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16例胸腺瘤患者中,肿瘤直径8cm以上者占40.5%,组织病理学分型以B2、B3型多见,手术分期以较晚的Ⅲ、Ⅳ期为主。5年总体生存率为53.9%;肿瘤直径在8 cm或以下者的5年生存率为73.2%,8 cm以上者为45.5%(P=0.015);WHO分型中A~B1型与B2~B3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和46.0%(P=0.013);Masaoka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39.1%(P=0.001);完整手术切除、部分手术切除与未手术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33.3%和10.0%(P=0.000)。结论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瘤患者的基石。肿瘤大小、WHO病理分型和Masaoka分期及完整手术切除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WHO(2015)诊断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AB、B1、B2、B3胸腺瘤分别有4例(6.35%)、15例(23.81%)、15例(23.81%)、16例(25.40%)和5例(7.93%),化生性胸腺瘤2例(3.17%),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3例(4.76%),胸腺癌3例(4.76%),其中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不典型类癌。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均表现为纵隔占位。依照Masaoka临床分期,63例患者中Ⅰ期20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卡方检验结果示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型靠后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其Masaoka临床分期也较高。41例获5~47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例因胸腺瘤引发的MG而死亡,组织分型为B3型,Masaoka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死因不明,组织分型为B2型,Masaoka分期为Ⅱ期。另2例死于胸腺鳞状细胞癌,Masaoka临床分期为Ⅳ期。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各具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形态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WHO组织学分型可帮助评估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瘤最新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发生率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胸腺瘤根治手术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最新WHO病理分型及传统Masaoka临床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类,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MG发生率及手术预后情况。结果 WHO病理分型中A型与AB型主要为良性病例,B型、C型以恶性病例为主。B2型更容易发生MG。WHO病理分型与Masaoka临床分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经手术治疗患者治愈42例,缓解28例,进展8例,死亡7例。胸腺瘤手术方式及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最新WHO病理分型能有效区分胸腺瘤良、恶性,结合Masaoka临床分期对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临床分期及手术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良、恶性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并辅以放疗、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我院外科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2004年)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根据临床和随访结果并对其预后与Masaoka临床分期等各因素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本组48例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A型4例(8.3%),AB型3例(6.3%),B1型9例(18.8%),B2型8例(16.7%),B3型11例(22.9%),C型13例(27.1%)。临床分期:Ⅰ期12例(25.O%),Ⅱ期4例(8.3%),19期13例(27.1%),Ⅳ期19例(39.6%)。Ⅰ、Ⅱ、Ⅲ、Ⅳ期胸腺瘤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68.3%、35.8%;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66.5%、39.7%、18.6%,并且患者的生存率与Masaoka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是胸腺瘤患者最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Masaoka临床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患者生存的最重要的预后参数.组织学分型和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是影响胸腺瘤患者术后毕存的雷兽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胸腺瘤的远期疗效,探讨预后因素。方法 72例胸腺瘤患者,浸润性与非浸润性分别为56例、16例,Masaoka分期Ⅰ期16例,Ⅱ期32例,Ⅲ期18例,Ⅳ期6例,术后均进行了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全组5 a生存率为71.6%,全组完全切除和不完全切除组5 a生存率分别为88%、51.3%,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5 a生存率分别为93%、83%、62%、46%。结论胸腺瘤治疗应尽量完整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提高远期疗效。胸腺瘤的预后因素与Masaoka分期及手术切除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腺癌的治疗模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8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及煤炭总医院病理确诊的135例胸腺癌,男87例,女48例;中位年龄53岁;鳞癌78例,小细胞癌11例,淋巴上皮样癌13例,腺癌3例,分化差的癌30例.采用Masaoka分期系统对胸腺癌进行术前分期: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60例,Ⅳ期49例;接受手术93例:其中根治性切除50例,姑息性切除26例,探查17例.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存率及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随访13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32个月.结果 全组胸腺癌病例中,3年累积生存率为59.3%,5年累积生存率为48.2%,10年累积生存率为29.3%.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51.9%、61.7%及31.9%,不同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5,P=0.012);单因素分析表明Masaoka分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手术方式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胸腺癌预后较差,手术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与WHO组织学分型及其简化分型[低危胸腺瘤(A、AB、B1型)、高危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C型)]进行对比.