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进行BM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水平。对比3组受试者BMD、PINP和β-CTX水平的变化,并分析骨质疏松伴骨折组PINP、β-CTX和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BMD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BMD与PINP、β-CTX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0.593,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的骨折发生与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将124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症分级标准将分为骨量正常组(37例)、低骨量组(42例)和骨质疏松组(45例)。检测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钙、血磷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钙素(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PICP)等骨转换指标水平,以及髋骨和腰椎骨密度水平。结果低骨量组患者血清FPG、HbA1c、N-MID、β-CTX、PINP和PICP等指标水平均高于骨量正常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FPG和HbA1c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水平均高于低骨量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各指标均与髋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呈现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等骨转换指标可反映机体骨代谢情况,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量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腰椎骨折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发生腰椎骨折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结果 2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钙(Ca~(2+))、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BALP、PINP呈正相关(P 0. 05),与25-(OH)D呈负相关(P 0. 05),与β-CTX无相关性(P0. 05)。结论 BALP、PINP、25-(OH)D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关联密切,其中BALP、PINP是其危险因素,25-(OH) D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睾酮(T)水平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60~90岁老年男性111例,分为MS组(61例)和非MS组(50例)。测定T、N-MID骨钙素(N-MID-OC)、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β-胶原特殊系列(β-CTX)水平,同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左前臂、左髋部及腰椎的BMD,分析血清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的T、N-MID-OC、PINP、腰椎、髋骨及桡骨BMD水平均低于非MS组(P<0.05),β-CTX高于非MS组(P<0.05),且随着MS组分的增加,血T、N-MID-OC、PINP水平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平逐渐下降,β-CTX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与N-MID-OC、PINP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呈正相关,与β-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中血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密切相关,低T水平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测定仪对所有研究对象的BMD和髋关节强度指数(FSI)进行监测,同时测定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1)本组72例甲亢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14例(19.44%),合并骨量减少30例(41.67%);(2)观察组患者的BMD各部位的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PINP、BGP、β-Crossla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患者体内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大多以破骨指标升高为主要特征,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患者Klotho、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河南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FGF21、α-Klotho、β-Klotho水平,采用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含量。观察两组骨密度(BMD)、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骨钙素(OC)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成纤维生长因子21(FGF21)和Klotho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Klotho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D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PINP、OC和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FGF21、α-Klotho、β-Kloth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α-Klotho和β-Klotho水平与BMD、T值、PINP、OC、β-CTX、FGF21水平正相关。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Klotho水平较低,且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水平等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涂欢  邢蒙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4):608-610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PTB-D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3例PTB-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在入院24h内(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血清β-CTX、PINP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采用双能X线检测所有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并按骨质疏松情况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TB-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β-CTX及PINP对PTB-DM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肌酐(SCr)、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血清PINP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r、血清β-CTX水平偏高及体重指数(BMD)、血清PINP水平降低均为PTB-DM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β-CTX、PINP单一及联合预测PTB-DM发生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95%CI:0.652~0.872)、0.730(95%CI:0.617~0.843)、0.831(95%CI:0.733~0.929),β-CTX、PINP单一对PTB-DM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效能低于两者联合(P<0.05)。【结论】β-CTX、PINP可用于临床预测PTB-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且骨质疏松的PTB-DM患者血清中β-CTX表达水平更高,PINP表达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_2)及E_2/睾酮(T)比值对老年妇女骨密度与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76例绝经后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MD测定结果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定三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E_2、T水平、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含量,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三组患者E_2、E_2/T及PIN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E_2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r=-0. 