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电极射频治疗肿瘤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灶的大小与功率及时间的关系。超声与肉眼病理测值的关系。消融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法 新鲜离体牛肝5只,电极置于距肝表面1cm,4cm处,用不同功率和时间实验,牛肾2只,将肾放在肝上,电极置于距肾表面1cm深处,观察肾和肝脏表面的变化。结果 消融灶超声表现为强回声,肉眼病理为椭圆灰白色区,时间相同,功率不同或时间不同,功率相同时,消融灶的肉眼解剖测值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与超声测值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距肝表面1cm消融时可见肝表面局部呈灰白色,4cm消融肝表面局部无变化,肝肾重叠放置时,可见肾脏前后两表面,与肾脏接触的肝表面呈灰白色改变。结论 射频消融灶大小不随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超声化肉眼解剖测值大,近表面处的消融灶可伤及表面结构及临近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使用新型微波天线对离体猪肝消融的实验研究,探讨相同功率/不同消融时间的凝固范围及碳化区范围的差异。方法采用的KY-2000型微波治疗仪(微波频率2450 MHz,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研制生产)在同种功率(50 W)、不同时间下(300、600、900 s)以连续波的工作方式,新型微波天线直接插入离体猪肝造成组织凝固区及碳化区范围。结果同种功率,不同时间下消融的形态均为椭球形,在功率为50 W、时间为600 s的情况下,凝固区及碳化区的范围最理想。结论新型水冷式2450 MHz微波天线可以有效地凝固肝组织,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凝固范围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大,但到一定范围后,单纯的延长作用时间对凝固区横径、厚度的增加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肝组织凝固灶短轴径(SD)与微波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新型内冷微波天线,取10 min和20 min两个时间段与不同功率条件组合,凝固离体猪肝和活体狗肝,完成后分别测量凝固灶的SD和长轴径(LD),比较相同时间与功率条件下离体猪肝与活体狗肝消融灶SD、LD和SD/LD(其值越接近1.0凝固灶形念越接近球形),并分析SD与功率的关系.结果 相同条件下,活体狗肝凝同灶SD和LD均较离体猪肝小(P<0.01);而SD/L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离体肝相似,活体肝凝固灶SD与功率的关系表现为高度近似的线性关系(r界于0.96~0.99之间,P<0.01),其线性拟合方程截距减小,斜率增大.结论 离体肝和活体肝组织的微波凝固灶SD大小在一定条件下与功率呈高度近似的正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低杆温微波电极扩大肝脏消融范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微波消融技术以扩大肝组织凝固范围,为临床改善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水冷式低杆温微波电极对离体新鲜猪肝行微波消融,单次能量输出60~90W,5~25min,观察不同消融条件造成的组织凝固范围和形态。结果:单次能量输出造成的组织消融范围为(4.5~8.3)cm×(3.0~6.1)cm。单纯增加输出功率时,凝固灶以纵径增长为主,只有同时延长消融时间才可获得纵横径的显著增大,70~80W,25min最接近类圆形,是比较满意的消融条件。结论:加大微波的输出功率和延长消融时间可以显著扩大肝组织凝固范围,结合使用低杆温电极,临床治疗肝癌时可望改善局部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RTE)定量评估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肌组织消融范围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单导水冷2 450 MHz微波,作用功率50 W,作用时间200 s,消融离体猪臀部肌组织,消融前及消融后行RTE,测量消融后弹性成像图蓝色+绿色区,并与大体标本消融区实测值相比较,分析RTE测值与消融后大体标本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MWA后RTE显示消融灶呈椭圆形,中心为较均匀蓝色,周边呈宽度较均匀一致绿色,与周围混杂颜色的正常组织分界清楚.RTE测值与消融灶大体标本测值相关系数r=0.78 (P=0.000).结论 RTE可望较准确评估MWA肌组织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初始功率、射频时间、射频针等因素对消融效果的影响,评价超声判断消融区的价值。方法超声全程监控下对新鲜离体牛肝进行冷循环射频消融,单电极针作用下观察不同初始功率(80W、120W)和不同射频时间(5min、8min、10min)消融灶的实时演变过程,此外进行5min射频时间下不同初始功率(80W、120W)的集束针实验。实验结束后纵剖开标本,肉眼观察消融灶形态,并测量其大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消融灶病理学变化。结果肉眼测量消融灶显示:初始功率80W组消融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扩展速度呈减缓趋势,初始功率120W组消融灶随时间扩大不明显;在射频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初始功率120W组消融灶大于初始功率80W组,时间延长后两者差别缩小,射频时间达10min后两者形成大小相似的消融灶。集束针所形成消融灶的纵横比小于单电极针,剖面更接近圆形。超声显示强回声区范围与实际消融区有一定误差,纵径多大于实际,横径受声影遮盖难以测定,在大消融灶中往往小于实际。光学显微镜下消融区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的射频时间和初始功率对冷循环射频消融能力有一定影响,高初始功率在增加产热的同时也降低热能传导,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与单电极针相比,集束针形成的消融灶更接近实体肝肿瘤形态,对2cm左右的小肝癌疗效更可靠。超声可用于引导射频定位,但不能准确判定消融区边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电极射频对离体和活体动物肾脏的作用,消融时间和功率对消融灶的影响及超声在评估消融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新鲜离体猪肾10枚,杂种犬4只。在离体猪肾的上、下极和中部进针1cm,30个离体靶点随机分两组,每组15个,分别应用5W和10W的初始功率进行消融。活体狗16个靶点初始功率为40W。用实时超声、4h后超声和病理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消融灶大小和电极伞径相似,初始功率不同所产生的消融灶大小差异无显著性。超声显示消融灶为边缘极不规则的强回声,肉眼观察离体肾为棕褐色类圆形、活体肾为楔形的凝固性坏死。