结果 胸腺癌的长、短径均大于低、高危胸腺瘤(P均<0.05);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非局限、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在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均较在低危胸腺瘤中更常见(P均<0.05).结论 MSCT能够反映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其组织学类型和判断预后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胡丹  陈刚  郑雄伟  郑天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6):410-413,I0008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96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CD5、Syn、CgA、TdT,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本组96例胸腺瘤中A型8例,AB型6例,B1型18例,舵型15例,B3型23例,C型26例。Masaoka分期Ⅰ期23例,Ⅱ期9例,Ⅲ期26例,Ⅳ期38例。96例胸腺瘤上皮细胞CK均(+),10例B3型和21例C型胸腺瘤上皮细胞CD5(+),9例B3型胸腺瘤和16例C型胸腺瘤上皮细胞Syn、CgA(+),A型、AB型、B1型、舵型胸腺瘤淋巴细胞均TdT(+),仅有3例B3型胸腺瘤淋巴细胞TdT(+)。随访资料结果显示,Masaoka临床分期中Ⅰ、Ⅱ期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6.3%,Ⅲ期为68.4%和39.9%,Ⅳ期为36.3%和19.4%;且患者生存率与Masaoka分期密切相关。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学分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TET的术前CT表现,并与2004年WHO分型标准比较,探讨不同组织类型TET的CT特征。结果 108例中,A型胸腺瘤3例,AB型30例,B1、B2、B3型分别为15例、29例、9例,胸腺癌22例。合并重症肌无力(MG)者32例(32/108,29.63%)。合并MG患者中,B型胸腺瘤者明显高于其他分型[45.28%(24/53)vs 14.55%(8/55),χ2=12.23,P<0.001]。胸腺癌最大径>5cm者多于胸腺瘤[72.73%(16/22)vs 44.19%(38/86),χ2=5.708,P=0.017]。A、AB、B1型胸腺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B2型多呈分叶状,胸腺癌形态多不规则(χ2=32.917,P<0.001)。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坏死囊变发生例数分别为6例和10例,明显高于其他胸腺瘤[51.61%(16/31)vs 24.68%(19/77),2χ=7.322,P=0.007]。与B1、B2、B3型相比,A、AB型、胸腺癌强化程度以中度强化为主[58.18%(32/55)vs 30.19%(16/53),2χ=11.820,P=0.001]。胸腺癌影像分期多为Ⅲ期,与其他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55%(12/22)vs 13.95%(12/86),2χ=38.958,P<0.001]。影像分期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548,P<0.01)。结论不同组织类型TE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可在一定程度预测TET组织学类型,提示临床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病理与重症肌无力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胸腺瘤分类标准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胸腺瘤最新 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 MG)发生率、 Osserman分型及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 1974/2000 105例因胸腺瘤行胸腺切除的患者,分别应用胸腺瘤的传统病理分类法、 Levine Rosai分类法及最新 WHO分型标准对胸腺瘤分类,并在 MG发生率、 Osserman分型及手术预后等方面统计比较.结果 ( 1) A型+ AB型良性例数较多, B型恶性例数较多,体现出 A型及 AB型胸腺瘤良性的特点.( 2) B3型较 A型及 AB型易合并 MG(χ 2 = 3.294 8, P= 0.07), C型 13例均未合并 MG. B3型胸腺瘤合并 MG的手术危象发生率比 A型+ AB型、 B1+ B2型高,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手术危象与 Masaoka分期的良、恶性程度明显相关(χ 2= 4.218 8, P= 0.04) ,主要集中在 Osserman改良分型Ⅱ b型及Ⅲ型(χ 2= 13.099 4, P< 0.001).结论胸腺瘤最新 WHO病理分型对于区别良恶性肿瘤有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胸腺瘤 MG易患性不同,并且结合 Osserman临床分型、 Masaoka病理分期对提示术后危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其WHO组织病理学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按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简化型分组进行对比。结果:胸腺上皮肿瘤的MSCT侵袭性征象包括轮廓不规则、肿瘤-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呈灌注型、纵隔脂肪线消失及瘤-肺界面毛刺影,这些特征在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中均较低危胸腺瘤中更常见(P均<0.05),而肿瘤周围淋巴结肿大在胸腺癌中出现频率较低危胸腺瘤及高危胸腺瘤高(P均<0.05)。结论:MSCT能够反映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其组织学类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胸腺瘤患者能谱CT参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以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检查应用于不同分型胸腺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穿刺活检检查发现,83例胸腺瘤患者中42例为B1型,21例B3型,7例A型,5例AB型,5例B2型,3例C型;经Kappa一致性度量,能谱CT诊断不同分型胸腺瘤结果和穿刺活检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9,P0.001);能谱CT诊断不同分型胸腺瘤的准确率为90.36%。结论 能谱CT诊断不同分型胸腺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120连接蛋白(p120ctn)、Kaiso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7例胸腺瘤、3例胸腺癌和18例正常胸腺组织中p120ctn、Kaiso和MTA2的表达。结果正常胸腺上皮细胞中p120ctn为细胞膜(+),Kaiso和MTA2为(-)。胸腺瘤细胞中出现p120ctn胞膜弱(+)和胞质异位(+),阳性率为76.6%(105/137);在胸腺瘤细胞胞质中,Kaiso阳性率为69.3%(95/137);MTA2主要表达于胸腺瘤细胞核,阳性率为70.8%(97/137)。胸腺瘤细胞中,p120ctn异位胞质表达、Kaiso胞质表达及MTA2核表达阳性率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59,P<0.001;Kappa=0.512,P<0.001;Kappa=0.652,P<0.001)和相关性(r=0.733,P<0.001;r=0.652,P<0.001;r=0.708,P均<0.001),并与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高危(B2、B3型)胸腺瘤组的p120ctn、Kaiso和MTA2阳性率均高于低危(A、AB和B1型)胸腺瘤组(P<0.001),MasaokaⅢ/Ⅳ期胸腺瘤组均高于Ⅰ/Ⅱ期胸腺瘤组(P<0.001)。结论 p120ctn和Kaiso同时胞质(+)及MTA2胞核(+)增强与胸腺瘤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呈正相关,3种基因表达的定位和强度可反映出胸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原发灶及转移灶放疗在Ⅳ期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潜在的影响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288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伴有1~3个转移灶),经4~6个周期化疗有效后,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化疗组,放疗组给予胸部以及部分转移灶放疗,放疗组原发灶照射剂量为肿瘤吸收剂量(DT)56~60 Gy/(28~30)次,转移灶照射剂量为DT 30~56 Gy/(10~28)次,观察两组疗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析预后因素,同时评估不良反应等。