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勤 《护理研究》2013,27(19):2012-2013
阐述了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策略,包括院校培养及在职培养两个方面。院校培养应以本科层次、中西医结合方向为主;但需同时加强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招收生源上可考虑吸纳部分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生源或进行交叉培养,此类学生毕业后可改善中医护理科研队伍的结构。在职培养"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包括中医通科护士及中医专科护士的培养,重视中医专科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农村在职在岗中医人员有一定的临床基础,但临床知识不全面,而且其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在中医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打破传统中医教学模式,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化技能教学,突出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中医特色课程的认知度,并适时加以调整,为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开设的中医特色课程的合理性及改革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受访者对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认知度较好,但对在校所学中医护理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的认可度低。结论学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开设认可度高的课程;对中医护理技能临床应用差的问题,从"因"入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中医护理临床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医护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特点,报告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围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以"讲、学、练、做、考"作为教学重点,即集中讲、跟师学、动手练、独立做、严考核,同时注重能力培养,掌握沟通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的中医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尚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上临床实习基地的严重不足,致使学生动手机会减少,高分低能现象极为普遍。如何加强辨证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这是中医院校制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07年起,在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模式教学的研究,旨在通过模拟实训。加强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经过二届学生的试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护理技术课程“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湖南某中医院校护理学院2019级32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试验组,采用“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将2018级3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综合成绩和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师和自身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护理技术课程采用“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协同育人,拓展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综合成绩,有利于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中医养生与康复学课程建设的方法和实践效果。方法对中医养生与康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建设与实践,课程结束后采用研究生学习过程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各条目评分均>4分;学生课程成绩为(89.14±1.77)分。结论课程建设符合中医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护理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校中西医结合方向护理本科学生对中医临床护理学见习的需求,为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制问卷,就中医临床护理学见习需求问题对我校2004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7.4%的学生认为见习总体安排可行,大多数学生希望中西医结合护理为见习内容符合当前时宜,而带教方法的多样性可促进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结论通过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的合理安排以及见习内容与带教方法的精心设计,从而达到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见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对中医护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的意见及建议,为完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6名护理专家就实践目标、实践内容、评价考核以及质量保障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结果:中医护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可归纳为4个主题。1)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包括中医护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2)中医专科特色实践安排;3)评价考核方式,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临床实践结束后考核;4)临床培养质量保障环节,包括实践基地管理、院校与实践基地间的交流、带教师资队伍建设。结论:中医护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模式亟待改善,需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实践内容,完善临床考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培养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经络腧穴的掌握和辨证使用对于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经络腧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编写满足护理专业需求的教材、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尝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相应对策,以期实现"凸显中医护理特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医在其发展历程中主要依靠家传师授、薪火相传的传承模式。如今,医学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中医生命力在于临床,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临床应用人才,是目前中医教学的主要任务[1]。前贤圣哲留下的医学典籍、临证心得、学术思想是中医教学的基础专业内容,对培养学生辨证思想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而大部分经典课程均以条文形式呈现,学生学习感到费力,缺乏学习兴趣。第二课堂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科研课题,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和研究问题能力为首要目的的立体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作者将第二堂课教学模式结合传统中医药教育特色,探索融合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改革提高研究基础和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2.
姚洁 《护理研究》2014,(13):1644-1645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中医临床路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本科学生106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学习《内科护理学》课程时,加入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护理内容;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两组分别于理论考试结束后比较考试成绩,并于实习7个月后向所护理的病人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的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总体评价4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课程时,加入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护理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自身专业技能及住院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临床收集的病例为基础,编写了20个中医护理进展性案例。将案例应用于中医护理学课程中,教学内容涉及第七章八纲辨证以及脏腑辨证,共16学时,教学过程主要为进展性案例教学分析、讨论及总结,让学生建立中医辨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119名学生学习该课程,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并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为(9.59±0.20)分,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助于重点知识的掌握(96.6%),能提高中医辨证分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讨论环节仍需要完善,教师应明确讨论问题,有效发挥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院校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医院开展强化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论文分别从中药炮制学科与中医专业的关系、中药炮制知识与临床用药的关系、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炮制研究、强化中医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意义四方面深入分析,提出强化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基本措施,以提高学生中药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专业本科生的整体专业素质,为培养更全面的中医药专业毕业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校中西医结合方向护理本科学生对中医临床护理学见习的需求,为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制问卷,就中医临床护理学见习需求问题对我校2004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4%的学生认为见习总体安排可行,大多数学生希望中西医结合护理为见习内容符合当前时宜,而带教方法的多样性可促进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结论 通过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的合理安排以及见习内容与带教方法的精心设计,从而达到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见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现状,并与学生的角色期望需求进行比较,旨在为后续建设、完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天津市共4所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2名及其实习医院的86名临床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带教师资、老师能力现况与学生期望的差异。共发放问卷258份,其中临床带教老师86份,护理专硕172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为100%。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带教师资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带教老师毕业院校、学历等方面差异较大,34.88%(30/86)的带教老师毕业于中医院校,71.51%(123/172)的学生期望由中医院校毕业的老师承担临床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中,本科学历占60.47%(52/86),硕士及以上的学历较少。带教老师各项能力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异,除临床护理能力中的专业态度、临床管理能力中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17项二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2.027~130.149,P<0.05)。学生对中医护理学习现况与学习需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4.722~165.339,P<0.01),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的实践应用是大多数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分别占83.72%(144/172)、70.35%(151/172)。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硕的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学生期望存在差异,应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期望与需求,并基于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现状,积极探索中医院校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规范教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强调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健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制订科学、规范、有效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重视教学反馈由此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特色专业建设教改项目之一.实验区设在我校中医临床医学院,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从而探索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模块设置规范(简称"规范"),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教学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以理论研究、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构建"规范"。结果确定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专业基本教学条件、课程设置要求(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三大课程模块)以及中医护理实习安排。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和81.4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第2轮专家咨询Cochran's Q值较低,说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论本研究以理论为先导,立足中医特色护理教育现状,通过科学论证,制订的"规范"可以作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校护理专业中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8.3%的学生对中医相关课程与西医相关课程比例设置不满意,学生对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一般;62.3%的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只有30.0%的学生认为中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未来工作比较重要。结论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应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完善和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学生中医特色临床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