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性别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6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22例,适于胎龄儿(AGA)组46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8例,同时测量新生儿身长,计算体重指数(BMI),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BMI呈正相关(P〈0.01);3组脐血瘦素水平LGA组明显高于AGA、SGA组(均为P〈0.05),AGA组明显高于SGA组(P〈0.05)。男女婴的脐血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BMI呈正相关,提示其与胎儿宫内发育密切相关,但如何调控需进一步研究。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性别无关,提示男女婴瘦素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06-2207
目的对比分析小于胎龄儿(SGA)和足月正常新生儿在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SGA,根据其胎龄分成足月组(A组,n=39)和早产组(B组,n=64)。选取同期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对照组(C组)。均于出生后即刻予以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脐血Ghre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其同个体格指标相关性。结果 (1)出生时,A、B两组新生儿Ghrelin、TG及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Leptin及IGF-1指标则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Leptin水平高于B组外,其余指标均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三组新生儿Ghrelin水平均同体格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Leptin及IGF-1水平则同体格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GA胎儿期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临床可将脐血Ghrelin、IGF-1、Leptin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调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4例,包括早产适于胎龄儿61例和同期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23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IGF-1水平,并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足月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9.34±10.02μg/L,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3.91士6.60μg/L,两组婴儿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胎龄和体重的增大,血清IGF-1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IGF-1参与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SGA)和血BUN、Cr的变化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小于胎龄儿组新生儿40例(足月小样儿组20例,早产小样儿组20例),对照组分别为4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于生后48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微量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 足月小样儿组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尿TRF、IgG 、血BUN、Cr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小样儿组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TRF、IgG 、血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足月小样儿组与早产小样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尿TRF、IgG和血BUN、Cr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可以作为新生儿宫内发育不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新生儿96例,依据胎儿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组、适于胎龄儿组和小于胎龄儿组各32例。测定三组脐血IGF-1和IGF-1m RNA表达水平,分析IGF-1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大于胎龄儿组脐血中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适于胎龄儿组(P<0.05);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分别为r=0.606,P=0.017;r=0.506,P=0.023)。结论: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与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生后1周内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7例早产小于胎龄儿、2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生后24、72h和7d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观察各时间段检测指标变化,将21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早产小于胎龄儿组生后24h、72h和7d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产适于胎龄儿组(P<0.01);早产适于胎龄儿组Cys-C水平72h时高于对照组(P<0.05),BUN、Cr各组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产小于胎龄儿组生后72h血Cys-C水平上升明显,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生后7d内Cys-C水平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生后1周内肾脏功能低下,血Cys-C水平呈现先升后降,但总体水平仍高于正常,提示早产小于胎龄儿肾功能恢复需要更长时间,临床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抵抗素水平与大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选取大于胎龄儿(LGA)60例和适于胎龄儿(AGA)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和母血抵抗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水平;并分析脐血抵抗素水平与母血抵抗素、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大于胎龄儿脐血抵抗素水平高于适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胎龄儿血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MI、胎盘重量、脐血三酰甘油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5,0.79,0.62,P〈0.01)。大于胎龄儿男婴和女婴脐血抵抗素,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抵抗素水平的变化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有关,测定脐血抵抗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大于胎龄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出生后血清维生素B12(V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并对足月儿进行行为神经评定,探讨VB12、Hcy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小于胎龄儿脑发育水平。