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9年4-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且出院后选择居家护理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联体外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康复护理;医联体内的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居家康复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医院派出护理专家与社区护士共同上门为患者提供居家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实施前后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施,可提高居家康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社区护士的居家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丽品  龙雅洁  曾小娃 《当代护士》2021,28(11):104-106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且出院后选择社区康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6月入院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评估、居家康复指导、社区指导康复和随访;2019年7月—12月入院的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居家、社区康复的基础上,医院—社区联合中医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中医康复指导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实施前后,社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施后,社区开展适宜技术的项目较前增加(P<0.05).结论 医院—社区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康复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并有利于社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志愿护理对居家养老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曾在医院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康复出院的脑卒中患者50例,按出院时间的先后次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家庭照顾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家庭照顾护理外,实行居家养老志愿护理干预,即成立志愿护理服务团,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行一对一追踪入户护理服务,并采用Barther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r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自觉遵医行为增强,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居家养老志愿护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中的肢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治疗并出院家庭随访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康复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负性情绪。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以及NIHSS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下社区护士工作的家庭康复护理开展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程度。  相似文献   

6.
叶頔  王亚东  胡军 《中国康复》2018,33(6):496-49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个人资料问卷对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调查;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护理;从患者依从性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再次入院率等3个方面比较分析2组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效果。结果: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依从性行为总分(35.01±2.91)分;处于中等及低等水平。实施延续性护理5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各因子依从性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日常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干预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自我康复的依从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有利于患者社区和家庭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家庭服务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必要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出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分别于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艳秋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96-1197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30例出院后施以康复干预(干预组),与其余30例出院后不给予干预的惠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康复干预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志愿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康复患者运动功能与心理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0例出院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出院指导实行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组实行延续社区志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焦虑度。结果: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3个月干预组患者焦虑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志愿护理有利于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和情绪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单岩  孙会  张振香  安巧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35-2037
目的探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对照试验研究。将80例出院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为指导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方面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城市社区脑卒中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4例首发脑卒中出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干预组由社区护士按"小组教育+康复训练+文体疗法"方案实施干预;对照组为传统的家庭疗养,不施加干预.评价两组病人入组时及1个月、3个月时:心理状况(抑郁状态问卷,DIS)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M).[结果]两组间FIM、DIS评分比较,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时干预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D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城市社区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状况,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家庭照顾为本的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康复出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时间的先后次序编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要求患者按出院指导坚持以家庭照顾为本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并嘱其随诊;观察组除给予家庭照顾护理外,实行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即成立志愿护理小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行每周1次的一对一人户心理、运动功能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时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出院3个月时: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观察组患者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较出院时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与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可不断纠正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情绪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灵芝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22-2123
目的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三级康复治疗护理。采用Fugl Meyer(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阶段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赋能教育后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就诊的首次脑卒中且出院后选择居家护理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经过课堂培训的护士家访的脑卒中后居家护理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经过课堂培训及工作坊培训的护士家访的脑卒中后居家护理的病人设为观察组,社区护士在课题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对社区护士赋能教育工作坊培训,在脑卒中病人出院后进行家访3个月。两组病人均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评估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卒中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工作坊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社区卫生站护士的能力,脑卒中偏瘫病人经社区护士赋能教育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艳秋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7):1196-1197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中应用的有效性,为患者掌握更好的自我护理技巧提供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66例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分析,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制订康复训练计划,于出院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指导6个月后,观察组的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和Fugl-Meg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增强,并发症减少,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Orem自理理论指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提高出院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意义.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疗养,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时两组评分无差异性.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护理延续了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支持护理,有效地促进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 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 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 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在三级医院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68例(观察组)及2011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0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0d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与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居家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实现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