318,P <0. 01)。E_2/T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r=-0. 355,P <0. 01)。校正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后,血清E_2和E_2/T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均仍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r=-0. 265、-0. 285,P <0. 05)。血清E_2以及E_2/T与骨吸收标志物β-CTX呈显著负相关(r=-0. 231、-0. 221,P <0. 05),但是校正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后,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患者全髋部位BMD随着和E_2、E_2/T呈正相关,在校正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_2以及E_2/T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老年妇女进行E_2以及E_2/T进行特异性检测有望于在早期对患者骨质疏松进行有效的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和总骨[型前胶原N端肽(PINP)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法 69例50~70岁绝经后妇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BMD),依据T评分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诊断。根据有无骨质疏松,将69例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健康组。测定所有妇女PINP和β-Crosslaps及雌二醇(E2)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β-Crosslaps和PINP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用β-Crosslaps诊断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最佳分界值为0.995ng/mL,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82.1%;用PINP诊断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最佳分界值为34.5 ng/mL,敏感性为65.9%,特异性为85.7%。结论β-Crosslaps和PINP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是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较理想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显示,β-Crosslaps比PINP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测定在脊柱脆性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骨质疏松脊柱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骨质疏松组,同时设立匹配的无脆性骨折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otal-PINP、β-CTX,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otalPINP、β-CTX数据经单样本Kolmogorov Smirnov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渐进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Total-PINP、β-CTX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清内骨转换产物水平低,可以提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骨转换明显降低,易发生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而探究以上指标在老年OP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徐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3例老年OP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同期体检为OP无骨折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OH)D、TRACP-5b、IL-7、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分析25(OH)D、TRACP-5b、IL-7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OP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70岁以下占比、血清25(OH)D和骨代谢指标钙(calcium,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RACP-5b、IL-7、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Ⅰ-type pre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血清25(OH)D及Ca水平均为老年OP骨折的保护因素,血清TRACP-5b、IL-7、P、PTH、BALP、BGP、PINP、β-CTX均为危险因素(均P<0.05)。Person相关性模型显示:骨代谢指标P、PTH、BALP、BGP、PINP、β-CTX水平与血清25(OH)D呈负相关(分别r=-0.730、-0.651、-0.615、-0.631、-0.566、-0.623,均P<0.05),与TRACP-5b呈正相关(分别r=0.822、0.780、0.759、0.686、0.627、0.699,均P<0.05);Ca与IL-7呈负相关(r=-0.705,P<0.05)。结论:老年OP患者血清25(OH)D、TRACP-5b、IL-7水平可用于初步判定患者骨代谢情况,从而为前期筛查和发现OP骨折风险提供一定依据,帮助OP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YP11A1基因rsrs900798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共420例,其中22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SNa Pshot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测定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观察该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otal-PINP、β-CTX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G、GT、TT三种基因型的Total-PINP、β-CTX检测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髋部、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Ward's三角5个部位GG、GT、TT三种基因型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标志物PINP和β-CTX可用来预测骨折危险性,但与CYPll Al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和其无明显关联,且该位点与骨折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对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男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和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以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值均较组内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802±0.107)g/cm2和(0.670±0.112)g/cm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ALP、PINP、β-CTx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ALP、PINP、β-CTx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和口服碳酸钙D3片的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形成,减少其骨吸收,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及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在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中的评估作用,为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准确性提供帮助,指导治疗。