者中,HBV血清标志物共出现13种模式,其中连续5年检出率最高的均为“全阴性”模式,“仅 HBsAb、HBcAb阳性”模式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仅 HBsAb 阳性”模式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8~2012年甘肃省陇东地区人群 HBV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低龄人群 HBsAg检出率明显下降,总人群 HBV携带率依然较高。巩固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成效,加强对低龄人群保护,不断提高 HBV 检测水平,有利于降低总人群 HBV携带率,有利于提高乙型肝炎的诊疗及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进行分析比较。[方法]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336例,同时用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336例标本用ELISA法检出的45例大三阳及256例小三阳两种常见模式与TRF法定量检测结果相一致。16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TRF检测只有5例与ELISA法相符,其余3例成为小三阳,8例成为大三阳;8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TRF法全部为大三阳;5例HBsAg单项阳性的标本用TRF法仅1例仍为单项阳性,其余全为阴性;6例HBsAg、HBsAb阳性的标本用TRF法测定除1例相同外,都变为单项HBsAb阳性。[结论]TRF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定量免疫测定方法。ELISA法检测结果为少见模式时,可用TRF法进行复检,以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HBV)五项标志物检测方法的改变,可以随机快速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方法将原来的大样本单项布板改变成小样本量纵向五联法布板,进行干扰试验和携带污染试验。结果方便了实验操作,各板单列时高含量的HB sA g ,HB sA b ,HB eA g 在测试时均有一定的携带污染率。HB sA g酶标液可使HB sA b,HB eA b,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sA b酶标液可使HB sA g,HB eA b,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cA b酶标液可使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eA b,HB eA b的酶标液对各检测孔均无干扰。由于HB sA g,HB sA b的酶标液对HB sA b,HB sA g的包被孔可以相互干扰,而HB eA g的酶标液对两者均无干扰。高含量的HB sA g ,HB sA b ,HB eA g 血清在测试时均有一定的携带污染率。纵向五联排列每列为同一样本不存在携带污染问题。结论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实验方法的精密度,方便结果的报告,加强批间质量控制,可以随机快速定性或定量的检测HBV五项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祁金友  樊卫  陈平  施成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87-2487,2489
目的探讨3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方法的比较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MEIA法与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结果的符合率较高,经χ2检验,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IA法联合FQ-PCR法或者ELISA法联合FQ-PCR法应用,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对于疗效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及两种模式的危险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检测,分别记为模式1与模式2.结果 ①两种模式阳性率与相应乙肝核酸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式1乙肝核酸阳性率与乙肝核酸载量对数值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1),但二者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种模式下HBsAg、HBeAg、HBcAb组合与HBsAb、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模式1HBsAg、HBcAb组合与HBeAb阳性检测率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5),但两种模式下全阴性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及HBsAb、HBeAb、HBcAb组合HBV DNA阳性率、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HBcAb组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高敏感度与高特异度等特点,在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水平及病毒复制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HBV M阳性率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疲荧光法(TRn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usA)时HBV血清标志物的捡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采用TRF1A定量和ELISA定性两种方法时90例1临床样本的乙型肝炎痛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个指标进行检测.通过κ检验评价两种方法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果采用TRF1A方法捡测时,5个指标的阳性车分别为47.1%、41.1%、44.4%、58.9%和48.9%;两种方法对各指标的检测效率均表现出很高的一致度,其中HBsAb指标为极强的一致性,其它指标均为高度一致。结论传统的ELIS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TRFIA方法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血清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前S1蛋白与其他HBV检测指标的关系 ,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清前S1蛋白检测 ,比较不同HBV指标组合模式中的前S1蛋白变化。结果 HBV高复制组 (HBeAg、HBVDNA、HBcAbIgM阳性各组 )中血清前S1蛋白阳性高 ,低复制组相对低。HBsAg、HBsAb阳性 (1 8)及HBsAg、HBsAb、HBeAb阳性 (7)和仅HBsAg阳性 (2 1 )患者中 ,其前S1蛋白均阴性。前S1蛋白阳性亦见于HBsAb阳性的大三阳 (3/ 1 2 )、HBsAb阳性的小三阳 (5 / 2 0 )、HBsAg、HBsAb、HBcAb阳性 (1 / 3)和仅HBsAb阳性 (1 / 4 39)及仅HBcAb阳性(1 / 3)患者中。结论 血清前S1蛋白不仅是一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指标 ,而且还可能反映HBV颗粒状态和隐匿性HBV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与血清标记物HBeAg、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及其对肝病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523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记物(HBV-M),其血清学模型包括以下四种组合,A组:HBsAg(+)、HBeAg(+)、HBcAb(+)(大三阳);B组:HBsAg(+)、HBeAb(+)、HBcAb(+)(小三阳);C组HBsAg(+)、HBcAb(+);D组:HBsAb(+)、HBeAb(+)、HBcAb(+);并选取65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正常人(E组)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ALT水平.结果 A组HBV-DNA阳性率为92.55%,明显高于B组78.97%(x2=189.60,P〈0.001)和C组50.98%(x2=234.15,P〈0.001),A、D、C三组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01);Log HBV-DNA与HBeAg S/CO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18,P〈0.001),而ALT与Log HBV-DNA及HBeAg S/CO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e抗原具有显著相关性,HBV-M和HBV-DNA定量检测并联合ALT水平对于临床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ELISA检测后,再行HBV、HCV、HIV核酸检测(NAT)。ELISA阴性、NAT阳性样品再进行HBVDNA、HCV RNA、HIV RNA定量检测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共检测51 248份献血者血液样品,检出4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其携带率为0.80‰;血浆HBV病毒载量均小于66IU/ml;HBcAb阳性者23例,占56.1%;HBcAb伴HBsAb阳性者14例,占34.1%;HBsAb阳性4例,占9.7%。HBsAb或伴HBcAb阳性组与单一HBcAb阳性组相比,HBV DNA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约为0.80‰;其HBV病毒载量均较低,且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模式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以及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君  袁梁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393-1394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六种主要基因型的分析,并探讨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提取200例北京同仁医院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核酸,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进行基因分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结果B型占26%、C型64%、BC复合型10%;C型的HBeAg阳性率显著性高于B型,在不同的基因型中HBsAg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北方人群中C型占优势,且C型HBV不易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