实时超声所测消融灶值均明显大于肉眼测定值和4h超声测值(P<0.005),4h后超声测得消融灶明显小于肉眼值(P<0.05)。结论消融灶的大小不随初始功率和时间增加而增大。超声能准确引导定位,消融灶显示不规则的强回声,但不能反映消融灶的大小。根据伞径预测消融灶的大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实验手段探讨超声弹性成像(EI)在肝脏凝固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新鲜离体猪肝,通过无水乙醇注射和微波消融两种方法产生不同形态的凝固灶,观察实验前、后的EI图,利用虚拟声触诊定量(VTQ)技术测定作用区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实验结束后切开标本记录实际凝固灶形态、范围.结果 无水乙醇注射和微波消融均可使局部肝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EI图上表现为红色硬变区,且不随时间延长而衰减,较常规二维超声更接近凝固灶形态,但与实际仍有一定差异.作用区的剪切波速度较实验前明显增高(P<0.01),也表明凝固性坏死的肝组织硬度增加.结论 EI可从力学角度提供凝固灶信息,应用简捷、无创,是常规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背景:微波高温可直接灭活骨肿瘤细胞,并且可维持骨的支架作用.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离体状态下正常骨组织的消融作用.方法:采用微波消融治疗仪对新鲜离体猪骨干骺端进行消融,功率分别为60,70,80,90,100 W,消融时间300 s,微波频率2 450 MHz.刻度尺测量凝固区最长直径及最短直径;取凝固区标本,光镜及电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置入式微波在不同功率下消融形态基本恒定,纵面上看类似一个椭球形,横面上看类似一个圆形,微波消融范围随着功率的增加明显增大,光镜下未见变化,电镜下可见经微波消融后的骨组织骨细胞核消失、空泡化,呈现完全坏死.说明置入式微波对离体状态下正常骨组织有消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对离体猪肾的凝固作用,为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肾脏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采用KY-2000型微波治疗仪和水循环内冷式微波天线以不同作用功率、时间对离体猪肾进行微波凝固,观察微波凝固过程,分析凝固灶范围与功率和时间的关系.结果 超声可清晰显示微波针在肾实质内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灶大体标本不同区域与弹性成像图相应区域问的关系,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微波消融组织病理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单导水冷2450MHz微波,作用功率50w,作用时间200s,消融离体猪臀部肌组织,消融前、消融后即刻行静态超声弹性检查,分别测量弹性图的蓝色区及蓝色区+绿色区大小。消融后测量大体标本灰白色+灰粉色区及灰白色区大小。大体标本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消融区域组织细胞变化,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大体标本测值及镜下检查结果同弹性图相应测值。结果共进行了30次微波消融,形成30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最终均能获得满意的弹性成像图。消融后消融灶剖面大体观呈以天线为长轴的椭圆形,由中心向外依次分为:棕黄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完全破坏、崩解;灰白色区,硬而致密;光镜下肌细胞凝固性坏死;灰粉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细胞问水肿。消融后,弹性图像显示消融灶呈椭圆形,中心为较均匀蓝色,周边呈宽度较均匀一致绿色,与周围混杂颜色的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弹性图蓝色区+绿色区(灰白色区+灰粉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50±0.289)、(2.773±0.264)、(2.223±0.229)cm,大体标本总消融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68±0.277)、(2.668±0.337)、(2.291±0.378)cm。2种方法长、宽、高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8、1.994、1.078,P均〉0.05),且有相关性(r=-0.86、0.69、0.62,P均〈0.01)。弹性图蓝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307±0.231)、(2.260±0.269)、(1.827±0.271)cm,大体标本灰白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280±0.273)、(1.980±0.373)、(1.840±0.297)cm。2种方法长、高测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76、0.238,P均〉0.05),且有相关性(F0.76、0.71,P均〈0.01)。结论微波消融后超声弹性图像的蓝色区+绿色区与消融灶标本灰白色区+灰粉色区(凝固性坏死区+水肿区)相对应,蓝色区与灰白色区(凝固性坏死区)相对应,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初步反映组织的热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组织微波消融的周围温度变化情况,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微波输出功率20w、30W及40w消融12只家犬两侧脑组织180s,记录微波消融过程中微波天线周围0.5cm、1.0cm、1.5cm及2.0cm处温度上升变化。术后1h内行超声检查观察消融灶,并取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消融术后11只家犬观察期内基本状态良好,1只家犬于术后呼吸变深大并于2h内死亡。消融过程中,距离消融中心0.5cm处测温针温度升高迅速,20w消融时最高温度为(96.40±1.46)℃:30W及40w消融时最高温度均达到100℃。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0cm处温度升高较快,最高温度均高于46~C。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5cm处温度升高较慢,20w及30w消融时最高温度低于46℃,40W消融时最高温度高于46℃。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各功率消融时最高温度均低于46℃。距离消融灶中心1.0cm、1.5cm及2.0cm处最高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6.78、2640.64和3025.53,P均〈O.05)。