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在血液流变学和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了用两种方法(温氏法和微量法)对60例分别测定红细胞压积法的对照。 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表明.温氏红细胞压积与微量红细胞压积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温氏红细胞压积操作过程中用血量多.时间长;而微量红细胞压积测定方法比较方便.尤其在大批标本测定时,省时省血(耳血即可),笔者认为用微量法测定有较多的优点.温氏法与微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的比较@舒梅华$齐齐哈尔市203医院!161000 @常艳秋$齐齐哈尔市203医院!161000 @张艳莉$齐齐哈尔市203医院!1610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量离心法应用于街头献血者的血红蛋白及脂肪血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毛细血管专用离心机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600例健康献血者标本进行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及脂肪血检测,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界定微量离心法Hct筛查临界值及血浆乳糜程度。结果 Hb与Hct高度正相关,吸取95mm(60μl)末梢血,红细胞压积层≥43.5mm可认为Hb≥120g/L、红细胞压积层≥39mm可认为Hb≥115g/L;脂肪血报废率下降1.4%。结论应用微量离心法同时进行Hct及脂肪血检查,操作简单,无需试剂,仪器小巧便于携带。可用末梢血样,与其他献血前血液检测项目同时采样,不会增加献血者的不适。可替代血站系统目前采用的硫酸铜比重法及献血前咨询来控制血液Hb及乳糜程度检查。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球压积(HCT)的测定方法很多。笔者用毛细管微量法测定了100例健康人的ESR和HCT.并同时与温氏法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用毛细管微量法测定ESR和HCT能够使得测定值更加准确,速度更快,而且用血量更少。 ESR和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HCT等因素有关,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常作为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表面电荷、红细胞电泳的通用指标。HCT是影响血液粘度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测定HCT和ESR对临床血流变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微量法和温氏法测定ESR与HCT的比较@田力$天津市河东医院!300170 @孔祥玲$天津市河东医院…  相似文献   

4.
田时志  吴红艳 《华西医学》1989,4(3):302-303
红细胞压积(Hct)的测定,国内多数医院仍常用温(W)氏法,近十年国外已用简便、快速、结果更准确的毛细管法(M)代替了W氏法。二者由于方法学带来的误差使Hct测定的结果不能真正代表血中实际红细胞容积。准确地测定Hct不仅对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还对红细胞内若干成份的定量分析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准确的Hct结果,我们复习文献讨论了影响Hct测定的因素: 1.相对离心力(RCF)差异:W氏法RCF为2000~2500×g。红细胞柱内残留血浆3~5%。M法RCF  相似文献   

5.
背景 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以增加患者术前血比积(Hct),因而可以降低同种红细胞的需求。然而,术前Hct的升高对术后Hct的确切影响(和避免同种输血)依旧未得到清楚的评估。研究设计和方法 先前人们认为,术前Hct升高影响术后Hct,在各种临床情况下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等式。结果 等式源于术前使用EPO后Hct和失去一定血液后Hct的改变之间的关系。在一典型例子中(总血量为5 000ml,术前使用EPO前,Hct为40%,使用EPO后,Hct为45%,失血量分别为1 000,2000,3 000,4 000,5 000,和6 000ml后),与未使用EPO的同一患者比,使用EPO后,红细胞分别多产生205,168,137,112,92和75ml。对于体重较轻的患者,例如儿童(总血量为2500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红细胞比积(Hct)的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以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作为被评价方法,依据NCCLS H7-A3文件,以微量比积离心测定法作为参考方法,选用40份健康人的新鲜血样本,同时使用前述的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偏差评估。结果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偏差为0.45%~1.68%,相关系数为0.998 1。结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的Hct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较小,相关性良好,使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校准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后,Hct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血制品带来的风险,促使人们加倍努力避免异体输血.本文介绍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术前自体供血方法,它可明显地促进术后红细胞生成,减少异体供血.方法:将10只成熟的雄性狒狒分成自体组(n=5)和对照组(n=5).术前5周每周3次微量红细胞比容法测自体组血细胞比容(Hct).若Hct大于30%,则取全血200ml(1个血单位).取血后按丢失铁的150%补充葡聚糖铁.自体组每周平均取血2个单位,对照组无任何术前处理.手术时,采用经皮技术,将动静脉导管插入狒狒股脉管,中线开口.行剖腹术.再用6%羟乙基淀粉进行换血疗法,使其Hct达15%.术后1,4,7,9,14和21天取样,进行全血细胞(WBC)、网状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测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红细胞比积(Hct)的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2文什要求,以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作为被评价方法,依据NCCLSH7-A3文件,以微量比积离心测定法作为参考方法,选用40份健康人的新鲜血样本,同时使用前述的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偏差评估。结果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偏差为0.45%~1.68%,相关系数为0.9981。结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的Hct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较小,相关性良好,使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校准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后,Hct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对热沉降法微量纤维蛋白原的定量测定.必须进行认真的质量控制。本文从操作规程的标准化以及自制纤维蛋白原质控血浆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对该项检验的质控要点进行了探讨.取得了用定值纤维蛋白原质控血浆作为对该项检验标准质控物的经验.为该项检验工作的全面质控开辟了新路。本文只是根据我们的工作体会就质控问题提出提出一些要点。 笔者认为.用热沉降法测定微量纤维蛋白原.具有较多的优点.它不仅用血量少.操作方便.而且结果正确.便于临床较大规模的检测.尤其是健康普查时。微量纤维蛋白原测定的质量控制要点@刘贵臣$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传…  相似文献   

