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探讨偏瘫肩痛患者在上肢特定功能动作中肩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者21例作为偏瘫肩痛试验组(HSP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与HSP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记录HSP组患侧和对照组利手侧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UT)、中斜方肌(middle trapezius,MT)、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LT)和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SA)在最大等长收缩(MVIC)以及"够物"动作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原始信号经处理后对比分析肌电特征,包括目标肌肉激活水平(MVIC%)和激活比率(UT/LT、UT/SA、MT/SA)。结果:(1)比较"够物"动作过程中各目标肌肉激活水平:HSP组UT激活水平(MVIC%)大于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SA和LT激活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MT的MVI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目标肌肉的在"够物"过程中UT/LT、UT/SA、MT/SA激活比率情况对比:HSP组的UT/LT、UT/SA、MT/SA的激活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肩痛患者在够物过程中表面肌电存在异常特征性改变。在运动学上,表面肌电用于评估该类患者肩胛骨的运动具有相当可行性,可定量评估其运动功能障碍并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客观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正常人斜方肌的激活特征,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斜方肌异常者激活模式恢复的作用。方法 2017年9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肩关节正常人(正常组,n = 20)和肩关节不适者(观察组,n = 20),在无干预、上斜方肌(UT)静力牵拉、下斜方肌(LT)等长收缩和组合干预后,均完成直臂侧上举、坐姿划船和反向飞鸟动作。测试记录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计算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观察激活比例和激活时间。结果 无干预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T MVE%增加(P < 0.05),激活时间提前(P < 0.05);中斜方肌(MT)和LT MVE%降低(P < 0.05),激活时间延迟(P < 0.05);UT/LT和UT/MT增加(P < 0.05)。UT静力牵拉、LT等长收缩和组合训练后,两组不同肌肉MVE%、激活时间、激活比例在不同动作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 < 0.05)。结论 斜方肌三束在不同动作中,激活程度与激活时间不同;在运动开始前进行UT静力牵拉和LT等长收缩可以改善肩关节不适者的斜方肌在运动中的激活模式,有利于肩关节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定量超声评价脑卒中患者小腿肌肉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和30例正常人,选取踝关节0°(解剖中立位)时,分别在静息状态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脑卒中患者健侧、患侧和正常人的一侧小腿的胫骨前肌(TA)及腓肠肌内侧头(MG)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厚度及肌纤维长度。结果:静息状态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脑卒中患者患侧TA和MG的羽状角和肌肉厚度均较健侧和正常人减小(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脑卒中患者患侧TA和MG的肌纤维长度均较健侧和正常人长(P0.05)。而健侧和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TA和MG的形态结构参数发生了改变,超声可量化评估脑卒中患者肌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测量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胫骨前肌静息状态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肌肉的形态结构参数,探讨肌肉参数的改变与关节角度以及发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与7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应用B型超声测量不同踝关节角度下脑卒中患者健侧、患侧和正常人一侧下肢胫骨前肌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厚度以及肌纤维长度,同时用便携式肌力与关节活动测试仪记录踝背屈肌力及踝关节角度,研究不同关节角度下肌肉参数及其与发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胫骨前肌的羽状角和肌肉厚度较健侧减小,并且羽状角和肌纤维长度均与踝关节角度相关。肌肉收缩时患侧三个参数的改变及踝背屈肌力均较健侧以及正常人减小,而健侧和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患者胫骨前肌的形态结构参数发生了改变,肌肉参数的改变与踝关节角度和发力是相关的,可能导致了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肌骨超声评估中老年女性早期膝骨关节炎(KOA)膝周肌肉的结构参数变化,明确影响早期KOA的肌肉指标。方法 2022年1月至8月,于北京博爱医院分别招募20例健康中老年女性(对照组)和20例单侧早期KOA中老年女性(KOA组),采用肌骨超声测量腘肌厚度、股四头肌厚度和羽状角;其中,股四头肌分别测量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长肌和股内斜肌。结果 与KOA组健侧及对照组优势侧相比,KOA组患侧股内长肌、股内斜肌和腘肌厚度变薄(t> 2.133, P <0.05),股内斜肌与股外侧肌比值变小(t> 3.660, P <0.01)。与对照组匹配优势侧相比,KOA组患侧股内长肌羽状角变小(t=3.101,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股内斜肌厚度(OR=0.235, 95%CI 0.068~0.805, P=0.021)和腘肌厚度(OR=0.387, 95%CI 0.152~0.980, P=0.045)与早期KOA发病有关。结论 中老年女性早期KOA患侧表现出股内长肌、股内斜肌、腘肌厚度变薄,股内斜肌和股外侧肌力量失衡。股内斜肌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肌骨超声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及收缩时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并分析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与多裂肌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肌骨超声对21例cLBP患者(纳入腰痛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腰部深层多裂肌形态学测量,观察指标包括多裂肌静息时厚度、横截面积及最大随意收缩时肌肉厚度变化,并分析多裂肌形态学指标与行为学数据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入选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状态下厚度[(1.68±0.21)cm]及横截面积[(2.91±0.74)cm2]均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多裂肌在最大等长收缩时厚度[(2.20±0.34)cm]也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此外入选cLBP患者多裂肌静息时厚度与疼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9,P<0.05),与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相关性(r=0.09,P>0.05)。 结论 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发生萎缩,自主收缩能力下降,故临床制订康复方案时应强化腰部多裂肌力量及协调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是否存在肩胛肌失衡(SMI),并分析其特有的表面肌电图(sEMG)特点及发病机制,为预防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健康运动员组(HA)、肩胛失衡运动员组(IA)以及健康对照组(CON)进行肩胛肌肉sEMG测试。结果:正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斜方肌上束(UT)和前锯肌(SA)的活动较CON组和HA组增大(显著性分别为P=0.002;P=0.004,P<0.001),而斜方肌中束(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01);反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UT的活动较CON和HA组增大(P<0.001),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15)。结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存在肩胛肌失衡,且有其特有的sEMG特点;SMI乒乓球运动员可能出现盂肱关节的前移、外移和下移。  相似文献   