消融灶长径、宽径及水肿宽度随消融功率增大而增大。功率为20w、30W及40W消融灶长径分别为(29.3±1.8)mm、(32.7±2.1)mm和(34.2±2.4)mm;宽径分别为(22.5±1.5)lnln、(23.7±1.7)mm和(27.1±2.0)mm;水肿带宽度分别为(2-3±O.4)mm、(2.6±0.4)mm和(2.7±0.5)mm。采用不同消融功率,消融灶长径及宽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14.49,P均〈0.01),水肿带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4,P=0.169)。结论微波消融是一种对相对安全的介入治疗手段,距离消融中心距离越近,功率越大,消融灶越大,最高温度越高,且温度升高越快,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扩大超声引导下实验家犬脑组织微波消融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脑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不同微波功率(20 W、30 W、40 W)及不同消融时间(60 s、90 s、120 s、150 s、180 s)随机作用于20只家犬脑组织,术中监测颅内压并应用电生理监测仪监测脑电图变化,术后1 h超声探测消融灶声像图变化,术后4~5 h取实验犬脑组织观察消融灶大体及镜下病理变化并测量水肿带宽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消融灶长径、宽径与微波输出功率及时间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1)20只实验家犬中10只完成颅内压监测,其中8只从消融开始至消融结束30 min内颅内压未见明显变化;2只颅内压显著升高.(2)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消融灶波形平直,平均波幅(5.7±1.61)μV,消融灶旁开0.3 cm处以弥散性δ和θ波为主,消融灶旁开0.6 cm处以δ波为主.(3)病理大体标本显示微波消融灶呈椭圆形,随着消融时间及功率增加,消融灶长径(L)及宽径(W)均呈线性增加,消融灶长径、宽径与微波输出功率及时间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L=0.038P+0.009T,W=0.012P+0.007T.结论 实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20 W×60 s~40 W×150 s时间功率组合范围内,消融灶随微波输出功率及消融时间增加而消融范围增大,在此时间功率组合范围内增加脑组织微波消融范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经常有心率增快和舒张功能异常,运动性呼吸困难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常见表现,本研究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脏功能参数及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2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和心房利钠肽(ANP)检测,并与30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另外,21例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观察运动高峰BNP与心肺运动试验VE/VCO2斜率相关性。结果32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18例为缺血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静态心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左室内径明显增加(P〈0.05),短轴缩短率明显异常(P〈0.05)。左房内径无明显增加,左室射血距离减低(P〈0.05),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无明显差别。心力衰竭组BNP水平[(13±11)pmol/L],较对照组[(4.6±2.1)pmol/L]明显增加(P〈0.05)。BNP与ANP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1)。心脏内径大小对BNP和ANP无明显影响。BNP水平与心率、射血时间、充盈时间、E/A比值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1、-0.41、0.62(P均〈0.01),与左室内径和心房内径无相关性。ANP水平只与E/A比值高度相关(r=0.55,P〈0.05)。运动高峰BNP浓度与VE/VCO2斜率正相关(r=0.70,P〈0.01)。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及运动呼吸困难程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徐长芬  雷森  鲁跃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23-1125
目的研究射频心外膜消融Marshall韧带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将20只犬随机分为消融组及对照组,各10只,于心外膜Marshall韧带注射肾上腺素+短阵快速刺激诱发房颤,消融组以心外膜射频消融,对照组假消融。分别于建立房颤模型前后及消融或假消融后测定左上下肺静脉及左心耳不应期和房颤诱发率。术毕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消融组、对照组组内房颤模型建立前后房颤诱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或假消融后,消融组房颤诱发率降低(P〈0.05),对照组房颤诱发率无明显变化(P〉0.05)。消融组房颤模型建立前后及消融后左肺静脉不应期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房颤模型建立前后不应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组织学检查示射频消融后Marshall韧带组织凝固性坏死。结论射频消融Marshall韧带治疗房颤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癌(minimal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MBC 90例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MBC超声诊断正确58例,误诊32例;20例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0例误诊为小叶增生,2例误诊为乳腺腺病。