10.
血清铜的测定方法有: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有的需特殊仪器,难以推广应用,有的使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显色法该法虽选择性较好,但生成的络合物在酸中不稳定、灵敏度低,且操作繁琐,费时,用血量大等缺点。本文参考文献建立了用DiBr-PAESA  相似文献   

11.
有关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EPP)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大多步骤复杂、费时、用血量多,我们基本上参照上海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有关资料(第四届华东地区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资料),利用国产930荧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三厂产品)测定微量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红细胞压积(PCV)检测参考方法-微量压积法。方法按照NCCLS指南建立PCV检测的微量压积法,同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并且将SE9500和1800i与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量压积法最佳离心时间为4.5分钟,毛细管间的容积无差异(P〉0.05),PCV读数误差≤0.002,测定PCV高、中、低值标本的批内、批间及总重复性的变异系数(CV)均〈1%。溶血、脂血、黄疸及血小板对PCV检测基本无干扰(P〉0.05);将血细胞分析仪SE9500、1800i检测结果与其比较发现。其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5,P〈0.001)。结论微量压积法检测PCV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ct的校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蚌埠市临床用血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8~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每月、每季度用血量及各血型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每年以10%~16%的速度递增;每年的3、4、5和10月份用血量较大,1、2和8、9月份用血量相对较少,3年中第2季度用血量比其他季度增加3%~15%;各血型用血量为O型〉A型〉B型〉AB型;凝血因子的用量逐年增加。结论分析临床用血量的变化趋势,为做好血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为缓解临床用血紧缺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量板酶法、抗人球蛋白微量板法和微量板聚凝胺法三种自动化检测红细胞抗体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通过试管法确认的不同效价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分别使用微量板酶法、抗人球蛋白微量板法和微量板聚凝胺法进行自动化检测。结果三种自动化微板法均能检测到低效价的IgG型红细胞抗体,其中微量板酶法检出率为80%,抗人球蛋白微量办法和聚凝胺微量板法检出率相同均为97.5%。结论微量板聚凝胺法快速、灵敏且经济高效,在工作模式上能完全与血站的其他检测项目兼容,值得在血站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最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最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科不同病种与围术期输血需求的关系,探讨产科择期手术的术前备血方案,以利于合理安排用血计划。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2013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16 232名择期手术病例,比较年龄、术前诊断、手术类型、术前备血量、术中用血量、超计划用血量、用血和超计划用血比例等,进行手术用血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455名患者使用了1 610单位红细胞,分别占备血人次的2.80%和备血量的4.87%,151名患者手术中超计划使用了500单位红细胞,分别占用血人次的33.19%和用血量的31.06%,胎盘因素、异位妊娠、胎儿因素占用血人次比和用血量比的前三位,分别为32.32%和59.58%、6.52%和10.30%、5.88%和9.12%,均高于或接近平均值两倍。结论重视产前诊断与产科手术用血风险的关联,对于合理制订用血计划,指导术前血液准备,确保产科手术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主要医院的用血量相关业务信息,寻求建立临床用血量指标管理的依据。方法选择业务总收入、住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3项指标与用血量关联分析。结果不同医院每百万元业务收入用血量、每百住院人次数用血量、每百住院手术人次数用血量相差很大,不同医院在用血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医院在临床合理用血方面还需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红细胞合理库存量。方法根据2007~2011年医院用血量数据统计,计算出A、B、O、AB各型血液年、月、用血量。根据医院用血量数据统计,计算出A、B、O、AB各型血液月、日均用血量、结果每年用血量递增20%左右,用血比例和血型分布A∶B∶O∶AB为3∶2∶4∶1。结论将本地区的血型分布和用血比例,作为血库备血比例、2011年用血为参考的依据,我们将2011年日均用血量的3、5、7乘以用血比例设置为最低、最佳、最高库存。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采供血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通过对成都地区血液采集供应现状调查,分析和预期本地区采供血总体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006年成都地区血液采集量、成分分离量、血液传染指标阳性率、临床用血量与成都市人口和医疗机构床位数进行统计,用相关和逐步回归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地区血液采集平均逐年增长率约为17.74%;成分血分离逐年递增率:红细胞分离率由27.4%增加到84.55%,机采血小板年采集量逐年平均增长率为38.00%;临床成分输血率逐年增长,全血使用逐年下降;年用血量与全市人口数存在线性关系(γ=0.997,P<0.001);人均用血量与全市人口存在线性关系(γ=0.998,P<0.001)。结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医技水平的提高,血液的用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持续增长,因此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有效供应将是血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临床预约用血审批制对临床用血管理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2017年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急诊均次用血量,不合理用血比例和输血不良反应比例,运用SPSS16.0分析2015年1月1日实施临床预约用血审批制后,2015—2017年与2014年相比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急诊均次用血量,不合理用血比例和输血不良反应比例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5—2017年人均用血量,急诊均次用血量和输血不合理比例明显下降,其中2015—2017年人均用血量下降率分别为2.0%,5.2%和3.4%,急诊均次用血量下降率分别为14.5%,7.1%和9.2%,输血不合理比例下降率分别为21.4%,78.6%和72.7%。2016年和2017年手术台均用血量增长显著, 2015—2017年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预约用血审批制使临床用血流程更加精细规范,保证科学合理用血,有效提高临床用血质量管理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