8.
<正>斜方肌位于上背表皮下层,根据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肌束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全部收缩可使肩胛骨靠近脊柱。肩胛骨固定时,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面转向对侧;两侧肌同时收缩时,可使头后仰,可见斜方肌在颈部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颈肩部疾病(如颈椎病、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主要累及斜方肌和周围其他相关肌群的生理改变,产生疼痛,进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2]。伴随着颈部症状的出现,斜方肌肉弹性也随  相似文献   

9.
师昉  李上  刘惠林  吕泽平 《中国康复》2015,30(4):288-289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偏瘫患者在立位下胫前肌和腓肠肌的收缩能力,为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的恢复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临床量化评定指标。方法:分别选取20例健康人(健康组)和20例脑卒中患者(偏瘫组),在立位下完成背屈,并将表面电极贴到胫前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收集肌肉收缩时的肌电信号。 结果:偏瘫组的患、健侧胫前肌的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健侧胫前肌的iEMG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偏瘫组患侧腓肠肌的iEMG值及协同收缩率均明显高于健侧(P<0.05), 健侧腓肠肌的iEMG值及协同收缩率又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不仅患侧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肉收缩不协调,同时健侧也存在肌肉收缩不协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腓肠肌内侧头(MG)形态结构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辅助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使用相同型号的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参数和治疗部位,但没有电流输出。以上治疗20min/d,5d/周,持续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超声分别检测患侧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MIVC)MG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的厚度;同时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估。结果:①超声变化:训练后,两组患侧MG的羽状角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均较治疗前增加(P0.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侧MG的肌肉厚度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均较治疗前增加(P0.001),对照组患侧MG的肌肉厚度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临床指标变化:两组患者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改变脑卒中患者腓肠肌形态结构可改善下肢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与气管切开病人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姜秀芳 《护理学报》2002,9(3):45-46
分析2000年5月-2001年7月气管切开30例患的各期心理变化,总结对气管切开患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以促进护患之间心理沟通,根据患的体语和病情变化,及时了解气管切开患的心理需求,使病人增强战性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We describe a Libyan family with beta-thalassemia trait associated with unusual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moglobin A2 and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family consists of the father, mother, and three sons. The marriage was consanguineou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serum were very high in two sons who also had widespread xanthomas.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s showed a high cholesterol/phospholipid ratio, with no significant susceptibility to lipid peroxida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13.
14.
Family interventions (FI) are used where there is a psychotic illness.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their use in dementia cases. It looks at the example of a family where the father had recently received a diagnosis of Lewy bodies with dementia. The focus is on the process of working with the patient and his close relatives using an adapted FI model.  相似文献   

15.
16.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先经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实施精心护理,分析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75例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全程护理及相应治疗后,72例恢复窦性心律;3例经电除颤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注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低血压及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过程中,实施全程精心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确合理用药,可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茜  赵春艳  丁静 《全科护理》2013,(25):2309-2310
[目的]总结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40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行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眼眼球内陷均得以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复视情况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眼球各方向运动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加强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行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的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泼尼松联合方案(VDL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L-ASP的毒副作用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3月对18例初治ALL患者。采用VDLP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L-ASP的毒副作用,并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5例发生急性胰腺炎,10例发生肝功能损害。2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继发性高血糖。治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死亡2例。结论L-ASP在治疗ALL联合化疗效好,但其毒性反应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除了严密监控L-ASP使用过程,还应加强其毒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对症护理,可确保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20.
A positive incident during a placement in a special school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at reflecting on positive incidents helps the student nurse to recognise good practice and personal strengths. The incident involving a child's achievement in mastering new communication skills led to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eacher and the 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ist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arly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It also emphasised the benefits of Makaton and picture aids for children with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 major benefit of the placement experience was that it improved th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approach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nd speech difficulties. It also highlighted the value of nurses learning basic Makat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Using reflection to review positive experiences can be as effective in highlight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 reflecting upon negative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