结果放疗组有效率为31.91%,肿瘤控制率为87.23%;化疗组有效率为22.44%,肿瘤控制率为71.47%,放疗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8.94%、20.57%、15.60%;化疗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8.57%、10.20%、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15%、29.79%、16.31%;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41%、19.05%、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功能状态评分较好、腺癌、体质量下降<5%、肺内转移、接受放疗是患者无进展生存率较高的预后因素,女性、功能状态评分较好、体质量下降<5%、转移数目较少、肺内转移、接受放疗是患者生存率较高的预后因素。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对于转移灶数目较少(寡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后予以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但是尚需进一步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亚型对新辅助化疗(TE方案)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接受TE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依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 2+型和Basal-like型。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basal-like、HER 2+型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4.8%、50.0%,显著高于Luminal A型(15.2%)和Luminal B型(22.2%),P<0.05;basal-like、HER2+型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1.0%、27.8%,显著高于Luminal A型(4.5%)和Luminal B型(5.6%)(P<0.05);basal-like与HER 2+型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8%、82.8%)、3年总生存率(83.4%、89.6%)显著低于Luminal A和B型的无瘤生存率(92.0%,91.6%)和总生存率(97.3%,94.4%)(P<0.05)。结论:分子分型可作为TE方案治疗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预测因子。basal-like及HER 2+型对化疗更敏感,但3年生存率较差。  相似文献   

16.
胸腺癌5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梅  宋欣  陈玲红  李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09-412,i0008
目的总结胸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光镜观察肿瘤形态,并根据WHO(2004)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分期,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E1、AE3、Syn、CgA、CD5表达。结果本组58例胸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为40例,Ⅱ期患者为11例,Ⅰ期患者为7例。其中包括21例(36.2%)鳞癌、6例(10.3%)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1.7%)未分化癌、2例(3.4%)肉瘤样癌、5例(8.6%)典型类癌、13例(22.4%)不典型类癌、10例(17.2%)小细胞癌。28例神经内分泌癌、14例鳞癌和1例淋巴上皮瘤样癌Syn和CgA( ),18例鳞癌、2例淋巴上皮瘤样癌及1例肉瘤样癌CD5( )。结论借助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胸腺癌可与转移癌及恶性间皮瘤、滑膜肉瘤、生殖细胞肿瘤、副节瘤和淋巴瘤等鉴别。完整切除肿瘤及术后辅以放、化疗可提高胸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巨块型宫颈癌 b期术前介入化疗加血管栓塞的远期疗效。方法术前介入化疗加血管栓塞组 (A组 )及术前放疗组 (B组 ) ,治疗后 2~ 4周两组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A、B两组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91.0 1%、88.48%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79%、73 .3 7% ,A组复发率 2 1.7%低于 B组 48.6% (P<0 .0 5 ) ,两组并发症均可治愈。结论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但术前介入化疗加血管栓塞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尤其是腺癌患者 ,延长无瘤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1],源于胸腺上皮细胞,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目前,TETs的手术方式、WHO病理组织学分型和临床Masaoka分期已成为公认的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因其镜下结构复杂多变,TETs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仍存在挑战。TETs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主要依赖于常规CT影像学。目前随着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阴道癌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原发性阴道癌76例,Ⅰ期2例,Ⅱ期40例,Ⅲ期28例,Ⅳ期6例;鳞癌62例,腺癌14例;单纯放疗41例,放化疗同步35例.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为56.6%,Ⅱ期、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及46.4%(P=0.04),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腺癌患者(P=0.021).病变局限在阴道1/3段患者5年存活率高于病变>1/3段患者(P=0.004),放化疗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于单纯放疗患者(P=0.043).结论 原发性阴道癌的预后与分期、阴道受侵长度、组织类型、治疗方法有关.放疗是原发性阴道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同步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肿瘤大小在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超声、病理以及临床资料,对148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移植术后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3%、45.6%、35.4%和32.1%;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7%、44.3%、38.5%和34.5%;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的总发生率为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总直径(χ2=15.098,P=0.001)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因素,肿瘤总直径(χ2=29.038,P<0.001)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总直径(R2=1.610,P=0.008)是影响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总直径(R2=2.206,P<0.001)是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总直径是独立性的预后影响因素,超声检测肿瘤大小有助于患者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