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输液工具应用、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设计静疗现状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3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3个科室共1 076例住院患者,总输液率为79.1%,静脉输液工具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导管5种。其中,PICC使用率最高,占34.0%,主要用于肿瘤科;留置针使用率次之,占29.5%,主要用于内科;CVC使用率为14.9%,普遍使用于各个科室,用于外科和重症监护室最常见,PORT使用率最低,为0.7%,主要用于介入科。各科室使用的肝素封管液浓度为0~125U/mL。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基本已经普及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极少数还在使用肝素帽。结论肿瘤专科医院输液装置使用类型较多,其中以PICC置管为主,CVC仍然在外科及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ORT导管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规范护士操作,细划静疗质量标准,规范输液工具的使用,以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PICC和CVC在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空军总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6例,将26例经肘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设为PICC组,26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只置管设为CVC组.分别对留管时间、使用中感染率、护理工作量及远期疗效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PICC组留管时间长于CVC组;CVC组的感染率远高于PICC组;PICC组的护理工作量小于CVC组;远期治疗上PICC组的价值优于CVC组.结论 对于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VC.  相似文献   

3.
钱利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24-1525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保护外周静脉,避免因为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适,相对传统的CVC,减少穿刺的危险性和后遗症,同时它属于非手术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掌握的可由护士操作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虽然PICC相关的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低,但由于使用率高,也有相当多的严重感染发生。为更好了解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193例采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三种部位进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术的重症患者进行导管类型、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等相关性感染因素的分析,并针对其感染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加强CVC置管的无菌措施、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等.结果经精心有效的护理,193例患者中因导管堵塞3例,因感染拔管6例.针对CVC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相应护理,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为肿瘤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通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6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2组:PICC组106例采用直视穿刺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入PICC导管,CVC组100例在麻醉师会诊后按操作规程置入CVC导管。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96.2%比86.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6.6%比16.0%, P〈0.01);导管留置时间PICC 组为(140±9)d,CVC 组为(30±11)d,PICC 组较 CVC 组显著延长(P<0.01)。置管满意度PICC组为96.2%,CVC组为85.0%,PICC组较CVC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CC导管与CVC导管比较并发症少,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是肿瘤患者化疗和支持治疗较满意的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2种置管方式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差别.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PICC与CVC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对13项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36项研究,共4920例患者,其中PICC组2349例,CVC组2571例.PICC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CVC组.PICC组的血气胸发生率、误人动脉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均低于CVC组,但静脉炎发生率高于CVC组.结论 PICC具有操作简便,留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 CVC)在胰腺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减少静脉营养患者并发症及再次静脉穿刺发生率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胰腺炎需行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两组,50例PICC置管为A组,50例CVC置管为B组,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A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B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CC和CVC置管有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需较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PICC置管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CVC)2种置管导管末端异位情况。方法选择1656名共1799例次PICC/CVC置管后的肿瘤患者,常规胸部正位X线检查确认置管走向及导管末端位置,计算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对导管末端异位者进行调整并观察转归。结果 PICC置管失败率2.68%,CVC置管失败率0.3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胸部X线检查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4.84%,其中PICC末端异位发生率6.42%,显著高于CVC末端异位发生率4.01%(P0.01)。PIC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71.1%,CV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CVC置管相比,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较高,但较容易调整。PICC/CVC置管后应常规胸部正位X线片确认导管走向和导管末端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血流感染(CRBSI)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发生率及预防反复CRBSI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血液科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植入的血液肿瘤患儿的基本信息,回顾性分析CRB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6收治ICU内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CRBSI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r=0.225,P〈0.01)。CRBSI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G+菌)、革兰阴性菌(G-菌)、真菌各占67.16%、26.87%、5.97%,以耐药菌为主。结论:规范CVC无菌操作,加强导管护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病原学监测,是控制CRBS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传统的外周静脉留置针(STVDN)、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植入式输液港(PORT)3种不同的输液工具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1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其中静脉植入式输液港(PORT)组48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6例,采用外周留置针(STVDN)组46例,比较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5%,PORT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9%,STVDN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8.5%,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VDN组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6.5%,PICC组及PORT组为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2%,PORT组为0,STVDN组为6.