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区别。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Ⅱ联合CGMS为实验组,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检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波动值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5.0%)(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联合CGMS应用能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故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指尖血血糖监测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研究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第2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两组干预2周内的低血糖发生频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第2周末,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使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水平,且能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反复测量指端血糖所致的生理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120例,将孕期通过干预后血糖控制良好的76例孕妇为干预实验组,将未予孕期干预、血糖控制不佳者44例为干预对照组,同时,随机抽取110例血糖正常的分娩孕妇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实验组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FGR、糖尿病酮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干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有效干预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甚至达到正常孕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期相关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与分娩后婴儿结局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羊水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MI指数与孕期增长体重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高血压、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婴儿窒息、低血糖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缺氧性脑病与巨大儿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孕期日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42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 例。 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外,还给予特制的孕期日记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 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母婴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入院待产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难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日记干预可有效促进孕妇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入院的50例危重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系统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加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护理能力评分、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h P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突发问题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带泵教育时间、患者咨询次数与处理警报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与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顾颖 《妇幼护理》2021,1(2):335-337
目的 探讨 Orem 自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在本院治 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 Orem 自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没 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实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 Orem 自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c”治疗[即胰岛素泵(CS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4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佩戴CGMS24h后置入CSII,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人的剂量;对照组采用多点式血糖监测联合常规多次胰岛素注射,根据指血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及22:00、2:00血糖平稳度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的平稳度、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法对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的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应用CGMS,对照纽21例采用每天6次对照糖监测,连续7d监测两组平均血糖、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均值及全天胰岛素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糖尿病病人胃转流手术后应用CGM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5例。实验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变化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饮食干预,对照组给予末梢血糖监测及饮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变化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饮食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围术期中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围术期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术前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胰岛素泵治疗模式(CGMS+CSII组),组2术前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组3术前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MDI组),后两组采用指端血糖监测;比较3组治疗3d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低血糖次数。结果:治疗3d后CGMS+CSII和CSII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3餐后血糖、晚23:00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5.0%和60.0%,MDI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全日血糖稍低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达标率仅为10.0%;胰岛素泵治疗3d后患者的MBG和MAGE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CGMS+CSII组患者的MBG、MAGE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MDI组MBG、MAGE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治疗前CGMS+CSII组患者1d发现低血糖次数多于CSII组和MDI组(P〈0.05);治疗3d后CGMS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而CSII组和MDI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能全面提供血糖水平的信息,及时发现和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泵在临床上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脆性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8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6例(CSII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2例(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总天数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拟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血糖控制、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P<0.05)。CSII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5),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II组(P<0.05)。结论CSII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MSII更快速、有效、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4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GDM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9例、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人工测量血糖值(7次/d),观察组采用24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y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监测血糖,共观察3d。比较2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37例,发生率为42.5%,高于对照组的25.3%(χ2=6.219,P=0.013);观察组发生低血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0∶00-3∶00,有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为2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χ2=7.789,P=0.005)。 结论 24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传统方法能够更早识别低血糖反应,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指导GDM的个体化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GMS监测无知觉性低血糖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CGMS,对照组使用强生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2组对患者发生无知觉性低血糖的检测效果和住院期间控制血糖需支付的医疗费用.结果 实验组对Ⅱ型糖尿病治疗中无知觉性低血糖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控制血糖的平均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GMS能准确有效地监测无知觉性低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从而降低住院期间控制血糖需支付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的临床意义,为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5例T2DM 患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波动系数为≤2.0组和>2.0组,了解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日内的平均血糖水平(24hM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血糖波动系数、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点。【结果】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275例,发生低血糖126例(45.8%),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50例,发生低血糖18例(36.0%)。HBA1C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两组比较,血糖波动系数>2.0组较≤2.0组发生高血糖及血糖漂移≥11.1 mmol/L 的时间及幅度明显增多( P <0.05)。【结论】血糖波动系数>2.0组患者较≤2.0组血糖漂移于较高水平,漂移幅度增大,两组均有低血糖发生。CGMS有助于详细地评估T2DM患者血糖漂移变化的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或住院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B细胞功能变化。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治疗前、后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达到良好控制血糖,又能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的改善β细胞功能。而且用药依从性良好的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TM)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中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血糖监测知识教育,干预组接TTM干预方法,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6个月干预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得分为(17.89±2.67),(23.76±3.74)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5.27±2.35),(12.36±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92,8.863;P〈0.01);干预3,4,5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1~6个月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7.031,26.573;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BG、P2hBG分别为(5.83±1.45),(10.29±4.42)mmol/L,均低于对照组(7.63±1.64),(12.95±4.7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972,2.036;P〈0.05);其他血脂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有促进作用,建立良好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脂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生存质量、健康行为采纳率与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BMI指数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维度与总体生存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自主控制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血糖监测、低血糖预防措施与足部护理采纳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低血糖与服药不依从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