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鸿雁 《现代康复》2001,5(8):149-149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的作用。方法 80例脑卒中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治疗。结果 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患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在评分在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差异(P<0.01)。结论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桦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78-3778
为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康复作用及其原理.将脑梗死患者20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操作简单,安全,能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部微循环,提高受损脑组织的供血及供氧,减轻脑组织坏死,加速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塞等病人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 对50例脑梗塞患者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测定脑血流动力学有关指标。如平均脑血流量(Qmean),特性阻抗(Zc),脑血管阻力(R)和平均脑血流速度(Vmean)等参数。结果 治疗后脑血管阻力(R)减小,平均脑血流量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后,脑血管阻力减小,脑血流量增加,说明使用该治疗仪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循环系统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采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治疗加康复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总疗程为0.5a。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系统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偏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过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作为治疗组,选取50例未给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的记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意识、语言、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有明显改善,总分平均值显降低(P<0.05)。结论: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意识、肢体活动、语言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 FM )GM FM‐B (53.5±9.4)分、GM FM‐C (30.1±10.5)分都高于对照组患儿GMFM‐B(46.2±7.3)分、GMFM‐C(25.6±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 FM )FM FM‐B (22.8±9.3)分、FM FM‐C (20.4±4.9)分、FM FM‐D (22.0±5.7)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FMFM‐B(17.6±7.4)分、FMFM‐C(16.1±5.2)分、FMFM‐D(18.4±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0.05)。观察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修复,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脑循环障碍所致全脑或局部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降低综合征。在我国约占老年期痴呆的30%~50%。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VD病人48例,对应用培磊能治疗的24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DSM-R(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VD的诊断标准。(1)患有脑卒中伴有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或同向偏盲等。(2)伴有痴呆: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伴有记忆和2个以上认知功能缺损(定向、注意、语言、视空间功能、运动自控行为),并经神经心…  相似文献   

9.
总结2008年1月。2008年7月期间50例患者284次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发现调节压力不准确是最主要的原因(占27.5%),其次为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压力不耐受(分别占17.6%,10.8%)。认为强化操作培训、加强患者的宣教,可有效减少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操作失误。  相似文献   

10.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后循环缺血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比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究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后循环缺血病例13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结果后循环缺血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7.7%。13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124例经NRI证实为后循环脑梗死,9例患者为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皿发作。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偏身无力76例(61.3%),言语不清74例(59.7%),眩晕69例(55.6%);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表现前3位分别为眩晕9例(100.0%),共济失调7例(77.8%),眼震6例(66.7%);MR累及最常见为桥脑40.3%(50/124);危险因素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者102例(76.7%),高血压者99例(74.4%),高LDL者95例(71.4%);后循环脑梗死发病机制中最常见的为栓塞66例(53.2%),其中心脏来源35例,动脉来源31例。结论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复杂,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可以对诊断有提示意义。头颅MRI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并使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疗效好,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康复作用及其原理,将脑梗死患者20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操作简单,安全,能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吩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连续14d;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按FMA及Barthel(BI)评分,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非药物”治疗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迫病人的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门诊符合八组标准的强迫症病人进行访谈及测评,资料齐全者共36例。结果:社会功能表现良好者占8.33%,尚好者44.45%,差者占47.2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症状多而重者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结论:强迫症存在社会功能障碍,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癌脑转移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01-2002-01住院的78例肺癌脑转移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脑转移发生率为8.5%,60例病理确诊中以腺癌最多见,占46.7%(28例),依次是小细胞癌33.3%(20例),鳞癌16.7%(10例),大细胞癌3.3%(2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易误诊占肺癌脑转移的38.5%,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病灶,以额叶、顶叶及颞叶多见,综合治疗(化疗,放疗和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减轻或消失,可延长生存2-8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预后差,及时发现及合理治疗可减轻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患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科妇科治疗仪(QK-S08D型)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促进病人痊愈,防止病情复发。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两组治疗对比,跟踪随访。其中应用抗菌药物配合全科妇科治疗仪(QK-S08D型)治疗为50例(以下简称全科组),采用抗菌药物配合微波理疗仪(ZW-1001型)治疗为50例(以下简称微波组)。结果:全科组和微波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0%;病情复发率分别为4%、20%:P〈0.05,用明显差异。结论:全科妇科治疗仪(QK—S08D型)利用其独特的多峰宽带能量纳米波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消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明显的消炎、止痛、消肿作用。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功能的变化。方法:20例符合AU/ARDS诊断标准的机械通气病人作为肺损伤组(Au组),同期机械通气而无肺损伤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NALI组)。入选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结果:本研究4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0例(25.0%),其中ALI组7例(7/40,占病人的17、5%),NALI组3例(3/40,占病人的7、5%),本组病人死亡7例(占17、5%),其中Au组死亡5例(占12.5%),NALI组死亡2例(占5.0%),所有死亡病例均并发MODS。Au组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与NALI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肺内分流(Qs/Qt)明显高于NAu组(P〈0、01)。发生Au的病人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正压(PEEP)明显增高,与NAu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小儿SIRS/MODS早期监测肺功能的改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ALI,阻止MODS的发生、进展.对降低危重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在岗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行为状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方法:对我院在岗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检验、后勤、功能、放射、药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针刺伤情况。被血液、体液污染情况。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操作时戴手套的习惯。结果:被渊查人员中有锐器伤史的占84.0%;有血液、体液溅到皮肤、粘膜、伤口的经历的占72.5%;在做有可能接触到病人体液、血液的操作时有蛾手套的习惯占64.5%。其中,医生有锐带伤者占87%,护士均有锐器伤史,后勤人员(清洁工)有锐器伤者占74.4%。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受锐器伤害情况严重及工作时易受血液、体液污染,仍有相当的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不戴手套。反映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的淡薄和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如何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试验用小型猪脑海马头部组织含水率,揭示深低温停循环时不同脑保护方法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1998—10/2000—02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16头。随机将猪分为4组:深低温停循环组,顺行脑灌注组,逆行脑灌注组,逆行脑灌注+尼莫地平组,每组4头。②鼻咽温降至18℃时分别给予如下处理90min;深低温停循环组通过上、下腔静脉放血至氧合器的静脉储血罐,冰袋敷头;顺行脑灌注组阻断降主动脉,通过主动脉弓灌注头臂三支血管,维持灌注压在50mmHg(1mmHg=0.133kPa)左右;逆行脑灌注组阻断降主动脉,结扎奇静脉,通过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维持灌注压在25mmHg左右;逆行脑灌注+尼莫地平组在体外循环开始10min内经氧合器的标本口加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其他操作同顺行脑灌注组。③复温120min至鼻咽温36℃。取左侧海马头部组织称湿质量,于110℃烘箱内干燥24h,测干质量,计算组织含水率。④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小型猪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脑组织含水率:逆行脑灌注组明显高于深低温停循环组、顺行脑灌注组和逆行脑灌注+尼莫地平组[(83.60&;#177;0.68)%,(81.52&;#177;1.16)%,(81.04&;#177;0.59)%,(80.92&;#177;0.74)%,F=9.22,P=-0.0019],而深低温停循环组、顺行脑灌注组、逆行脑灌注+尼莫地平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逆行脑灌注加重深低温停循环后的脑水肿,脑水肿可能是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一原因。②尼莫地平在深低温停循环时有降低逆行脑灌注引起的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克配合药物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应用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总结护理措施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6例,显效24例,占66.67%;有效9例,占25%;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结论: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治疗RA临床疗效显著,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在治疗过程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