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中国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为1.8‰~4‰。脑瘫虽是非进行性的,但运动功能障碍却长久存在,因此有大量现存患儿,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患儿产生。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的康  相似文献   

2.
正脑性瘫痪(脑瘫)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期发育中的脑受到了非进展性的损伤,由此引起的患者活动及姿势障碍,并常伴随感觉、理解力、认知、交流及行为异常,以及癫痫、骨骼肌肉等继发性病症~([1])。美国报告本国1997—2008年,3—17岁儿童脑瘫的发病率约为3.9‰~([2]),我国虽无明确发病率数字,但官方报道2011年全国脑瘫人口接近500万人。脑瘫及并发症可导致多种疼痛问题的发生,同时为治疗肢体及智力  相似文献   

3.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脑瘫患者约530万,其中0—6岁患儿约占50%,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在所有类型脑瘫患儿当中,偏瘫型脑瘫(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HCP)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4.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1.5‰—4‰~([1])。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及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和极低体重儿生存率大幅度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脑瘫患者约530万,其中0—6岁患儿约占50%,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在所有类型脑瘫患儿当中,偏瘫型脑瘫(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HCP)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5.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由发育不成熟的脑发育缺陷或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2014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了我国脑瘫的最新定义: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25例病因与综合康复治疗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江门529000)张冰杨爱武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严重致残重要原因,我国发病率平均1.8‰~4‰(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儿科学》)。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所致非进...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小儿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 ,CP)简称脑瘫 ,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 ,0— 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为1.86‰。目前 ,全国有 31万例脑瘫患儿 ,并且每年新增 4 .6万例。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1] 。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此 ,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 ,即争取在出生后 6— 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 ,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 ,抑制异常反射…  相似文献   

8.
我国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庆瑜 《护理学报》2006,13(7):30-31
脑性瘫痪是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主要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不仅表现为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和视力、听力、语言障碍,癫疒间、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障碍等[1]。脑性瘫痪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 ̄4‰[2]。由于脑性瘫痪患儿的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适应了这一需求。许多学者在此领域也已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现将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和发展情况综述如下。1脑瘫儿童治疗方法在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国外报道脑瘫发病率占新生儿的2.0‰~2.5‰,自1970年以来患儿总数保持稳定,或轻微增长[1].我国江苏、河北、四川、黑龙江、甘肃及广西六省(区)1~6岁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脑瘫发病率为1.92‰[2].  相似文献   

10.
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报道,我国儿童脑性瘫痪(脑瘫)的患病率为1.8‰~6.0‰,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康复治疗学提倡采用早期多途径、综合治疗。近年国内外报道,仿生物电刺激不同脑区可改变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改善脑循环,使正常或脑缺血动物脑组织灌流量增加。针对有不同程度脑损伤的脑瘫患儿,如何尽快修复脑损伤,笔者对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在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其中痉挛型脑瘫约占脑瘫的60%-70%[2].目前关于推拿按摩治疗脑瘫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手法针对某些症状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疾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离不开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它也同样贯穿于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始终.辨证康复观认为,在康复过程中,既要辨证,又要辨病,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辨证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陈星 《浙江临床医学》1999,1(2):126-127
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8‰~6‰。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本对1995~1998年临床确诊为“脑瘫”的52例患进行了植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颅脑CT的检查。三项检查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于2005-03/12选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20例为实验对象。年龄1.5~5.0岁,中度脑瘫11例,重度脑瘫9例。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痉挛型脑瘫分型参照1956年美国脑性瘫痪学会分类方法修订,以伸张反射亢进作为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特征。临床分度参照患儿瘫痪部位、智能发育、语言发育、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合并症等分轻、中、重三度。以站位促通训练方法为主,辅以抑制性手法,促通患儿独站、独行。疗程6个月。以治疗前后患儿下肢髋关节外展角、腘窝角、踝背屈角变化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第四项得分变化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显示,20例患儿治疗后关节活动角度均有改善,治疗后站位项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评定显著提高,显效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是继小儿麻痹控制后各国儿童肢体致残的主要疾病。笔者对此类患儿进行Bobath法并电疗综合疗法 ,并将 3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治疗对象为笔者于 1995年 4月至1999年 5月收治的全国各地脑瘫患儿2 48例 ,诊断及临床分型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拟定标准。男性 14 6例 ,女性 10 2例 ;年龄 5个月~ 8岁 ,平均年龄3 .8岁 ;临床分型为痉挛型 10 8例 ,手足徐动型 64例 ,强直型 6例 ,弛缓…  相似文献   

15.
正确把握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初现代康复医学引入我国以来.脑性瘫痪的康复理念、理论和技术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更新、修正和发展。目前,我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理念与实践。如何使我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沿着科学、规范、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儿童康复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2006年8月4日-6日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儿童康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九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对当前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了一些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进食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由于肌张力异常导致肌肉协调运动障碍,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26%~100%的患儿合并口运动功能障碍,并因此造成进食困难、言语构音障碍,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本文对脑瘫患儿进行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瘫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江  陈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2):1134-1136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性残疾,且终生存在。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缺陷,姿势异常.同时还常合并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感知觉、行为和情感异常、癫痫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发达国家脑瘫的患病率为2‰-3‰,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1.86‰,患者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小儿脑瘫的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儿脑性瘫痪(CP)是出生前后大脑发育期间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发病率1.5‰~5‰。近年来我国治疗脑瘫的着眼点及治疗方法不尽相同,疗效评估无统一标准。脑瘫的治疗由于大脑受损的原因、部位和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脑瘫的...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神经系统残疾的主要疾患之一。 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 ,全国 0— 6岁脑瘫患儿有 31万 (患病率为 1.86‰ ) ,并以每年 4 .6万的速度递增。所以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紧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脑瘫患儿获得理想康复疗效的关键。1脑性瘫痪定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 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障碍[1] 。2高危因素[2— 6]小儿脑瘫的主要高危因素有 :①早产、低出生体重 ,尤以胎龄 …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产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国内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为1.8‰—4‰[1],是儿科康复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脑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程度也千差万别,这给脑瘫疾病的分类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选取了2001年5月—2002年10月间在我院康复中心确诊的30例痉挛型四肢瘫和18例痉挛型偏瘫的患儿在进行康复治疗前实施头颅CT检查,临床分析发现头颅CT的异常改变与病型、病情、病因等有着一定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了48例脑瘫患儿,其中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