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绝经后女性120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资料、腰椎L_(2-4)以及大转子骨等骨密度,计算OSTA指数及FRAX(不含骨密度模型)指数的10年髋部骨折风险(HF)及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MO)。对比不同体重指数患者FRAX及OSTA;对比骨质疏松和非骨质疏松患者FRAX及OSTA;分析FRAX及OSTA与腰椎L_(2-4)以及大转子骨等骨密度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估两个指数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价值。结果超重及肥胖组OSTA指数较体重正常组高;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OSTA及FRAX指数(HF、MO)差异显著;OSTA评分与腰椎L_(2-4)、Wards三角、股骨颈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呈正相关,分别为r=0.435、r=0.411、r=0.499、r=0.500。MO、HF与腰椎L_(2-4)、Wards三角、股骨颈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相关呈负相关,MO:分别为r=-0.535、r=-0.702、r=-0.812、r=-0.733,HF为r=-0.463、r=-0.657、r=-0.721、r=-0.345;OSTA指数、HF、MO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56.50%和85.62%、87.44%和82.30%、87.50%和80.25%。P均0.05。结论 OSTA及FRAX均可协助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识别,指导预防和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209例50岁以上绝经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检测数据,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骨量减少组67例、骨质疏松组93例,对各组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50~<65岁患者4项骨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与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分别呈负相关(r=-2.89、-2.88、-2.55,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β胶原特殊序列呈正相关(r=0.756,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86,P<0.05);β胶原特殊序列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74,P<0.05).结论 对绝经后女性进行4项血清骨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全面并合理地评价患者近期骨代谢情况,辅助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特别是对于50~<65岁女性患者应积极干预,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后不同时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OVC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PKP,观察组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组术后1月使用唑来膦酸。比较2组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局部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检测2组骨转换生化指标(BTMS),包括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β-CTX);记录2组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腰椎及髋部BMD T值高于对照组, PINP、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VCFs患者行PKP后尽早使用唑来膦酸,可减轻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校正后凸角度,且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春前期无追赶性生长的小于胎龄儿(SGA)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在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SGA患儿44例为SGA组,健康儿童52例对照组。SGA组患儿予以rhGH 0.15IU/(kg·d),每日皮下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同时记录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生长速度、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结果治疗前SGA组PINP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78. 82±133. 91)μg/L比(650. 72±211. 84)μg/L],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0. 82±0. 31)比(0. 54±0. 17)μg/L],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t=2. 266、-2. 711,P<0. 05)。SGA组rhGH治疗前后PINP及β-CTX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GA组应用rhGH治疗3个月后PINP水平[(735.51±155.95)μg/L]及β-CTX水平[(1. 10±0. 28)μg/L]均较治疗前升高(t=4.763、2.479,P<0.05),其中PINP升高更显著,HtSDS与治疗前比较[(-2.68±0.54)比(-2.96±0.47)],差异有显著性(t=2.716,P<0.05);治疗6个月与3个月比较,PINP水平[(860.95±255.19)μg/L]、β-CTX水平[(0. 96±0. 34)μg/L]及HtSDS [(-2. 50±0. 52)]无明显变化(t=1.363、-0.833、1.611,P>0.05)。成骨指标PINP与IGF-1、IGFBP3呈正相关性(r=0.638、0.675,P<0.05),与破骨指标β-CTX无相关性(r=0. 338,P>0.05),PINP、β-CTX与HtSDS呈正相关(r=0. 656、0. 783,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可作为rhGH治疗SGA早期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骨质疏松相关骨密度、骨生化与骨转换等指标变化。方法应用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应用偶氮胂Ⅲ法检测血钙与钼酸盐法检测血磷,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 85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骨质疏松自我筛查(OSTA)指数属高风险22例,女性老年脑梗塞患者OSTA指数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TA指数风险分组与骨密度相关(P=0.01)。另外,男性与女性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清25(OH)D含量与骨形成指标(PTH、BGP、P1NP和BALP)均具有相关性(P〈0.01),女性患者血Ca2+、血P3+、25(OH)D3、PTH、BGP和P1NP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现象,且女性患者尤为严重,有必要进行骨质疏松综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期β-CTX、PINP、N-MID水平的变化。结果 MM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分期越晚PINP、N-MID越低,β-CTX越高。结论检测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可用于评价MM患者骨损害程度,骨代谢标志物可作为MM的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及无合并骨质疏松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INP和β-CTx,并对性别、年龄、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雌二醇(E2)、钙(Ca)、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PINP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及对照组(P均<0.05), 而T2DM无骨质疏松组PIN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βCTx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及对照组(P<0.01),且无骨质疏松组β-CTx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BMD呈负相关(r=-0.402),与ALP呈正相关(r=0.270);β-CTx与BMD、E2呈负相关(r=-0.457,r=-0.385),与ALP呈正相关(r=0.362),P值均<0.05。 结论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与PINP、β-CTx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二者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为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