方法根据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小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适于胎龄儿组(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检测其血清中VB12、Hcy水平,分析出生时血清VB12、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的关系,比较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组出生时血清VB12、Hcy的水平差异。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法(NBNA)对生后2~3 d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并比较2组差别。结果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564,P<0.05);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r=-0.569,P<0.05)。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262.07±62.25)pg/ml vs(228.21±67.27)pg/ml;Hcy:(8.47±3.81)μmol/L vs(17.53±10.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431.03±113.82)pg/ml vs(254.80±72.35)pg/ml;Hcy:(4.61±2.88)μmol/L vs(13.60±9.2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相比,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NBNA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负相关;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较适于胎龄儿低,Hcy水平较适于胎龄儿高,提示VB12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足月小于胎龄儿早期NBNA评分较足月适于胎龄儿明显减低,说明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行为神经能力已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胎儿发育与脐血瘦素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脐血瘦素、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按不同出生体质量、胎龄及不同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足月儿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脐血瘦素及甘油三酯在巨大儿组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组(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组则明显降低(P〈0.01),足月儿较早产儿明显升高(P〈0.05)。妊娠34周以前脐血瘦素水平很低,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脐血瘦素水平提高,特别是妊娠34周以后,脐血瘦素水平增高明显(P〈0.01),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儿脐血瘦素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无明显改变。结论脐血瘦素水平可以反映胎儿脂肪组织的含量,可作为评价胎儿宫内营养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孕产妇、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 lin-like grow th factor-I,IGF-1),探讨小于胎龄儿及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GF-1。比较小于胎龄儿与足月胎龄儿,早产孕妇和正常足月孕妇IGF-1含量,了解不同体重、不同胎龄、不同胎盘成熟胎儿及其孕妇母体的IGF-1水平差异。结果IGF-1随胎龄、胎重的增加而增高。表明IGF-1在胎儿生长发育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早期改善母体营养,达到改善胎儿宫内营养状况。结论在孕早、中期及时检测IGF-1含量,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前提高胎儿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郭蕾  肖作源  李志标  唐新意  张雪华 《新医学》2012,43(10):729-731
目的:通过比较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的脐血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探讨GSP与胎儿发育及代谢轴之间的关系及检测新生儿GSP的意义.方法:以25例SGA为病例组,35例AGA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检测脐血GSP水平及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代谢轴相关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SGA组GSP、胰岛素、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GSP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身高、头围、BMI等体格发育指标呈正相关(r=0.632、0.676、0.628、0.432,P均<0.05).结论:SGA宫内血糖平均水平低于AGA,并同时存在低胰岛素及低IGF-I状态;GSP可以作为反映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营养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孕早期孕酮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自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内异症术后自然受孕、宫内单胎妊娠的120例孕妇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将同期正常宫内单胎妊娠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C组)。定期测定各组孕妇血清孕酮水平,A组中孕酮水平低于15 ng/mL者应用孕酮治疗,并根据血清孕酮水平调整孕酮剂量,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孕5~5+6周,A、B组血清孕酮水平低于C组[(14.3±5.2)ng/mL、(15.1±4.9)ng/mL比(19.3±3.8)ng/mL],P0.05;孕酮治疗后,A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孕6~6+6周始,A组和C组的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酮水平低于C组(P0.05);孕10~10+6周始,3组孕妇的孕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孕早期胚胎停止发育发生率(11.7%)明显高于A组(3.3%)、C组(5.0%),P0.05;3组孕妇稽留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早产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自然妊娠的孕妇,及时检测血清孕酮水平、及时补充孕酮,可以减少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率;孕5~10周可能是补充孕酮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产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胎龄30~31周、32~34周、35~36周的早产儿各20例;同时入选胎龄37~41周的正常足月儿20例(对照组)。比较4组新生儿生后第3天、第7天、第28天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结果:血清FT3、FT4在早产儿组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在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且于生后第7天达稳态。对照组、35~36周组、32~34周组和30~31周组血清FT3水平在出生后第3天分别为(4.4±1.17)mmol/L、(3.33±0.98)mmol/L、(2.55±0.613)mmol/L、(1.79±0.38)mmol/L,组间比较P<0.05;在出生后第7天分别为(3.18±1.27)mmol/L、(2.35±0.45)mmol/L、(1.69±0.39)mmol/L、(1.08±0.36)mmol/L,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35~36周组、32~34周组和30~31周组血清FT4水平在出生后第3天分别为(27.54±6.1)mmol/L、(23.73±4.09)mmol/L、(20.04±3.14)mmol/L、(16.33±3.17)mmol/L,组间比较P<0.05;生后第7天分别为(21.81±4.84)mmol/L、(16.78±2.2)mmol/L、(14.88±2.1)mmol/L、(11.66±3.42)mmol/L,组间比较P<0.05。生后第28天,对照组与32~34周组和35~36周组FT3和FT4水平均无显著在差异,3组均高于30~31周组(P<0.01)。