肿物最大径0.5~1.0 cm 55例,超声诊断正确37例,误诊18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边缘、微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最大径≤0.5 cm 35例,超声诊断正确21例,误诊14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纵横比、结节数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误诊32例中肿物最大径0.5~1.0 cm与≤0.5 cm患者肿物的边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C超声检查肿物最大径0.5~1.0 cm时表现为边缘清晰及无微钙化等良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肿物最大径≤0.5 cm时表现为纵横比1及多发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前后的弹性变化以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消融范围的显示能力。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并获得完全消融的肝脏肿瘤患者57例共57个病灶,平均直径(2.4±1.1)cm。分别于消融前及消融后30 min、1 d、1个月进行SWE,测量消融灶的杨氏模量最大值(SWE_max)、最小值(SWE_min)、平均值(SWE_mean)及离散度(SWE_SD)。比较肝脏肿瘤消融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杨氏模量值。选择经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持续消融12 min的消融灶,于消融后1个月分别在二维声像图、SWE图像上测量其长径和短径,根据公式V=π×X×Y×Z/6(V为体积,X为长径、Y=Z为短径)计算消融灶体积,与当天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1)消融后30 min的SWE_max、SWE_min、SWE_mean及SWE_SD分别为(121.80±68.52)、(30.36±24.96)、(66.92±24.88)和(20.37±12.97)kPa,消融后1 d上述指标分别为(108.20±46.99)、(31.87±18.08)、(67.12±23.53)和(19.41±12.05)kPa,消融后1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30.40±53.68)、(32.00±22.06)、(86.88±45.18)和(35.05±25.50)kPa,各参数分别大于消融前的(50.85±30.61)、(15.30±8.78)、(30.50±11.56)和(7.37±4.26)k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8-561,P均〈0.001,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消融后30 min、1 d及1个月同一参数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88、0.821、5.202、3.786,P均〉0.05,Friedman非参数秩和检验)。(2)SWE图像示消融灶长径为(3.0±0.6)cm,与二维超声[(2.9±0.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05);但小于超声造影的(3.4±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4,P〈0.01)。SWE图像示消融灶短径[(2.3±0.4)cm]及体积[(9.2±4.7)cm^3]与二维超声[(2.4±0.5)cm、(9.3±5.0)cm^3]及超声造影[(2.2±0.6)cm、(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无水乙醇诱导肝脏凝固灶的价值。方法选取新鲜离体猪肝共25个肝叶,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5个肝叶。分别行单点、两点相距0.5cm、两点相距1.0cm、两点相距1.5cm及两点相距2.0cm注射无水乙醇,各点无水乙醇注射量均为2.0ml。注射无水乙醇前、后观察实验区常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应变力弹性成像图(EI)变化,同时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定实验区剪切波速度。实验结束后剖开标本,记录凝固灶的形态、范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注射无水乙醇前后实验区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差异。结果无水乙醇不同注射方式可形成不同形态的凝固灶,常规二维超声下局部区域出现短暂高回声,随之迅速消散,而EI图可显示较恒定红色硬变区,比常规二维超声更接近实际凝固灶;但对于间距小于0.3cm的双凝固灶,EI图难以分辨。凝固后的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均明显增高,与注射无水乙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凝固性坏死的肝组织硬度增加。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反映肝脏凝固灶力学变化,是常规二维超声的有力补充,但细微分辨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 B 超联合 CT 下和在 CT 下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均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1周41例患者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治疗组),余41例在 CT 下行 RFA 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率和0.5、1、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39/41)和80.49%(33/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 <0.05)。治疗组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1/41)、82.9%(34/41)和73.2%(30/41);对照组分别为100%(41/41)、70.7%(29/41)和51.2%(21/41),两组治疗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6、5.07,P 均<0.05)。结论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 CT 下行 RFA 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超声介入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不能行常规手术治疗的45例肝癌患者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CT增强和肝脏功能血清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及肝癌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检测,并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 45例患者肝癌病灶微波消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