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诊断证实的3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CT报告梗阻部位正确33例,与临床结果对照符合率为91.7%;CT报告病因诊断正确29例,与临床结果对照符合率为80.6%,包括:粘连性梗阻13例,腹股沟疝2 例,肠扭转2 例,粪石性梗阻1例,胆石性梗阻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 例,小肠炎性病变1例,肠套叠2例,肠道肿瘤11例.结论 16排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46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间移行区是梗阻的可靠征象。近段肠腔扩张越明显,远端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肠壁增厚,延时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肠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对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通州三院及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肠梗阻39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在CT检查后均能明确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对肠梗阻部位判断正确37例,符合率为94.9%;病因诊断正确33例,符合率为84.6%。39例手术结果包括肠粘连14例,结肠肿瘤12例,后腹膜脂肪肉瘤1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3例,肠粪石2例,腹股沟疝2例,阑尾脓肿及肠系膜动脉血栓各1例,CT检查确诊33例。结论:CT能明确肠梗阻的诊断,快速显示梗阻部位和原因,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多排螺旋CT平扫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8月在我院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的19例肠梗阻病例,采用多层面重建技术对16层螺旋CT原始数据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CT诊断与临床手术结果或随访结果相符,其中CT扫描显示肠梗阻位于小肠11例,结肠8例;肠梗阻病因为肠粘连8例,肿瘤7例,肠套叠、胆石性肠梗阻各2例;单纯性肠梗阻15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仅依据横断面平扫图像确定梗阻部位16例.结合多层面图像重建技术确定梗阻部位18例.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明确肠梗阻的诊断、梗阻部位和梗阻病因以及肠道血运状态方面优于单纯的横断面图像,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粘连性小肠梗阻及其重要合并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影像表现和临床意义.结果:18例中16例与手术所见符合,2例误诊为肠扭转;16例均可见肠管"移行带".5例合并绞窄性肠梗阻,其中3例为粘连性肠梗阻合并肠扭转,2例为粘连带下疝形成闭袢,均与手术所见吻合;3例手术时发现有肠坏死,而CT未能作出提示.结论:肠管"移行带"是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较为典型的CT征象,多层螺旋CT诊断粘连性小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X线及螺旋CT检查,最终以手术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联合腹部X线在肠梗阻、各梗阻类型及梗阻原因中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螺旋CT与腹部X线单独应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联合X线可有效提高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鉴别其梗阻类型及原因,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80-4681
对比观察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其中40例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并归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X线摄片进行诊断归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诊断指标符合率及肠梗阻的诊断水平。通过两组梗阻诊断、梗阻原因和梗阻部位的符合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的符合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发现观察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不受体位影响,并且更容易发现梗阻原因等,更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增强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肠梗阻的非增强CT表现,其中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道肿瘤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2例(均为肠肿瘤并发肠套叠),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结果:粘连性肠梗阻、肠道肿瘤、粪石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肠系膜静脉血栓CT符合率分别为6/9、6/6、3/3、2/2、2/2、1/1.结论:非增强螺旋CT能对肠梗阻病因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螺旋 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各临床诊断指标的符合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梗阻诊断、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的符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诊断准确率明显高出对照组26.0%;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图像清晰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诊断肠梗阻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肠梗阻患者的X线平片和MS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44例行手术治疗,9例行保守治疗。结果:X线平片和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的病例分别为84.9%和100%。4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8例手术结果与MSCT表现相符,包括:肠道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肠扭转4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脐疝2例,回盲部憩室炎1例。结论:对肠梗阻的诊断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其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和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探讨(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梗阻CT表现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肠梗阻25例。结果小肠梗阻13例,结肠梗阻8例,大小肠同时梗阻4例。其中胆囊结石一十二指肠瘘1例,肠套叠3例,小肠淋巴瘤3例,小肠异物1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结肠癌8例,克隆氏病2例,小肠平滑肌瘤2例。结论CT检查在获取影像信息方面明显优于X线腹部平片和钡餐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肠梗阻部位及梗阻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1月26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26例中结肠恶性肿瘤13例(50%),小肠间质瘤4例(15.3%),小肠套叠2例(7.6%),腹股沟斜疝3例(11.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11.5%),肠系膜血管畸形1例(3.8%),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4例肠系膜血管病变还由DSA证实。本组应用64排螺旋CT病变定位准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率97%(1例炎性病变定性不清)。结论: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CT对肠梗阻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经手术治疗确诊肠梗阻病人,行腹部平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种方法在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2例肠梗阻患者,腹部平片确诊24例诊断准确率81.25%,CT确诊30例诊断准确率93.75%;腹部平片确诊肠梗阻病因17例诊断准确率53.13%,CT确诊28例诊断准确率87.50%;绞窄性肠梗阻5例,腹部平片确诊1例诊断准确率20%,CT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80%。结论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梗阻的部位、原因与是否为绞窄性梗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X线与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肠梗阻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CT检查,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等确诊结果比较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两种检查诊断类型符合率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等确诊,45例疑似病例中,38例确诊急性肠梗阻,发生率84.44%;单纯性梗阻12例,绞窄性梗阻15例,动力性梗阻11例。CT检查急性肠梗阻诊断类型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应用与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CT和消化道造影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40例全部作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28例进行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消化道造影见肠腔狭窄20例,充盈缺损19例,肠梗阻13例,管壁僵硬、粘膜破坏及环状皱襞消失主要见于恶性肿瘤。CT扫描发现腹内肿物28例。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有良好的显示,还可以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粘膜面,仍是小肠原发性肿瘤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CT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恰当地结合应用可以提高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16排螺旋CT作脑血管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VR、SSD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本组29例,包括正常15例,异常14例,其中Willis环发育异常8例,动脉狭窄6例,血管闭塞2例.动脉瘤3例,AVMl例。结果 16排螺旋CT颅内血管成像清楚显示颅内血管,能显示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形成、大小。结论 16排螺旋CT的CTA是一种显示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对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腹部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近年来514例肠梗阻病例,其中46例经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1.6岁,对x线腹部平片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病因的推断、梗阻程度的判断及有无绞窄性梗阻。结果46例经手术证实病例中,机械性梗阻45例(含绞窄性梗阻12例),误诊3例。其中小肠梗阻23例,结肠梗阻21例,2例伴有肠穿孔:结论x线腹部平片与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方法,CT检查对梗阻病因、部位、类型的判断有其明显优势,尤其是绞窄性梗阻时肠系膜的变化有其较明显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梗阻移行带的显示率,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怀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所有病例均采用GE公司Highspeed NX/i螺旋CT行全腹部(自膈顶到耻骨联合)扫描,螺距=1,层厚8—10mm。16例静脉增强后扫描。2名高牟资放射科医师读片。移行区行5ram层厚/2.5mm间隔重建。结果48例不明原因肠梗阻患者中,CT诊断肠梗阻的43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有40例,CT诊断准确率93%,35例明确显示移行带,显示率81%。结论腹部CT检查能方便、有效地显示移行带,从而发现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原因,为临床医生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