血清TSH水平,在30~31周组、32~34周组、35~36周组及对照组出生后均呈下降过程。在出生后第3天32~34周组、35~36周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SH分别为(9.13±2.91)mU/L、(6.48±3.46)mU/L、(4.29±1.59)mU/L,均比30~31周组(11.75±3.67)mU/L低(P<0.05)。出生后第7天,30~31周组、32~34周组的血清TSH分别为(6.13±2.76)mU/L和(5.03±2.24)m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1.62],而35~36周组(3.1±1.33)mU/L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出生后第28天4组血清TSH无显著差异。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大,甲状腺功能越接近足月儿。早产儿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甲状腺功逐渐成熟,于出生后4周接近足月儿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小于胎龄儿(SGA)大鼠在4周(婴幼儿期)和12周(成年期)周龄时胰岛β细胞功能和形态的远期影响。方法:在SGA大鼠出生后早期给予30%高蛋白等热卡饮食的营养干预措施4周,然后恢复正常基础饮食,纵向观察营养干预对SGA大鼠在4、12周龄时体格发育、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HBCI)以及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GA早期高蛋白营养干预组(A组)体质量、身长呈现合理的生长追赶,直至成年期无体质量超重的情况出现;SGA对照组(B组)无早期营养干预,在12周成年期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血清胰岛素水平(9.31±0.72)和HOMA-IR(2.34±0.46)显著高于C组(7.30±0.58和1.77±0.36),P均<0.01;A组在4、12周时均无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其胰岛大小、胰岛β细胞比例,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HBCI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窗口期)给予高蛋白等热卡饮食营养干预,然后在非发育敏感时期恢复基础饮食,这既能满足SGA的生长需要,又能促进SGA胎儿期胰岛β细胞发育受损的恢复,避免或延缓成年期IR的发生,是改善SGA群体远期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发育水平,探讨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5-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单胎正常足月儿93例,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法于新生儿出生后48~72h分别检测25例小于胎龄新生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35例适于胎龄新生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31例大于胎龄新生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行为神经能力。结果与AGA组相比,SGA组、LGA组新生儿的NBNA总分、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对说话人的反应、红球反应、牵拉反射、活动度评分等均明显降低(P0.05);SGA组新生儿NBNA各项目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呈正相关,而LGA组新生儿NBNA各项目评分则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相关;应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以减少SGA及LGA的发生,对早期发现有行为神经轻微异常的新生儿,应及早进行干预,以促进其行为神经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72例早产儿不同时间二次剪脐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二次剪脐时间。[方法]对住院的早产儿按二次剪脐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A 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48 h~71 h,B 组二次剪脐时间为出生后72 h~96 h,C 组二次剪脐时间为&gt;96 h,观察不同时间二次剪脐发生脐部出血及脐部炎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在剪脐时脐部出血以及剪脐后第2天、第3天发生脐部渗血明显低于 A 组(P〈0.05),脐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C组(P〈0.05)。[结论]早产儿脐部护理二次剪脐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72 h~96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儿胃肠内合理喂养的方式。方法将265例早产低出生体质儿随机分为3组,实行胃肠内喂养(经口胃管喂养)A组:89例,应用温开水、5%葡萄糖水和1:1早产儿配方奶各喂养3次,每次间隔3h;B组:89例,应用温开水、5%葡萄糖水和1:1早产儿配方奶各喂养6次,每次间隔3h;C组:87例,应用温开水、5%葡萄糖水和1:1早产儿配方奶各喂养1d,每次间隔3h。观察出生至出院每组低出生体质儿每天腹胀、呕吐、胃出血、胃潴留情况及胎便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吸吮动作出现时间、体质增长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3组低出生体质儿喂养期间腹胀、呕吐、胃出血和胃潴留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和C组相比,A组低出生体质儿腹胀、呕吐、胃出血及胃潴留发生率较低(均P<0.01);3种喂养方式低出生体质儿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吸吮动作出现时间、体质增长及住院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和C组相比,A组低出生体质儿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短(均P<0.001),吸吮动作出现时间较早(P<0.001),出生后至出院体质增长速度较快(P<0.001)。结论应用温开水、5%葡萄糖水和1:1早产儿配方奶各喂养3次,每次间隔3h的喂养方式,降低早产低出生体质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其是早产低出生体质儿胃肠内合理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骨声波速度(SOS)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抚触组、非抚触组(各20例)早产儿组出生3d及纠正胎龄40周时体重、身长、血瘦素、IGF-1及超声测定左胫骨SOS的结果。结果出生3d时早产儿抚触组与非抚触组的体重、身长、骨SOS、血清瘦素及IGF—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8、0.37、0.42、1.28、0.76,P均〉0.05)。纠正胎龄满40周时,抚触组的体重、骨SOS及血清瘦素明显高于非抚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6、7.69、3.37,P均〈0.05);而抚触组的身长和IGF—1与非抚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82、2.27,P均〉0.05)。结论抚触能够减缓早产儿出生以后骨SOS的下降、促进体重增加和血清瘦素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GA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AGA,差异有显著性(P=0.002);SGA脐血脂联素水平稍低于AG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GA及AGA血TG、TCH、LDL-c、HDL-c水平与AGA比较:除LGA血TCH明显低于AGA差异显著(P=0.000)之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BMI、胎盘重量、脐血TG呈显著负相关(r=-0.848、-0.780、-0.783,P<0.01);S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身长、新生儿BMI、胎盘重量呈正相关,但与脐血TG呈负相关(r=-0.231,P=0.026)(r=0.386、0.431、0.365,P>0.05)。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孕前及分娩时产妇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变化与LGA约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LGA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