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堵管发生率为6.5%,PORT组为2.1%,STVDN组为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血栓发生率为8.7%,PORT组为2.1%,STVDN组为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4.3%,PORT组为2.1%,STVDN组为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2.2%,PORT组为0,STVDN组为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ICC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ORT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输液工具的选择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应用各有利弊,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药物外渗发生率,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导管并发症方面,PORT并发症较PICC少,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PORT作为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的输液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nipherally inscrtcd ccntral cathcter 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两种方法优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PICC和CVC各66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为95.45%,CVC置管成功率为87.78%.二组无明显差异(P>0.05).导管阻塞发生率,PICC组为10.61%,CVC组为15.15%;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5.15%而CVC组局部感染率为7.58%,导管脱落发生率为3.0%,气胸发生率为7.58%误入动脉发生率为4.55%.结论两种导管成功率和一般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但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显著差异,对PICC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易操作、病人满意,又可避免严重气胸或误入动脉的并发症,适用于肿瘤患者的长期接受化疗药物,肠外营养及抗菌素等治疗,有利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导管(CVC)改良消毒方式及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CVC置管,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PICC置管时消毒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消毒组(A组)和改良消毒组(B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以及不同置管部位导管局部感染率情况.[结果]B组导管留置时间(32.96±14.51)d 明显长于A组(25.38±10.19)d ,B组导管局部感染率6.00%明显低于A组17.00%(P<0.05);两组CRI发生率分别为5.00%、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内静脉感染率、股静脉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改良CVC消毒方式有助于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导管局部感染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 114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 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nl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并发症,为置管前宣教和置管后护理提供根据.方法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2组,A组(n=52)采用PICC置管;B组(n=40)采用CVC置管,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B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断裂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肿瘤终末期、机体抵抗力差、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行PICC置管较为方便;需要长时间化疗.化疗间歇期需要适当活动,特别是乳腺癌术后术侧肢体需要锻炼的患者,以CVC置管为宜.行CVC置管时,正确固定、严格换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关芬  秦英  郑蓉  陈海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81-2182
近10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1].我科从2005年开始广泛开展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使用CVC、PICC置管化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罕见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亚  王芳  葛学娣  黄莹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24-1526,1536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两种置管途径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特点,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将1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CC组83例和CVC组82例,PICC组实施经肘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CVC组实施经颈内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患者的自觉舒适度、与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等。结果 CVC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PICC组(P〈0.05),PICC组的1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P〈0.05);发生与置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组低于CV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PICC组显著低于CVC组(P〈0.05);患者自觉舒适度PICC组显著优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是CHF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途径,CVC是CHF患者应急抢救的有效通道。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血流相关感染控制策略。方法从我院自行开发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软件中提取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了解中心静脉(CVC)留置的科室分布、疾病分布状况、感染情况与控制方法等。结果CVC置管的科室以ICU、心胸外科、肿瘤科、肾内科为主;基础病以肿瘤、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为主;238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5人6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8%;静脉炎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0.84%;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0.42%。结论建立软件与三级监控的系统,深入临床培训,限制插管地点与人员,缩短留置时间,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庄红  谈学灵  李春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63-1465
目的评价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使用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两组相关研究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2个研究,总样本量2943例次。PICC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血气胸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等共8项指标方面优于CVC组;在脉管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方面CVC组则较优;堵管发生率、导管渗漏率、局部动静脉损伤率、导管漂移率4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输入化疗药物时,PICC较CVC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瞻性研究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化疗静脉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1年2月~2003年6月,将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PICC导管通路、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NP),比较3种通路的优劣,予以χ2检验.结果PICC置管组与CVC置管组相比,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血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无中途脱管现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PICC置管在控制发生静脉炎和留置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但PICC组输液流速较慢,可能发生导管阻塞漂移及肺栓塞,是其潜在的缺点.结论在NSCLC化疗静脉通路中,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利于保护血管,但其远期的安全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